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物膜融合     
生物膜融合分为专一性膜融合和非专一性膜融合。专一性膜融合主要是指细胞膜的自然融合过程。病毒诱导的细胞膜融合也属于专一性膜融合。非专一性膜融合主要是指化学因子和物理因子诱导的膜融合过程。本文对上述两种膜融合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并对膜融合的机理作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在活细胞内线粒体融合与分裂间的动态平衡影响着线粒体的形态、数量以及在细胞中的分布。由于线粒体融合涉及四层膜,因而需要特殊的融合机制,以保证线粒体融合的正常进行。章着重对线粒体融合过程以及与线粒体融合有关的蛋白质进行了综述,指出:线粒体内膜的融合与外膜的融合由大约800kDa的蛋白复合物(称之为“融合装置”)耦联在一起,与此有关的蛋白质有Fzolp、Ugolp和Mmmlp等。  相似文献   

3.
病毒囊膜与宿主细胞膜的膜融合是囊膜病毒入侵的重要过程,病毒囊膜融合糖蛋白的一系列结构变化引发此过程.综述了Ⅱ类囊膜病毒、弹状病毒及疱疹病毒融合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的最新进展,介绍了软件分析并定位融合蛋白功能区域的方法.Ⅱ类病毒与Ⅰ类病毒融合蛋白的融合前结构不同,但融合后结构(发夹三聚体结构)相似.弹状病毒与疱疹病毒的融合蛋白集合了Ⅰ/Ⅱ类融合蛋白的某些特征,但其结构变化及融合过程各不相同,被归为新型融合蛋白.上述研究为基础设计的以病毒融合过程为靶标的抑制子,可为抗病毒新药的研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人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融合技术是蛋白质药物长效化改造的一种通用技术,也是目前国内外生物制药研究的热点。在HSA融合技术的研究中,不同融合方式的融合蛋白活性的差异,提高HSA融合蛋白的表达产量以及HSA融合蛋白在表达过程中所出现的降解问题成为制约该技术发展的关键。现就人血清白蛋白融合技术在药物长效化改造应用中所涉及的融合方式以及融合蛋白的高效表达和降解问题进行了综述,希望为HSA融合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植物的无融合生殖是指不经过雌雄配子融合而产生种子的一种特殊生殖方式。由于利用无融合生殖途径可以固定杂种优势,从而改良现有植物的育种策略,因此对无融合生殖的研究已成为生物学科的新生长点。本文主要从无融合生殖的概念和类型,无融合生殖在单子叶植物中的分布,无融合生殖的胚胎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机制及创造新的无融合生殖种质资源的方法等6方面对单子叶植物的无融合生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今后开展无融合生殖研究的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6.
单子叶植物无融合生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物的无融合生殖是指不经过雌雄配子融合而产生种子的一种特殊生殖方式。由于利用无融合生殖途径可以固定杂种优势 ,从而改良现有植物的育种策略 ,因此对无融合生殖的研究已成为生物学科的新生长点。本文主要从无融合生殖的概念和类型 ,无融合生殖在单子叶植物中的分布 ,无融合生殖的胚胎学 ,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机制及创造新的无融合生殖种质资源的方法等 6方面对单子叶植物的无融合生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并提出了今后开展无融合生殖研究的思路和设想  相似文献   

7.
病毒融合蛋白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病毒融合蛋白的结构差异很大,但是会采用相似的"发卡"构象实现融合.在一定条件下,病毒融合蛋白的疏水结构域,融合环或融合肽插入靶膜中,通过其自身折叠形成发卡使病毒和宿主的膜靠近.与此同时,融合蛋白构象变化会释放出足够的能量将双方膜打破并完成融合.本文中,我们总结了三种类型病毒融合蛋白的特征,并对其中央发卡三聚体结构域、跨膜结构域以及近膜结构域在融合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细胞工程     
891449 酿酒酵母原生质体融合及其融合子的鉴定[中] 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得到乙醇产量较高的两株多倍体酵母菌融合子F_23和F_38,融合频率为2×10~[-5]。测定融合子F_23、F_33每个细胞内DNA含量分别为2.14×10~[-3]  相似文献   

