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了解性激素对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用发色底物方法测定去卵巢大白鼠及对照组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与其抑制物(PAl)活性。结果:去卵巢组大白鼠血浆tPA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去卵巢组大白鼠血浆PAI比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去卵巢组血浆中PAI降低,可能与卵巢激素的减少有关。卵巢激素会促使PAI合成释放增加,这可能是服用雌激素等避孕药者纤溶活性降低,血液呈高凝状态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动情周期中大鼠输卵管上皮凝集素受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鼠动情周期包括动情前期(PE)、动情期(E)、动脉后期(ME)和动情间期(DE)。采用生物素标记的5种凝集素(ConA、PNA、RCA、UEA-I以及WGA)对大鼠动情周期中输卵管上皮细胞的凝集素受体进行了研究,发现在大鼠动情周期中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凝集素受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ConA的阳性反应以PE组最强,DE组最弱(P<0.01);PNA的阳性反应以E组最强,DE组为阴性;RCA的阳性反应强度以PE和E组最强,DE组最弱(P<0.01);UEA-Ⅰ的阳性反应颗粒可见于动情周期各期,但以PE组为强(P<0.01),其它各期间的反应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WGA的阳性反应以DE组最强,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其它各组之间阳性反应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输卵管上皮细胞的糖组分在动情周期中发生了某些变化。推测这些变化有利于输卵管功能活动的进行  相似文献   

3.
戴文捷  陆利民 《生理学报》1996,48(6):557-563
实验用10-11周龄经阉割的雌、雄Sprague-Dawley大鼠进行。以3末端异羟基洋地黄毒甙标记的26个碱基长的寡核苷酸作为检测探针,用核酸斑点杂交技术检测大鼠下丘脑血管升压素mRNA水平。在假手术对照组,雄性大鼠下丘脑AVPmRNA水平经雌性大鼠高45%(P〈0.05),血浆渗透压高于雌性大鼠(P〈0.05)。摘除卵巢的大鼠下丘脑AVPmRNA深恶痛绝经假手术组雌性大鼠高30%(P〈0.05  相似文献   

4.
呼吸道感染与甲型链球菌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呼吸道感染与甲型链球菌的相关性。方法 对呼吸道感染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口腔咽后壁取样进行分析。结果 健康对照组中甲型链球菌检出率(50%)明显高于呼吸道感染病人组(25.75%),且各疾病组甲型链球菌检出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如肺内感染16.67%,支气管炎17.24%,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肺炎患者甲型链球菌检出率53.85%与健康人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电磁脉冲对大鼠学习和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电磁脉冲(EMP)对大鼠神经系统的效应。实验采用Wistar大鼠,EMP辐照后不同时间用Y-型迷宫测其学习能力,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脑不同部位的神经递质含量。与假照射组(对照组)相比,照后三天内各测定组大鼠学习能力降低(P<0.05),其中照射后第1天组的海马内5-羟色胺(5-HT)和多巴酸(DOPAC)含量升高(P<0.05),下丘脑多巴胺(Dopamine)含量升高(P<0.05),肾上腺素(Adr)含量降低;照后2天组海马Adr含量降低(P<0.05),海马5-HT含量升高(P<0.05);照后3天组海马内Adr含量降低(P<0.05)。EMP能够改变大鼠不同脑区神经递质的含量,降低大鼠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汪志云  刘津 《蛇志》2000,12(1):39-40
目的 验证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血液学的改变。方法 采用病历与对照的方法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降纤酶组142例(治疗组),低分子右旋糖酐组40例(对照组),治疗前两组纤维蛋白原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无差异(P〉0.05)。结果 治疗后3天神经功能损程度评分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后14天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总有效率比较有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采用疏水性荧光探针DPH(1,6,-苯基-1,3;5-已三烯)标记感染了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正常人骨髓细胞的细胞膜,根据荧光偏振值的变化推导出膜脂流动性,同时通过细胞组化染色定量方法,测定细胞内酸性磷酸酶(ACP)和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动态观察1、6、24、72h培养后的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发现感染后细胞膜脂的流动性明显降低,并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和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通过组化染色和显微分光光度计单细胞扫描定量认为:感染细胞在培养开始的72h内ACP、SDH升高,120h后明显下降,和正常相比亦有显著差异(P<0.05),这与病毒侵犯和细胞机能的受损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微生态制剂4联活菌片治疗肠结核引起的腹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4联活菌片治疗肠结核引起的腹泻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有效率为29.0%(P<0.01)。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肠道内菌群变化: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与正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  相似文献   

