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APD基因是1991年被发现的一类肿瘤抑制基因,它被定位于人第5号染色体5q21处。APC基因如发生缺失或突变,则易患直肠肿瘤,并伴有部分先天痴呆的病例。本工作在孟帆已获得的APC基因在豚鼠中的同源cDNA的基础上,完成了对它的亚克隆,并利用原位杂交和RNA酶保护分析的方法,对它在脑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APCmRNA主要在海马、大脑和小脑中表达;嗅球中杂交信号稍弱,脑干中最弱。海马中阳性细胞主  相似文献   

2.
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rogrammed cell death4,Pdcd4)基因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它的表达产物通过抑制相关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抑制肿瘤生成.Pdcd4在多种人肿瘤组织细胞中表达缺失或低表达.有研究发现,5'CpG岛的甲基化可能是脑胶质瘤中Pdcd4基因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发现microRNA-21的表达水平与Pdcd4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性,microRNA-21在转录后水平调控Pdcd4,其作用位点位于Pdcd4mRNA的3′-UTR区.肿瘤细胞中Pdcd4的表达水平与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有关,上调Pdcd4表达会增加细胞对某些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反之,下调Pdcd4表达则会引起某些药物细胞毒活性的减弱.有些药物本身也可以影响细胞中Pdcd4的表达水平.Pdcd4可以抑制p53的乙酰基化.Pdcd4蛋白能被蛋白激酶Akt/PKB磷酸化,引起Pdcd4的核易位,并减弱Pdcd4对转录激活因子AP-1的抑制作用.Pdcd4可以被蛋白激酶S6K1磷酸化并在泛素连接酶SCFβTRCP介导下经泛素化途径降解.  相似文献   

3.
综合运用几种生物信息学数据库 ,分析了人类X染色体上可能的未知基因 ,筛选获得一个新的肿瘤抗原基因并克隆鉴定了它的全长cDNA .该基因全长为 3194bp ,编码一个 4 48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 ,它与肿瘤 睾丸 脑抗原家族成员PNMA1、PNMA2及PNMA3有很高的同源性 ,命名为PNMA5 .在 16种人正常组织中 ,PNMA5仅在睾丸与脑中表达 ;而在所检测的肝癌、胃癌、肠癌、肺癌、乳腺癌与头颈部肿瘤 ,PNMA5在肠癌中表达 .PNMA5是肿瘤 睾丸 脑抗原家族的一个新成员 .认识这些肿瘤 睾丸 脑抗原的意义在于它们在肿瘤组织的表达可能是肿瘤破坏机体免疫耐受的一种机制 ,其相关神经副肿瘤综合症可能是一些隐匿肿瘤的早期表现 .  相似文献   

4.
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细胞培养和RT—PCR等方法,以初步解DAT1基因在小鼠主要组织及神经系统相关肿瘤细胞中的表达.生物信息学的基因表达谱分析发现与DAT1同源的EST有100多条,大多数EST分布于胎脑、成年脑、脑肿瘤、肺及肺部的良性肿瘤等组织.SAGE分析发现DAT1在脑及神经系统肿瘤组织中表达非常广泛;RT—PCR方法检测发现DAT1只在脑组织中特异表达。而其它组织如心脏、肺、肝脏、骨骼肌、肾脏、睾丸、卵巢等未见表达;DAT1在培养的正常星形胶质细胞C8中不表达,在胶质瘤、神经母细胞瘤等细胞株中有不同水平的表达.由于DAT1是一种LIM蛋白,而LIM蛋白在细胞的分化、发育调控和肿瘤形成中有重要作用,DAT1在脑及神经系统相关肿瘤中的较高表达提示,DAT1在神经系统中有重要功能。并可能与神经系统肿瘤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研究白介素-1α、干扰素-γ、神经生长因子-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成体中华蟾蜍脑中的表达和分布特点。结果发现,白介素-1α阳性细胞数量很多,分布于脑的各个区域。白介素-1α多在细胞的胞体中,而原始海马锥体细胞,中脑的背前侧被盖核和腹后侧被盖核中的细胞可见阳性的突起。干扰素-γ阳性细胞数量较多,分布在端脑的原始海马和隔区,丘脑腹外侧核,下丘脑的视前区、视交叉上核和腹侧漏斗核,中脑被盖的背前侧被盖核、腹前侧被盖核、背后侧被盖核和腹后侧被盖核中,小脑的Purkinje细胞层和延髓的网状核,其中原始海马,背前侧被盖核和背后侧被盖核,视交叉上核,Purkinje细胞层和网状核中的细胞中可见阳性突起。神经生长因子-β阳性细胞数量较少,主要存在于下丘脑的视前区和视交叉上核,中脑被盖的腹前侧被盖核,小脑的Purkinje细胞层和延髓的网状核中,其中视前区、Purkinje细胞层和网状核中细胞可见阳性突起。肿瘤坏死因子-α阳性细胞数量最少,分布范围仅限于中脑被盖背前侧区和延髓的网状核及中缝核,但细胞具有阳性突起。因此,白介素-1α和干扰素-γ在成体动物脑中分布较为广泛,可能是神经细胞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而神经生长因子-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成体动物脑中分布范围狭窄,其作用可能仅限于脑中的某些特殊区域。  相似文献   

