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细胞凋亡 (apoptosis)是多细胞生物的一种基本生命活动 ,在机体的生长发育、免疫调节及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各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遗传和生化研究表明 ,细胞凋亡受到复杂而精细的调控。转录水平、翻译后水平等各种层次的调控 ,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凋亡调控网络。真核生物中 ,绝大多数蛋白质基因的初始转录产物pre mRNA必须经过剪接等加工过程 ,才能形成成熟的mRNA。可变剪接 (alternativesplicing)是指同一种pre mRNA具有多种剪接程序 ,能形成不同的mRNA。可变剪接是pre mR NA加工过…  相似文献   

2.
癌症与可变剪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亚梅  韩毅强 《生物技术通讯》2007,18(6):1016-1018,1049
可变剪接在发育、分化和癌症等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可变剪接与癌症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癌症相关基因受可变剪接调控。由于癌症特异性的剪接变体具有明显的诊断价值,使得对癌症与可变剪接的研究成为热点。简要概述了癌症相关基因的可变剪接、可变剪接变体的鉴定方法、可变剪接与癌症治疗等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开花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转折,与种子生产和作物产量密切相关。开花转变受到复杂的基因网络调控,许多开花相关基因通过可变剪接产生多种转录本,调控开花时间。文中从多个角度系统地综述了可变剪接调控植物开花的分子机制,并对将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大多数真核基因能够发生可变剪接,其调控对于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细胞功能的实现至关重要,而异常可变剪接则可导致多种疾病。虽然已知可变剪接能够在转录后水平调节基因表达,然而目前仍不清楚特定的可变剪接模式是如何被调控的。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细胞信号和外界环境刺激能够调控靶基因的剪接模式,并且已发现一些与可变剪接调控有关的信号转导通路,而后者能够通过修饰剪接因子进而改变剪接因子的亚细胞定位或者活性,从而实现对靶基因可变剪接模式的调控。由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所构成的网络能够灵活多样地调控基因剪接,一条信号通路可调控多个基因剪接,而多条信号通路也可调控同一基因剪接,对于理解信号转导过程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的基因组中,超过90%的基因都会经历RNA可变剪接,可变剪接贯穿生命活动的始终.RNA剪接异常与人类的疾病密切相关,其中包括癌症.作为第二大致死因素,癌症对公共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在每年癌症新增及死亡病例中,肺癌均位于首位.研究发现,肺癌中存在大量剪接事件异常,可变剪接参与调控肺癌的发生和发展.在肺癌中,剪接因...  相似文献   

6.
mRNA的可变剪接是指一个单一的mRNA前体(pre-mRNA)经过不同的剪接加工方式生成多种mRNA变异体(variants)的过程,这些变异体最终可以编码合成具有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在过去的10多年中,大量数据表明,可变剪接是增加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多样性的重要资源,也是调控哺乳动物细胞基因表达的重要步骤。可变剪接具有高度的组织与发育阶段特异性,并受到外界信号的控制。剪接调控的紊乱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文将对哺乳动物细胞mRNA剪接调控的分子机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mRNA的可变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是一种由一个mRNA前体(pre-mRNA)通过不同的剪接方式产生多个mRNA变异体(variants)的RNA加工过程。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mRNA剪接过程是独立于转录过程的一个转录后RNA加工过程。然而,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mRNA剪接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转录偶联发生的。因此,剪接调控会受到与转录相关因素的调控。本文将对染色质与mRNA剪接调控的相关性和染色质结构调控可变剪接的分子机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真核基因可变剪接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mRNA前体(pre-mRNA)的可变剪接是控制基因表达和产生蛋白质多样性的重要机制,是功能基因组时代的研究重点之一。生物信息学在识别可变剪接基因及其结构、分析可变剪接的功能和调控方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除了耗时的实验研究,识别可变剪接基因及其结构主要通过EST、mRNA等转录数据与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获得同一基因的不同结构方式。分析蛋白质产物可对可变剪接的功能进行预测;潜在调控元件的统计分析则可为可变剪接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必要的数据。转录数据的时空信息以及比较基因组学对理解可变剪接信息的精确调控将提供重要资料。可变剪接及其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将为基因组和蛋白质组之间的对接提供重要的桥梁。  相似文献   

