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据报道凡含有神经毒的蛇毒都具有与终板区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从而阻断神经肌肉传递的突触后阻遏作用,其中只有银环蛇毒和澳大利亚虎蛇毒等兼有突触前阻遏作用。本工作对蝮蛇(Agkistrodon halys Pallas)毒阻遏神经肌肉传递的作用点进行了分析。当小鸡颈二腹肌标本在蝮蛇毒作用下出现传递完全阻遏之后,其肌肉对乙酰胆碱还保持着约50%的敏感性,同时由离子电泳注射法测知,蝮蛇毒能降低大白鼠膈肌终板区的乙酰胆碱敏感性。蝮蛇毒对神经肌肉传递除具有突触后作用外,尚应具有突触前作用。在较低浓度(40~100微克/毫升)蝮蛇毒作用下,小终板电位频率和终板电位的量子含量都有一短暂的增加,然后逐渐下降,但在高浓度下(200微克/毫升),两者在逐渐下降之前均无暂时增加现象。增加溶液中的镁离子浓度或降低钙离子浓度均能使蝮蛇毒引起的神经肌肉完全阻遏的出现时间延长。这些又进一步证实了蝮蛇毒中除含有作用于突触后的成分外,尚含有作用于突触前的成分。从蝮蛇毒中分离神经毒成分的方法已初步建立,根据本工作的启示,再进一步分离突触前毒素的工作已初获成功,有关资料将另行发表。  相似文献   

2.
金环蛇毒经羧甲基-葡聚糖凝胶C-50柱层析分离为几个主峰,其中Ⅷ、Ⅹ、ⅩⅢ、ⅩⅣ、ⅩⅤ及ⅩⅥ六个峰为主要致死成分。在大白鼠膈神经-膈肌及其他神经肌肉标本上用电生理方法检测蛋白含量较高的Ⅹ_2、ⅩⅢ_2、ⅩⅣ_2及ⅩⅥ_1峰的作用,观察它们对微终板电位、终板电位及肌膜电位的影响。此外,还检测它们的离体去神经肌肉标本对乙酰胆碱敏感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提示,ⅩⅣ_2峰及ⅩⅥ_1峰中含有作用于突触后的神经毒性组分,ⅩⅢ_2峰中含有细胞毒性组分,X_2峰中含有细胞毒性及突触前神经毒性作用组分。再经Bio Rex-70柱层析后,从ⅩⅢ_2峰中纯化得一个细胞毒素,从ⅩⅣ_2峰中纯化得一个突触后神经毒素,它们在8M 尿素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中呈单一区带。凝胶过滤法测得该细胞毒索的分子量为13200、神经毒素的分子量为7,900。细胞毒素的小白鼠静脉注射最小致死量为4.1微克/克,神经毒素为0.16微克/克。  相似文献   

3.
用羧甲基葡聚糖凝胶C-50对福建产圆斑蝰蛇(Vipera russelli siamensis Smith)蛇毒进行了柱层析分离,获得12个蛋白峰。其中有2个组份具有促凝作用,4个组份具有抗凝作用。对各蛋白峰进行7种酶活力测定的结果表明,福建产圆斑蝰蛇毒的促凝作用与精氨酸酯酶无明显关系。而致死毒性与磷脂酶A活力相重迭。粗毒具有较高的精氨酸酯酶、磷脂酶A和磷酸二酯酶活力,而无出血和纤维蛋白溶解作用。  相似文献   

4.
用羧甲基葡聚糖凝胶C-50对福建产圆斑蝰蛇(Vipera russelli siamensis Smith)蛇毒进行了柱层析分离,获得12个蛋白峰。其中有2个组份具有促凝作用,4个组份具有抗凝作用。对各蛋白峰进行7种酶活力测定的结果表明,福建产圆斑蝰蛇毒的促凝作用与精氨酸酯酶无明显关系。而致死毒性与磷脂酶A 活力相重迭。粗毒具有较高的精氨酸酯酶、磷脂酶A 和磷酸二酯酶活力,而无出血和纤维蛋白溶解作用。  相似文献   

