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PCI术前、后心电图QRS-T夹角的变化以及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8月期间于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115例AMI患者为实验组,并根据Gensini积分分为低度、中度及高度狭窄亚组,在患者PCI术后对其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12个月。并选取同期于我院就诊的非AMI患者38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术前QRS-T夹角;AMI各亚组间术后24 h内的QRS-T夹角变化及12个月累积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应用Pearson模型和Cox回归模型分析QRS-T夹角与MACE的相关性及MAC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实验组PCI术前QRS-T夹角明显大于对照组; 实验组各亚组PCI术后24 h内的QRS-T夹角均较各自术前降低,且随着各亚组AMI冠脉病变程度依次加重,术前及术后QRS-T夹角值均依次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低度亚组和中度亚组的MACE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高度亚组(χ2=14.12,P=0.001);Gensini积分、PCI术前及术后24h内的QRS-T夹角均与MACE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Gensini积分(HR=1.015,P=0.024)和术前QRS-T夹角(HR=1.009,P=0.027)是急性AMI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结论:Gensini积分和术前QRS-T夹角是AMI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术前QRS-T夹角对AMI的预后有较好的预测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a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就诊并入院接受治疗的52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26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依那普利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入组后、出院前1 d及随访时血浆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opingⅠ,c Tn I)、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肌酐(Creatine,CREA)、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rain-natriuretic-peptide,NT-pro BNP)、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LVED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美国堪萨斯城心肌病患者生存质量表(Kansas City Cardiomyopathy Questionnaire,KCCQ)评分、6 min步行试验(6MWT)、临床事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出院前1 d,两组患者的血清c Tn I、hs-CRP、NT-pro BNP、CK-MB、FIB、TNF-α、CREA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出院1周时,观察组的血清c Tn I、hs-CRP、NT-pro BNP、CK-M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2周、1个月时,观察组的血清c Tn I、hs-CRP、NT-pro BNP、CK-M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各个随访时间点,两组患者的血清FIB、TNF-α、CREA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在出院前1 d LVEF、LVEDD、LVM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3、6个月时,观察组以上指标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在随访过程中各个时点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KCCQ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观察组的KCCQ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事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和依那普利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相当,但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的患者近期预后优于依那普利。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明确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关系,本研究检测了GDM患者血糖、血清Hb A1c与CRP水平,并对Hb A1c与CRP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方法:以68例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于我院诊治的GDM孕妇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中关于GDM的诊断标准,另选取68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糖水平(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采用免疫凝集法检测和比较两组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分析HbA1c与CRP的相关性。结果:GDM组患者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2 h血糖(plasma glucose,PG)、血清HbA1c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GDM患者血清Hb A1c和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54,P0.05)。结论:GDM患者血清HbAlC和CRP水平相较于正常孕妇有显著提高,且二者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二者联合检测可能作为GDM早期诊断的筛查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UA)、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可溶性致癌抑制因子2(sST2)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无复流(NRF)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睢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96例AMI患者为AMI组,根据PCI术后是否发生NRF分为NRF组和血流正常组,另选取同期120名体检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AMI组与对照组血清UA、sdLDL、sST2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患者PCI术后NRF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UA、sdLDL、sST2水平对AMI患者PCI术后NRF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血清UA、sdLDL、sST2水平升高(P<0.05)。