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组织和血液中一氧化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NO2对4-羟基香豆素的荧光增强效应,建立了生物样本中NO荧光分光度测定法,其检测浓度范围为2×10-5~2×10-8 mol/L,采用该方法检测了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巨噬细胞培养上清和血清中NO含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一种简便制备λ[ 3H]DNA的方法。用该方法制备λ[ 3H]DNA,每升培养物可得10mg以上的产物。比放射性为6.75×104cpm/μGλDNA,酸不溶的放射性产物达99%以上。用单链和天然的λ[ 3H]DNA作底物,能方便地检测出酶制剂中极微量的核酸外切酶Ⅰ与Ⅱ和Ⅲ的污染活性。  相似文献   

3.
[背景] 蜜蜂急性麻痹病毒(Acute Bee Paralysis Virus,ABPV)是一种高毒力的蜜蜂病毒,可以引起蜜蜂的大批死亡和蜂群衰竭。[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的ABPV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方法] 根据ABPV衣壳蛋白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通过对引物、探针浓度和退火温度等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基于TaqMan探针检测ABPV的实时荧光RT-PCR方法,并对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和稳定性进行验证。[结果] ABPV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在9.8×101-9.8×108 copies/μL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8,扩增效率为103.8%。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9.8 copies/μL;对其他蜜蜂病毒不发生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组内和组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19%-0.80%和0.57%-1.07%,重复性良好。对2018年-2019年在福建地区采集的70份蜜蜂样品进行ABPV检测,阳性率为2.86%。[结论] 建立的ABPV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能用于该病的实验室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对外周CD4+ T细胞分化及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CD4cre酶介导Hdac3杂合基因缺失小鼠(Hdac3fl/flCD4cre+/-)及其野生型正常对照小鼠(Hdac3fl/fl,WT),流式细胞术检测HDAC3缺失对外周CD4+和CD8+ T细胞比例和数量的影响;在体外佛波酯(PMA)和离子霉素(Ionomycin)刺激条件下,流式细胞术检测HDAC3缺失对CD4+ T细胞中IFN-γ、IL-4和IL-17A的表达以及Tfh细胞产生的影响;采用ELISA检测HDAC3缺失对小鼠血清IFN-γ、IL-4和IL-17表达的影响;分选Hdac3fl/flCD4cre+/-和WT小鼠外周初始CD4+ T细胞,分别在Th1和Th2分化条件下培养,细胞内染色检测HDAC3缺失对Th1、Th2以及Th17相关细胞因子及其特异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采用Microarray检测HDAC3缺失对CD4+ T细胞分化亚群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链脲佐菌素(STZ)处理小鼠构建I型糖尿病(TIDM)疾病模型,检测HDAC3缺失对T1DM发病的影响。结果 与WT小鼠相比,Hdac3fl/flCD4cre+/-小鼠外周CD4+和CD8+ T细胞的比例和数量显著降低。Hdac3fl/flCD4cre+/-小鼠CD4+ T细胞及血清中IFN-γ的表达显著降低,而IL-4和IL-17A的表达显著增加,Tfh细胞比例也显著增加;HDAC3缺失抑制体外培养CD4+ T细胞向Th1分化但促进其向Th2分化;Microarray检测发现HDAC3缺失导致Th1型细胞谱系基因表达降低,而Th2、Th17以及Tfh细胞谱系基因表达增加;在STZ诱导条件下,HDAC3缺失抑制小鼠T1DM的发生和CD4+ T细胞向Th1分化。结论 HDAC3促进外周CD4+ T细胞向Th1细胞分化并加重T1DM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固相时间分辨荧光免疫螫合剂4,7-二氯磺基苯-1,10-菲罗啉-2,9-二羧酸(BCPDA)的制备方法,BCPDA 标记蛋白质及螫合 Eu3+方法,BCPDA-Eu3+标记物荧光光谱研究以及固相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甲胎蛋白异质体(AFP-R-LCA)方法的建立.结果表明 BCPDA 能在温合条件下与蛋白质氨基结合并与 Eu3+螯合,BCPDA-Eu3+蛋白质标记物荧光特性、标记比度、生物结合活性与国外同类产品一致,所建立的检测 AFP-R-LCA 免疫分析法最小检测值0.6ng/ml,为提高我国非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水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利用35S标记的氨基酸混合物喂养工程菌,成功地制备了35S标记的拟南芥钙调素亚型2(35S-ACaM2),对其纯度、放射活度、电泳行为及其灵敏性等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从工程菌中制备的35S-ACaM2纯度高、放射活度高、Ca2+与EGTA存在时的电泳行为与未标记的ACaM2相同,可作为一种高灵敏性的探针用于检测钙调素结合蛋白.  相似文献   

7.
