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枸杞木虱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木虱科Psyllidae,是危害枸杞的重要害虫,以成虫、若虫刺吸叶片组织,吸食汁液导致叶片枯黄、树势衰弱、果实发育不良、品质下降。枸杞木虱若虫扁平,附着叶表或叶下刺吸危害。初孵若虫黄色,背上具大型褐斑2对,具红色眼点,体缘具白缨毛。  相似文献   

2.
<正>枸杞木虱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木虱科Psyllidae,是危害枸杞的重要害虫,以成虫、若虫刺吸叶片组织,吸食汁液导致致叶片枯黄、树势衰弱、果实发育不良、品质下降。枸杞木虱成虫体长3.6~4.0 mm,体黄褐至黑褐色,具橙黄色斑纹。额前具乳头状颊突1对,复眼赤褐色,触角的基节和末节黑色,其余黄色。前胸背板黄褐色至黑褐色。小盾片黄褐色。腹部背面褐色,近基部具1明显白色横带。翅透明。枸杞木虱以成虫在土缝、落叶及树皮缝内越冬。早春成虫出蛰后在拘杞枝叶上  相似文献   

3.
木虱啮小蜂对枸杞、枸杞木虱的行为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木虱啮小蜂Tetrastichus sp.是枸杞木虱Paratrioza sinica Yang & Li若虫外寄生蜂,是控制枸杞木虱种群数量动态的重要因子之一。为查明其寻找寄主的信息素,应用四臂嗅觉仪、培养皿两种方法测定了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健康叶、虫伤叶、枸杞木虱若虫、若虫与叶复合体、卵与叶复合体和若虫分泌物等不同物质对木虱啮小蜂行为反应的影响。结果证明枸杞木虱若虫分泌物对木虱啮小蜂有明显的吸引作用,四臂嗅觉仪测定时有73%的雌蜂趋向分泌物材料区(P=0.0000)。枸杞健康叶, 虫伤叶及其水、正丁烷提取物, 卵与枸杞叶复合体对木虱啮小蜂无明显吸引作用。木虱若虫水提物及正丁烷提取物在培养皿中可吸引木虱啮小蜂并可引起刺探行为,但嗅觉仪测定时单独若虫并不吸引木虱啮小蜂,只有活体若虫与枸杞叶片复合体才对木虱啮小蜂有吸引作用(P=0.0004)。木虱啮小蜂通过与寄主若虫的接触,可提高其搜索效率。接触过寄主若虫的雌蜂第一次找到寄主的时间显著少于未曾接触寄主若虫的雌蜂,前者只用后者1/4的时间,说明该寄生蜂能对其寄主若虫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沙地木虱跳小蜂Psyllaephagus arenarius对枸杞木虱Paratrioza sinica的寄生作用,为合理利用沙地木虱跳小蜂防治枸杞木虱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室内观察了沙地木虱跳小蜂的形态和寄生特征,通过室内实验测定了其对枸杞木虱若虫的寄生偏好性、寄生功能反应、种内干扰效应和寄主识别能力,并在宁夏中宁田间调查了该寄生蜂的田间寄生特征。【结果】沙地木虱跳小蜂是枸杞木虱若虫重要的寄生性天敌,为单寄生蜂与内寄生蜂,最偏好寄生枸杞木虱4龄若虫,偏好系数为0.44±0.02,而不偏好寄生3龄和5龄若虫,且不寄生1龄与2龄若虫。寄生蜂对4龄若虫的最大寄生量、搜寻效率系数、处理时间系数分别为40.3头、0.8688和0.0243,均优于寄生3龄和5龄若虫。沙地木虱跳小蜂受到的种内干扰系数为0.3856,且对已被寄生的木虱寄主具有明显的辨别能力。沙地木虱跳小蜂田间发生期为6月下旬到9月中旬,正处于3-5龄木虱若虫第2代发生高峰期,发生期平均寄生率为44.2%±6.7%,其中寄生率顶峰为89.7%±12.2%,发生在7月4日。沙地木虱跳小蜂在植株下层寄生率是上中下3层中最高,为58.1%±6.8%;在植株西向寄生率是5个方位中最高,为51.4%±8.2%;对4龄若虫寄生率是木虱若虫龄期中最高,为69.7%±3.1%。【结论】研究表明,沙地木虱跳小蜂是具有控制潜力的寄生性天敌,人工释放该新纪录寄生蜂可有效控制枸杞木虱若虫,降低木虱为害。  相似文献   