5.
用记录膈神经和膈肌的呼吸性发放的方法,对蝮蛇毒急性中毒引起的呼吸麻痹,在家兔和大白鼠上进行了实验分析。将稍大于最小致死量(1毫克/公斤体重)的蝮蛇毒,经静脉或肌肉注入动物体内,一般经数小时后出现软瘫性呼吸麻痹,若及时地给予人工呼吸,则在膈肌的呼吸性发放完全停止的情况下,心电和膈神经的呼吸发放都尚可维持相当长的时间。若将蝮蛇毒直接注入侧脑室内,甚至达每公斤体重30~50微克,既不引起动物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亦未导致动物死亡。若将脑室注射量加大到每公斤体重100微克以上,则动物经一定时间出现四肢强直、头后仰,抽搐、流涎等症状而死亡。在离体标本上,蝮蛇毒具有不可逆地阻遏接头传递作用,并且这种阻遏的发展过程是缓慢的,和银环蛇毒素乙、肉毒杆菌毒素对接头传递的阻遏过程相似。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大鼠膈神经膈肌标本观察了川楝素对神经肌肉接头的作用,主要结果如下:1.川棟素不可逆地阻遏间接刺激引起的肌肉收缩,但不影响兴奋在神经的传导,也不降低肌肉对直接刺激的反应。2.在经川楝素作用下接近麻痹的标本,于终板区做细胞内记录可观察到肌肉动作电位的消失,终板电位下降、脱落和完全消失的过程。3.川楝素对肌细胞膜的静息电位无明显作用。用小鸡颈二腹肌标本检查,川棟素引起接头传递阻遏后,肌肉的乙酰胆碱敏感性不受影响。4.川棟素对在新斯的明存在下由单个间接刺激诱起的神经末梢的重复发放的作用是先加强然后减弱,在川楝素引起接头传递阻遏前重复发放完全消失。这些结果表明,川棟素是一个选择性地作用于突触前的神经肌肉传递阻遏剂。  相似文献   

7.
金环蛇(Bungarus fasciatus)蛇毒类心脏毒素的纯化及生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环蛇(Bungarus fasciatus)蛇毒经磷酸纤维素P11柱层析分离所得的第8峰(即类心脏毒素),再经磺乙基—葡聚糖凝胶G—25柱层析分离得8A、8B。再将8A、8B分别经葡聚糖凝胶G—50柱层析,得纯化的类心脏毒素A、B。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为单一的条带。无酶活性。其氨基酸组成及含量基本与Shiau Lin 1975等所测定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小白鼠离体膈神经膈肌标本,研究了川棟素的抗肉素作用。在我们所用的试验条件下,川棟素均显著地延长肉毒中毒标本对间接刺激收缩反应的麻痹时间,表明川楝素能在神经肌肉接头处对抗肉毒的阻遏作用。文中对川棟素的抗毒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广西眼镜王蛇毒用羧甲基纤维素CM-52、磷酸纤维素P-11和Sepharose CL-6B柱层析纯化,得到一个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上为单一蛋白带,PLA_2的比活性较原蛇毒提高3.6倍,分子量的为13000,由122个氨基酸组成,_pI为8.9,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从碱性PLA_2对红细胞影响的电镜观察可见,对人的红细胞膜有明显的作用,而对山羊红细胞作用不明显。PLA_2无论对人还是对山羊、兔和豚鼠红细胞电泳速度都有明显的迟缓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大白鼠离体膈神经膈肌标本和猫在体腓肠神经与腓肠内侧肌神经观察了乌头碱对神经肌肉接头电活动和神经千复合电位的作用,结果如下:1.大白鼠神经肌肉标本在乌头碱(1.7×10~5)作用下,20分钟阻遏间接刺激引起的肌肉收缩,此时肌纤维静息膜电位无显著变化,在神经干上通常仍可记到复合电位。这种阻遏的可逆性很差。标本对乌头碱的最早反应是增大收缩幅度,出现自发活动,这种作用是通过接头的。2.新斯的明对乌头碱阻遏接头传递无解除作用,但高钙(8mM)却能有效地恢复标本对间接刺激的反应。用小鸡颈二腹肌测定乙酰胆碱的敏感性表明,在乌头碱阻遏神经肌肉间传递后,肌肉乙酰胆碱敏感性有所降低,但并不消失。3.乌头碱在使终板电位消失前不显著改变其时程与振幅。小终板电位在乌头碱作用下先是增加发放频率,最后完全消失。终板电位量子含量的变化是在显著下降前可以看到短时稍有上升。4.1×10~(-4)浓度乌头碱可完全取消猫在体腓肠神经与腓肠内侧肌神经复合电位各成份,冲洗以除去药物后只有少部 A 类纤维可重新传导冲动。1×10~(-5)乌头碱的作用是使复合电位各成份的振幅下降,传导时间延长。乌头碱对复合电位各成份的持续时间无影响。本文结果说明,乌头碱对神经肌肉系统的作用首先是阻遏兴奋在神经末梢的传导,高浓  相似文献   