9.
用聚乙二醇诱导选定的成对原生质体间的融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微吸管选取单对原生质体,在含聚乙二醇(PEG)的微滴中诱导融合。此法克服了常规的PEG群体融合方法中的盲目性,能排除一方亲本原生质体自相融合和多个原生质体的融合,以及未融合的原生质体的混杂,保证融合产物来自选定的成对原生质体,从而使PEG融合技术精确化。此法在植物细胞工程和细胞生物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融合蛋白与病毒入膜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u M  Nie SQ 《生理科学进展》1998,29(3):221-225
包膜病毒感染细胞的第一步即病毒与靶细胞膜的融合,它由病毒包膜上的融合蛋白诱发,融合蛋白与受体分子相互作用后暴露出融合肽,它伸向靶膜使两膜紧密接近后,多肽周围的脂质分子进一步重排,通过中间态最后发生融合,本文将介绍近年来病毒融合蛋白及入膜机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膜的融合是一个基本的生命过程,在生物的生长发育中有着重要作用。通过融合,两套独立的双层脂分子合二为一,完成一定的生物功能。膜融合分子机制的关键在于其主要成分:融合蛋白。Ⅰ、Ⅱ类病毒融合蛋白形成“发夹”,胞内囊泡与目标膜各提供的融合蛋白形成“类亮氨酸拉链”,这些结构将独立的膜拉近,继而促使膜合为一体。细胞与细胞间融合蛋白的作用机制目前还未明确,在各种膜融合中,脂双层的变化可能是类似的,但介导融合的分子机制应该是不同的。目前,对于膜融合很多方面的理解还停留在假说阶段。理解了膜融合的过程和分子机制不仅将极大地促进生物学的发展,更重要是将为相关的疾病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无融合生殖是一种不发生雌雄配子核融合而产生种子的一种无性繁殖过程。有些无融合生殖产生的种子是其母本的克隆,可以保留母本的基因型,因此无融合生殖可用于杂种优势的固定。尽管无融合生殖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其形成机理十分复杂,表现在无融合生殖有多种表现形式,且受控的途径多样,遗传机制复杂,至今尚无定论,研究方法也多种多样。对近年来无融合生殖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了概述,旨在为深入研究无融合生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无融合生殖是一种不发生雌雄配子核融合而产生种子的一种无性繁殖过程。有些无融合生殖产生的种子是其母本的克隆,可以保留母本的基因型,因此无融合生殖可用于杂种优势的固定。尽管无融合生殖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但其形成机理十分复杂,表现在无融合生殖有多种表现形式,且受控的途径多样,遗传机制复杂,至今尚无定论,研究方法也多种多样。对近年来无融合生殖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了概述,旨在为深入研究无融合生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君  李建国 《生命的化学》2008,28(3):264-267
生物膜的融合是一个基本的生命过程,在生物的生长发育中有着重要作用.通过融合,两套独立的双层脂分子合二为一,完成一定的生物功能.膜融合分子机制的关键在于其主要成分融合蛋白.I、II类病毒融合蛋白形成"发夹",胞内囊泡与目标膜各提供的融合蛋白形成"类亮氨酸拉链".这些结构将独立的膜拉近,继而促使他们合为一体.细胞与细胞间融合蛋白的作用机制目前还未明确.在各种膜融合中,脂双层的变化可能是类似的,但介导融合的分子机制应该是不同的.目前,对于膜融合很多方面的理解还停留在假说阶段.理解了膜融合的过程和分子机制不仅极大地促进生物学的发展,而且为相关的疾病治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用活体骨髓瘤细胞SP2/0做融合提高融合率制备单克隆抗体,并与常规方法比较效果。【方法】将SP2/0细胞打到8周龄的SPF级BALB/c小鼠皮下,待实体瘤生长到直径达2~3cm时无菌解剖取实体瘤,分离出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同时用培养基培养SP2/0细胞进行融合做比较,分两组进行。比较两种方法的融合率以及两种方法制备出来的单克隆抗体的相对亲和力。【结果】做了6次融合,实体瘤融合组融合率为70.4%,常规法融合组44.6%,两种方法制备单抗的相对亲和力均达到1:100000以上。【结论】利用活体实体瘤细胞进行融合能明显提高细胞融合率。  相似文献   

16.
酿酒酵母原生质体的融合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开始于动植物细胞,特别是Willin等报道了PEG有助于高等植物细胞原生质体融合以后,这一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植物、微生物原生质体的融合和动物细胞的融合。原生质体的制备、培养、融合和发育为研究细胞分化、膜结构与功能、定向育种等生物学  相似文献   

17.
在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virus,NDV)膜融合的过程中融合糖蛋白(Fusion protein,F)的两段七肽重复区(Heptad repeat,HR)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两段七肽重复区能够形成反相平行的六螺旋束结构,这被认为是融合蛋白融合后构象的核心结构。对融合作用的深入系统研究将有助于膜融合病毒的防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表达和纯化半乳糖凝集素-1融合蛋白。方法:用PCR方法从乳腺文库中扩增半乳糖凝集素-1编码序列,将其以正确相位与pGEX-KG载体中的GST编码序列融合,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α后,用谷胱甘肽-Sepharose 4B纯化融合蛋白,并用Western印迹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构建得到半乳糖凝集素-1的融合蛋白表达载体;Western印迹检测表明,GST-半乳糖凝集素-1融合蛋白成功表达,并纯化得到融合蛋白。结论:克隆和表达了半乳糖凝集素-1基因,并得到纯化的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9.
类泛素家族SUMO-1和UBC9的克隆、融合表达及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克隆类泛素化家族SUMO-1和UBC9基因,表达并纯化二者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融合蛋白。方法:用PCR方法从乳腺文库中扩增SUMO-1和UBC9的编码序列,分别将其以正确相位与pGEX-KG载体中的GST编码序列融合,得到重组质粒pGST-SUMO-1和pGST-UBC9,分别转化大肠杆菌DH5α,表达融合蛋白GST-SUMO-1和GST-UBC9;用谷胱甘肽-Sepharose4B亲和纯化融合蛋白;用Western印迹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及纯化。结果:分别构建了SUMO-1和UBC9的融合表达载体;Western印迹检测表明,GST-SUMO-1和GST-UBC9融合蛋白获得表达;纯化得到了融合蛋白。结论:克隆、表达并纯化了SUMO-1和UBC9与GST的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20.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香菇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明 《生物学通报》2003,38(8):16-18
对香菇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以及其融合育种研究作了简要介绍,并初步阐明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