探讨人核糖核酸抑制因子 (hRI)基因在人脐血干细胞中的转染及表达情况 ,及转染后对小鼠B16黑色素瘤生长的影响。用免疫磁珠分离系统 (MACS)分离纯化人脐血CD34+ 细胞后 ,用制备的含hRI基因的逆转录病毒上清转染脐血CD34+ 细胞 ,采用克隆形成法和PCR法检测转染效率 ,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基因表达 ,同时观察RI对荷瘤C57BL小鼠B16黑色素瘤生长的影响。应用MACS能高度纯化人脐血CD34+ 细胞 ,使分选后的脐血CD34+ 细胞纯度平均达96.15%。hRI基因能够转染到脐血CD34+ 细胞上 ,转染效率达 35% ,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转染后CD34+ 细胞hRI基因有阳性表达。经转hRICD34+ 细胞治疗 ,使小鼠B16黑色素瘤的生长速度减慢 ,成瘤率和瘤重降低 ,成瘤潜伏期延长。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育龄人群的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基因携带率及基因型分布特征,分析地贫筛查的漏检和误诊原因,为育龄地贫基因携带者进行人工辅助受孕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在我院生殖医学科就诊并同时进行地贫筛查及地贫基因检测的育龄患者31455例,分析其地贫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红细胞参数、红细胞渗透脆性、血红蛋白电泳及地贫基因检测,计算地贫基因携带率,并通过比较筛查和基因检测结果找出漏筛和误诊病例。结果:共检出育龄地贫基因携带者4455例,地贫基因携带率为14.16 %。其中,α-地中海贫血3365例,常见的基因型有-- SEA /αα、-α3.7/αα和 -α4.2/αα;β-地中海贫血914例,常见的基因型有βCD41-42(-TCCT) N 、βIVS-2-654(C→T) N 和β-28(A→G) N ;α-合并β-地中海贫血176例,最常见的基因型是βCD41-42(-TCCT) N /-- SEA /αα。漏筛病例有731例,多为静止型α-地贫。误诊病例有4784例,其中有2701例误诊病例其红细胞渗透脆性和红细胞参数均正常,仅因HbA2<2.5 %且HbA>97.5 %被误诊为携带地贫基因。结论:广州地区的育龄人群具有较高的地贫基因携带率,静止型α-地贫容易在筛查中被漏检。  相似文献   

9.
四种常见猪肠道病毒多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ransmissi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TGEV)、猪δ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PDCoV)和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是当前导致猪群发生病毒性腹泻的4种主要病原,并且常发生混合感染。【目的】建立一种可鉴别诊断这4种腹泻病毒病的检测方法,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针对PEDV的M蛋白基因、TGEV的N蛋白基因、PDCoV的N蛋白基因和PoRV的VP7蛋白基因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而构建相应的重组质粒标准品。通过对PCR反应条件优化,建立可同时检测PEDV、TGEV、PDCoV和PoRV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随后通过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对PEDV-M、TGEV-N、PDCoV-N和PoRV-VP7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检测下限分别为1.75×102、1.5×103、1.6×102和1.6×102copies/μL;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仅可检出本研究中的4种靶病毒,而猪群常见病毒CSFV、PRRSV、PCV2和PRV未能检出。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选取108、106和104copies/μL 3个不同浓度的重组质粒作为模板,其他条件不变,分别进行5次重复试验,5次试验均扩增出清晰、均匀的条带。对山东各地区送检的52份临床腹泻样品通过建立的四重RT-PCR方法进行检测,发现PEDV、TGEV、PDCoV和PoRV的阳性率分别为37%(19份)、6%(3份)、10%(5份)和25%(13份)。其中PEDV和PoRV混合感染2份(4%),PEDV和TGEV混合感染2份(4%),PEDV和PDCoV混合感染1份(2%)。通过单重RT-PCR对该多重RT-PCR临床样品检测结果进行重复验证,结果显示多重RT-PCR与常规单重RT-PCR结果符合率为100%。最后随机挑选5个检测为阳性的临床样本进行测序验证,结果均为相应病毒的基因片段。【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可同时检测PEDV、TGEV、PDCoV和PoRV的四重RT-PCR检测方法,研究结果为临床4种猪腹泻病毒病的鉴别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
活化海绵镉微型柱层析法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铜离子活化海绵镉微型柱层析法将血清中的硝酸盐(NO-3)还原为亚硝酸盐(NO-2),再通过Griess反应测定NO-3/NO-2总量以反应体内一氧化氮(NO)水平,从而建立血清NO间接测定新方法. 结果表明,在pH 9.7 时,活化海绵镉还原NO-3能力强、速度快、抗干扰性好,还原率为96.4%~100.0%,检测范围为0~400 μmol·L-1,检测限为1.85 μmol·L-1,相对标准偏差为2.56%~3.46%,对NO-3的回收率为96.4%~102.2%,对NO-2的回收率为95.2%~101.3%,对混合标准液的回收率为98.7%~104.4%.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准确、样品和试剂用量小等优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手足口病(HFMD)合并脑炎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VCAM-1及CRP的表达水平及其检测价值。