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被激活的补体与红细胞作用产生溶血,补体C_3与其在红细胞膜上的受体反应,是红细胞产生溶血的关键步骤。Mussel提纯了红细胞膜C_3受体,并鉴定其为糖蛋白。近年来,许多人对C_3的组成进行了研究,证明C_3是糖蛋白,推测C_3与红细胞膜上的C_3受体反应时,糖基起主要作用。我们用专一与半乳糖结合的天花粉凝集素与人工补体敏感的红细胞保温,可以降低溶血,同时进一步探讨半乳糖在补体溶血反应中的作用。一材料与方法 1.天花粉凝集素的制备取Sepharose 6B100ml以0.2N HCl浸泡12小时后,换0.02NHCl,55℃,保温4小时,用蒸馏水洗去酸,装柱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红细胞膜上有补体3b(C_(3b))的受体。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是属红细胞的膜病变,对补体较为敏感,易产生溶血,可能是因为膜上C_(3b)受体与正常红细胞不同。为了研究C_(3b),与膜上C_(3b)受体结合情况,并进一步分离膜上C_(3b)受体,我们制备了纯的C_(3b)。一、材料与方法 1.C_3的提纯见文献[2] 2.免疫双扩散见文献[3] 3.C_3的垂直板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见献文[2] 4.C_3分子量测定按Pharmacia标准蛋白测分子量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红细胞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证明红细胞表面的C_3b受体能与循环系统中的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粘附在一起。这种免疫粘附作用(RCIA)不但可能使循环复合物得到清除。而且T细胞区亦得以依赖反应等。  相似文献   

4.
鸡红细胞免疫吸附性能与白细胞数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钧  晏利圣 《生物学杂志》2005,22(2):30-31,29
应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G3b Receptor Rosette,G3bRR)和复合物花环(Immu Complex Rosette,ICR)试验证实鸡红细胞表面存在补体C3b受体(C3bR),表明红细胞免疫系统RCIS(Red Cell Immune System)的概念适用于这种动物;并且通过对鸡的白细胞的计数,证明了红细胞免疫吸附性能与白细胞数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MBL调控MASP激活补体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或甘露聚糖结合蛋白,MBP)是由相同的多肽链组成的寡聚物,它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碳水化合物能够有效地识别侵入体内的多种致病微生物,并激活补体来杀灭病原微生物。MBL能与血清中其相关蛋白酶(MASP)结合,MASP包含3个丝氨酸蛋白酶MASP-1、MASP-2、MASP-3和非酶蛋白MAp19。研究显示,MBL通过2种机理调控MASP-2的活性,在先天性免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综述MBL调控MASP激活补体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肝素的抗补体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29年Ecker和Gross发现了肝素的抗补体作用。当时认为,抗补体作用可能系肝素作用于补体的第三或第四成分(C_3,C_4),使其灭活。随后的报告肯定了这一发现。目前认为,肝素可作用于补体系统的经典途径、替代途径和调控机制,以发挥抗补体作用。一、阻抑经典途径的激活补体系统经典途径的激活是由于C_1活化而启动的。C_1活化通过两种方式进行:(1)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后,暴露了抗体上的补体结合点(即C_(1q)受体),血清中呈活性状态的  相似文献   

7.
衰变加速因子(DAF)是补体激活途径中的一个重要膜调节蛋白。主要存在于红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血小板表面上。能阻止两条途径C3及C5转化酶的装配并加速其衰变。在C3及C5转化酶的调控中起到了中心作用。其缺乏与疾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是一种罕见后天获得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HSC)疾病.发病机制为磷脂酰肌醇聚糖A(PIGA)基因突变导致细胞膜上锚连蛋白糖基磷脂酰肌醇(GPI)异常,从而使各种血细胞遭受补体攻击破坏.发作性溶血和慢性贫血是最常见临床表现,也可出现多系血细胞减少为表现的骨髓衰竭.血栓形成是PNH的主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之一.早期治疗仅为输血支持,补体C5单克隆抗体成为经典PNH治疗中的突破性药物,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可能治愈PNH的方法.北京协和医院是国内最早报道PNH病例的单位,也是国内不断改进PNH检测方法的领先中心.临床和基础研究团队长期积累,建立了国内最大PNH队列,在探索PNH骨髓衰竭和血栓发生机制等方面成为国内引领.在北京协和医院建院百年之际,本文回顾历史,总结协和及国内血液人在PNH上的临床和研究经验,以期传承老一辈的钻研精神,进一步提高PNH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9.
丙二醛对红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根据我们过去的工作,红细胞在体外与过氧化氢反应后,可产生丙二醛(MDA),它是脂质过氧化的主要产物,可交联磷脂及蛋白质,也可使蛋白质的巯基氧化,从而损伤红细胞膜,使之容易产生溶血。因此,用MDA处理正常红细胞,研究其与溶血的关系,将有助于阐明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及寻找治疗溶血的药物。本文用MDA在体外与红细胞作用,观察其对红细胞的溶血作用及对红细胞膜的影响,并观察抗氧化剂抗氧化保护红细胞膜的作用,为寻求有效的抗氧化溶血药物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红细胞取自正常人静脉血,用生理盐水洗三次,配成红细胞悬液备用。丙二醛  相似文献   

