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苏北早第三纪有孔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炎 《古生物学报》1987,(6):721-727
近几年来,见到不少有关苏北早第三纪地层中发现有孔虫的报道,有图影的只有金湖凹陷阜宁群阜四段的 Discorbis?sp.(严钦尚等,1979)及丰县早第三纪晚期的 Spiroloculina sp.,Quinqueloculina sp.,Protelphidium fengxianenseLi et Xu(李淑鸾、徐宝政,1983)。笔者在六十年代曾得到泰县东芦庄某钻孔中早第三纪有孔虫样品,因材料较少,未曾研究。其后留意收集这方面的材料,相继发现了仪征大仪集、淮安钦工的两口钻孔中的早第三纪有孔虫。由于这一时期有孔虫资料的重要意义受到许多地质工作者的关注,为避免一些不确切的引用,特将以上三口钻孔样品研究报道,以供参考。承本所微体分析室处理标本,杨恒  相似文献   

2.
孙云铸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是我国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奠基人之一,同时又是我国老一辈的影响深远的地质教育家。他离开我们已经一年了,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和亲切的回忆,谨以这一期学报敬献给他,作为纪念。孙云铸教授是江苏省高邮县人,1895年生。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27年在德国哈勒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自1920年起,他就在北京大学地质系任教,1927年起任  相似文献   

3.
新疆喀什盆地早第三纪有孔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喀什盆地自晚白垩世到晚第三纪早期发育了海相到海陆过渡相的地层,含有丰富的各类动物化石。是我国研究晚白垩世到第三纪海相沉积的重要地区之一。前人在本区作过不少生物地层工作,但报道甚少。本文仅对喀什西部乌恰县巴什布拉克及克孜洛依两地早第三纪有孔虫发育情况作一报道。一、地层简介上覆地层上第三系克孜洛依组-----平行不整合-----上始新一渐新统巴什布拉克组紫红、砖红色泥岩为主,夹灰  相似文献   

4.
西南极乔治王岛早第三纪遗迹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极乔治王岛始新统化石山组含多种类型遗迹化石,常与鸟类足迹相伴产出。记述的1新遗迹属及所属的5新遗迹种,从遗迹化石形态两侧对称,纵向延伸,缺乏疣足及其它附肢构造等特征看,推测造迹者为软体蠕虫类,很可能属于寡毛纲的动物。这些化石反映了浅水河湖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5.
四川白垩纪—早第三纪轮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六十年代以来,在四川白垩世和早第三纪地层中相继发现了轮藻化石。本文研究的材料产自四川盆地北部、中部早白垩世早期的白龙组、七曲寺组、古店组,盆地南部早白垩世晚期的嘉定群下段,盆地西部中始新世的芦山组,四川西南部会理、会东地区晚白垩世的小坝组和古新世至中始新世的雷打树组,计有12属20种,1未定种,其中有8新种(见表1)。这些标本是四川省地质局第一区测队、第二区测队、航测队和我所马其鸿、叶春辉、耿良玉等采集,计承道磨制薄片,胡尚卿照相,笔者在此一并致谢。  相似文献   

