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珍稀濒危植物绵刺的调查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5 - 1998年先后对甘肃绵刺 (PotaniniamongolicaMaxim .)的分布、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特征进行调查 ,绵刺在甘肃境内主要分布于河西走廊北部 ,海拔 10 0 0~ 180 0m ,灰棕荒漠土的沙砾质戈壁。其荒漠组成成分共计 48种 ,隶属 11科 37属 ,以戈壁荒漠区系成分 (亚洲中部荒漠区系成分 )为主 (4 5 83% ) ,亚洲中部草原区系成分次之(35 42 % ) ,古地中海区系成分也占有一定比例 (18.75 % )。生物多样性较丰富 ,群落演替较稳定。人类活动中 ,开垦、修路、樵柴等已对绵刺造成严重破坏 ,至今尚无有效的保护措施 ,为此提出了几点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当你乘西行的客车沿国道312线驶入河西走廊最西端时,便进入了甘肃安西极旱荒漠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一个以保护古地中海区域独特的荒漠植被和极旱荒漠地带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这里地处河西走廊西部疏勒河畔,恰处安敦  相似文献   

3.
野骆驼(Camelus ferus)生性机警, 且栖息于远离人迹、自然条件极端恶劣的荒漠、半荒漠地区, 其种群动态和行为生态学研究一直较为缺乏。本研究通过在库姆塔格沙漠地区进行不同季节的野外观测和连续水源地红外相机监测, 对野骆驼的集群行为进行了研究。2011-2013年, 在库姆塔格沙漠地区进行了8次野外调查, 共记录野骆驼64群, 个体430峰。非繁殖季节野骆驼集群大小平均为2.94±0.67峰; 而繁殖季节野骆驼集群大小平均为10.74±3.08峰。野外观测数据证明了野骆驼集群行为存在季节性差异, 倾向于冬季繁殖季节的集群。并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期间, 在11个水源地设置11台红外相机, 共记录野骆驼281群745峰。与野外调查结果相比, 红外相机数据表明繁殖期间和非繁殖期间野骆驼集群大小没有显著差异(t = 0.322, P = 0.748)。水源地的地形因素、红外相机监测视角和监测时间的限制可能是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但是两种方法的结果均表明野骆驼在阿尔金山北麓比西湖地区容易形成较大的集群; 同时, 繁殖季节野骆驼最大集群的规模要大于非繁殖季节。尽管利用红外相机进行动物集群行为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但与传统基于野外调查的方法相比, 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实用性方面, 利用红外相机都为我们开展动物行为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野骆驼Camelus ferus是亚洲中部对极端干旱环境具有高度适应性的珍稀濒危动物。自19世纪中期以来,野骆驼分布范围不断缩小,种群数量日渐减少。由于野骆驼生性机警,且在远离人迹、自然条件极端恶劣的荒漠、半荒漠地区分布等特点,野骆驼种群生态学、行为生态学基础研究较为缺乏,对其分类地位和进化关系仍有争论。除塔克拉玛干沙漠分布区外,其他分布区均已建立以野骆驼为主的保护区。2011~2013年间对库姆塔格沙漠地区进行了6次野外样线调查,分别观察到83、80、39、14、78、29峰野骆驼。其中阿尔金山北麓地区野骆驼分布最为集中,采矿活动集中的5~10月观察到的野骆驼数量明显少于其他季节(t=7.154,P0.05)。野骆驼分布区面临着道路建设、矿产开发以及畜牧业的发展等威胁,生境丧失和破碎化严重。人为干扰下野骆驼异质种群动态及其对破碎化生境的响应是急需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5.
水母雪莲     
四川西部高寒荒漠地带,气候极寒冷、空气稀薄,这里却生长着一种荒漠植物——水母雪莲(Saussurca medusa)。其植株高约10—15厘米,全身被白色密毛。在植物稀疏覆盖率很低的高山流石滩里格外注目,给特有的自然景观增添了生机。封面上的照片摄于四川西南九龙县伍须海附近的朗久山(或称姊妹峰)一带,海拔4450—4500米。本种在卧龙巴朗山海拔4500米以上及青海、甘肃、云南、西藏等地也有分布。  相似文献   

6.
<正>骆驼性格温顺、坚毅,能吃苦耐劳,广泛分布在全球陆地面积三分之一的沙漠和半沙漠中。有单峰驼和双峰驼两种。单峰驼躯体高两米多,年产乳2 000~3 000公斤;双峰驼躯体较矮小,被毛厚密,产乳量低。双峰驼多分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其次是中国和俄罗斯。骆驼被驯化为家畜的历史已有四千年之久,其祖先是像兔子爪子一样的柔蹄动物。现在还有野骆驼,主要分布在亚洲,尤其是中国的新疆、内蒙古和甘肃一带。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骆驼体型庞大,体重一般都在500公斤以上。具有和鹅一样的长颈;头呈楔形,高  相似文献   

7.
甘肃荒漠地区主要是指乌鞘岭以西、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之间,西北至东南走向的一个狭长地带。习惯上包括祁连山低山地带和河西走廊,石羊河下游、阿拉善南缘的民勤盆地及西部的北山(含黎山、龙首山和马鬃山)低山区的甘肃省境部分,东西长约900公里、南北宽约60~300公里,地理坐标在北纬39°~42°,东径49.5°~103°之间、海拔1000~1900米。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对甘肃河西荒漠蜥蜴多样性的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甘肃河西地区荒漠蜥蜴及其环境因子的生态数据通过数学建模,利用SPSS/PC^ 软件在计算机上运行求解,将各种生态因子按其对蜥蜴多样性的重要性程度排序,并通过聚类分析对12个调查地区分类。确定了决定甘肃河西多数地区荒漠蜥蜴多样性的主导因子依次是植被类型的多样性、海拔、降水量、年平均气温、7月平均最高气温。通常植被类型复杂多样,海拔低,降水量少,年均温和月平均最高气温的地区蜥蜴种类多;植被类型少,海拔高、降不量少、年均和7月平均最高气温低的地区蜥蜴种类少。由于特殊原因,少数地区各主导因子的作用有一定变化。从而揭示了环境因子调控蜥蜴多样性的综合机制。  相似文献   

9.
半日花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日花(Helianthemum Songaricum Schrenk)是半日花科半日花属落叶小灌木,分布于新疆、甘肃和内蒙古等荒漠地区海拔1000米至1300米山地。为亚洲中部荒漠特有种和古地中海植物区系孑遗种,是生长了7000万年的远古植物。比具有“活化石”之称的水杉和银杏还要早几千万年。植物学家将它及与  相似文献   

10.
珍珠植物群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邱明新  刘家琼 《生态学报》1982,2(4):311-316
珍珠(Salcola passerina)植物群落广泛分布于■尔多斯西部、阿拉善东部和河西走廊等地区。同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群落、泡泡(?) ia sphaerocarpa)群落和合头草(Sympegma reglii)群落组成该地区荒漠植被的主要部分。在生产上珍珠群落是较好的荒漠草场之一。前人对本区珍珠荒漠群落有一些研究,如《治沙研究》和《中国植被》等(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1980;中国科学院治沙队,1958;李博,1962;黄银晓等,1962)。但还未见到较详细的群落学研究报道。因此,在这里报道我们的研究,为荒漠植被的研究和放牧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