10.
中华眼镜蛇蛇毒经DEAE-Sepharose CL-6B。HPLC等多次柱层析分离出有抗补体及溶血活性的眼镜蛇蛇毒因子(Cobra venom factor,CVF),纯化后的CVF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上呈单一区带,分子量为225000—230000,等电点为6.20。用二硫苏糖醇还原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得三类亚基,其分子量总和为237,000。 体外抗补体及溶血试验表明,CVF的作用是通过补体旁路途经使总补体活力下降。双向免疫电泳鉴定,发现CVF与人血清作用后,其中补体成分C_3分子的抗原性发生改变,则表明CVF的作用是通过激活补体成分C_3而发挥的。给豚鼠腹腔注射CVF(0.15ug/g体重)后,其血清总补体水平下降到正常值的3%以下,7天后回升,13天后恢复到正常水平。 单相免疫电泳表明,CVF与人补体C_3抗血清间无任何交叉免疫反应,但人血清与CVF抗血清间有微弱的免疫沉淀反应。另外,CVF的氨基酸组成与人补体C_3也较为相似。鉴定还表明眼镜蛇科中四种蛇毒与CVF抗血清有强烈的免疫沉淀反应,蝰蛇毒及海蛇毒也有免疫沉淀反应,但只有眼镜蛇毒具有抗补体活性。  相似文献   

11.
一、发现哺乳动物(包括人)的红细胞膜蛋白在重量上约占膜总重量的50%。人红细胞膜经十二烷基硫酸钠处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考马斯亮蓝染色后,至少可见14条谱带,多则可染21条,其中有12条与膜支架(skeleton)有关。最主要的一种支架蛋白叫影细胞蛋白(spec-trin),它既是红细胞膜支架的基本成份,又是红细胞膜的一种收缩性蛋白。影细胞蛋白首先是Marchesi与Steers利用豚鼠红细胞膜的血影(ghost)为材料,在5%聚丙烯酰胺(含8M  相似文献   

12.
张德成  胡新波 《兽类学报》1993,13(4):256-259
本文通过对健康的东北虎、云豹和金猫红细胞上C_(3b)受体和免疫复合物的检测,证实这三种动物的红细胞,除了具有免疫粘附,形成免疫复合物的花环(其花环率分别为7.00、6.50和5.67)外,还可通过其膜上的C_(3b)受体结合免疫复合物,形成C_(3b)受体的花环,其花环率分别为11.50、11.88和11.83。表明东北虎、云豹和金猫的红细胞具有较强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氧化应激时peroxiredoxinⅡ(PrxⅡ)膜质转移对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影响,检测了H_2O_2处理后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变化,并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了红细胞内PrxⅡ膜质转移情况,以及红细胞膜蛋白——带3蛋白(band 3)和血影蛋白(spectrin)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氧化应激时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红细胞内PrxⅡ从细胞膜转移至细胞质中,同时维持红细胞膜稳定、细胞骨架结构功能完整的相关蛋白质——band 3和spectrin在红细胞膜上表达量减少。实验结果证明氧化应激时红细胞内PrxⅡ发生膜质转移,引起维持红细胞膜稳定、细胞骨架结构功能完整的相关蛋白质band 3和spectrin表达量降低,导致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  相似文献   

