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笔者曾在本刊15卷第二期(1978)介绍过G.W.Krantz所著的《蜱螨学手册》(A.Manualof Acarology)中的新蜱螨分类系统的情况。正如国外蜱螨学工作者形容蜱螨学分类的混乱情况与一百年前昆虫学的情况相似,今后会有很大的变更那样,在Krantz《蜱螨学手册》第一版出版8年之后,所出版的第二版(1978年)中,分类系统又有很大的改变,这是他又总结了近8年各国多数学者最近研究成果,从新修订的蜱螨最新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3.
蝉螨对于一般人来说是比 较生疏的,甚至好多人不认得 这两个字。由于中国昆虫学会于1963年在长春开了一次全国蜱螨专业学术讨论会,引起了多方面的注意,很希望知道一些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其实,大家都知道有一种皮肤病,叫做疥疮,是一种“疥癣虫”寄生在皮肤里所引起的。这种虫就是蜱螨的一种,称为疥螨。另外农村中的耕牛身上有一种吸血的虫子,专门叮咬在牛的耳壳内部或肛门会阴的周围。开始虫子身体很小,吸血后,有赤豆甚至蚕豆那么大,农民都叫做草爬子或八脚子,这也是蜱螨的一种,称为牛蜱。这样看来,蜱螨并不是完全没有见过或者没有听到过,不过它们的名称不大见于报刊和书本,显得有点生疏而已。 疥螨和牛蜱只是蜱螨中的一二个例子,整个蜱螨 相似文献
4.
在蜱螨学领域 ,目前有两个世界性的培训班 ,一个是 International Courses of Acarology,另一个就是每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 Ohio State University( OSU) )举行的 Acarology Summer Program(蜱螨学夏季培训班 )。笔者有幸参加了 2 0 0 3年度俄亥俄州立大学蜱螨学夏季培训班 ,现参考相关材料 ,结合自身感受 ,对该培训班作一简单介绍 ,以期能有更多的中国蜱螨学工作者参加该培训班。Acarology Summer Program由 OSU蜱螨学博物馆 ( Acarology Museum)的首任馆长 George W.Wharton教授在 1 95 1年创始于其当时任职的 Duke Univer… 相似文献
5.
6.
7.
第 1 1届国际蜱螨学大会 (ⅪInternationalCongressofAcarology)于 2 0 0 2年 9月 8日至 9月 1 3日在墨西哥梅里达 (Merida,Mexico)召开。会议主办单位为拉丁美洲蜱螨学会 (AcarologySocietyofLation America) ,承办单位为墨西哥国立大学 (NationalUniversityofMexico)。会议涉及蜱螨分类学、系统发育、形态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进化生态、害虫防治和其他多个研究领域。会议交流了蜱螨学领域近期取的新成就 ,讨论了 2 1世纪蜱螨… 相似文献
8.
9.
<正> 该书由Reinhart Schuster与Paul W.Murphy编,1991年由Chapman and Hall出版社出版。全书454页,插图150幅,分五个部分:(1)螨类生活史策略;(2)繁殖;(3)滞育、发育与营养 相似文献
10.
<正> 邓国藩、姜在阶编著,1991年4月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53万2千字,359页,插图354幅。 近年来我国蜱类研究工作,在分类、生物学、生态学、与疾病关系和防治方法等方面都取得很大进展。本书是在原有工作(《中国经济昆虫志》第十五册蜱总科)的基础上,对有些种作了若干厘定并根据十年来新增的标本、资料进行编写。全书共包括9属101种,增加的种类约占1/3。本书共分三部分:概说部分包括蜱类的分类地位,我国蜱类研究历史,区系分布特点,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1.
12.
蜱螨线粒体基因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蜱螨亚纲包括蜱类和螨类, 是节肢动物中物种多样性最高的类群之一。本文综述了当前已测序的28种蜱螨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成果。概括起来, 蜱螨线粒体基因组具有以下特点: (1)大小变异显著, 其中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线粒体基因组在目前已测节肢动物中最小(13 077 bp); (2)一般碱基组成偏向A和T, 但6种蜱螨具有相反的GC-偏斜(正值); (3)基因组的碱基组成及A+T富集区的位置、 长度和拷贝数等变异显著, 其中4种叶螨的A+T含量最高, 其A+T富集区在目前已测节肢动物中最短(44~57 bp); (4)基因高度重排, 特别是真螨总目的种类, 但重排与高分类阶元无相关性; (5)真螨总目部分螨类的tRNA基因极度缩短, 不能形成经典的三叶草二级结构。作者建议要进一步测定更多蜱螨的线粒体基因组, 验证蜱螨非典型tRNA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性, 分析蜱螨线粒体基因组的分子进化机制, 开展蜱螨线粒体转录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3.
14.
在检视大量革螨标本中,发现异形标本4种9例。异形包括骨板变形和刚毛变位两种情况,现分别记述如下,供革螨分类鉴定和形态学研究时参考。1 毒厉螨 Laelaps echidninus Berlese,1887 检视标本1608■■,发现异形4■■。1971年2-10月采于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寄主为褐家鼠 Rattus noruegicus(Berkenhout)。 标本1:胸板后缘明显凹陷,后凸的骨片消失(图1-2),该处构造与正常标本不同。肛板花纹如图1,后部有一圆锥形构造,向后突出,PA位于其后… 相似文献
15.
16.
蜱螨与人类保健卫生、农业生产、仓储保管等均有密切的关系,近十余年来在啤螨的分类方面有了较大的进展。1958年E.W.Baker等在《蜱螨分科检索》(中译本由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出版)中,将蜱螨列为一个目,分59个总科,124个科。1970年,G.W.Krantz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昆虫学会蜱螨学组 《昆虫知识》1964,(1)
1963年9月14—21日,中国昆虫学会在长春召开第一次蜱螨学术讨论会。出席代表39人,来自上海、广东、新疆、内蒙等21个省、市、自治区,连同吉林省有关部门的列席人员共给60余人。会议征集论文133篇,大都是近年来全国各地的研究成果,按论文性质分为农业螨类、恙螨、革螨及蜱类等四个方面。在会上宣读论文111篇及中心发言7篇,并进行了几次专题讨论和座谈。兹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国蜱螨学研究进展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我国蜱螨学的研究起步较晚,解放前只有一些零星报道,比较系统的研究是从50年代开始。1963年在长春召开了第一届全国蜱螨学术讨论会,至今已有30年。近十几年来,蜱螨学的研究进展较快,中国经济昆虫志中有关蜱 相似文献
19.
中华硬蜱Ixodes sinensis Teng系邓国藩(1977)所建立。以前文献中将此种误订为蓖子硬蜱I.ricinus或全沟硬蜱 I.persulcatus。作者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详细观察了中华硬蜱幼虫的形态,发现它与蓖子硬蜱和全沟硬蜱的幼虫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0.
硬蜱属Ixodes自Latreille 1795年建立,至今已记录约250种,为硬蜱科中最大的一属。该属下分20亚属,其中以硬蜱亚属Ixodes(s.str.)种类最多,约占全属种类的1/3。硬蜱属的分布以非洲区、古北区和新北区的种类为多,澳大利亚区的种类较少,东洋区的种类亦不多,新热区的记录很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