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后河自然保护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落叶混交林的区系特点,群落学特征,结果表明: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物种丰富,有110科288属534种,科的分布型以热带类型为主,属的分布型温带类型占优势,反映该群落区系以温带为主的亚热带区系特点;该混交林主要由以单叶,中型叶及非全缘叶为主的常绿,落叶阔叶高位芽植物组成,群落层次分明,从上至下,落叶阔叶树种所占比例逐渐减少,常绿阔叶树种比例逐渐增加,除两低海拔样地外,多样性变化幅度较小,各样地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后河自然保护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研究了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区系特点、群落学特征。结果表明 :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物种丰富 ,有 110科 2 88属 5 34种 ,科的分布型以热带类型为主 ,属的分布型温带类型占优势 ,反映该群落区系以温带为主的亚热带区系特点 ;该混交林主要由以单叶、中型叶及非全缘叶为主的常绿、落叶阔叶高位芽植物组成 ,群落层次分明 ,从上至下 ,落叶阔叶树种所占比例逐渐减少 ,常绿阔叶树种比例逐渐增加 ;除两低海拔样地外 ,多样性变化幅度较小 ,各样地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对福建茫荡山黄枝润楠群落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群落现有种子植物74科134属195种,隶属9个科分布区类型和13个属分布区类型。该群落区系的热带地理成分占优势,共计45科86属,分别占该群落种子植物科、属数的80.4%和68.8%(不含世界分布,下同),其中,成分最多的是泛热带分布(33科,32属),占该群落种子植物科、属数的58.9%和25.6%。温带分布成分共计11科37属,分别占种子植物科、属数的19.6%和29.6%。体现了该群落植物种类丰富、地理成分复杂、热带成分明显、温带成分较多、起源古老和特有成分较多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11000m2样地调查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建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分布区类型和物种多样性特点。结果显示,群落共计有维管植物223种,隶属于80个科159属,其中单种属占总属数的80.5%;地理成分复杂,具有中国15个种子植物属分布区类型中的12个,且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其中泛热带分布属的比例最高,其次为热带亚洲分布属,温带成分占有一定比例;群落不同层次多样性指数由大到小的变化规律为:灌木层 >乔木层 >草本层;植物分布区类型与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分析表明,该群落是介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和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间的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5.
峨眉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生物多样性及植物区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海燕  李策宏 《植物研究》2006,26(5):618-623
对峨眉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群落结构﹑组成﹑生物多样性及植物区系等几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峨眉山阔叶混交林由226种维管束植物组成,其中被子植物73科137属207种, 占总种数的91.6%,是峨眉山阔叶混交林的重要组成部分;群落分层现象明显,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外植物4层,其中草本层发育情况差;科分布型是以热带—亚热带﹑热带—温带为主,各占22.7%, 在属的水平上则以温带分布占绝对优势(52.9%),揭示了峨眉山阔叶混交林的区系性质是以温带为主的亚热带类型;生物多样性指数处于较低的水平,在经过人为干扰后,群落处于稳定的恢复阶段。  相似文献   

6.
江西三清山华东黄杉群落的组成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西三清山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华东黄杉(Pseudotsuga gaussenii Flous)群落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华东黄杉群落主要以杜鹃花科(Ericaceae)、松科(Pinaceae)、山茶科(Theaceae)、壳斗科(Fagaceae)、蔷薇科(Rosaceae)、樟科(Lauraceae)和冬青科(Aquifoliaceae)等种类为主,其中热带属和温带属种类分别占54.1%和45.9%,群落优势种及建群种以温带属为主。猴头杜鹃(Rhododendron simiarum Hance)、岩柃(Eurya saxicola H.T.Chang)、台湾松(Pinus taiwanensis Hayata)及华东黄杉在群落中的重要值较高,分别为61.35、45.04、37.61和34.20;年龄结构显示,华东黄杉、台湾松和猴头杜鹃等种群均有一定的衰退趋势。群落多样性指数为3.66,表明该群落介于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之间。群落分层明显,乔木层可分为3层,华东黄杉为最顶层,最高可达24 m;物种的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约76.25%,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和一年生植物分别占5.00%、17.50%和1.25%。  相似文献   

7.
