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吸虱亚目是真兽类动物的永久专性体表寄生虫.吸虱亚目的线粒体基因组发生了剧烈的裂化,形成了不同于以往典型单一大环的多个裂化微环.本文对17种吸虱以及外群尖叫虱Bothriometopus macrocnemis的trnL1(tag)和trnL2(taa)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探讨trnL1(tag)和trnL2(taa)基因间的独立进化和协同进化.[方法]对云南采集到的3科3属4种吸虱(弯多板虱Polyplax reclinata、锯多板虱Polyplax serrata、太平洋甲胁虱Hoplopleura pacifica和麝鼩钩板虱Ancistroplax crocidurae),用Illumina MiSeq PE250平台高通量测序后与GenBank中查找的其它13种吸虱及尖叫虱的trnL1(tag)和trnL2(taa)基因序列进行比较,采用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MP)分析17种吸虱trnL1(tag)和trnL2(taa)基因的进化关系.[结果]17种吸虱的trnL1(tag)和trnL2(taa)基因均形成典型的三叶草结构,trnL1(tag)和trnL2(taa)基因在虱属、阴虱属和猴虱属中有较长的等同序列;在甲胁虱属和钩板虱属中有很短的等同序列;在多板虱属、微胸虱属和血虱属中的等同序列介于二者之间.常见典型单一环状线粒体基因组物种的trnL1(tag)和trnL2(taa)基因等同序列的长度在6-10 bp之间.对17种吸虱的trnL1(tag)和trnL2(taa)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发现不同属吸虱的trnL1(tag)和trnL2(taa)基因序列相似度差异较大,同属内吸虱的trnL1(tag)和trnL2(taa)基因序列相似度差异较小.基于17种吸虱及尖叫虱的trnL1(tag)和trnL taa)基因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trnL1(tag)、trnL2(taa)及trnL1(tag)和trnL2(taa)基因间既有协同进化又有独立进化.[结论]trnL 1(tag)和trnL 2(taa)基因等同序列较长的吸虱易发生协同进化,等同序列较短的吸虱易发生独立进化.吸虱亚目的trnL tag)和trnL2(taa)基因协同进化是长期的或发生在远缘物种间,而独立进化是短期(两次重组事件间)的或发生在近缘物种间.吸虱亚目线粒体基因组的裂化模式可能影响trnL1(tag)和trnL2(taa)基因等同序列的长短.  相似文献   

2.
孟艳芬  郭宪国  门兴元  吴滇 《昆虫学报》2007,50(11):1140-1145
以云南省16种主要小兽宿主体表吸虱群落为分类单元,以基于共54个群落特征变量的各群落优势虱种的相对优势度Dr、染虱率RL、虱指数IL、总染虱率RLT和总虱指数ILT及各群落的结构参数(平均丰富度 、平均均匀度 、平均多样性指数 及平均优势度指数 )来探讨云南省吸虱昆虫与其宿主协同进化的关系。运用SPSS12.0统计软件中的系统聚类分析,对16种主要小兽宿主体表吸虱群落进行数量分析。结果将16种小兽宿主体表吸虱群落分为8个类群。隶属同一个属的小兽,其体表吸虱群落相似程度高,在系统聚类分析中聚为一类; 大多数吸虱群落相似性大小与相应小兽宿主在动物分类上的近缘性高低呈高度一致。结果提示: 吸虱昆虫与其所寄生的小兽宿主存在同步进化的关系,特定的小兽宿主,其体表吸虱群落的构成比较稳定,宿主动物的近缘关系越近,其体表吸虱群落的相似性越高,这是吸虱昆虫与小兽宿主协同进化的一个重要生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3.
噬藻体和蓝藻间的基因转移及协同进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物种之间的水平基因转移广泛存在于细菌、古生菌和真核生物中,并能造成同一生境中种群的快速协同进化。噬藻体是感染蓝藻的专一性病毒,近年研究表明其在蓝藻水华生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人们认识到了噬藻体的重要生态地位。综述了物种间的水平基因转移,介绍了噬藻体遗传多样性研究中常用的光合作用基因、结构蛋白基因等靶标基因所介导的基因转移以及基因转移引起的病毒和宿主的协同进化,并介绍了研究基因转移所用到的试验技术以及今后所要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由于与植被的演替、分布、农作物栽培、杂草危害等的密切关系,植物种之间的竞争和共存一直是生态学家感兴趣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某些植物群落中众多竞争者共存这个问题至今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人们把资源生态位分离(resource niche patitioning)、极限相似性(Limiting similarity)和高斯竞争排斥理论(Gause's competitive exclusion theory)看作是解释竞争和共存现象的重要理论依据,提出了关于相互竞争植物种共存机制的种种解释,本文将这些解释归并为两大类,一类为与进  相似文献   