9.
应激引起血压升高大鼠血管升压素V1受体mRNA水平改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Lu LM  Wang J  Yao T 《生理学报》1999,51(4):471-476
实验在雄性SpragueDawley 大鼠上进行。实验动物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应激组, 应激组大鼠每天给予电击足底结合噪声的应激刺激, 每日2 次, 每次2 h 。应激组大鼠在接受连续15 d 的慢性应激刺激后, 其尾动脉收缩压与对照动物相比有显著升高。对照组为16-25 ±0-63kPa (n = 7) ; 应激组为19-55 ±1-45 kPa (n = 8, P< 0-05) 。用RTPCR 结合Southern 印迹核酸分子杂交技术观察到, 血管升压素(vasopressin, AVP)V1 受体mRNA 广泛存在于大鼠下丘脑、皮质、延髓等部位以及心脏、肝脏、肾脏等组织中。用定量PCR 方法观察到, 大鼠在接受慢性应激刺激之后, 其大脑顶叶皮质、下丘脑及延髓组织中AVPV1 受体mRNA 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大鼠( 顶叶皮质: P< 0-05 ; 下丘脑: P< 0-01 ; 延髓: P< 0-001) , 而心脏、肝脏及肾脏组织中的AVPV1 受体mRNA水平与正常大鼠相比均无明显差别( 心脏: P> 0-05 ; 肝脏: P> 0-05 ; 肾脏:P> 0-05) 。上述结果提示, 慢性应激刺激可引起大鼠不同部位脑组织AVPV1 受体合成水平下调, 可能导致  相似文献   

10.
陈文芳  吕秀文 《动物学报》2000,46(3):303-307
采用大鼠下丘脑弓状核区微量注射β-内啡肽和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唾液酸水平,探讨弓状核区注射β-内啡肽对唾液酸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1)弓状核区注射β-内啡肽后,血浆唾液酸水平较注前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亦有显著差异(P〈0.05);(2)静脉注射胆碱能M型受体阻断剂阿托品后,弓状核区再注射β-内啡肽,血浆唾液酸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3)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后,弓状  相似文献   

11.
在海拔4300m地区,对18名移居汉族、24名世居藏族和21名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测定了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和肺通气功能,并进行了血气分析。结果显示:HAPC患者的全血和红细胞内2,3—DP6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组,但世居、移居健康组之间无明显差异。HAPC组的红细胞2,3—DPG和Pdo_2呈显著负相关(r=—0.771,P<0.01),而在健康组无显著相关(r=—0.26,P>0.05)。HAPC组与健康组相比,pH、Pao_2和Sao_2降低,Paco_2和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增高。HAPC病人P_(50)为3.75±0.66kPa,健康组为3.40±0.12kPa(P<0.05),P_(50)与2,3-DPG呈正相关(r=0.592,P<0.05)。HAPC组最大呼气中段流量和50%肺活量最大呼气量明显低于健康组(P<0.01)。本研究提示:①HAPC患者的低氧血症可能与血中2,3-DPG浓度过高有关;②轻度肺功能异常亦可促使红细胞进一步增多。  相似文献   

