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靶向抑制FOXM1 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为乳腺癌的个性化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重组真 核转录载体pSilencer1.0-U6-FOXM1-shRNA,脂质体法转染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下调其FOXM1基因表达。采用四甲基 偶氮唑盐(MTT) 比色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增值曲线以及克隆形成能力;采用实时定量- 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FOXM1 基因在mRNA、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重组载体pSilencer1. 0-U6-FOXM1-shRNA转染MDA-MB-231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增殖速率明显下降(P<0.05),平板克隆形成显著减少(P<0.05), 重组载体转染后显著抑制MDA-MB-231 细胞中FOXM1 基因在mRNA、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沉默FOXM1 基因对乳腺癌细胞 株MDA-MB-231 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为阐明乳腺癌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也为临床抑制肿瘤生长提供了新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靶向抑制FOXM1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为乳腺癌的个性化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重组真核转录载体pSilencer1.0-U6-FOXMI—shRNA,脂质体法转染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下调其FOXM1基因表达。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增值曲线以及克隆形成能力;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q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mblot)分别检测FOXMl基因在mRNA、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重组载体pSileneerl.0-U6-FOXMl-shRNA转染MDA-MB-231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增殖速率明显下降(P〈0.05),平板克隆形成显著减少(P〈0.05),重组载体转染后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中FOXM1基因在mRNA、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沉默FOXMI基因对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为阐明乳腺癌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也为临床抑制肿瘤生长提供了新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3.
木犀草素(luteolin,Lut)对多种肿瘤细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但对乳腺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Lut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与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首先体外培养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MCF7),免疫印迹实验检测细胞静息状态下核糖体蛋白S12(ribosomal protein S12,RPS12)表达水平。并采用MTT法、免疫印迹法分别测定不同浓度Lut处理后细胞的增殖水平,胞内RPS12及c-Myc的表达,以及PI3K/Akt、mTOR和S6K的磷酸化。同时采用c-Myc及PI3K/Akt、mTOR抑制剂处理组细胞,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水平以及细胞内RPS12以及c-Myc表达。随后构建RPS12启动子报告基因,研究Lut对其转录的影响。最后在细胞内过表达c-Myc,或采用siRNA沉默RPS12表达,检测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变化。结果显示,RPS12在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MCF7细胞系中均呈高水平表达。采用不同浓度Lut处理细胞后,其增殖均明显降低,PI3K/Akt、mTOR及S6K磷酸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减弱,c-Myc和RPS12表达也显著受到抑制,PI3K/Ak和mTOR抑制剂也具有类似结果。此外,抑制c-Myc后可显著降低乳腺癌细胞内RPS12表达以及转录活性,但细胞过表达c-Myc后RPS12水平显著增高,而沉默RPS12则可以显著抑制细胞的侵袭和迁移。以上结果表明Lut能够抑制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的增殖与侵袭,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进而下调c-Myc的表达,最终抑制RPS1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裸鼠皮下成瘤动物模型及裸鼠肝脏原位多发与弥散模型,探索新型分子靶向药物瑞戈非尼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增殖的抑制作用,确定其分子机制。方法:培养获得人高侵袭性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经BALB/c裸鼠皮下注射形成皮下肿瘤,或经肝门静脉注射形成肝脏多发、弥散的肿瘤模型。给予瑞戈非尼灌胃给药治疗,3周后解剖,测量肿瘤体积并称重;或进行PET/CT检测,对核素强度、散发肿瘤占肝脏面积进行定量。通过定量PCR(q PCR)实验验证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与转移、侵袭相关标志物的表达水平。结果:在裸鼠皮下成瘤模型以及裸鼠肝脏原位多发与弥散肿瘤模型中,瑞戈非尼隔日灌胃给药持续3周能够显著抑制MDA-MB-231的增殖;皮下肿瘤体积、重量,以及裸鼠肝脏PET/CT检测显示瑞戈非尼持续给药组的相对核素强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q PCR实验反映出瑞戈非尼能够抑制MDA-MB-231的上皮-间质转化与转移、侵袭作用。