6.
中国早第三纪孢粉植物群纲要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一勇 《古生物学报》1995,34(2):212-227
简要地叙述中国大陆及陆架区早第三纪孢粉植物群的纵向演变和横向分异,将纵向演变归纳为6个主要的孢粉植物群发展时期。即:1)早古新世榆科花粉发育期;2)晚古新世正型粉扩展期;3)早始新世榆科-桦科-胡桃科花粉繁盛期;4)中始新世壳外科花粉发育期;5)晚始新世蒺藜科花粉扩展期;6)渐新世松科花粉发育期。据横向地区差异,将中国大陆及陆架区划分为7个早第三纪孢粉植物地理区,为:1)东北暖温带至亚热带湿生孢粉植物区,2)华北暖温带至亚热带中生孢粉植物区,3)西北暖温带至亚热带旱生孢粉植物区,4)中南亚热带中生孢粉植物区,5)东海南部陆架亚热带湿生孢粉植物区,6)南方亚热带、热带中生至湿生孢粉植物区,7)西藏亚热带中生孢粉植物区。对以上各期的孢粉植物区的主要特征和各地理区范围,代表性的孢粉和特征分别进行叙述,并以此对中国早第三纪的主要含孢粉地层列表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7.
滇东路南盆地的下第三系,一般统称为“路南群”,包括下渐新统和上始新统两组地层,是我国南方早第三纪地层对比的一个重要剖面。路南盆地过去发现的哺乳类化石,奇蹄类的种类最多。由于化石材料大都比较零散,或产地不肯定,因而引起对于该区早第三纪地层划分及动物群性质认识上的意见分歧。“只有感觉的材料十分丰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于实际(不是错觉),才能根据这样的材料造出正确的概念和论理来。”我们这里记述的化石,包括一些新的资料,多数有确实的地点记录,对过去的材料作了一些补充和修订。虽然材料还不十分丰富,但对了解地层时代,和某些奇蹄类性质,仍有一定帮助。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路南雷兽”的性质和时代的讨论;(2)摸类和原始犀类三个新种的记述;(3)几种獏和犀类形态方面的补充,包括原跑犀和特氏獏的下颊齿列,方齿始爪兽的前臼齿的性质,都是过去不知道的;(4)我国始新世几种奇蹄类的属、种的性质和分类位置的讨论。本文中记述的标本,全部是北京地质陈列馆胡承志同志在1957年采集的。标本照片是王哲夫同志摄制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记述了在云南省建水县岔科地区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根据豫鼠(Yuomys),定地层时代为晚始新世。这套地层暂称岔科组,以示滇南地区第一个含早第三纪哺乳动物的地点和层位。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的标本是我国南极洲考察队采自南极半岛北端,同层标本中含有可见于白垩纪至中始新世的双壳类化石Aphrodina sp.,据所含沟鞭藻和孢粉化石的研究,其时代为始新世。文中对13属15种包括4未定种1个新种的沟鞭藻进行了描述,并根据沟鞭藻组合的成分分析,对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汤原晚白垩世—早第三纪植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汤原地区是我国东北中生代晚期及新生代地层较为发育的地区之一。但由于第四系覆盖层较厚,长期以来未能获得完整地层剖面。不久前,通过钻孔揭露,积累了部分地层及植物化石资料,现以汤参1井为例加以报道。  相似文献   

11.
记辽宁早第三纪一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长期以来,东北广大区域内未曾发现过第三纪哺乳动物化石.1984年,在吉林桦甸第一次发现了一个晚始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地点(王伴月、李春田, 1990).1988年,辽河油田秦德荣同志将一件哺乳动物化石送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这是辽宁首次发现的第三纪哺乳动物化石.标本发现于辽宁沈阳以西大约37.5公里的大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龙归盆地早第三纪孢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论述广东省龙归盆地下第三系心群一组和二组的化石孢粉组合。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划分出2个孢粉组合:Ulmipollenites-Pterisisporites组合和Quercoidites-Pentapollenites组合,后者又分为3个亚组合。它们所代表的地质时代,分别为晚古新世和早、中始新世,所反映的古气候为亚热带型和亚热带-热带型.  相似文献   

13.
兰州盆地早第三纪植物及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化石采自甘肃省兰州盆地咸水河组底部,经研究认为有29种,归属20属12科。它们是:樟科 Lauraceae (Daphnogene),木通科Lardizabalaceae(Akebia),小檗科Berberidaceae(Berberis),榆科Ulmaceae (Planera,Ulmus,Zelkova),桦木科Betulaceae(Alnus,Carpinus),杨梅科Myricaceae(Myrica),杨柳科Sali- caceae(Populus,Salix),紫金牛科Myrsinacese(Ardisia),蔷薇科Rosaceae (Prunus,Sorbus,Sorbaria,Spir- aea),豆科Leguminosae(Gleditsia,Sophora),漆树科 Anacardiaceae(Rhus),忍冬科Caprifoliaceae(Viburnum) 等。经植物区系组成与叶相分析显示,该植物区系的大多数成员是落叶阔叶乔、灌木,少数为常绿灌木。其中特殊的分子是 Rhus turcomanica Korov.ex Vassilvesk,该成分是早第三纪中、晚期的标志化石植物。另一化石植物 Sorbaria callicomifolia Kornilova曾出现在中亚的早渐新世,最晚至早中新世。同一层位采集的孢粉样分析结果显示:该组合仅约20种,种类相对贫乏,并以被子植物的花粉占优势。其中出现裸子植物的麻黄粉,被子植物的白刺粉及蒿粉等,这几个类型均指示沉积时期经历干旱气候。综合植物大化石及孢粉分析研究,均出现一些指示气候为亚热带干旱或周期性干旱气候的特点,并据Rhus turcomanica出现的最晚记录,推测咸水河组底部的地质时代大约是早渐新世晚期。  相似文献   

