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家燕     
家燕(Hirundo rustica gutturalis Scopoli)是属于雀形目(Order Passeriformes)燕科(Fa-mily Hirundinidae)的一种小型善飞的鸟类。夏季遍布西伯利亚的南部、蒙古人民共和国、朝鲜、日本及我国;冬季则群迁南洋、印度以至澳洲。由于它随着季节的变更而改变生活的地点,所以称为“候鸟”。 1957年的4—9月,作者在泰山附近观察了家燕的生活习性:家燕在春季的四月初旬飞来,常在田间郊野迴翔并捕食蚊、蝇、盲椿象等昆虫。在晴天常飞到高空去寻食;阴天就靠近地面提飞虫;早晨和傍晚则在沟崖及水面附近兜捕。根据不完全的统计,一窝家燕在一个  相似文献   

2.
量化鸟类的卵色及其窝内、窝间变异,对于理解鸟类卵色的进化及其适应性具有重要意义。具有较小的卵色窝内变异和较大的窝间变异,有利于寄主反寄生行为对策的进化。最近的研究表明,除了同种寄生,家燕(Hirundo rustica)同时也是杜鹃(Cuculus spp.)的重要寄主之一。本研究利用光纤光谱仪,对海南昌江家燕种群的卵色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家燕卵背景色的反射光谱明显高于斑点色,斑点色在长波光部分有较高的波峰和波谷,表明在黄色和红色光上具有较高的色彩饱和度;虽然肉眼看到的家燕卵的背景和斑点颜色截然不同,但基于鸟类视觉模型的统计分析表明,两者的色调的可见光部分(RGB)并无显著差异,而在人眼无法探测的紫外光(UV)部分及色度和亮度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家燕卵色的窝内、窝间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家燕卵的背景色和斑点的窝内变异不显著;而在窝间变异上,UV、色度和亮度均无显著差异,但色调RGB具有显著差异,斑点的窝间变异大于背景色。本研究是家燕卵色定量化分析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
根据1978—1984年我们对两个点数十巢楼燕和家燕迁飞期的观察,楼燕(Apus apus)至期,均在四月份.最早至期为4月5日,最晚至期为4月22日,前后相差17天.家燕(Hirundorustica)至期比楼燕略早,最早在3月27日,最晚为4月23日,变化幅度为28天.楼燕归期最早在7月底,最晚在8月18日.家燕均在8月份,甚至可以留居到8月底.这样,楼燕在我区留居约四个月;家燕则可达五个月之久(表1).  相似文献   

4.
温度对鸟类的繁殖具有重要影响,气候变化可导致鸟类生活史特征的改变。为了解气候变化对家燕(Hirundo rustica)巢利用率和窝卵数的影响,于2014—2015年4月,对海南临高4个村庄的家燕繁殖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2015年家燕种群开始繁殖的日期较2014年显著推迟,同时巢的利用率也低于2014年(!2=70.37,P0.001)。通过对两年繁殖季的气候状况进行分析,发现4月份的气温变化对家燕开始繁殖的时间具有重要影响。2015年4月份的平均最低气温比2014年低约2℃(t=3.155,df=58,P=0.003),且平均温差较大,表明2015年4月份偏低的春季温度及其较大的温度波动推迟了当地家燕种群的开始繁殖时间;但温度对家燕的窝卵数(t=0.670,df=87,P=0.505)和孵化成功率(t=0.794,df=71,P=0.442)没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即便在热带地区,春季低温对海南家燕种群开始繁殖的时间和巢利用率仍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家燕Hirundo rustica是全球性的迁徙鸟种,依赖人类建筑物营巢,具有重要的生态和文化价值。当前,家燕繁殖种群规模在欧洲总体保持稳定,在北美洲正在下降,而在亚洲的变化趋势尚不清楚。气候变化和农业集约化是影响家燕种群动态的主要因素,前者表现为气温和降水变化对巢材和食物的影响,后者导致食物资源和适宜巢址减少。但家燕种群长期变化的机制尚无清晰、一致的答案。因此,有必要加强该物种的种群历史和冬季生态学研究。最后,为中国家燕监测计划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南充金腰燕、家燕繁殖生态比较及易卵易雏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3~10月对四川南充地区家燕、金腰燕的繁殖生态进行了观察,比较了其繁殖生态习性及雏鸟的生长特性,进行了家燕、金腰燕之间的易卵易雏实验.结果表明,家燕于2月中旬迁入南充,9月中旬开始迁离;金腰燕迁来较家燕晚,2月底~3月初迁入,9月中旬迁离.家燕于4月初产卵;金腰燕在4月上旬产卵.金腰燕卵的各项量衡度均较家燕的大,出壳时金腰燕雏鸟体重也比家燕雏鸟稍重.金腰燕雏鸟的体长、翅长、尾长、外部器官及体重的增长较家燕的快.而易卵、易雏的金腰燕雏鸟增长曲线则在金腰燕和家燕的雏鸟之间.易卵易雏的实验表明,在孵卵和育雏过程中,金腰燕与家燕之间彼此互换卵可以接受,易换雏鸟也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7.
蒙古族(布里亚特)儿童体质发育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三百多万蒙古族人口中,包括着极少数布里亚特人,其人口仅有几千。他们的 先辈多数是在六十多年前由西伯利亚迁徙来我国,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鄂温克族自治旗境内。鄂温克旗地处我国的北部(北纬49°09′),属纯牧区。布里亚特人多数以牧业为生。1982年6—7月间我们在鄂温克旗对蒙古族(布里亚特)的中、小学生进行  相似文献   