11.
A型肉毒杆菌毒素中毒大白鼠的膈神经膈肌标本,随着毒素作用的发展,细胞外记录的神经末梢动作电位与终板电位的平均振幅逐渐下降,直至完全消失,神经冲动不再能到达神经末梢。4-氨基吡啶、盐酸胍可恢复运动神经末梢传导冲动的能力,增加终板电位的量子含量,解除肉毒素产生的传递阻遏,恢复肌肉对间接刺激的收缩反应,而二性霉素对末梢电活动已消失的接头则无恢复作用。在上述资料基础上,对内毒素的作用机制和4-氨基吡啶等的抗肉毒效应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用羧甲基葡聚糖C—25和氯化钠直线梯度洗脱方法,对我国广西产眼镜王蛇蛇毒进行了柱层析分离,获得了17个蛋白峰,测定了17个蛋白峰的毒性和生理活性。结果表明有7个毒性峰,其中6个峰具有阻断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作用,另一个峰毒性很小,在相同剂量下也不表现上述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利用大白鼠离体膈神经膈肌标本,以肌肉对间接刺激的收缩反应为指标,观察了不同浓度川楝素、不同刺激频率、温度以及溶液中钙离子浓度等对川楝素阻遏作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川楝素的神经肌肉阻遏作用同温度和浓度有关。温度系数(Q_(10))(?)3.5,麻痹时间(?)K/(川楝素浓度)~(1/4)。 2.增加间接刺激频率,提高溶液中的钙离子浓度使肌肉麻痹加速;缺Ca~(++)或不施予刺激麻痹延缓,但不能阻止麻痹的最终发生。 3.川楝素引起的神经肌肉阻遏不能用冲洗解除,加药5分钟后便洗去川楝素,300分钟后仍出现神经肌肉传递阻遏。 4.在川楝素作用下肌肉逐渐不能对间接强直刺激维持强直收缩,并由强直后容易化转化为强直后抑制。  相似文献   

14.
作用特点剂量-反应曲线引起机体中毒或阻遏离体神经-肌肉标本接头传递所需要的肉毒绝对量是很少的,曾有人以每只豚鼠与小白鼠含有250万个神经细胞推算,它们分别平均每个神经细胞只要4或8个肉毒分子便可被杀死。将稀释几个数量级的肉毒溶液注射给动物,动物存活时间仅较注射未经稀释原液的延长几分钟。肉毒作用的剂量-反应关系为双对数曲线,即将毒素剂量、反应大小分别取对数,二者关系呈一直线。将哺乳动物膈神经-膈肌  相似文献   

