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分形趋化因子(FKN)、活化蛋白C(APC)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病情和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14例老年CAP患者为CAP组,根据病情程度分为低危组104例、中危组123例、高危组87例,根据入院30d生存状况分为死亡组65例和存活组249例,另选取同期100名体检健康老年人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FKN、APC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FKN、APC水平对老年CAP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AP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AP组血清FKN水平升高,APC水平降低(P<0.05)。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老年CAP患者血清FKN水平依次升高,APC水平依次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情高危、机械通气和C反应蛋白(CRP)、FKN升高为老年CAP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APC升高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FKN、APC水平单独和联合预测老年CAP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3、0.789、0.870,二者联合对老年CAP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血清FKN水平升高和APC水平降低参与着老年CAP患者病情进展,血清FKN联合APC能较好地预测老年CAP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降钙素原(PCT)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7例老年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英国胸科协会改良肺炎评分(CURB-65)分为低危组(CURB-65评分<3分,n=69例)和高危组(CURB-65评分≥3分,n=58例);根据患者转归分为存活组(n=114例)和死亡组(n=13例),比较各组患者的基线资料、NLR、RDW、PCT及其他实验室检查指标,并分析NLR、RDW、PCT与CURB-65评分的相关性以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高危组NLR、RDW和 PCT水平均显著高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NLR、RDW、PCT与CURB-65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生存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EU)、NLR、RDW、PCT和D-二聚体(D-Dimer)水平均低于死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NLR、RDW、PCT均是老年CAP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均OR>1,P<0.05)。结论:NLR、RDW和PCT与CURB-65评分相关,且均是老年CAP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NLR、RDW和PCT对老年C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奈诺沙星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诊治的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218例,按照其入院顺序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10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奈诺沙星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痰热清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总淋巴细胞(TT)、Th细胞(CD4)及自然杀伤细胞(NK)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8%(99/109)]显著高于对照组[74.3%(81/109)](P0.05);研究组患者退热、咳嗽缓解、咳痰缓解、肺部阴影吸收50等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TNF-α、hs-CRP、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B、TT、CD4及NK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奈诺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用予奈诺沙星治疗,其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考察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presure ventilation,NIPPV)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evere 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SCAP)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7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SCA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无创组和常规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在在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无创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NIPPV治疗。详细记录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 h、24 h的体温、呼吸、血压、心率、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O2,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气管插管率、病死率、ICU住院天数,对患者入院的第1、3、7 d的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oluble urokinase-plasminogen activator receptor,suPAR)、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1 h和24 h,无创组患者呼吸、心率、PaCO2、PaO2/FIO2和PH均显著的改善(P<0.05),显示NIPPV可明显改善患者肺部气体交换,减慢呼吸频率、提高氧和指数,降低二氧化碳分压;第1 d两组患者的PCT、CRP和suPAR的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相对于第1 d,两组患者第3 d和第7 d的PCT、CRP和suPAR水平均明显的降低(P<0.05);相对于常规组,第3 d和第7 d无创组患者的PCT、CRP和suPAR水平有显著的降低(P<0.05);与常规组相比,无创组患者的插管率、ICU住院天数和死亡率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有一定程度上的降低。结论:NIPPV能显著改善SCAP患者的呼气情况,降低血清PCT、CRP和suPAR水平,对降低气管插管率、缩短ICU住院天数,降低患者死亡率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脑啡肽酶(NEP)、正五聚蛋白3(PTX3)及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慢性心力衰竭(CHF)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入我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收治的110例CHF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另取同期健康志愿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之间、观察组不同心功能分级之间的血清NEP、PTX3及H-FAB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三者与CHF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出院后随访90 d,记录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NEP和LVE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PTX3、H-FABP及LVED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NYHA分级升高,NEP和LVEF逐渐降低(P<0.05),PTX3、H-FABP及LVEDD逐渐提高(P<0.05),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TX3、H-FABP与NYHA分级和LVEDD存在明显正相关(P<0.05),与LVEF呈明显负相关(P<0.05),NEP与NYHA分级、LVEF和LVEDD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MACE患者血清NEP水平显著低于非MACE患者,血清PTX3和H-FABP水平显著高于非MACE患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血清NEP、PTX3和H-FABP均是CHF诊断的重要生物学标志物,尤其是PTX3和H-FABP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存在密切关系,联合检测对CHF早期诊断、病情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正五聚素蛋白 