196例AMI患者PCI术后NRF发生率为34.69%,NRF组年龄大于血流正常组,糖尿病比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UA、sdLDL、sST2水平高于血流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和UA、sdLDL、sST2升高为AMI患者PCI术后NR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UA、sdLDL、sST2水平单独和联合预测AMI患者PCI术后NRF的曲线下面积AUC(0.95CI)分别为0.707(0.481~0.934)、0.742(0.513~0.955)、0.737(0.480~0.970)、0.863(0.737~0.960),联合预测大于单独预测指标。结论:血清UA、sdLDL、sST2水平升高为AMI患者PCI术后NRF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UA、sdLDL、sST2水平联合预测AMI患者PCI术后NRF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及实施PCI治疗后给予丹参滴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28例,对所有患者实施PCI术,术后对照组使用基础药物治疗,试验组使用基础药物治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比较PCI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及两组患者的心功能。结果:PCI术后,患者测定指标SDNN、SDNN Index及SDANN相对于术前均有升高(P0.05);频域分析指标HF及LF相对于术前均升高,LF/HF比值降低(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LVEF、SV及CI均明显升高,LVEDD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LVEF、SV及CI较高,LVEDD较低(P0.05)。结论:PCI术能够改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而复方丹参滴丸对于PCI术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究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伤(CI-AKI)及预后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急诊PCI术的38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收集其临床资料并于术前12 h内检测其血清MPO水平;根据术后有无发生CI-AKI分为CI-AKI组(n=34)和非CI-AKI组(n=34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诊PCI术后患者发生CI-AKI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PO预测CI-AKI的效能;根据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MPO组和低MPO组,对患者随访12个月,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高MPO组、低 MPO组的累积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CI-AKI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史占比多于非CI-AKI组,MPO水平、肌酐水平、造影剂用量高于非CI-AKI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高MPO及肌酐水平为影响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AKI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血清MPO水平预测急诊PCI术后CI-AK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26,最佳截断值为491.12 μg/L,灵敏度58.80%、特异度76.50%。术后1年患者发生MACE共95例,发生率为24.93%。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MPO组MACE发生率27.37%高于低MPO组22.77%(P<0.05)。结论:急诊PCI术后发生CI-AKI的患者血清MPO水平显著提升,与患者预后存在关联,是CI-AKI的危险因素,具有较高的特异度,是预测急诊PCI术后发生CI-AKI的有效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P-选择素(P-selectin)联合缺血修饰白蛋白(IMA)预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电图ST段回落(STR)不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00例ASTEMI患者,根据PCI术后心电图STR分为STR不良组和STR良好组,另选取同期50名体检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NT-proBNP、P-selectin和IMA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STE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R不良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T-proBNP、P-selectin、IMA水平对ASTE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R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STEMI组PCI术前血清NT-proBNP、P-selectin和IMA水平升高(P<0.05)。根据心电图STR将ASTEMI患者分为STR不良组35例和STR良好组65例。STR不良组与STR良好组PCI术后血清NT-proBNP、P-selectin和IMA水平低于PCI术前(P<0.05);STR不良组PCI术前和PCI术后血清NT-proBNP、P-selectin和IMA水平高于STR良好组(P<0.05)。STR不良组Killip分级≥2级比例和肌钙蛋白I高于STR良好组,ST段偏差总和低于STR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illip分级≥2级和NT-proBNP、P-selectin、IMA升高为ASTE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R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NT-proBNP、P-selectin联合IMA预测ASTE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R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NT-proBNP、P-selectin和IMA单独预测。结论:血清NT-proBNP、P-selectin和IMA水平升高与ASTE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R不良独立相关,三者联合预测ASTEMI患者PCI术后心电图STR不良的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指引导管早期应用维拉帕米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1月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并于我院行急诊PCI的患者,共纳入162例患者,按随机方法(随机数字表)分成2组,其中治疗组82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患者在首次球囊扩张后早期经指引导管内给予维拉帕米(200μg),对照组患者则给予生理盐水。观察再灌注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PCI术后冠脉血流情况,心肌梗死相关血清指标(CK-MB,cTn I)的峰值,住院期间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维拉帕米治疗组患者再灌注心律室性失常及无复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维拉帕米治疗组患者cTnI和CK-MB峰值分别为(46.63±13.77)μg/L和(139.87±35.45)U/L,生理盐水组cTnI和CK-MB峰值为(54.36±12.59)μg/L和(158.34±40.18)U/L,两组比较,P均0.01。