浙江天台山七子花群落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金则新   《广西植物》1996,16(1):25-34
天台山的七子花林,常见的种子植物有125种,隶属51科,102属。其中热带类型36属,温带类型52属。按Raunkiaer生活型统计,高位芽植物占70.8%,地面芽植物占22.3%,地下芽植物占4.6%,一年生植物占2.3%,高位芽植物的比例与本省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生活型谱近似。叶级以小型叶为主,占53.1%。叶型以单叶比例最大,占78.5%。群落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  相似文献   

8.
濒危植物银杉的群落特征及其演替趋势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银杉(Cathayaargyrophyla)群落的外貌主要由具革质细型叶的常绿针叶中高位芽植物和具革质小、中型叶的常绿阔叶小、中高位芽植物所决定。其结构一般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在有些群落内草本层不发育。组成银杉群落的高等植物有239种,半数以上的种类集中在杜鹃花科(Ericaceae)等9个科中。群落中热带型属的比重低于温带型属的比重,说明银杉群落虽然分布于亚热带,却具有较强的温带分布类型的性质。现有银杉群落处在演替系列的针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两个阶段,过度干扰可能使针叶混交林逆向演替到灌丛阶段;处在针阔混交林阶段的银杉群落是相对稳定的亚顶极,将维持相当长的时期,但随着土壤条件的不断改善,有向阔叶群落演替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广西元宝山南方红豆杉群落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苏宗明  黄玉清  李先琨   《广西植物》2000,20(1):1-10
根据 16 0 0 m2 样方统计 ,群落区系组成有 4 3科 6 4属的 80个种 ,平均 10 0 m2 5种 ,虽种类组成不复杂 ,其中 87.5%的属仅出现 1种 ,6 .3%的属含少数种。乔木层多数优势种为稳定型种群 ,所以乔木层优势区系成分相当稳定 ,表明该群落为一种顶极群落。 59个种子植物属只有 10个分布区类型和 4个变型 ,地理成分不复杂 ,其中热带分布 2 7属占 4 6 .6 % ,温带分布 31属占 53.4 % ;热带分布以泛热带和热带亚洲分布为主 ,分别占 52 .6 %和 4 7.4 % ,温带分布为北温带和东亚分布各占50 %。 2 5个乔木层树种中 ,中亚热带地理分布类型的占 76 % ,南亚热带地理分布类型的占 16 % ,北亚热带地理分布类型占 8% ,重要值指数排列前 6名的均为中亚热带地理分布类型 ,所以该群落为亚热带性质。已知 79种组成种类常绿成分占 595% ,落叶成分占 4 0 .5% ,其中以中高位芽植物最多 ,占 2 7.8% ,又以常绿阔叶中高位芽植物为多 ,占 15.2 %。 79种组成植物 ,小型叶多于中型叶 ,分别占 55.7%和 32 .9%。乔木层种类 6 0 0 m2 有 18种 ,16 0 0 m2 有 2 9种 ,均不多 ,但物种多样性指数接近亚热带地带性代表群落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福建省野生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群落进行调查,分析其植物区系组成及特征。结果表明,多花黄精群落共有维管植物100科254属378种。种子植物83科232属,隶属13个科分布区类型和24个属分布区类型。其中,热带地理成分占优势,共40科123属,分别占科、属总数的75.47%和57.75%,泛热带分布成分最多(25科45属),分别占科、属总数的47.17%、21.13%;温带分布包含13科87属,分别占科、属总数的24.53%和40.85%;中国特有属共3个,占总属数1.40%。体现出该群落植物种类丰富、物种多样性好、地理成分复杂、热带成分明显、温带成分较多、起源古老并兼具中国特有成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江西九连山常绿阔叶林群落区系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对九连山常绿阔叶林的区系组成进行了分析。