8.
2014年4—7月,利用红外胚胎心率测量仪对广西弄岗地区家燕Hirundo rustica的卵胚胎心率进行了测量。该种群的家燕在孵化的第4天才开始出现卵胚胎心率,且卵胚胎心率随孵化天数呈上升趋势,并在第13天达到最高值(280.5 BPM±23.0 BPM,t=3.855,P0.002)。家燕的卵胚胎心率日均增长为16.1 BPM±3.4 BPM,但与其卵容量和卵质量均不存在相关性(卵容量1.74 cm~3±0.08 cm~3,r=0.093,P=0.827;卵质量1.51 g±0.09 g,r=0.043,P=0.920)。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1986—1989年7月对日照市家燕、金腰燕的环志和观察结果。以李潭崖、苗家村为主点共环两种燕子574只。回收环志鸟数有明显年龄差异,成乌回收率为24.4—38.9%、幼鸟占1.6—2%;春秋迁徙时受气候影响明显,初见于3月29日,9月21日。迁离前并有结队群息特点,证明家燕南迁越冬于马来西亚,迁飞直线距离3960公里。表明了燕于归巢技能,幼鸟可扩散至4—7公里;成对亲鸟经迁徙或进行二次繁殖时,都有改变原配重新结合的习性。  相似文献   

10.
达里湖瓦氏雅罗鱼的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 (Dybowskii)是我国北方地区习见的淡水鱼类。由于它具有耐寒耐盐碱的特性,在达里湖及其它许多高寒盐碱化的湖泊里是主要的经济鱼类。1975—1978年在达里湖(位于内蒙昭乌达盟克什克腾旗境内)渔业资源调查期间,对它的生物学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了解杜鹃(Cuculus spp.)对不同宿主鸟类的巢寄生,是研究杜鹃与其宿主之间协同进化的重要基础资料。大杜鹃(Cuculus canorus)和家燕(Hirundo rustica)分布遍及全国,且为同域分布,但两者之间的寄生现象尚未有过系统调查。2012年和2014年4~8月,对繁殖于吉林市昌邑区桦皮厂镇(34°58′44.18″N,126°13′26.83″E,海拔184 m)和海南岛的家燕种群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吉林市昌邑区桦皮厂镇家燕种群的寄生率为2.4%(1/42),而在海南岛所调查的1 719个家燕巢未发现杜鹃寄生现象。同时在网络上搜集家燕巢寄生的报道案例,共记录到13巢家燕被大杜鹃寄生繁殖,均发生在北方的家燕种群。  相似文献   