MACE事件两组间未见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前经导管早期给予维拉帕米不但可显著减少无复流现象,还可显著减少再灌注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住院期间MACE事件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CX3C趋化因子配体1 (CX3CL1)、脂联素(APN)、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低灌注的预测价值,并构建其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4月我院行PCI术治疗的AMI患者106例,根据患者术后冠状动脉血流分级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灌注组(n=82)和低灌注组(n=24),比较两组临床资料、PCI治疗情况及血清CX3CL1、APN、Hcy及hs-CRP水平。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心肌低灌注的相关因素,并构建AMI患者PCI术后心肌低灌注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新模型及各指标对AMI患者PCI术后心肌低灌注的预测价值。结果:低灌注组年龄显著高于正常灌注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低于正常灌注组(P<0.05)。低灌注组血清CX3CL1、Hcy及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灌注组,APN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灌注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2.62岁、LVEF≤59.05%、血清CX3CL1≥1954.37 ng/mL、血清APN≤6.69 μg/L、血清Hcy≥11.86 μg/mL、血清hs-CRP≥5.18 mg/L是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肌低灌注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基于血清CX3CL1、APN、Hcy及hs-CRP建立的预测模型对PCI术后心肌低灌注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结论:血清CX3CL1、Hcy、hs-CRP水平增高及APN水平降低是心肌梗死PCI术后心肌低灌注的危险因素,基于以上指标构建的预测模型对心肌梗死PCI术后心肌低灌注的预测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小剂量洋地黄类药物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方法:入选32例在发病24小时内接受PCI治疗且合并心力衰竭的AMI患者,再灌注后随机分为洋地黄组(西地兰0.2 mg,n=17)和对照组(生理盐水20 m L,n=15)。在用药前、用药后30分钟、用药后3小时、用药后6小时、用药后12小时、用药后24小时进行5分钟HRV分析。结果:1洋地黄组的心率在用药6小时后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2洋地黄组SDNN在用药后3小时-6小时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RMSSD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别(P0.05);3洋地黄组LFnorm在用药后3小时-6小时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用药3小时后,洋地黄组HFnorm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LF/HF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洋地黄可以显著降低AMI PCI术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逆转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活性的失衡状态,改善HRV。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术后心室重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AMI患者70例。根据PCI术后是否发生心室重构将其分为无心室重构组(n=49)和心室重构组(n=21)。检测患者血清MMP-1、Hcy、NGAL、CysC水平及心功能指标[左室后壁厚度( LVPW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左室射血分数( LVEF)、室间隔厚度( IVST)]。分析血清MMP-1、Hcy、NGAL、CysC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分析AMI患者PCI术后心室重构的影响因素。结果:心室重构组血清MMP-1、Hcy、NGAL、CysC水平均高于无心室重构组(P<0.05);LVEDD、IVST、 LVPWT均大于无心室重构组,LVEF低于无心室重构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MP-1、Hcy、NGAL、CysC水平和LVEDD、IVST、 LVPWT均呈正相关,而与LVEF呈负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梗死部位、心律失常情况、单核细胞(MO)、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发病到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时间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梗死部位为前壁、发生心律失常以及高水平的MO、CK-MB、MMP-1、Hcy、CysC均是AMI患者PCI术后发生心室重构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MMP-1、Hcy、NGAL、CysC表达均与AMI患者PCI术后的心室重构密切相关,检测以上指标水平可对AMI患者PCI术后心室重构的预测和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观察心悦胶囊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患者心功能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行PCI术治疗的AMI患者,将其按随机信封抽签法分为对照组60例(替罗非班治疗)和研究组60例(心悦胶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肌肌钙蛋白I(cTnI)、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不良反应、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5.00%(45/60)、90.00%(54/60),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胸痛、胸闷,恶心呕吐,大汗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悸、气短,乏力,晕厥,大小便失禁对比无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LVEDD为(49.38±6.73)mm,LVESD为(38.14±4.35)mm,低于对照组的(55.27±5.24)mm、(43.73±5.24)mm,LVEF为(57.09±4.34)%,高于对照组的(52.63±5.33)%(P<0.05)。研究组治疗后CK-MB为(13.46±2.34)ng/mL、cTnI为(0.29±0.08)μg/L、BNP为(363.44±29.66)pg/mL,低于对照组的(24.75±2.63)ng/mL、(0.41±0.12)μg/L、(548.12±57.61)pg/mL(P<0.05)。对照组、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3%(5/60)、11.67%(7/6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对照组、研究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00%(3/60)、16.67%(10/60),研究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悦胶囊联合替罗非班可保护行PCI术的AMI患者的心功能,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用药安全可靠,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 4(ANGPTL4)联合摄食抑制因子1(Nesfatin-1)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无复流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339例ASTEMI患者,根据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分级将患者分为无复流组(TIMI血流0~2级,61例)和正常血流组(TIMI血流3级,278例)。