方法:2017年4月到2020年10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42例作为合并组,同期选择手足口病不合并脑炎患儿6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及C-反应蛋白(CRP)表达水平,并判断检测价值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合并组的CD4+、CD8+T淋巴细胞相对比例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合并组的血清VCAM-1及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80例患儿中,Spearsman分析显示CD4+、CD8+T淋巴细胞相对比例和血清VCAM-1、CRP含量都与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发生存在相关性(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4+、CD8+T淋巴细胞相对比例和血清VCAM-1、CRP含量都为导致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发生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多伴随有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与血清VCAM-1、CRP的高表达,CD4+、CD8+T淋巴细胞相对比例、血清VCAM-1、CRP含量都为导致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OAS1蛋白免疫小鼠,获得OAS1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为OAS1的含量测定提供基础。方法:通过全基因合成的方法获得目的基因序列,转化大肠杆菌BL21细胞诱导His-OAS1及OAS1蛋白表达,纯化后用作抗原免疫小鼠,取脾融合,筛选稳定分泌抗体的阳性细胞株,制备并纯化单抗,通过SDS-PAGE,ELISA,Western blot等方法进行检测。结果:体外高效表达OAS1蛋白,并成功制备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效价在5×10-11mol/L以上,亲和常数为3.37×108 L·mol-1。结论:获得高亲和力OAS1单克隆抗体,为其含量的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碘131(131I)清甲治疗效果的关系及对DTC术后131I清甲效果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徐州医院行甲状腺切除术且术后进行131I清甲治疗的DTC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131I清甲治疗效果分为清甲成功组(107例)和清甲未成功组(43例),通过检查血常规获得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并计算NLR、PLR,比较两组NLR、PLR;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131I清甲疗效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NLR、PLR对131I清甲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清甲成功组NLR、PLR低于清甲未成功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清甲成功组促甲状腺激素(TSH)高于清甲未成功组,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低于清甲未成功组,清甲成功组病灶最大径小于清甲未成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高NLR、PLR、Tg是131I清甲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NLR、PLR及联合检测预测131I清甲治疗效果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0、0.732、0.829,NLR与PLR联合检测的AUC高于二者单独检测。结论:高NLR、PLR是DTC术后131I清甲未成功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检测NLR、PLR对DTC术后131I清甲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利用自旋捕捉电子顺磁共振(ESR)的方法对从菠菜叶绿体中分离提纯的光系统Ⅱ(PSⅡ)颗粒产生O2-·的机理进行了直接检测.通过对样品充氧、加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抑制剂四氰乙烯(TCNE)以及原位光照检测ESR信号等手段,在PSⅡ中检测到O2-·与DMPO加合物的特征ESR信号.而在没有SOD抑制剂的情况下,光照时PSⅡ中O2-·与DMPO加合物浓度显著下降.进一步实验发现PSⅡ中O2-·产率与氧分子浓度直接正相关.O2-·产率还具有pH值依赖性,在pH值为6.0~6.5范围内,O2-·产率最高,大于此范围时则呈显著下降趋势.而PSⅡ颗粒的Tris处理也将导致O2-·产率的急剧减少.以上结果证实水裂解放氧十分活跃的PSⅡ也是高等植物叶绿体在光照下产生活性O2-·的主要部位,通常大部分的O2-·能被内源SOD清除,且O2-·的生成与PSⅡ的电子传递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稳定性同位素13C标记实验是分析细胞代谢流的一种重要手段,主要通过质谱检测胞内代谢物中13C标记的同位素分布,并作为胞内代谢流计算时的约束条件,进而通过代谢流分析算法得到相应代谢网络中的通量分布。然而在自然界中,并非只有C元素存在天然稳定性同位素13C,其他元素如O元素也有其天然稳定性同位素17O、18O等,这使得质谱方法所测得的同位素分布中会夹杂除13C标记之外的其他元素的同位素信息,特别是分子中含有较多其他元素的分子,这将导致很大的实验误差,因此需要在进行代谢流计算前进行质谱数据的矫正。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Python语言的天然同位素修正矩阵的构建方法,用于修正同位素分布测量值中由于天然同位素分布引起的测定误差。文中提出的基本修正矩阵幂方法用于构建各元素修正矩阵,结构简单、易于编码实现,可直接应用于13C代谢流分析软件数据前处理。将该修正方法应用于13C标记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胞内代谢流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准确有效,为准确获取微生物胞内代谢流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大肠埃希菌不耐热肠毒素(LT)的毒性丧失或减弱的同时仍保留其较强的免疫原性,通过PCR和重叠—延伸PCR扩增突变体LTK63/G192基因片段, 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经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目的蛋白,在HPLC系统上纯化目的蛋白,经ADP-核酸转移酶试验及Patent-mouse毒性试验检测其酶活性与毒性,纯化的目的蛋白与鸡新城疫病毒弱毒疫苗联合一起经滴鼻免疫鸡。结果表明:制备的突变体LTK63/G192的基因片段经酶切和测序发现,所构建的表达载体pLTK63/G192 阅读框架正确,且相应位点氨基酸获得了替换;经SDS-PAGE电泳检测,野生型LT及双突变体均表达出约33.0 ku和13.0 ku的两条蛋白带,与LTA、LTB亚基分子质量相吻合;经Western bolt检测,两个蛋白亚基均可与His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双突变蛋白的酶活性和毒性与野生型LT相比酶活性和毒性都有所降低;突变体LTK63/G192能辅助新城疫疫苗在血清和黏膜中产生较高抗新城疫病毒的IgG和IgA。说明LTK63/G192是一个良好的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17.