15.
李其斌  黄嫣娇 《蛇志》1990,2(4):7-10
采用CM-Sepharose CL-6B柱层■可从广西产眼镜王蛇毒中得到28个蛋白峰,研究表明眼镜王蛇毒是一种含有多种毒性组份的毒性蛋白,可引起动物的局部损伤及心、肝、肺、肾、脑、肋肌和神经、血液等多个器官系统的病理学改变。眼镜王蛇毒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为神经毒素致呼吸麻痹引起全身重要生命器官缺氧加上急性微循环衰竭的综合作用所致,并提出有关抢救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动物学研究》第2卷第4期增刊(1981) 本期增刊为“蛇毒研究与蛇伤治疗”。主要内容是:福建产圆斑蝰蛇(Vipera russclli siamensis)蛇毒磷酯酶A的分离纯化及部分性质;毒性磷酯酶A_2的氨基酸组成和N-末端部分氨基酸顺序测定;浙江蝮蛇毒碱性磷脂酶A的分离纯化及性质;我国10种蛇毒磷脂酶A活力比较;广东金环蛇细胞毒素Ⅷ的化学组成和部分一级结构;眼镜蛇膜毒素对菠菜叶绿体光合膜的影响;中华眼镜蛇毒膜毒素对鼠肝线粒体的作用;眼镜王蛇毒中L-氨基酸氧化酶的分离纯  相似文献   

17.
秋水仙素对大鼠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天明  陈启熙 《生理学报》1991,43(3):236-242
在不均匀牵拉法固定的离体大鼠膈神经膈肌标本上,用秋水仙素探讨了突触后膜的微管在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受体兴奋中的作用。秋水仙素使小终板电位的幅度下降;使串刺激(10Hz,50Hz)诱发的平均终板电位幅度和平均量子含量减少;并使有神经支配的膈肌终板区乙酰胆碱电位幅度降低;但不影响膜电位、小终板电位的频率及终板电位和乙酰胆碱电位的时程。结果表明该药对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受体的兴奋有抑制作用。而其同分异构体光化秋水仙素则无此作用。据此本文提出突触后膜下的微管可能参与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受体的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8.
曹宜生  刘志平 《蛇志》1993,5(3):6-8
应用羧甲基纤维素盐浓度阶段洗脱柱层析法分离湖南眼镜蛇毒获得15个蛋白峰,其中四个神经毒素峰,产率12%.两神经毒主峰合并对小白鼠皮下注射半数致死量为0.13mg/kg,全毒为1.27mg/kg,广西产克痛宁(眼镜蛇神经毒)为0.35mg/kg。本室制备的蛇神经毒活性较全毒提高近9倍。较广西产克痛宁高1.5倍。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四个神经毒峰蛋白迁移率分别为0.64,0.70,0.76,0.82。克痛宁为三条神经毒蛋白带,全毒为10条以上蛋白带.  相似文献   

19.
川楝素突触前阻遏作用的电生理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微电极技术在大鼠膈神经膈肌标本上观察了川楝素对神经肌肉传递的作用,并将所获结果与某些突触前阻遏剂如肉毒和β-银环蛇毒素等的作用进行了比较。(1)在川楝素作用下,间接刺激不能诱起肌肉收缩时,于终板区可记录到终板电位。此时串刺激可诱起一串振幅大小变化无规律的终板电位。(2)川楝素对终板电位和终板电位量子含量的影响是在使之逐渐下降之前有一暂时的升高。(3)小终板电位的发放最终可完全被川楝素所阻断,但在消失前其发放频率长时间维持高于对照,刺激神经使小终板电位发放频率的下降加速。(4)某些神经肌肉传递易化药物如Ca~( )、盐酸胍和4-氨基吡啶也有对抗川楝素的作用,如4-氨基吡啶可明显增大川楝素中毒接头的终板电位的振幅和量子含量,有时甚至恢复肌肉对间接刺激的收缩反应.  相似文献   

20.
利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在小鼠离体膈神经膈肌标本上观察了金褐霉素(20μg/ml,过饱和溶液)对运动神经末梢的递质释放和肌细胞膜电位的影响。主要作用是:(1)缓慢降低肌细胞膜的静息电位,这种作用是可逆的;(2)有一促进神经末梢的乙酰胆碱量子释放的时相:提高小终板电位的发放频率和终板电位的平均量子含量,但在持续作用下,它们又恢复至接近对照水平;(3)这种对自发量子释放的作用与胞外 Ca~(2+)有关,(4)不阻遏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