5.
<正>枸杞木虱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木虱科Psyllidae,是危害枸杞的重要害虫,以成虫、若虫刺吸叶片组织,吸食汁液导致致叶片枯黄、树势衰弱、果实发育不良、品质下降。枸杞木虱的卵长椭圆形,橙黄色,以丝状细柄固着在叶上,与草蛉卵相似,但柄较短。卵密布叶,严重时候橙黄色的卵如一层黄粉覆盖叶片。枸杞木虱以成虫在土缝、落叶及树皮缝内越冬。早春成虫出蛰后在拘杞枝叶上刺吸取食、交尾、产卵。每年发生3~4代,世代重叠严重。该虫在我国的宁夏、甘肃、内蒙古、新疆、陕西等省区均有分布,是许多地区枸杞的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6.
为了测定七星瓢虫成虫对枸杞木虱4种虫态的捕食作用,分别在室内测定七星瓢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种内干扰、自身密度干扰、捕食偏好性以及在田间七星瓢虫对枸杞木虱的捕食效果.结果表明: 七星瓢虫对枸杞木虱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 Ⅱ型方程,其中对卵的最大捕食量为112.6粒,对1~2龄若虫、3~5龄若虫、成虫的最大捕食量分别为536、415和113.9头;田间罩笼试验结果证明,七星瓢虫成虫在其生长周期30 d内能使枸杞木虱总虫口密度下降80.1%;七星瓢虫对1~2龄枸杞木虱若虫的搜寻效率参数a=0.9451,处理时间参数Th=0.001865,整体优于卵、3~5龄若虫与成虫,且在每皿100头的猎物密度下七星瓢虫的最大捕食率能达80.2%,益害比参考值为1∶100.七星瓢虫对枸杞木虱的捕食作用受自身密度的影响显著大于种内干扰.在混合猎物密度为每皿100头下,七星瓢虫更偏好木虱成虫,在密度为每皿300头下,七星瓢虫更偏向于木虱若虫.表明七星瓢虫是很有控制潜力的捕食性天敌,人工释放七星瓢虫成虫可有效取食枸杞木虱初孵若虫,降低木虱为害.  相似文献   

7.
异色瓢虫对枸杞木虱田间控害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测定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对枸杞木虱Paratrioza sinica YangLi田间控害作用。【方法】在自然生长区分别测定枸杞木虱4种虫态田间种群动态,并在天敌释放区利用罩笼移笼法研究异色瓢虫对枸杞木虱控害关键期。【结果】自然生长区枸杞木虱卵、1~2龄若虫、3~5龄若虫、成虫在4月23日到10月24日期间均发生3代,枸杞木虱平均量为(71.0±11.8)头/叶。天敌释放区不罩笼与始终罩笼处理下枸杞木虱平均量为(41.1±6.8)头/叶与(115.1±18.7)头/叶,分别为自然生长区0.58倍与1.62倍。异色瓢虫对枸杞木虱卵、1~2龄若虫、3~5龄若虫、成虫控害关键期分别为:6月20日、7月11日、5月23日与8月8日、6月13日与9月19日,控害效果分别为:67%、75%、57%与76%、48%与79%;异色瓢虫释放密度分别为:(3.0±1.0)、(4.0±1.2)、(4.3±0.7)头/株与(3.0±1.0)、(3.7±0.9)、(3.0±1.0)头/株。【结论】研究表明,异色瓢虫田间释放应根据对枸杞木虱不同虫态的防治需要,选择适宜的时间点与释放密度进行田间控害枸杞木虱。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测定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Goeze)成虫对枸杞木虱Paratrioza sinica Yang&Li的捕食作用。【方法】在室内测定了多异瓢虫的捕食功能反应、种内干扰、自身密度干扰、捕食偏好性,并通过罩笼试验研究多异瓢虫在田间对枸杞木虱的捕食效果。【结果】结果表明,多异瓢虫对枸杞木虱的捕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对卵、1~2龄若虫、3~5龄若虫以及成虫的最大捕食量分别为80.4粒、410.0头、350.8头和102.5头。田间罩笼试验结果证明,在多异瓢虫成虫生长周期30 d内能使枸杞木虱总虫口密度下降85.4%;多异瓢虫对枸杞木虱成虫的搜寻效率a=0.8252为4种木虱虫态最佳,而对枸杞木虱卵处理时间Th=0.002283为4种木虱虫态中最佳;在100头/皿的猎物密度下多异瓢虫均能展现其最大捕食率,益害比参考值为1∶100。多异瓢虫对枸杞木虱的捕食作用受自身密度的影响显著大于种内干扰;在100头/皿混合猎物密度下,多异瓢虫更偏好木虱成虫,在300头/皿下,多异瓢虫更偏向于木虱若虫。【结论】研究表明,多异瓢虫是具有控制潜力的捕食性天敌,人工释放多异瓢虫成虫可有效防治枸杞木虱。  相似文献   