样地调查结果表明,群落内种类丰富,种子植物共有144科379属647种,其中裸子植物有6科8属9种,单子叶植物21科77属116种,双子叶植物117科294属522种。九连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的主要表征科为壳斗科、樟科、冬青科、蔷薇科、厚皮香科、山茶科、茜草科、桑科、大戟科等,且多为热带或亚热带科。从样地科的分布型统计看,热带、亚热带与温带成分属的比例为100∶62.8。从属的分布型统计看,有205属热带、亚热带地理分布类型;131属温带地理分布类型,35属世界广布类型和8属中国特有分布类型;热带、亚热带与温带成分的属比例为100∶63.9。九连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的标志种及其区系组成均较好地反映了本地区热带、亚热带区系成分的组合特征,对于九连山自然保护区天然常绿阔叶林的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贵州省普定县喀斯特地区不同植被演替阶段群落的调查, 研究了植被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 该地区的植被主要处于5个演替阶段, 即次生乔木林、乔灌过渡林、藤刺灌丛、稀灌草丛以及火烧干扰后的蕨类植物群落。本次调查共记录到植物365种, 隶属89科218属。其中, 蕨类植物31种, 隶属14科23属; 种子植物334种, 隶属75科195属。物种分布较多的科主要有蔷薇科、菊科、禾本科、百合科、忍冬科、唇形科、莎草科、樟科、葡萄科和水龙骨科。随着正向演替的推进, 物种丰富度增加, 群落结构趋于复杂化。藤刺灌丛与乔灌过渡林群落层次不明显, 次生乔木林分层明显。从藤刺灌丛向次生乔木林演替的过程中, 小径级个体所占比例明显降低, 高于1.3 m植物的总密度、乔木密度和藤本密度都先升高后降低, 而灌木密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对喀斯特地区植被的恢复提出了参考措施。  相似文献   

13.
佛坪国家自然保护区地面生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秦岭南坡佛坪国家自然保护区地面生苔藓植物的调查,采用相似性系数、重要值、多样性指数对其进行物种多样性的研究。结果表明:29个样地内地面生苔藓植物共33科69属189种,包括苔类植物7科8属15种和藓类植物26科61属174种,其中青藓科是最优势的科。落叶阔叶栎(Quercus)林下地面生苔藓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最高,其次是落叶阔叶桦(Betula)林带、竹林、针叶林和沟谷岩石,杜鹃(Rhododendron)灌丛带的最低。落叶阔叶栎林带和落叶阔叶桦林带的种相似性最高,杜鹃灌丛与其它植被带的种相似性都很低。研究表明秦岭南坡的佛坪国家自然保护区内,低山地区的落叶阔叶栎林带是该地区苔藓植物多样性的分布中心,是物种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带;亚高山地区杜鹃灌丛带的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虽然不高,但种类明显不同于别的地带,所以也应是苔藓植物多样性保护值得注意的地带。  相似文献   

14.
不同退化程度石漠化生态重建的关键是恢复植被, 提高土地生产力。本文基于动态监测样地(200 m × 40 m)植被的全面调查, 研究了喀斯特峰丛洼地人工林、次生林和原生林3类典型森林群落木本植物的组成与生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 3类森林的物种组成分别为26科52属65种、33科68属100种和43科91属123种, 常绿物种分别占41.54%、47.00%和52.85%; 科、属、种和生活型组成复杂, 优势科或种明显, TWINSPAN分类第3级水平上可分别划分为8、9和8个群落类型。原生林多样性和结构性指标均高于人工林和次生林, 人工林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匀度、冠幅、胸径和树高均高于次生林, 而种类、密度和盖度则低于次生林。不同类型森林群落特征不同, 应采取相应的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5.