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血清ANGPTL4和Nesfatin-1水平、实验室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NGPTL4、Nesfatin-1预测A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的效能。结果:无复流组年龄、PCI术前心率、左室重量指数(LVMI)、休克指数、冠脉痉挛、血糖、冠脉病变长度、冠脉病变支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高于正常血流组(P<0.05),收缩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ANGPTL4和Nesfatin-1水平低于正常血流组(P<0.05)。低水平Nesfatin-1、低水平ANGPTL4、高休克指数、冠脉痉挛是A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的危险因素(P<0.05)。联合ANGPTL4、Nesfatin-1预测A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无复流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5,高于ANGPTL4、Nesfatin-1单独预测的0.751、0.725。结论:PCI术后无复流ASTEMI患者血清ANGPTL4、Nesfatin-1水平降低,且血清Nesfatin-1、ANGPTL4水平降低与ASTE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发生密切相关,对ASTE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左心室重构、心肌灌注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STEMI患者,根据入院时血清Hcy水平分为高水平Hcy组(Hcy>30 μmol/L,41例)和低水平Hcy组(15≤Hcy≤30 μmol/L,29例)。PCI术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检测左室重量指数(LVMI)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复查冠脉造影,评价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Hcy水平与LVMI、LVEF、TMPG分级相关性。所有患者PCI术后随访12个月,记录患者随访期间全因死亡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情况。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PCI术后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高水平Hcy组PCI术后6、12个月 LVEF低于低水平Hcy组(P<0.05),LVMI高于低水平Hcy组(P<0.05),高水平Hcy组PCI术后心肌灌注不良发生率高于低水平Hcy组(P<0.05)。Hcy水平与PCI术后6、12个月 LVEF呈负相关(P<0.05),与LVMI呈正相关(P<0.05),与PCI术后TMPG分级呈负相关(P<0.05)。高水平Hcy组随访期间全因死亡和MACE发生率均高于低水平Hcy组(P<0.05)。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cy、术前Gensini评分是STEMI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水平Hcy与STEMI患者PCI术后左心室重构、心肌灌注有关,且Hcy是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全因死亡和MACE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抑郁对心率变异性(HRV)、内皮功能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PCI治疗的AMI患者11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后出院当日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值将其分为抑郁组(评分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早期康复训练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92例AMI患者经PCI治疗后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各96例,分别予早期心脏程序康复训练与传统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心脏结构、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在住院期间及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射血分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律失常、心绞痛及死亡率等并发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多于康复组(P〈0.05)。结论AMI患者PCI术后行早期心脏程序康复训练安全、有益,可明显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病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早期康复训练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92例AMI患者经PCI治疗后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各96例,分别予早期心脏程序康复训练与传统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心脏结构、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在住院期间及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射血分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律失常、心绞痛及死亡率等并发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多于康复组(P<0.05)。结论:AMI患者PCI术后行早期心脏程序康复训练安全、有益,可明显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病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康复训练频率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炎症转录因子、心肺运动耐量、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长沙市第一医院2021年1月-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92例PCI术后行康复训练的AMI患者分为A组(n=31,康复训练12次)、B组(n=31,康复训练24次)、C组(n=30,康复训练36次)。比较三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运动耐力[6 min步行试验(6MWT)]、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炎症转录因子[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核因子-kB(NF-kB)]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B组、C组干预后LVEF、6MWT高于A组,且C组高于B组(P<0.05),B组、C组干预后LVESD、LVEDD小于A组,且C组小于B组(P<0.05)。B组、C组干预后FEV1、FVC、PEF高于A组,且C组高于B组(P<0.05)。B组、C组干预后sICAM-1、NF-kB低于A组,且C组低于B组(P<0.05)。B组、C组干预后健康调查量表(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A组,且C组高于B组(P<0.05)。结论:AMI患者PCI术后进行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心肺运动耐量,降低炎症转录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且随着康复训练频率的增加,患者的改善效果越好,建议临床康复训练频率应不少于36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