12.
城市面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张,一些鸟类种群通过改变营巢特征,在与自然生境截然不同的城市中筑巢繁殖。但目前城市环境对于鸟类营巢影响的研究较缺乏。为了解鸟类营巢对城市环境的适应,于2016、2019年在黑龙江哈尔滨的城市与乡村环境,分别测量家燕(Hirundo rustica)巢(如,大小及形状)及巢址特征等(如,距地面和屋顶距离)参数,以探究:(1)家燕巢特征在乡村及城市生境是否存在差异?(2)家燕巢特征在年际间是否存在变化?并为城市家燕种群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及合理建议。研究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以及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分析所测量的巢特征参数在城乡之间、年际间的差异,并对组间参数进行线性判别分析(LDA,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结果发现,城乡间具有显著差异:(1)与乡村相比,城市巢距离屋顶更远,距地相对更近(P<0.05);(2)城市巢更浅(P<0.05);(3)从2016到2019年,城市和乡村巢都变得更深,半径更大(P<0.05)。根据这些发现,推测城市楼房建筑的楼道为家燕繁殖提供了相对更为封闭、安全的环境,旧巢及较为丰富的支撑物为家燕提供了适宜的巢址,有可能节省亲鸟在营巢上的繁殖投入;但同时应当警惕门窗关闭、资源受限、人为干扰等不利因素可能造成的生态陷阱。  相似文献   

13.
扎龙湿地芦苇分株生态可塑性及其对土壤因子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德志  于欣宇  王昱深  潘林  杨允菲 《生态学报》2019,39(11):4149-4157
扎龙湿地的芦苇既可形成大面积的单优群落,也可形成不同群落斑块。采用大样本抽样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对湿地内水生生境、湿生生境、旱生生境和盐碱生境芦苇种群分株高度和生物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6—10月份,4个生境芦苇种群分株高度及生物量均以水生生境最高,盐碱生境最低,水生生境株高为盐碱生境的1.5—2.3倍,分株生物量为2.0—5.1倍,生境间的差异性以及差异序位均相对稳定。4个生境株高生境间变异系数(19.45%—31.56%)均高于生境内变异系数(8.07%—17.61%),分株高度在生境间的可塑性更大;分株生物量中水生生境、湿生生境和盐碱生境3个生境间的变异系数(33.43%—55.61%)均低于生境内变异系数(44.85%—79.82%),分株生物量在生境内的可塑性更大。不同生境条件下芦苇种群分株,在生长和生产上均存在较大的生态可塑性,表现出明显的环境效应,其中土壤含水量是该地区芦苇分株生态可塑性变异的主要驱动因子(R0.80),为正向驱动。  相似文献   

14.
许多鸟种因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而分布广泛,例如家燕(Hirundo rustica)。在不同纬度地区研究其繁殖生态学特征有助于了解家燕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家燕mandschurica亚种在国内仅分布于黑龙江省,且该亚种的繁殖资料少有报道,为此,于2016和2017年每年的4至10月,在哈尔滨对其繁殖生态特征开展研究,并与国内目前已发表的家燕gutturalis亚种繁殖生态特征进行对比。家燕mandschurica亚种4月底或5月初迁来哈尔滨,9月下旬或10月初南迁;窝卵数为4~6枚(n=19);卵长径(18.7±1.4)mm(15.9~22.5 mm)、卵短径(13.0±0.5)mm(12.2~14.2 mm),卵重(1.6±0.1)g(1.3~1.9 g),n=35;孵卵期为(16±2)d(14~18 d,n=19);育雏期为(17±1)d(16~18 d,n=6)。雏鸟的体长、翅长及尾羽长的生长曲线能与Logistic较好地拟合;体重、嘴峰和跗跖在5日龄左右生长最快,体长和翅长在7日龄左右增长最快,雏鸟的生长模式符合能量分配假说。与我国南方的家燕gutturalis亚种相比,在哈尔滨繁殖的mandschurica亚种的卵更小、更轻,二者孵卵期相似,但后者育雏期更短。这或许与不同地区食物丰富度及亲鸟喂食策略有关。  相似文献   

15.
伊犁河为国际河流,其发源于我国新疆天山西段在我国境内,流域面积约57万km2。我国境内伊犁河鱼类资源十分丰富,任慕莲1995—1997年,对其进行了调查研究[1],认为我国境内伊犁河有土著鱼类10种。同时发现,由于人类渔业活动的影响,使伊犁河水系的鱼类组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付义强  刘忠 《四川动物》2008,27(2):244-244
2008年1月17日下午4时左右,笔者在四川乐山市水口镇大渡河边发现1只家燕正在河面低空飞行捕食.2008年1月25日西华师范大学杨志松博士在该市岷江边天池村及金灯村一带先后发现5小群家燕,分别为4只、1只、10只、1只和3只;同日,胡杰博士在该市青衣江边(金水湾至乐山高新区江段)也发现2小群家燕,分别为4只和6只.  相似文献   