5.
本文编撰我国甲胁虱属22种吸虱的检索表,并描述采自云南的解氏甲胁虱,新种HoplopleuraxieiChin,sp.nov。  相似文献   

6.
马虱属Ratemia原为多板亚科Polyplacinae的一个属(Ferris,1951),最近Kim和Ludwig(1978)将之提升为一个科,马虱科Ratemiidae。本属原仅有一个种,小鳞马虱R.squamulata(Neumann)。至1958年Fiedler和Stampa才描述了第二个种,即R.bas-soni。两种均寄生于非洲的斑马Equus burchelli,但小鳞马虱并曾发现于乌干达的家驴上。本文描述的新种是本属的第三个种。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甲胁虱属吸虱(虱目:甲胁虱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胁虱属(Hoplopleura)是吸虱中种类最多的一属,主要寄生啮齿动物。Ferris(1951)在其吸虱专著中记录了49种。近二十多年来,新种陆续发现,至今已记录的共90余种。本文根据我们以在收集的标本,结合文献资料加以整理,报道我国甲胁虱属共11种,其中包括一新种和3新纪录。  相似文献   

8.
金大雄 《昆虫学报》1975,(3):341-346
1952年1—3月我们在云南大理的树(鼠句)(Tupaia glis Diard)体上采有吸虱,经研究鉴定为一新属、新种,订名为丁Tupaiphthirus dolabrifer。现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科隆的Max Planck植物遗传研究所的William Martin、Alfons Gieri和Heinz Snedler等人在最近一期自然杂志(Nature)中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显花植物可能早已存在于其最早的化石证据之前。他们是通过研究现代的显花植物基因得出这一结论的。通过比较不同种的基因间的微小差异,研究者们建立了一棵系统树,以表示树趋异性不同分枝的顺序。接下来的工作是确定每一分枝出现的时间和基因突变速率以及品种间变化所需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Ferris(1951)在其专著中,在新血虱属Neohaematopinus Mjoberg,1910下列有五个异名,其中包括拟颚虱属Linognathoides Cummings,1914。其后Benoit(1961,1969)建立了两个和它相近的属Johnsonpthirus属和Alenapthirus属。Kim及Ludwig(1978)在研究吸虱的科阶元分类中,在多板虱科下列14属,包括新血虱属和Alenapthirus属,但在新血虱属下特别注明包括Johnsonpthirus属。1982年Kim及Adler在整理新血虱属(广义,依Ferris,1951)中,就成虫和若虫的形态确立了新血虱属(狭义)和Johnson-  相似文献   

11.
比较和分析2009~2011年广州地区分离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PB1-F2基因和世界各地甲型H1N1流感病毒PB1-F2基因的变异情况,为该蛋白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奠定基础。对分离自中国广州地区2009~2011年人类感染的17株新型H1N1和1株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进行了PB1-F2基因克隆和序列测定,通过与GenBank数据库中68株人类新型H1N1和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参考株的PB1-F2基因进行比对。结果表明,甲型流感病毒的PB1-F2基因进化树形成了2个不同的进化分支。全部2009~2011年新型H1N1流感病毒为一分支。广州地区PB1-F2基因与其它地区分离到的新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均为截短型变异。本实验室分离的1株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也发生了第12位氨基酸截短突变。广州地区新型H1N1流感病毒PB1-F2截短蛋白与其它地区病毒相比未发生氨基酸变异,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发现类似新型H1N1流感病毒PB1-F2的截短变异,提示新型H1N1流感病毒和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PB1-F2可能发生早期重组。  相似文献   

12.
在对云南省9个县(市)抽样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对境内小型哺乳动物(小兽)体表吸虱昆虫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物种多样性用物种丰富度表示,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计算采用Shannon-Wiener方法。所捕获的2745只小兽经分类鉴定隶属啮齿目、食虫目、攀目、兔形目和食肉目5个目中的10科、25属、41种。从各种小兽宿主体表共采集到吸虱昆虫18165只,经分类鉴定隶属4科、6属、22种,其种类明显少于宿主种类。几乎每种小兽宿主体表都有固定的吸虱种类寄生,但吸虱种类数很少(1-4种)。动物分类上接近的宿主,其体表的优势吸虱种类基本相同。研究结果表明,小型哺乳动物体表吸虱昆虫的物种多样性很低,群落结构十分简单。研究同时提示,吸虱昆虫与小兽宿主之间可能存在高度一致的协同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13.
记述了中国等足目寄生亚目鳃虱科褐虾鳃虱亚科3种,即普吉特褐虾鳃虱Argeia pugettensis Dana,1852;大西洋褐虾鳃虱Argeia atlantica Markham,1977和阚氏盖鼓虾鳃虱Stegoalpheon kempi Chopra,1923,其中后2种为新纪录.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标本馆.  相似文献   