6.
小胶质细胞与早老性痴呆症脑内炎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老性痴呆患者脑内存在炎症反应已被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作为脑内的主要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炎症过程中被过度激活,表达或释放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是早老性痴呆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缓解炎症损伤,对延缓早老性痴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大明  李春梅  王凤军  侯晓华  韩占强 《生物磁学》2011,(18):3555-3557,3585
目的:研究伴海马硬化的难治性颞叶癫痫(TLE)患者海马组织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难治性颞叶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集5例伴海马硬化的难治性TLE患者手术中切除的海马组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BDNFmRNA表达,并与3例非海马硬化TLE患者对照。结果:与非海马硬化组比较,伴海马硬化的难治性TLE患者海马组织中的BDNF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伴海马硬化的难治性TLE患者海马组织中BDNFmRNA表达表达增高,可能在海马硬化和难治性颞叶癫痫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伴海马硬化的难治性颞叶癫痫(TLE)患者海马组织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难治性颞叶癫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集5例伴海马硬化的难治性TLE患者手术中切除的海马组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BDNF mRNA表达,并与3例非海马硬化TLE患者对照。结果:与非海马硬化组比较,伴海马硬化的难治性TLE患者海马组织中的BDNF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伴海马硬化的难治性TLE患者海马组织中BDNF mRNA表达表达增高,可能在海马硬化和难治性颞叶癫痫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MAGE D1是黑色素瘤抗原编码基因家族 (MAGE)中MAGE D亚家族的新成员 .为了研究该基因的性质及其可能功能 ,采用Northernblot和Dotblot杂交技术研究了其组织表达谱 .结果发现 ,该基因在多种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均广泛表达 .在所检测的 4 8种肿瘤组织中 ,经与对应正常组织进行比较发现 ,该基因在 13种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高 ,而在 7种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则显著降低 .进一步分析提示该基因在多种胚胎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成年组织 .由于MAGE A、 B、 C亚家族均具有在肿瘤组织 睾丸中特异表达的特点 ,而作为MAGE D亚家族成员的MAGE D1并非在肿瘤组织中特异表达 ,提示需要对MAGE基因家族进行深入的功能研究 .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许多肿瘤指标被发现,其中包括Galectin-3,它在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正日益受到重视。Galectin-3是凝集素超家族中的一员,它涉及多种生物功能,包括肿瘤细胞的粘附、增殖、分化及凋亡等过程。迄今为止,已有多项研究报道了galectin-3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的相关性。本综述查阅了大量中外文献报道,旨在说明galectin-3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它在各个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半乳糖凝集素-3在多种人恶性肿瘤细胞中都呈现出高表达的特性,与其在相应组织的正常细胞中的低表达或不表达相比有明显的差异,正是由于它的这种特性,使其有可能作为肿瘤诊断及治疗的一个可靠检测指标,并且为癌症在基因方面的治疗增加了新的内容,它可以成为治疗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The density of high affinity binding sites for [3H]4'-chlorodiazepam [( 3H]Ro 5-4864) in guinea pig cerebral cortex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3.8-fold) than the density reported in the rat, and is nearly equal to the density of binding sites for other [3H]benzodiazepines (e.g., diazepam, flunitrazepam). The density of these [3H]Ro 5-4864 binding sites was generally higher in guinea pig brain than in rat brain, with the exception of olfactory bulb. Both the subcellular distribution and pharmacologic profile of these sites in guinea pig brain appears qualitatively similar to observations previously reported in the rat. The high density of binding sites for [3H]Ro 5-4864, coupled with the potency of this compound as a convulsant in the guinea pig, suggest this species will be a valuable model for elucidating putative pharmacologic and physiologic functions of these sites in brain.  相似文献   

16.
Erythrocyte tropomodulin (E-Tmod, Tmod1) is a tropomyosin-binding protein that caps the slow-growing end of actin filaments. In erythrocytes, it may favor the formation of short actin protofilaments needed for elastic cell deformation. Previously we created a knockout mouse model in which lacZ was knocked-in downstream of the E1 promoter to report the expression of full length E-Tmod. Here we utilize E-Tmod(+/lacZ) mice to study E-Tmod expression patterns in the CNS. X-gal staining and in situ hybridization of adults revealed its restricted expression in the olfactory bulb, hippocampus, cerebral cortex, basal ganglia, nuclei of brain stem and cerebellum. In neonates, signals in the cortex and caudate putamen increased from days 15 to 40. Immunohistochemistry also revealed that signals for beta-galactosidase coincided with that of NeuN, a post-mitotic nuclear marker for neurons, but not that for GFAP+ astrocytes or APC+ oligodendrocytes, suggesting E-Tmod/lacZ-positive cells in the CNS were neurons. Large neurons, e.g., mitral cells in olfactory bulb and mossy cells in hilus of the dentate gyrus are among those that expressed very high levels of E-Tmod in the CNS.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