全东丽  宋亮  沈婷  吴毅  李苏  卢华正 《广西植物》2021,41(3):404-417
为探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附生苔藓的组成、多样性格局及其维持机制,该文对两种植被的树干附生苔藓植物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所选择的样地位于西双版纳勐腊县,每种植被类型选择10个20 m×20 m的样方,每个样方选择约10棵样树。结果表明:(1)本调查共记录到附生苔藓20科39属60种,其中热带雨林附生苔藓有19科33属48种,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附生苔藓有9科14属19种,共有种6种。(2)热带雨林最优势科为平藓科,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最优势科为锦藓科。(3)热带雨林比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具有更高的物种丰富度、β多样性和γ多样性。(4)不同径级和不同树皮粗糙度宿主上附生苔藓植物的盖度差异显著,而物种丰富度差异不显著。(5)苔藓植物的生活型对植被类型有所偏好,表现为悬垂型、扇型、交织型、粗平铺型集聚于热带雨林,丛集型、垫状型、细平铺型集聚于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6)直接排序结果表明,宿主特性特别是树皮粗糙度显著影响苔藓植物生活型的组成和分布。热带雨林比热带山地常绿阔叶林能提供更多样的微生境,因而孕育了物种更丰富的附生苔藓植物。考虑到不同的植被类型或宿主特性条件下孕育着不同生活型组成的苔藓植物,因此可将苔藓生活型作为今后森林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Hua Zhu  Min Cao  Huabin Hu 《Biotropica》2006,38(3):310-317
Xishuangbanna of southern Yunnan is biogeographically located at a transitional zone from tropical Southeast (SE) Asia to subtropical East Asia, and is at the junction of the Indian and Burmese plates of Gondwana and the Eurasian plate of Laurasia. The flora of the region consists of a recorded 3336 native seed plant species, belonging to 1140 genera in 197 families, among which 83.5 percent are tropical genera and 32.8 percent are endemic to tropical Asia, suggesting a strong affinity to tropical Asian flora. The vegetation of Xishuangbanna is organized into four forest types: tropical rain forest, tropical seasonal moist forest, tropical montane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and tropical monsoon forest. The tropical rain forest in Xishuangbanna has the same floristic composition of families and genera as some lowland equatorial rain forests in SE Asia, and is dominated (with a few exceptions) by the same families both in species richness and stem dominance. The exceptions include some deciduous trees in the canopy layer, fewer megaphanerophytes and epiphytes, and a higher abundance of lianas and microphyllic plants. We consider the tropical rain forest of Xishuangbanna as a type of tropical Asian rain forest, based on their conspicuous similarities in ecological and floristic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7.
广西下雷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依据实地调查以及馆藏标本的整理和鉴定,对下雷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下雷植物种类丰富,已知维管束植物182科637属1 069种(含变种、亚种和变型),其中蕨类植物24科44属65种,裸子植物3科4属4种,被子植物150科589属1 000种.(2)居热带与亚热带过渡区,区系热带边缘性明显,热带...  相似文献   

18.
以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岸带阔叶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对其物种组成进行调查,并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析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保护区河岸带物种极丰富,三条水系10个样方中共调查到维管束植物93科174属304种,群落建群种和灌木层优势种均以常绿阔叶树种为主,物种组成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植被特色,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物种最多。保护区不同海拔河岸带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浙江箬寮山百日青的群落生态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样方调查,应用物种辛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均匀度等数据对分布在浙江松阳箬寮山地百日青(Podocorpus neriifolius)分布区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箬寮山地植物种类丰富,共有维管束植物52科95属148种。科属组成多样,区系成分复杂,热带分布有49属,占总属数的52.12%,多于温带性质的属。木本植物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大于草本植物,乔木层植物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6.7751、3.1593和0.6418;灌木层的分别为11.6826、3.8044和0.6781;草本层的分别为4.5537、1.7418和0.5378。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依次递减。根据分布生境、群落结构和种类组成,可将该山地百日青分布的群落分为三个类型,即甜槠木荷林、木荷红楠林和猴头杜鹃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