结论:揭示了瑞戈非尼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的增殖抑制作用,初步探索了其分子机制,为瑞戈非尼应用于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芹菜素在10-9mol/L浓度时对雌性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侧脑室注射方法观察芹菜素对雌性大鼠生殖轴激素含量的影响。在侧脑室注射后第3天取血浆,采用放免技术测定血浆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的含量。结果:在给药后第3天血浆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含量增加而雌二醇(E2)、孕酮(P)的含量降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芹菜素抑制雌二醇(E2)合成中芳香化酶的活性实现对雌二醇(E2)、孕酮(P)分泌的抑制。芹菜素通过影响雌激素受体而使下丘脑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腺垂体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分泌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黄芩甙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系增殖、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细胞培养技术培养人肝癌BEL-7402细胞,MTT实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黄芩甙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Boyaen小室模型测定其侵袭力,细胞迁移实验测定细胞运动能力,同时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测定肝癌细胞MMP2、TIMP2表达,免疫组化测定VEGF表达。结果黄芩甙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细胞侵袭力及运动能力明显下降,且呈量效关系(P〈0.05)。形态学观察发现,黄芩甙处理组细胞形态较圆,伪足数目较少;MMP2阳性表达细胞减少,TIMP2阳性表达细胞增多,MMP2/TIMP2比值下降;VEGF表达减少。结论黄芩甙能抑制肝癌BEL-7402增殖、侵袭与转移,其机制可能与直接抑制细胞迁移运动,抑制细胞基质溶解相关基因蛋白MMP2表达,促进TIMP2表达;VEGF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胭脂萝卜花青素的提取工艺,考察了液料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对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采用MTT实验、细胞侵袭实验研究了花青素对人胃癌细胞NCIN87增殖、侵袭的作用,进一步用免疫印迹分析其对HER2信号通过的影响。结果表明,结合响应面分析得出胭脂萝卜花青素最佳提取工艺为:以1%盐酸乙醇为提取剂,液料比10∶1,40℃浸提2h,400W超声波破碎15min,在此条件下,花青素的最高提取量为3.92mg/g。30μg/ml的胭脂萝卜花青素能显著抑制NCI-N87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同时抑制HER2蛋白及Akt的磷酸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虫草素联合阿霉素在体外抑制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及转移作用,评估了联合用药的作用效应,为虫草素在临床应用上增强抗乳腺癌作用提供了科学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联合用药比单独用药作用效果更明显,根据Chou-Talalay法显示出在80μmol/L虫草素联合1μmol/L阿霉素的条件下,联合用药协同作用最优,CI值为0.665,细胞抑制率达到60.31%±1.06%;与对照组相比,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证明联合用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克隆形成率仅为7.03%±1.19%;显微观察细胞形态变化表明联合用药明显影响细胞生长;Hochest 33258染色、DNA Ladder发现联合用药对细胞凋亡诱导作用更显著,细胞凋亡率可达78.52%±11.18%;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联合用药显著抑制细胞迁移,细胞迁移率仅为18.82%±2.43%。本研究确证虫草素可协助阿霉素治疗乳腺癌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胃癌侵袭转移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蓉  卢健 《生命科学》2004,16(4):206-209,225
肿瘤的侵袭转移是恶性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对胃癌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尚未查明。胃癌侵袭转移过程中涉及许多特殊基因,包括促进转移的转移基因和控制转移的转移抑制基因。转移基因有:细胞粘附分子(cAM)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基因、肝素酶(heparanase)基因等;转移抑制基因有:nm23、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s)基因等。本文对胃癌侵袭转移相关基因及其产物的结构、功能及其在侵袭转移过程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针对人类Tudor—SN基因的RNA干扰(RNAi)技术建立Tudor—SN表达抑制的乳腺癌MDA—MB-231稳定细胞株。方法利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pGenesil—shRNA—hTudor—SNI质粒转染进入MDA—MB-231细胞,经G418筛选出稳定株,通过RT—PCR检测Tudor—SN的mRNA水平,再以Western印迹技术鉴定Tudor—SN蛋白表达情况并计算蛋白表达抑制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以G418筛选的MDA—MB-231-Tudor—SNI稳定株Tudor—SN的mRNA水平降低(P〈0.01,n=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n=3),蛋白表达抑制率达78.12%。