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目的:验证M/Z:8693,4889低表达;M/Z:1762,1576高表达四组蛋白质指纹预测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符合情况.方法:对6名准备服用吉非替尼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服药前行SELDI检查,服药1个月后,按实体瘤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对已经服用吉非替尼治疗达1个月以上并有可观察肿瘤评价疗效的外院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名,于疗效评价后的第二、三天进行SELDI检查.比较CR+PR组中M/Z:8693、4889低表达,M/Z:1762、1576高表达指纹的符合率.结果:按实体瘤疗效评价CP+PR组的10名患者全部符合,M/Z:8693,(漂移±50H+),M/Z:4889,(漂移±100H+)低表达,M/Z:1762,(漂移±50H+),M/Z:1576,(漂移±50H+)高表达,符合率10/10;3名PD患者全部符合,M/Z:8693,(漂移±50H+),M/Z:4889,(漂移±100H+)高表达,M/Z:1762,(漂移±50H+),M/Z:1576,(漂移±50H+)低表达,符合率3/3.其中M/Z:8693±50H+指纹为主要评价指纹.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蛋白质指纹M/Z符合8693,(漂移±50H+),4889,(漂移±100H+)低表达,1762,(漂移±50H+),1576,(漂移±50H+)高表达,接受吉非替尼治疗有较高疗效.(注:M/Z=质/核)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自噬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BalB/CA-nu品系裸小鼠分成两组,各组20只,均造肺癌模型,其中吉非替尼治疗组小鼠在肺癌组模型的基础上给予吉非替尼25mg/kg 14d,停药后剖杀。取组织切片,通过免疫荧光、RT-PCR以及Western blot的试验方法检测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MAPLC3的表达。结果:免疫荧光、RT-PCR以及Western blot的试验方法检测均发现肺癌组小鼠组织中Beclin1和MAPLC3表达较低,而在吉非替尼处理组中,Beclin1和MAPLC3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吉非替尼可以通过增强细胞自噬从而发挥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9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观察组在手术前给予沙利度胺联合吉非替尼靶向治疗后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6个月、1年生存率,并记录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化疗的化疗缓解率(71.79%)显著高于对照组(52.50%)(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关节痛、脱发、肝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患者对以上症状均可耐受,给予对症治疗后均自行缓解。观察组患者6个月、1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吉非替尼靶向治疗NSCLC患者的疗效较好,能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结合吉非替尼片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航天中心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治疗的EGFR阳性晚期NSCLC患者62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实验组给予艾迪注射液联合吉非替尼片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吉非替尼片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存活率。结果:实验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疼痛减轻率、睡眠质量改善率和饮食改善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稍低于对照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发现实验组28例存活,对照组22例存活,实验组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吉非替尼片较单纯应用吉非替尼片治疗EGFR阳性晚期NSCLC的疗效更好,能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饮食状况,减轻疼痛,用药安全性较好,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EGFR-TKI靶向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综合治疗中显示出重要作用;然而,耐药性却极大限制其临床治疗效果。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receptor tyrosine kinase-like orphan receptor 1, ROR1)是I型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中的成员,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拟探讨ROR1介导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耐药的作用及机制。采用吉非替尼反复诱导非小细胞肺癌HCC827细胞,建立吉非替尼耐药细胞株HCC827/GR。应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印迹检测HCC827/GR内ROR1的表达。采用shRNA的方法体外检测ROR1敲除前后HCC827/GR对吉非替尼耐药的变化,采用体外检测ROR1过表达前后HCC827对吉非替尼耐药的变化。体内检测ROR1敲除前后HCC827/GR对吉非替尼耐药的变化。Western 印迹检测HCC827/GR内ROR1下游信号分子的活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印迹结果显示,HCC827/GR耐药细胞中的ROR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CC827敏感细胞。体外干扰ROR1表达,可明显增强HCC827/GR耐药细胞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 (IC50 15.3±3.69 vs. 4.2±1.38),增加吉非替尼诱导的细胞凋亡 (20.5±2.52 vs. 41.8±3.74)。体外过表达ROR1显著增强HCC827敏感细胞对吉非替尼的耐药性(IC50 0.8±0.52 vs. 2.2±0.87)。体内裸鼠移植瘤实验同样发现,干扰ROR1能增强HCC827/GR移植瘤对吉非替尼的敏感性。