9.
枸杞木虱啮小蜂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枸杞木虱啮小蜂Tamarixa lyciumiYang是枸杞木虱Paratrioza sinica Yang&Li若虫期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在实验室对其繁殖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枸杞木虱啮小蜂大多进行两性生殖,孤雌生殖后代均为雄性,其自然性比为1.80:1。在15~35℃间,随温度升高,枸杞木虱啮小蜂发育历期缩短;从卵发育到成虫时需要8.22℃以上的有效积温217.21日·度。枸杞木虱啮小蜂在25℃恒温条件下繁殖力最高,35℃最低,寿命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不同营养条件下,喂食20%蜂蜜的条件最适宜其繁殖,其次为20%蔗糖溶液,补充清水只可延长其寿命而不能提高繁殖力。5℃冷藏枸杞木虱啮小蜂蛹15d以内,不影响其正常羽化,冷藏20d或20d以上,羽化率显著降低;冷藏30d内对羽化后雌雄蜂寿命无明显影响,且从冷藏蛹中羽化的雌蜂寄生能力未受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亚洲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和柚喀木虱Cacopsylla citrisuga YangLi均为柑桔上的重要害虫,前者为黄龙病的主要媒介昆虫,后者也已证实为黄龙病菌的携带者。本文对这两种木虱各龄若虫和成虫的过冷却点和体液结冰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柑橘木虱过冷却点和冰点均以1龄若虫最低,平均值分别为-26.32℃和-26.22℃;成虫的过冷却点和冰点最高,分别为-19.60℃和-18.71℃;其它虫态过冷却点和冰点由低到高依次为2龄若虫、4龄若虫、5龄若虫、3龄若虫。柚喀木虱过冷却点和冰点也均以1龄若虫最低,平均值分别为-25.30℃和-25.08℃;5龄若虫的过冷却点和冰点最高,平均分别为-19.50℃和-17.69℃;其它虫态过冷却点和冰点由低到高依次为2龄若虫、3龄若虫、4龄若虫、成虫。两种木虱的比较结果表明,各发育阶段的表现不一致,柚喀木虱的3龄若虫和成虫过冷却点显著低于柑桔木虱,而4龄、5龄若虫则显著高于柑桔木虱;3龄若虫体液结冰点也显著低于柑桔木虱,但1龄、4龄却显著高于柑桔木虱。柑桔木虱雌雄成虫的过冷却点和体液结冰点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木虱的过冷却点、体液结冰点都较低,因而可能具有较强的耐寒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害花椒树的木虱一新属二新种(同翅目:木虱总科:木虱科)李法圣(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北京100094)关键词同翅目;木虱科;新属;新种;若虫;花椒树本文记述了为害花椒树的木虱1新属2新种,亦对其若虫进行了描述(附五龄若虫特征图)。若虫和成虫均能刺...  相似文献   

12.
枸杞木虱啮小蜂寄生行为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枸杞木虱啮小蜂Tetrastichussp .是枸杞木虱ParatriozasinicaYang&Li若虫的外寄生蜂 ,自然寄生率可达 86 5 %。在温度为 2 0~ 2 5℃的室内条件下 ,完成 1个世代需 1 4~ 2 0d。成虫寿命与取食有关 ,取食 1 5 %的蜂蜜水 ,雌性成虫寿命为 1 2~ 1 7d,雄性成虫为 4~ 6d。成蜂最喜欢在 3龄和 4龄若虫上产卵。自然种群消长与寄主虫口密度相关。每年 7月到 8月下旬该蜂寄生率高 ,9月份下降 ,1 0月份几乎不见。  相似文献   