结论成功筛选并鉴定人类Tudor—SN蛋白表达抑制MDA—MB-231稳定株,有助于深入研究Tudor—SN蛋白在乳腺癌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构建人蛋白激酶Bγ(Akt3)基因编码区序列(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建立其稳定表达细胞株并观察其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从流产胎儿脑组织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方法扩增Akt3 cDNA的全长序列后克隆入pEGFP-N2质粒中,构建成Akt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然后转染入MDA-MB-231细胞中,新霉素筛选稳定转染细胞克隆,通过MTT实验,研究转染Akt3基因前后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 重组载体经酶切鉴定和测序证实目的 基因正确无误.Western印迹检测结果显示AKT3融合蛋白在MDA-MB-231细胞中表达良好,而转染空载体及未转染细胞对照中未见有此融合蛋白质条带;MTT结果显示AKT3表达上调的稳定克隆组,其增殖活性显著高于空载体稳定转染细胞组及未转染亲代细胞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后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kt3过表达可增强MDA-MB-231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稳定表达可诱导型polo样激酶1相关检查点解旋酶(PICH)短发夹RNA(shRNA)的三阴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并通过检测加入诱导剂后细胞的增殖评价敲低效果。方法:设计并合成2条特异靶向PICH的shRNA序列,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pLKO.1-tet-on-shPICH-Puromycin质粒,经菌落PCR及基因测序验证;慢病毒包装并感染细胞,通过抗性筛选获得嘌呤霉素抗性的细胞;经强力霉素(DOX)诱导表达后,Western印迹检测PICH的敲低效果,并通过MTT法对细胞增殖进行检测。结果:菌落PCR凝胶电泳及DNA测序结果显示pLKO.1-tet-on-shPICHPuromycin质粒构建成功;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在DOX诱导下,MDA-MB-231细胞中的PICH蛋白质表达下降,表明可诱导型PICH稳定敲低细胞系构建成功;进一步实验结果显示,MDA-MB-231细胞的增殖随PICH的表达下调而受到显著抑制。结论:构建了可诱导稳定敲低PICH的三阴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为进一步研究PICH在三阴乳腺癌中的作用以及具体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课题组先前已证明NUAK1/ARK5可通过影响F-actin的聚合从而促进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但是NUAK1是否还通过其它机制影响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尚有待于探讨.本文证明NUAK1还可以影响乳腺癌细胞趋化、粘附能力从而在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应用化学合成的小RNA干扰质粒转染到乳腺癌细胞系MDA MB 231中,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NUAK1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显示,在敲除NUAK1的细胞(siNUAK1/MDA231)中, NUAK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趋化运动实验结果显示, siNUAK1/MDA231细胞的趋化运动能力比未处理组(Scr/MDA231)细胞明显降低;细胞粘附实验结果显示, EGF刺激5 min、15 min后,siNUAK1/MDA231细胞比Scr/MDA231细胞粘附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免疫印迹技术检测integrin β1磷酸化验证NUAK1影响乳腺癌细胞粘附的机制. 结果显示,siNUAK1/MDA231细胞内integrin β1磷酸化比Scr/MDA231细胞不同程度降低. 上述结果表明, NUAK1通过磷酸化integrin β1促进乳腺癌细胞与纤维粘连蛋白的粘附,从而促进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人大肠癌LS-174T细胞的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应用Skp2基因特异性siRNA重组腺病毒治疗,观察其在体内对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肠癌LS-174T细胞以5×106个/只接种于雌性裸鼠右侧腋窝皮下,待平均瘤体积长至50~150mm3时筛选成模动物分组给药,分别给予重组腺病毒pAD-Skp2/siRNA 5×108和5× 109pfu/只瘤内注射,阳性组给予今又生5×109pfu/只瘤内注射,另设空病毒对照组.每周给药2次,连续4周,以安乐死时肿瘤体积大小和重量来评价治疗效果.然后用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中Skp2、p27kipl、c-myc、Bcl-2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MMP-2的表达.结果:安乐死时阴性对照组平均肿瘤体积与空病毒对照组生长情况基本一致(P≥0.05);今又生组平均肿瘤体积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pAD-Skp2/siRNA低、高剂量组平均瘤体积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且有剂量依赖性.今又生组瘤重抑制率为58.16%,pAD-Skp2/siRNA低、高剂量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75.59%、86.45%.Skp2蛋白表达在模型组、空病毒对照组和今又生组均有较强表达,而在pAD-Skp2/siRNA低剂量和高剂量组均未见表达;而p27kipl仅在pAD-Skp2/siRNA低剂量和高剂量组有表达,其余三组均未见其表达;c-myc和bcl-2表达趋势一致,均在模型和空病毒对照组有表达,而在今又生组和pAD-Skp2/siRNA两个剂量组均表达明显减弱.模型组和空病毒对照组有棕黄色阳性表达,而今又生组和pAD-Skp2/siRNA两个组均未检测到MMP-2阳性表达.结论:在高转移性大肠癌LS-174T裸鼠移植瘤模型中,封闭Skp2基因可以抑制肿瘤的增殖和转移,其作用机制与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中的c-myc和bcl-2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相关.  相似文献   

16.