3(PTX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运用 Oncomine、GEPIA分析PTX3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GEPIA分析PTX3表达与NSCLC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利用CCLE分析 PTX3在 NSCLC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从CCLE下载NSCLC相关基因芯片并用 R语言筛选 PTX3共表达基因,利用基因本体(GO)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对 PTX3 相关共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结果:Oncomine和GEPIA 数据库中分析显示 PTX3 基因在NSCLC组织中显著低表达(P<0.05);利用GEPIA数据库生存分析功能发现,PTX3高表达与NSCLC预后呈负相关(P<0.05);在CCLE数据库里利用 R 软件共筛选出 105个NSCLC中与PTX3共表达的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PTX3相关性蛋白主要定位于黏着斑、细胞-基质黏着连接及细胞间连接等,主要参与细胞外基质、细胞外结缔组织、细胞-基质粘附及上皮细胞发育等生物过程。KEGG分析显示PTX3共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紧密连接、调节肌动蛋白骨架及JAK-STAT信号通路等。结论:PTX3基因在NSCLC组织中低表达,PTX3表达与NSCLC患者预后相关,可能作为NSCLC患者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以及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联合检测对中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中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体检中心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CRP、PCT及WBC水平。采取肺炎严重程度CURB-65评分将观察组的76例患者分为低危组(n=63例),CURB-65评分3分,以及高危组(n=13例),CURB-65评分≥3分;依照观察组的转归情况分为存活组(n=70例)以及死亡组(n=6例),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低危组和高危组患者,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的CRP、PCT及WBC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CRP、PCT及WB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危组患者的CRP、PCT水平明显高于低危组患者(P0.05),而WBC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死亡组患者的CRP、PCT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患者(P0.05),而WBC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CURB-65评分与PCT、CRP均呈明显的正相关(t=0.532,0.497,P均0.05)。结论:CRP、PCT以及联合检测可以为中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提供有利的信息,且CRP、PCT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QRS-T夹角联合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褪黑素(Melatonin)、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预测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56例HFpEF患者,入院当日行体表心电图检查,记录QRS-T夹角,检测血清NT-proBNP、Melatonin、galectin-3水平,出院后随访至2022年6月,根据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FpEF患者预后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QRS-T夹角联合血清NT-proBNP、Melatonin、galectin-3预测HFpEF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QRS-T夹角大于预后良好组、血清NT-proBNP、galectin-3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Melatonin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QRS-T夹角增大、NT-proBNP、galectin-3升高是HFpEF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Melatonin升高是保护因素(P<0.05)。联合四项指标预测HFpEF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99,高于单独预测。结论:QRS-T夹角增大,血清NT-proBNP、galectin-3水平升高,血清Melatonin水平降低与HFpEF预后不良有关,联合四项指标有助于预测HFpEF预后。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究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清白介素(IL)-4、IL-6、IL-33与肠道菌群变化的相关性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中筛选82例纳入重症组,从同期老年健康体检志愿者中选取50例纳入正常组。对比两组的IL-4、IL-6、IL-33与肠道菌群水平差异,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肠道菌群与IL-4、IL-6、IL-33水平相关性,根据重症组随访6个月的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55例、死亡组27例,对比生存组、死亡组的临床因素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重症肺炎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1)对比正常组,重症组的IL-4、IL-6、IL-33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2)对比正常组,重症组的大肠埃希菌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双歧杆菌水平明显降低(P<0.05);(3)大肠埃希菌与IL-4、IL-6、IL-33均呈正相关,双歧杆菌与IL-4、IL-6、IL-33均呈负相关;(4)对比生存组,死亡组年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IL-4、IL-6、IL-33、大肠埃希菌、机械通气比例、餐后2 h平卧比例均明显更高且双歧杆菌明显更低(P<0.05);(5)重症肺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增加、APACHE-Ⅱ评分升高、IL-4升高、IL-6升高、IL-33升高、大肠埃希菌升高、机械通气、餐后2 h平卧且独立保护因素是双歧杆菌升高。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与肠道菌群失衡,患者的IL-4、IL-6、IL-33、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异常变化并且存在密切关系,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年龄、机械通气、餐后体位等因素均会影响其预后生存结局。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人附睾蛋白4(HE4)、β2微球蛋白(β2-MG)、可溶性ST2(sST2)与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室重构的关系及对出院后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DCM患者74例,记作DCM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NT-proBNP、HE4、β2-MG、sST2水平以及心室重构相关指标水平。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NT-proBNP、HE4、β2-MG、sST2水平和各项心室重构参数的相关性。此外,将所有DCM组患者按照出院后是否发生因心力衰竭再住院和心血管死亡事件分作预后不良组33例以及预后良好组41例。比较两组各项基线资料以及血清NT-proBNP、HE4、β2-MG、sST2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CM患者出院后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T-proBNP、HE4、β2-MG、sST2预测DCM患者出院后短期预后的效能。