13.
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是枸杞木虱的优势天敌种类之一,为了明确不同龄期异色瓢虫对枸杞木虱4种虫态的捕食作用及田间控害效果,本文利用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模型进行拟合以明确其捕食潜能,同时根据其捕食潜能的测算结果,在田间通过罩笼试验探究异色瓢虫4龄幼虫与成虫对枸杞木虱的捕食效果。结果表明:各龄期异色瓢虫幼虫对枸杞木虱4种虫态的捕食量存在显著差异,在枸杞木虱密度相同的条件下,异色瓢虫4龄幼虫的日捕食量最大,为92.9头;不同龄期异色瓢虫对枸杞木虱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方程,当枸杞木虱密度趋于无限大时,异色瓢虫4龄幼虫对枸杞木虱最大捕食量最大为411.5头;成虫对枸杞木虱的瞬间攻击率最大,为0.7931;4龄幼虫对枸杞木虱的处理时间最短为0.0051 d。田间释放异色瓢虫4龄幼虫与成虫的试验证明,处理植株上枸杞木虱虫口减退率,4龄幼虫为43.32%,成虫为14.78%;而对照组即周围8株植株上枸杞木虱虫口减退率,4龄幼虫为14.78%,成虫为16.22%;在异色瓢虫4龄幼虫释放区,处理植株上枸杞木虱虫口减退率为43.32%显著高于其周围8株植株的14.78%;而在成虫释放区,处理植株上枸杞木虱下降率为14.78%,对照组植株的虫口减退率为16.22%,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异色瓢虫田间释放需根据枸杞木虱防治范围与力度的需求,选择适宜的异色瓢虫虫态进行枸杞木虱的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4.
龙眼角颊木虱发生规律与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1998年调查了泉州农校旧校园内龙眼角颊木虱发生情况,并进行了几种农药防治龙眼角颊术虱若虫的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驻。调查得知,该虫在泉州年发生4—5代.世代重叠,以二龄若虫和少数一龄若虫在被害叶的虫洞内越冬。若虫在龙眼树上的分布是外部叶片多于内部叶片;南面叶片多于西北面叶片;幼嫩、浓绿的叶片多于老、黄的叶片。若虫发生总是与新梢抽发期紧密相连,一年有两个高峰期,第一高峰期主要为害春梢和早发的夏梢,第二高峰期主要为害秋梢。药剂试验结果表明,几种新型农药对龙眼角颊术虱若虫均有较好药效,且药力持续时间长,尤以1%喜洋洋2000倍液和0.6%灭虫灵4000倍液的药效更佳。  相似文献   

15.
樟个木虱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樟个木虱Triozacamphorae是近年来上海地区香樟上发生的一种新害虫。作者对其形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樟个木虱在上海以 1年发生 2代为主 ,偶发 3代。樟个木虱以低龄若虫在叶片上越冬 ,3月下旬至 4月上旬越冬代羽化 ;第 1代开始于 3月下旬 ,羽化高峰在 6月份 ;第 2代开始于 5月下旬 ,并主要以该代若虫越冬 ;第 3代若虫偶发 ,开始于 7月上旬 ,以若虫越冬。樟个木虱第 1代若虫的平均发育历期为 5 0 72d,1~ 5龄若虫的历期分别为 :1 8 .3 1± 2 .2 1d ,1 4. 90± 9. 92d,6 .1 1± 2 . 2 0d,5 .80±3 . 61d ,5 60± 1 5 1d。成虫的寿命为 3~ 1 1d ,平均寿命为 6 41d。樟个木虱的产卵量为 3 9. 1粒 雌虫。2 4℃下 ,卵历期 5~ 7d不等 ,平均为 5. 3 4± 0 . 5 7d ,卵平均孵化率为 83 . 7%。樟个木虱低龄若虫中 3龄若虫最耐高温 ,其次为 2龄若虫 ,1龄若虫最不耐高温。  相似文献   