进一步研究发现,AKT/FOXO1信号在HCC827/GR耐药细胞中异常活化,而干扰ROR1能够抑制AKT的磷酸化,并上调FOXO1的表达。上述结果表明,ROR1参与非小细胞肺癌吉非替尼耐药,抑制ROR1能够逆转吉非替尼耐药,其机制与ROR1调控AKT/FOXO1信号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厚朴酚与吉非替尼协同影响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作用。方法: 以浓度为6.25~500 μmol/L厚朴酚、0.625~100 μmol/L吉非替尼分别处理A549细胞24 h,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 (n=3),选24 h及100 μmol/L厚朴酚与5 μmol/L吉非替尼作后续处理(n=3);采用对照组、厚朴酚组、吉非替尼组和厚朴酚+吉非替尼组的析因分析设计;克隆形成检测细胞增殖;蛋白印迹测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分选CD44+和CD133+细胞。结果: 与对照组比,厚朴酚和吉非替尼组的克隆形成率显著降低(P<0.05);凋亡率显著升高(P< 0.05);CD44+和CD133+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Ki67和PCNA及干细胞标记蛋白SOX2和OCT4表达显著下调(P<0.05);Bax/Bcl-2表达比例显著上调(P<0.05)。与厚朴酚组或吉非替尼组比较,厚朴酚+吉非替尼组进一步促进了上述改变(P<0.05),且凋亡率、Bax/Bcl-2、SOX2和OCT4等指标都存在厚朴酚和吉非替尼的交互作用(P< 0.05)。结论: 厚朴酚与吉非替尼促进A549细胞凋亡和抑制其干细胞样特性,且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一给药。二者对A549细胞的抑癌作用有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序贯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71例经病理学诊断的晚期(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给予吉西他滨加顺铂化疗,序贯吉非替尼。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加顺铂化疗。结果:两组有效率(RR)为36.1%VS14.3%(P=0.0362);疾病控制率(DCR)比较x2=14.782,P<0.001;中位生存期(MST)为12.1月VS10.8月(P<0.05);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除了皮疹、腹泻毒副反应较大外,其他与对照组相仿。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序贯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以扩大样本继续观察。  相似文献   

8.
杨玲  田云  杨浩  张琳  金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19):3728-3730
目的:评估康莱特(KLT)配伍吉非替尼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7月诊治的晚期NSCLC患者64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吉非替尼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KLT静脉滴注。观察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表达情况及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LQ-CCC)和卡式功能状态量表(KPS)对生活质量及功能状态进行评估。结果:试验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表达率及NK细胞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治疗前后的差值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躯体、心理、社会、QLQ-CCC总分及KPS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其治疗前后的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KLT配伍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可减少吉非替尼对免疫功能的损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借助于蛋白质指纹技术及MATLAB软件探索预测FOLFOX4方案治疗大肠癌耐药的可能性。方法:选择12例曾手术并接受FOLFOX4方案化疗并有确切疗效的大肠癌患者,应用CM10弱阳离子芯片结合表面增强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于化疗前检测患者血清样本的蛋白质谱,动态观察该方案化疗后2周至半年内,根据实体瘤近期疗效标准分为用药稳定组(SD)(7例)和无效组(PD)(5例),应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得出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指纹。用MATLAB软件进行多项式曲线拟合得出每个差异指纹的拟合曲线及曲线方程。结果:术后稳定组与无效组相比有3个蛋白质峰有显著差异性,M/Z分别为1204、2868、4176,其中与稳定组相比,无效组上调的峰M/Z为2868,下调的峰M/Z为1204和4176。用MATLAB软件进行多项式曲线拟合得出每个差异指纹的曲线且曲线方程均呈线性的函数关系。结论:MATLAB软件根据实测值获得的曲线方程及曲线呈有意义的线性函数关系,因此借助于蛋白质指纹技术预测FOLFOX4方案治疗大肠癌的耐药是可行的。以此为平台扩大病例数进一步验证即可获得能应用于临床的预测指...  相似文献   

10.
吉非替尼所致的皮疹是治疗癌症中的难题,而中药验方三两三对于该皮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由于三两三治疗皮疹的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探究了该中药验方对吉非替尼所致皮疹的抗炎作用。将Brown Norway(BN)大鼠随机分为五组:野生型对照组、吉非替尼皮疹模型对照组、皮疹模型三两三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采用吉非替尼(上午)和三两三(下午)同天给药4周。三两三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照2 mg/kg/day、4 mg/kg/day、8 mg/kg/day 的剂量对BN模型大鼠进行灌胃,对照组给予纯净水。使用流式细胞仪对巨噬细胞进行分类;免疫组化检测蛋白质的表达;蛋白芯片检测与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和炎症因子。结果表明,与野生型对照组相比,吉非替尼皮疹模型对照组中巨噬细胞炎症蛋白(MIP)-1、MIP-2、髓细胞触发受体-1 (TREM-1)和IL-17A的表达显著增加。三两三干预组与吉非替尼皮疹模型对照组相比,MIP-1、MIP-2、TREM-1和IL-17A的表达明显降低,且三两三对吉非替尼所致皮疹的抗炎作用与巨噬细胞的IL-17A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