对于5%混合氨基酸注射液中微量组胺(Histamine)的检测,本文提出一种无须大型仪器设备、简便而灵敏的半定量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动物实验法。组胺的检测灵敏度为109g。  相似文献   

18.
用基因芯片检测DPYD等位基因在受试人群中的发生频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DPYD基因)所编码的二氢嘧啶脱氢酶(DPD酶)是氟化嘧啶类抗肿瘤药物代谢的主要限速酶,其活性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并因此影响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大部分编码低/无活性酶的突变型等位基因是由于基因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造成的,检测这些SNPs是预测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和实现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基础.制备并优化了用于检测DPYD基因中6个已知SNPs所编码的等位基因(DPYD*2,*3,*4,*5,*9,*12)的基因芯片,建立了该芯片的基因分型标准.并利用该芯片检测了肿瘤患者(112例)、肾病患者(83例)和健康者(45例)中DPYD突变型等位基因的发生频率.在受试人群中,突变型等位基因DPYD*5和DPYD*9平均发生率分别为32.08%和11.25%,未发现DPYD*2,*3,*4,*12突变型等位基因.而且以上单碱基突变的发生率在肿瘤患者、肾病患者和健康者间以及男性、女性肿瘤患者间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其与疾病的发生或性别无显著性关联.对20例标本的基因分型结果采用直接测序法进行验证,19例基因芯片分型结果与直接测序法结果相一致.DPYD*5、DPYD*9突变型等位基因在受试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利用基因芯片能够对其实现快速准确的检测.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和T淋巴亚群与胃癌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关系,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以2016年3月~2018年6月于本院行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术后是否发生感染性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56例与无并发症组64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 h以及术后48 h的血清CRP、WBC和T淋巴亚群相关指标水平变化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胃癌感染性并发症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诊断胃癌根治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效能。结果:术后24 h、术后48 h两组患者血清CRP、WBC水平高于术前(P<0.05),且并发症组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术后48 h,并发症组CD3+、CD4+、CD4+/CD8+低于无并发症组(P<0.05),而手术前后CD8+无明显变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5岁、CRP≥10 mg/L、WBC≥10×109/L和CD4+/CD8+<1是患者术后发生胃癌感染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CRP、WBC、CD3+、CD4+联合检测诊断胃癌根治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敏感度、特异度均高于单独检测。结论:CRP、WBC和T淋巴亚群与胃癌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工作中对CRP、WBC、CD3+、CD4+进行联合检测有助于胃癌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观察脾氨肽辅助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数值表法将2016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120例肺结核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予脾氨肽辅助抗结核药物治疗。评价两组肺部病灶变化情况、肺部空洞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治疗2、4、6个月时痰培养转阴率;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及CD4+/CD8+比值。结果:观察组肺部病灶变化、肺部空洞变化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80.00%(P<0.05)。两组在治疗6个月时的痰培养转阴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在治疗2、4个月时的痰培养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前后的CD3+、CD4+及CD4+/CD8+比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的CD3+、CD4+及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脾氨肽辅助抗结核药物治疗肺结核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可能与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水平有关,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