14.
猪尾鼠属(Typhomys)与印度的山刺鼠属(Platacanthomys)都是特化的啮齿动物,自成一科,即山刺鼠科(Platacanthomyidae)。迄今两属各仅有一种。它们与睡鼠相近,并曾被纳入同一科:睡鼠科(Muscardinidae)。睡鼠科分布于欧洲、中亚及北非。虽然日本也有分布,但在我国仅见于新疆。它们有类似松鼠的体形和习性。山刺鼠科则仅记录于东洋界。猪尾鼠Typhlomys cinereus Milne-Edwards发现于福建,  相似文献   

15.
分别以斑马鱼(Danio rerio)和鲤(Cyprinus carpio L.)为研究材料,通过克隆斑马鱼和鲤miR-1-2和133a-1的基因间增强子序列,利用活体和离体实验探讨其是否具有肌肉特异性;并通过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等研究转录因子MyoD是否调控该序列。研究结果显示:在活体实验中,无论斑马鱼还是鲤, miR-1-2/133a-1基因间序列均有肌肉特异性,且保留有保守区域(cr,含有E-box)的序列,注射72h后GFP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突变体。体外细胞实验也显示,转染含有cr序列的实验组,分化后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高于分化前。进一步探讨MyoD对miR-1-2/133a-1基因间序列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无论是斑马鱼还是鲤, miR-1-2/133a-1基因间序列活性均受MyoD调控。结果为完善鱼类肌肉发育机理,及未来的鱼类分子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晚石炭纪——古翅类和新翅类昆虫的大发展生活在晚石炭纪的昆虫,已知有11个目,其中7个目已经绝灭,有4个目(缨尾目、蜉蝣目、直翅目和(虫非)蠊目)一直延续到今天。那时的有翅昆虫已分化为古翅类和新翅类两大类群。古翅类包括原蜻蜓  相似文献   

17.
中生代——恐龙盛极一时,昆虫欣欣向荣中生代昆虫区系最引人注意的特点是古生代的各目化石昆虫大都没能延续到中生代,其中只有一个目(舌鞘目)例外,但也只延续到中生代早期的三叠纪,以后很快也就消失了。三叠纪已经开始发现一些原始的膜翅目和半翅目昆虫化石。到了侏罗纪,虽然庞大的爬行动物仍然统治着世界,翼龙仍然支配着天空,  相似文献   

18.
(续1998年第33卷第6期第14页)3内共生学说真核细胞除了有细胞核外,细胞质中还有多种细胞器,这些细胞器的起源和进化同样是细胞进化的重要事件。其中研究得最多,争论也最大的是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和进化。作为经典的学说,一直有人认为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原...  相似文献   

19.
大黄属(Rheum L.)是蓼科(Polygonaceae)中一个高度分化的大属,广泛分布在亚洲和欧洲的高山和沙漠地区,全世界约60种,其中在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发现了约40种。该属种的高度分化曾被推测是第三纪末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以及第四纪气候的反复变化所引发的适应性辐射导致。为进一步了解大黄属植物辐射式物种分化的分子适应机制,该研究选取34个形态上多样化的大黄属物种,利用系统发育分析软件,在时间框架下采用位点模型和分支模型对大黄属的叶绿体ndhF基因进行了适应性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大黄属植物的分子进化系统树呈现短而平行的辐射式分支式样,显示出典型的物种快速辐射多样化特征;用位点模型检验ndhF基因是否存在经受正向选择(ω1)时,在氨基酸水平上共鉴定出3个NDHF亚基的正选择位点(188H,465H,551L),对NDHF亚基的二级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编码的188H氨基酸位于α螺旋上。大黄属植物可能通过这些结构域的适应性进化,适应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以及第四纪气候的反复变化而引发的陆地生态系统改变。该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对该属植物的实验分析提供首选位点。  相似文献   

20.
共生体系的长期维持引发了一系列进化问题, 特别是共生双方的相互适应、协同进化成为进化理论的一大挑战。榕和传粉榕小蜂是目前所知的专性最强的共生体系之一, 两者异常丰富的物种组成以及宿主多样的生活型为以上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体系。早期认为榕与其传粉小蜂间均为狭义协同进化, 一对一原则在该体系中具有普适性。然而近年来发现越来越多的例外, 特别是宿主转移现象在某些地区、某些榕属类群中的普遍存在, 使榕及其传粉小蜂间严格的物种专一性及协同进化发生在物种水平的观点受到质疑, 最近提出了一个新的协同进化模式来解释榕与其传粉小蜂的对应关系。榕与传粉小蜂间的进化模式说明两者间既有狭义的协同进化, 也有发散协同进化关系, 从而导致它们之间物种专一性不同。目前, 两种协同进化模式在该系统中的相对重要性仍存在很大争议, 不同地区、不同榕属类群中两者的物种专一性程度和产生原因可能有很大差异, 榕与传粉榕小蜂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不能将某些地区和某些类群的结论简单扩展, 有关该体系协同进化主导模式的正确评判有待于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榕属类群对应传粉小蜂的物种组成、来源方式, 以及共生双方的系统发生关系进行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