12.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瑛  陈朝东 《蛇志》1998,10(3):15-17
目的评价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109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丹参滴丸组,57例)与对照组(消心痛组,52例)。治疗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丸,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消心痛,每次10~15mg,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用药后缓解症状有效率:治疗组93.0%,对照组86.5%,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电图有效率:治疗组61.4%,对照组59.6%,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方丹参滴丸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的作用强于消心痛(P<0.01)。未发现毒副作用。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种治疗心绞痛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3.
用ELISA法检测了甘肃张掖地区284名小学生血清中抗-HCV,阳性率为2.8%(8/276)。与北京、深圳、南京、青岛等地比较证实,除与青岛地区自然人群抗-HCV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外(x2=6.5,0.01<p<0.05),与其它地区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4.
本文观察了溶血磷脂酸(LPA)对心肌细胞内蛋白激酶C(PKC)分布的影响。在离体家猫心脏灌流LPA(10-8mol/L)后差速离心分别制备心肌细胞胞浆、核及肌膜,测定各部分PKC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LPA组心肌总PKC活性增加9.8%(P<0.05),但胞浆PKC活性降低10.3%(P<0.05),膜与核的活性分别增加38.8%和77.6%(P<0.01)。结论:LPA刺激心肌细胞PKC活性增强,并可能使PKC从胞浆向胞核和肌膜部分转移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测定了大鼠长时间游泳后即刻及恢复中尿中总蛋白(TP)、白蛋白(Alb)、β微球蛋白(β_2-mG)排泄率及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Ⅱ)活性,分析了AⅡ与尿蛋白组分排泄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AⅡ活性与Alb排泄率相关性较高(r=0.66,P<0.05),AⅡ活性与TP、β_2-mG排泄率相关性较低(r=0.42,P>0.05;r=0.34,P>0.05)。提示AⅡ活性在运动后尿蛋白产生机制中与大分子量的Alb排泄有较直接关系,而与TP及小分子量的β_2-mG排泄无明显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糖皮质激素对海马兴奋性神经元和抑制性神经元的作用,本实验将地塞米松注入大白鼠侧脑室,2h 后经Nissl染色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细胞计数法观察了海马谷氨酸免疫反应性(GluIR)神经元和γ氨基丁酸免疫反应性(GABAIR)神经元的变化。结果显示:(1)CA1、CA3 和SG区的GluIR神经元明显增多,特别是CA1 区。经细胞计数统计分析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A1 有极显著性差异(P< 0001),CA3区有显著性差异(001< P< 005),SG处无明显差异(P> 005)。(2)与对照组相比,GABAIR神经元无明显变化。结果表明,糖皮质激素有增加海马谷氨酸能神经元的作用。尽管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无明显变化,并不表明糖皮质激素对其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观察凋亡与喉粘膜癌变的关系,本实验应用原位末端标记(ISEL)方法检测喉粘膜正常(normallaryngealmucosa,N)、炎症(inflammation,IF)、不典型增生(dysplasia,DYS)及鳞癌(squamouscelcarcinoma,SCC)中细胞凋亡情况。标记后的凋亡细胞通过计数以凋亡指数(AI)表示。结果表明:DYS组的凋亡指数(AI)在所有病变中最高;DYS及SCC组的AI值较正常N及IF组明显增多,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SCC的计数显示,AI值随着SCC的分化程度下降有逐渐减少的趋势。SCC转移组与非转移组的AI值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细胞凋亡在喉粘膜癌前病变和癌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喉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新克痛宁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兴业  王凤学 《蛇志》1999,11(1):19-20
目的了解眼镜蛇毒制剂新克痛宁对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对72例胫腓骨折病人,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8例)向硬膜外腔注药:A组新克痛宁0.25IU/kg;B组新克痛宁0.125IU/kg加0.5%利多卡因液10ml;C组吗啡2mg;D组吗啡1mg加0.5%利多卡因液10ml。结果镇痛持续时间A、B组明显延长,A与B组分别为(412±28)min,与C、D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注药后30~120min,患肢足背皮肤温度,A、B组亦高于C、D组(P<0.0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新克痛宁术后镇痛效果比吗啡好。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对清洁级实验动物应排除的四种病毒(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小鼠脱脚病病毒、鼠肝炎病毒和仙台病毒)抗体玻片酶免疫(EIA)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四种病毒感染的细胞和对照细胞经冷丙酮固定于载玻片上制成特异性抗原和对照抗原,此四种病毒的抗血清各10份和SPF小鼠血清20份分别与四种病毒的特异性抗原和对照抗原进行EIA交叉试验,结果显示,抗原只与其相应抗血清发生特异性显色反应,与非特异性小鼠血清和SPF小鼠血清不显色。与HI或ELISA方法比较,通过对112份普通小鼠血清进行测试,结果表明,EIA对仙台病毒抗体的检出率(19.6%)显著高于(<0.005)HI(6.3%),对小鼠脱脚病病毒抗体的检出率(23.3%)与HI(21.4%)无显著性差异(P>0.05)。EIA对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和鼠肝炎病毒抗体的检出率分别为1.8%和71.2%,ELISA对两种病毒抗体的检出率分别为1.8%和67.6%,两种方法对两种病毒抗体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复性试验表明两批四种病毒抗体试剂盒对108份小鼠血清两次测定的符合率为96~100%。四种病毒的EIA抗原在-18℃保存12个月或在2-8℃保存3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观察大鼠后脚掌皮下注射福尔马林后脊髓背角P物质免疫阳性反应(SPLI)变化的节段性分布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内甲啡肽样免疫阳性反应(MELI)的变化。结果显示,注射福尔马林后,脊髓腰段(L1-2,L4-5)背角SPLI显著增强(P<.05),30min组与60min组相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胸脊髓(T8)无显著变化(P>0.05);颈脊髓背角SPLI有增强趋势(0.05<P<0.1);PAG中MELI减弱,腹外侧部30min组比60min组变化更大(P<0.05)。PAG中MELI与脊髓背角SPLI变化的时相关系提示福尔马林致痛引起的脊髓背角P物质的增多可能与PAG中甲啡肽及阿片受体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