9.
完整基因结构的预测是当前生命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基础课题,其中一个关键环节是剪接位点和各种可变剪接事件的精确识别.基于转录组测序(RNA-seq)数据,识别剪接位点和可变剪接事件是近几年随着新一代测序技术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策略和方法.本工作基于黑腹果蝇睾丸RNA-seq数据,使用TopHat软件成功识别出39718个果蝇剪接位点,其中有10584个新剪接位点.同时,基于剪接位点的不同组合,针对各类型可变剪接特征开发出计算识别算法,成功识别了8477个可变剪接事件(其中新识别的可变剪接事件3922个),包括可变供体位点、可变受体位点、内含子保留和外显子缺失4种类型.RT-PCR实验验证了2个果蝇基因上新识别的可变剪接事件,发现了全新的剪接异构体.进一步表明,RNA-seq数据可有效应用于识别剪接位点和可变剪接事件,为深入揭示剪接机制及可变剪接生物学功能提供新思路和新手段.  相似文献   

10.
可变剪接是真核基因转录后期的重要调控机制,它使得同一条蛋白质编码基因能够产生多种转录体,极大的扩展了遗传信息的应用.研究发现,可变剪接与人类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错误的剪接会导致疾病,增加疾病的易感性与病变程度,甚至直接导致癌变.现对可变剪接调控机制与疾病的生物信息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Pre-mRNA选择性剪接是真核生物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多样性的主要来源,也是细胞分化、发育等过程中重要的基因表达调控方式。约95%的人类多外显子基因存在RNA选择性剪接|很多人类基因疾病的发生与RNA剪接错误相关。随着共转录现象的发现,RNA选择性剪接调控机制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分别从序列层面和核小体定位、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及非编码RNA等表观遗传层面,系统地阐述了RNA选择性剪接的调控机制。为便于搜索,本文介绍了近10年来RNA选择性剪接相关的数据库。  相似文献   

12.
13.
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选择性剪接是指剪除未成熟lncRNA中的内含子,并将外显子连接起来生成成熟lncRNA的过程.在各类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异常的选择性剪接起着重要作用. lncRNA选择性剪接直接参与膀胱癌、结直肠癌、肝癌、神经母细胞瘤等多种肿瘤的发病机制,且与胚胎发育、软骨毛发发育、多系统萎缩症等紧密相关.在此,我们对lncRNA选择性剪接的起因、调控机制以及对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此外,本文还介绍了两个与lncRNA选择性剪接相关的数据库(SpliceMap和LNCediting).  相似文献   

14.
Alternative splicing is tightly regulated in a spatio-temporal and quantitative manner. This regulation is achieved by a complex interplay between spliceosomal (trans) factors that bind to different sequence (cis) elements. cis-elements reside in both introns and exons and may either enhance or silence splicing. Differential combinations of cis-elements allows for a huge diversity of overall splicing signals, together comprising a complex ‘splicing code’. Many cis-elements have been identified, and their effects on exon inclusion levels demonstrated in reporter systems. However, the impact of interspecific differences in these elements on the evolution of alternative splicing levels has not yet been investigated at genomic level. Here we study the effect of interspecific differences in predicted exonic splicing regulators (ESRs) on exon inclusion levels in human and chimpanzee. For this purpose, we compiled and studied comprehensive datasets of predicted ESRs, identified by several comput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approaches, as well as microarray data for changes in alternative splicing levels between human and chimpanzee. Surprisingly, we found no association between changes in predicted ESRs and changes in alternative splicing levels. This observation holds across different ESR exon positions, exon lengths, and 5′ splice site strengths. We suggest that this lack of association is mainly due to the great importance of context for ESR functionality: many ESR-like motifs in primates may have little or no effect on splicing, and thus interspecific changes at short-time scales may primarily occur in these effectively neutral ESRs. These results underscore the difficulties of using current computational ESR prediction algorithms to identify truly functionally important motifs, and provide a cautionary tale for studies of the effect of SNPs on splicing in human disease.  相似文献   

15.
Highlights? Alternative splicing is a new target for telomerase inhibition/activation ? Elements deep within introns regulate human telomerase splicing ? These intronic elements contain both unusual short repeats and direct repeats ? A direct-repeat oligonucleotide modifies splicing of endogenous telomerase  相似文献   

16.
17.
18.
RNA剪接和剪接调控桂建芳(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430072)基因是遗传的功能单位,蛋白是由基因表达的行使生理功能的主体。70年代以前,人们对基因和蛋白的了解主要是来自于对细菌研究的认识,认为基因、mRNA和蛋白之间是一种线性关系,即基因上的脱氧核苷顺序全部转录成mRNA上的核苷顺序,mRNA上的核苷顺序再全部翻译成蛋白上的氨基酸顺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