MTT法检测大豆提取物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对不同淋巴转移能力的腹水型小鼠肝癌细胞株HepA-H和HepA-L的生长抑制作用。应用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将HepA-H和HepA-L接种NIH小鼠,制备荷瘤动物模型,Gen腹腔给药后第14天取淋巴结观察,并计算转移率。TUNEL法检测淋巴结凋亡细胞,并计算凋亡指数。实验发现:(1)Gen对两株细胞均具有良好的生长抑制作用,且对HepA-H的抑制优于HepA-L;(2)Gen在体外诱导两株细胞发生凋亡,且HepA-H的凋亡率高于HepA-L,并呈量效关系;(3)Gen抑制荷瘤动物肿瘤生长和肿瘤淋巴转移,且对HepA-H的抑制强于HepA-L,实验组H的凋亡指数(3.87%)也显著高于实验组L(1.69%)。故研究认为Gen显著抑制HepA-H和HepA-L肝癌细胞淋巴转移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对高淋巴转移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低淋巴转移细胞,提示Gen抗肿瘤作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7.
Previous studies have evidenced that the anticancer potential of curcumin (diferuloylmethane), a main yellow bioactive compound from plant turmeric was mediated by interfering with PI3K/Akt signaling. However, the underlying molecular mechanism is still poorly understood. This study experimentally revealed that curcumin treatment reduced Akt protein expression in a dose- and time-dependent manner in MDA-MB-231 breast cancer cells, along with an activation of autophagy and suppression of 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 (UPS) function. The curcumin-reduced Akt expression, cell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were prevented by genetic and pharmacological inhibition of autophagy but not by UPS inhibition. Additionally, inactivation of AMPK by its specific inhibitor compound C or by target shRNA-mediated silencing attenuated curcumin-activated autophagy. Thus,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urcumin-stimulated AMPK activity induces activation of the autophagy-lysosomal protein degradation pathway leading to Akt degradation and the subsequent suppression of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in breast cancer cell.  相似文献   

18.
探讨BMP9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骨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扩增高滴度的BMP9表达腺病毒,感染MDA-MB-231细胞,制备表达BMP9的重组MDA-MB-231/ BMP9细胞,以此作为实验组;同时以含GFP的空载腺病毒感染该细胞为MDA-MB-231/GFP,联合MDA-MB-231共同作为对照组;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重组MDA-MB-231/ BMP9细胞中BMP9以及磷酸化Smad1(PSmad1)的表达;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三组细胞中CTGF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最后结合X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三组标本中CTGF的表达。结果发现重组MDA-MB-231/ BMP9细胞中存在BMP9的表达;与对照组细胞相比,MDA-MB-231/ BMP9细胞中存在PSmad1的活化增强及CTGF的表达下调;X片发现实验组裸鼠胫骨溶骨性缺损减少;瘤体组织免疫组化发现实验组CTGF表达下调。所以BMP9可以在体内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骨转移并且这种抑制作用有可能是通过下调CTGF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