14.
大阪大学微生物病研究所疑难病生物分析部门免疫不全疾患研究领域的宫田敏男等和名古屋大学、岐阜大学研究组克隆了将与膜蛋白系留到细胞膜上的有关的磷脂酰肌醇(GPI)基因。通物GPI 细胞膜结合的蛋白有补体控制因子DAF 和CD_(59),以及小鼠的膜抗原Thy-1等。得知在PNH的患者中缺损GPI 结合的膜蛋白。这是由于GPI 合成过程的异常本来系留到膜上的蛋白向细胞外分泌。  相似文献   

15.
甘露糖结合蛋白是C型动物凝集素家族一员,由肝脏分泌,存在于肝肝及血液中,其收白质结构类似于补体Clq。它能识别并结合某些细胞,真菌,病毒,寄生虫,肿瘤的表面糖类结构,并能激活补体系统的经典与旁路途径, 免疫防御及免疫监视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Na_2SeO_3可以减少人红细胞膜血影收缩蛋白(Spectrin)从膜骨架上解离下来.当含有巯基的二硫苏糖醇(DTT)存在下或红细胞膜用碘代乙酰胺(IAA)封闭巯基后.Na_2SeO_3的效应就不再呈现.用与巯基结合的荧光探针:N-[3-芘]-马来酰胺(N-[3-P]-M)来测试不同浓度Na_2SeO_3存在下红细胞膜的荧光强度.结果表明,随着Na_2SeO_3浓度增加,荧光强度就相应降低,这都说明硒是通过与红细胞膜巯基相作用来发挥效应的.~(31)P-NMR测试表明,人红细胞膜在加硒条件下透析,化学位移各向异性(Δσ)值低于不加硒的样品,这提示硒与红细胞膜蛋白巯基作用后红细胞膜脂-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发生了变化.根据实验结果对硒作用后可能引起膜蛋白构象的变化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血卟啉衍生物对红细胞膜的光辐射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essel曾观察到血卟啉衍生物(HPD)对癌细胞膜的转运功能有深刻影响,我们的工作也证实了这一点,由此推测,细胞膜可能是HPD的初始作用部位。细胞膜的磷脂内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很容易受到自由基的攻击,红细胞由于直接与分子氧接触对脂质过氧化作用很敏感。我们用小鼠红细胞和提纯的红细胞膜,观察两种HPD对它们的光辐射效应,以便探讨HPD杀伤癌细胞的作用机理及其引起的光溶血效应。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用等渗咪唑缓冲液溶血,并用低温高速或常速离心机制备出一种带钙调节蛋白(简称CaM)的红细胞膜。它具有与膜稳定结合的CaM,在钙离子存在下可以激活膜上的靶酶——Ca~(2+)+Mg~(2+)-ATP酶活性,为研究CaM功能及有关药物机制提供一种简便而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19.
亚硒酸钠抗红细胞膜蛋白交联作用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邻苯二酚氧化处理人红细胞膜会导致膜蛋白交联,产生高分子聚合物(HMP)。用N—乙基马来酰胺(NEM)封闭膜蛋白硫基,则不产生HMP。预先用Na SeO_3(0.05mol/L)处理红细胞膜,也同样不产生HMP。用N—(3-芘)马来酰胺(N-〔3-P〕NEM)标记红细胞膜来测试不同浓度Na_2SeO_3对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 SeO_3浓度增高荧光强度相应降低。Na_2SeO_3对红细胞膜的预处理时间和荧光强度的变化有关。经Na SeO_3处理的红细胞膜ESR谱提示了Na_2SeO_3与材相互作用有关。用荧光法测定膜结合硒含量表明,Na_2SeO_3处理红细胞膜可导致膜结合硒含量增高。推测,Na SeO_3很可能与膜蛋白疏基作用形成结合硒,从而起到抗膜蛋白交联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分子筛分离不同年龄红细胞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制备红细胞膜,一般使细胞低渗溶血,然后低温超速离心分离。至于分离不同年龄的红细胞膜,则根据细胞比重的差异,先在适当介质中超速离心,然后将离心沉降的细胞分层取样,得到不同年龄的红细胞,再分别低渗溶血、低温超速离心以得到不同年龄的膜。最近,Froman,G等报道用分子筛琼脂糖凝胶成功地分离了红细胞膜。本实验对此法做了进一步研究,并利用此法分离了不同年龄的红细胞膜,我们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