14.
南雄盆地和池江盆地早第三纪地层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南雄盆地和池江盆地分别位于大庾岭的南北两侧,处于赣粤穹折带的西段。两盆地受中生代北东东向断裂构造的影响,形成块断盆地,在盆地中堆积了一、二千米厚的中、新生代地层。南雄、池江盆地的早第三纪地层富含哺乳类化石,是研究我国早第三纪地层及哺乳动物群的重要地点。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古新世哺乳类化石地点约有三十多处,同时兼有晚古新世和中早古新世哺乳类化石的地点就更少了,大约有七处,南雄、池江盆地就是其中的两个地点。  相似文献   

15.
贵州盘县石脑盆地早第三纪哺乳动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脑盆地位于贵州省西南边缘盘县特区的石脑公社,是一个大致呈南北向、南宽北狭、总面积不足10平方公里的小型断块盆地.盆地中的新地层,构成轴向南北的背斜构造,东翼缓(10-30度)西翼陡(40-50度),四缘与二叠系或三叠系呈断层接触.较为完整的剖面以及采集到化石较多的地点,在盆地中部的独家村东侧,出露的主要由一套山麓相的近源堆积物所组成的地层,出露厚度约290米.依岩性可分为5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记述了广西田阳三雷林场附近发现的一块西猯类下颌 (GXM. F0844), 订名为单尖旅猪 (Odoichoerus uniconus gen. et sp. nov.) 文中列举了旧大陆西猯类各属与新大陆西猯类之间差异,并认为原始猪类在牙齿形态上与旧大陆西猯类更加接近,或许猪类和新大陆西猯类是从旧大陆西猯类中派生出的两支.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苏尼特左旗第三纪中期哺乳动物化石新地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报道了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左旗白音宝力道乡嘎顺音阿得格地区一个第三纪中期哺乳动物化石新地点。对哺乳动物化石的初步研究表明,该区覆盖于晚古生代花岗岩基底上的第三纪沉积物时代可能为晚渐新世─早中新世的过渡层位,而不是过去认为的中中新世通古尔组。  相似文献   

18.
广东东莞盆地早第三纪介形类动物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一、前言东莞盆地位于珠江三角洲东部广州市的东南(图1),为北东南西向展布的狭长沉积盆地,长90公里,宽20公里,面积约1800平方公里。盆地内地势平坦,河网发育,全为第四系覆盖,盆地边缘出露下古生界、侏罗-白垩系及下第三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依兰早第三纪植物群的古气候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黑龙江依兰煤矿煤层间的大量植物叶痕化石研究表明:依兰植物群有蕨类植物2 种,裸子植物10 种,被子植物58 种,分属34 科46属。植物群可分为两个植物组合:一个是下煤层上顶板的矿页岩层化石的组合,称A 段组合,时代为早始新世。植物种类丰富,含有较多常绿阔叶成分,属北亚热带的常绿阔叶和落叶阔叶、针阔叶混生林。通过植物叶相特征分析,其全缘叶比例为38% 。用气候诺模图得出其古气候为年均温13.2℃,年温差20℃;另一个植物组合是煤系地层之上,即上煤层顶部的油页岩层中的B段化石组合,时代为早渐新世。植物以落叶成分为主,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生林。全缘叶比例为30% 。古气候年均温为11℃,年温差25℃。表明植物区系组成完全不同,显示出气候随时代发生了演变,而使区系逐渐发展到今日的寒温带气候和植被  相似文献   

20.
珠江三角洲晚白垩世—早第三纪瓣鳃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前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白垩系—下第三系层序清楚、化石丰富,是研究我国华南白垩系—下第三系的重要地区之一.1971年以来,广东省地质局735地质队在本区开展普查勘探工作,系统采集了各门类化石,其中瓣鳃类是比较丰富的.1976年,笔者等又对三水红岗油页岩开采场的(土布)心组瓣鳃类化石点作了补充采集.本文研究的材料来自该区三水、龙归、新会、河源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