16.
枸杞线角木虱Bactericera gobica(Loginova)是一种严重危害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L.的害虫,对枸杞的生长和产量造成影响甚大。在对宁夏中卫地区枸杞线角木虱的天敌调查中,我们发现一种寄生率较高的寄生蜂——枸杞木虱跳小蜂Psyllaephagus arenarius Trjapitzin。这是该种在中国首次记录,同时枸杞线角木虱也是该种的一个新寄主记录。本文对该种进行了描述,同时提供了形态特征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是传播黄龙病病菌唯一的自然媒介昆虫,本文研究了黄龙病病菌在柑橘木虱各个发育阶段体内的分布以及感染动态,为有效防控柑橘木虱提供科学数据。【方法】利用常规PCR检测柑橘木虱若虫体内的黄龙病病菌,利用q RT-PCR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别检测黄龙病病菌在柑橘木虱不同发育虫态体内的含量与分布形式。【结果】常规PCR可以在3-5龄若虫以及成虫体内检测到黄龙病病菌,而q RT-PCR除了3-5龄若虫外,还可以在2龄若虫体内检测到黄龙病病菌。卵和各龄期若虫中黄龙病病菌的含量是随着龄期的变大而不断增多。产卵盛期的成虫木虱体内黄龙病病菌的含量最高,显著高于产卵前期以及产卵后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可以检测到4龄、5龄若虫及成虫体内的黄龙病病菌分布形态,病菌在若虫主要分布在U型含菌体内,而在雌雄成虫体内均是散布型分布。【结论】柑橘黄龙病在柑橘木虱的2-5龄若虫及成虫中都有感染,但其含量与分布形式因发育阶段不同而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一直认为枸杞瘿螨Aceria pallida Kefer以成螨在树皮缝和芽缝内越冬,我们在宁夏中宁最新调查发现,大量瘿螨若螨潜伏于枸杞木虱越冬成虫体壁缝隙,尤其以后足基节与腹部缝隙最多。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越冬枸杞木虱Poratrioza sinica Yang et Li成虫雌性和雄性成虫均携带瘿螨成螨和若螨,平均2~3头,最多的可达30头。如果枸杞瘿螨随枸杞木虱越冬成虫越冬成为主要途径,那么对枸杞木虱越冬成虫的防治将成为控制枸杞瘿螨危害的重要防治策略和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探究六星瓢虫Oenopia formosana对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的生物防控潜能,以及存在萝卜蚜Lipaphis erysimi时的捕食偏好。【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六星瓢虫1-4龄幼虫和成虫对柑橘木虱5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和寻找效应,以及同时存在柑橘木虱和萝卜蚜时六星瓢虫的捕食选择。【结果】各虫态的六星瓢虫均能捕食5龄的柑橘木虱若虫,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六星瓢虫1-4龄幼虫和成虫对柑橘木虱5龄若虫的瞬时攻击率分别为0.279、0.430、0.689、0.829和0.695,理论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29.155、32.895、46.512、58.824和79.365头,处理时间分别为0.034、0.030、0.022、0.017和0.013d,控害效能分别为8.148、14.131、32.048、48.747和55.130。六星瓢虫的各个龄期对5龄的柑橘木虱若虫的搜寻效应均随着猎物密度的变大而降低,4龄六星瓢虫幼虫的搜寻效应随猎物密度增加下降趋势最大,当柑橘木虱5龄若虫的低密度存在时,4龄幼虫的搜寻效应高于其他龄期的六星瓢虫。存在柑橘木虱...  相似文献   

20.
《环境昆虫学报》2013,35(5):578-584
黄龙病是世界柑桔产业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亚洲柑桔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为黄龙病亚洲种和美洲种的媒介昆虫,其成虫和高龄若虫都能传病。本文研究亚洲柑桔木虱若虫在感染黄龙病及健康寄主上的转移和扩散规律,发现3龄及3龄以上若虫在柑桔植株垂直和水平位置的嫩梢之间转移现象十分明显,但在黄龙病植株上转移速度较健康植株慢,且嫩梢间的转移速度受虫密度的影响,密度越高转移速度越快。在有选择的条件下,水平位置转移过程中若虫更趋向黄龙病植株。此外,在健康寄主上的木虱若虫有明显向植株下部转移的现象,向下部转移的若虫个体数显著高于黄龙病寄主。本文明确了木虱若虫的扩散规律和寄主感染黄龙病对其转移和扩散产生的影响,为柑桔木虱和黄龙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