17.
胚胎心率是衡量胚胎新陈代谢速率的重要指标。鸟类的胚胎心率随新陈代谢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对早成性鸟类的种间比较发现,胚胎心率平均值随卵重量的增大而减小,卵体积小的种类具有相对较高的胚胎心率。国内有关野生鸟类胚胎心率的研究较少。2014年5~8月,在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红外胚胎心率测量仪对两种近缘鸟类家燕(Hirundo rustica,n=14)和金腰燕(Cecropis daurica,n=14)的卵胚胎心率及其变化进行了测量与比较。两种燕均在孵卵的第2天开始出现胚胎心率,并随胚龄增加心率呈上升趋势,但在第8天及第11~14天家燕的胚胎心率显著低于金腰燕(第8天:z=﹣2.602,P=0.009;第11天:z=﹣2.497,P=0.013;第12天:z=﹣2.354,P=0.019;第13天:z=3.424,P=0.001;第14天:z=﹣3.380,P=0.001)。家燕卵胚胎日均增长心率(19.0±3.1)次/min,金腰燕卵胚胎日均增长心率(16.1±3.4)次/min,二者差异不显著(z=﹣1.792,P=0.073)。两种燕的胚胎心率与卵容量和卵重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家燕:卵容量(1.73±0.09)cm3,r=0.192,P=0.511;卵重(1.74±0.09)g,r=0.128,P=0.663。金腰燕:卵容量(1.74±0.08)cm3,r=0.040,P=0.891;卵重(1.51±0.09)g,r=0.054,P=0.855]。这可能表明,卵大小和卵重量对家燕与金腰燕的胚胎心率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仅就鸟类区系调查的范畴,概略地论述怎样进行鸟类调查。鸟类是大家所熟知的脊椎动物之一,全身被羽,适于飞行,极易和其他脊椎动物识别。它们的生活范围很广, 自高山到平原,从海洋到河川,凡是人迹所到的地方,都有鸟类的分布。鸟类的种类繁多,习性也各不相同,有的栖息森林,有的居住草原,有的喜在水边;它们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区域,有些是北方仅有,有些为南方特产;还有许多鸟类,依季节的不同而有变更居住地的行为,例如家燕,到了春天,自南方迁入我国境内繁殖,到秋天气候慢慢冷了,它们又到南方去过冬,是卽所谓  相似文献   

19.
问题解答     
问夏候鸟、冬候鸟的概念应如何理解? 答随季节不同,沿着一定路线迁徙,在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移居的鸟类称为候鸟。在候鸟之中,对一个地区来说,在秋季南迁到我国越冬,春季又复北返繁殖的鸟类称为冬候鸟,如雁、鸭等;春季从南方迁来繁殖,秋季又飞到南方越冬的鸟类称为夏候鸟,如家燕、杜鹃等。如我国的豆雁在西伯利  相似文献   

20.
滇金丝猴地理分布,种群数量与相关生态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勇诚  钟泰  肖李 《动物学研究》1996,17(4):437-441
经过8年的野外考察,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动物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的现状已基本查明。这一物种的全部现存自然种群只有13个,分布在云南的德钦、兰坪、维西、丽江和西藏的芒康5县境内。其现存种群数量约为1000—1500只。该物种分布范围的东界是金沙江,西界是澜沧江,分布最北的1个猴群的纬度为29°20 N,最南的1个猴群的纬度为26°14 N。所有现存自然种群几乎均处在相互隔离状态,呈岛屿分布,群间不可能进行基因交流。其栖息地内的森林中,高大乔木主要为冷杉,林中灌木主要为杜鹃和竹林。猴群长年生活在海拔3800—4300 m的原始冷杉林中,但有时也会在4300—4700 m的低矮灌丛、草甸和流石滩上活动达数小时之久,甚至能跨越近千米的无林高海拔地带;因而它是海拔分布最高的非人灵长类。松萝是它的主要食物,取食松萝的时间占其取食时间的91%。猴群活动范围相当大,可达近百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