结果:DCM组血清NT-proBNP、HE4、β2-MG、sST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DCM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血清NT-proBNP、HE4、β2-MG、sST2水平与LVMI、LVEDV、LVESV均呈正相关关系,而和LVEF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预后不良组年龄以及血清NT-proBNP、HE4、β2-MG、sST2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以及血清NT-proBNP、HE4、β2-MG、sST2水平均是DCM患者出院后短期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得:血清NT-proBNP、HE4、β2-MG、sST2联合检测预测DCM患者出院后短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均高于上述四项指标单独检测。结论:血清NT-proBNP、HE4、β2-MG、sST2与DCM患者心室重构密切相关,且在预测患者出院后短期预后方面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究富马酸比索洛尔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胆红素、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根据入院顺序经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研究组4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心排量(cardiac output,CO)、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SV)、血清 NT-proBNP水平、6 min 步行测试距离、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00 %,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 %(P<0.05); 治疗前,两组的LVEF、CO、SV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LVEF、CO、SV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的NT-proBNP水平及6 min 步行测试距离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NT-proBNP水平比治疗前均显著降低、6 min 步行测试距离比治疗前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更优(P<0.05);治疗前,两组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其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值得推荐至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血浆磷脂爬行酶1(PLSCR1)、正五聚蛋白3(PTX3)、spalt样转录因子4(SALL4)与肝细胞癌(HC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联合检测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收治的94例HCC患者(HCC组)、67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7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乙型肝炎组),另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8例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四组血浆PLSCR1、PTX3、SALL4及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分析血浆PLSCR1、PTX3、SALL4水平与HC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FP联合血浆PLSCR1、PTX3、SALL4对HCC的辅助诊断价值。结果:HCC组血浆PLSCR1、PTX3、SALL4、血清AFP水平高于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以及对照组,肝硬化组上述指标水平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和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组上述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分化程度、Child-Pugh分级、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淋巴结转移HCC患者血浆PLSCR1、PTX3、SALL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AFP、血浆PLSCR1、PTX3、SALL4四项联合检测诊断HC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3,明显高于血浆PLSCR1、PTX3、SALL4三项联合检测以及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HCC患者血浆PLSCR1、PTX3、SALL4水平呈高表达,与分化程度、Child-Pugh分级、BCLC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HCC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对老年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型脑卒中患者血清五聚素3(PTX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以及微栓子信号(MES)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在本院收治的120例老年LAA型脑卒中患者,根据其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56例),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单独治疗,和观察组(64例),采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脑卒中量表(NIHSS)及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状态、炎症因子[血清五聚素3(PTX3)、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及脑血流微栓子信号(MES)阳性率变化。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31%,高于对照组的78.57%(χ2=7.653 ,P=0.006);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S-100β及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TX3、Lp-PLA2水平及MES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6.25 % vs 5.36 %)(Fisher=1.000)。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老年LAA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降低PTX3、lp-PLA2水平及MES阳性率,控制病情发展,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脑室改良的Graeb评分(mGS评分)联合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正五聚蛋白3(PTX3)对脑室出血(IVH)患者脑室外引流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行脑室外引流治疗的109例IVH患者,出院后3个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患者预后,根据GOS评分将IVH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51例)和预后良好组(58例)。术前评估mGS评分,并检测血清FGFR-1、PTX3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IVH患者脑室外引流术后预后不良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GS评分联合血清 FGFR-1、PTX3预测IVH患者脑室外引流术后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术前mGS评分、血清PTX3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FGFR-1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并发脑疝、高mGS评分、高PTX3是IVH患者脑室外引流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高FGFR-1是保护因素(P<0.05)。联合mGS评分和血清 FGFR-1、PTX3预测IVH患者脑室外引流术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94,高于以上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IVH脑室外引流术后预后不良患者mGS评分和血清PTX3水平增高,血清FGFR-1水平降低,联合mGS评分、血清FGFR-1和PTX3对IVH患者脑室外引流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