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总结以往孢粉实验室处理常用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广西晚泥盆世等地碳化较强的孢粉氧化问题进行了讨论。重点叙述将碳化较强的黑色不透明孢粉氧化转变为棕色透明孢粉的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主要事项。文章还讨论了孢粉氧化后的稳定性,并介绍了国外在这方面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2.
段亚平 《生命的化学》2001,21(6):516-517
1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LDL)的发现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的泡沫细胞病变与巨噬细胞的脂化胆固醇积累相关 ,在巨噬细胞极少发现LDL受体 ,特别是遗传性LDL受体缺乏的同形合子患者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及其动物模型中 ,极早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以后用抗氧化药能阻止高LDL血症的实验兔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用特异性的氧化LDL的单克隆抗体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 ,从高脂血症的患者及动物模型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部位检出氧化LDL。LDL的氧化变性的实际部位在活体内 ,特别是在血管壁内发生 ,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葡萄糖氧化过程和软脂酸氧化过程的分析,厘清生物氧化过程中的脱羧、脱氢、加水、电子传递等过程的内在逻辑联系,并以C原子周围化学键的变化为基础,分析糖类化合物和脂类化合物被氧化的内在规律,找到利用糖类和脂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推导氧化反应产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甲烷氧化细菌氧化活性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对土壤含水量、温度、施肥措施、土壤中CO_2和O_2含量等几个影响甲烷氧化细菌氧化活性的因素作一综述,分析其原因,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锰氧化细菌     
锰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但锰过多又可造成中枢神经功能紊乱。在自然环境中,微生物直接或者间接地成为锰循环的主要催化剂。在Mn(Ⅱ)的污染及治理中,微生物也成为人们首先考虑的对象。在当前的微生物治理锰污染的研究中,基础研究和应用已经有了较大进展,主要是利用锰氧化微生物氧化Mn(Ⅱ)至Mn(Ⅳ)  相似文献   

6.
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直接影响细胞的生存、活化和增殖。硫氧化还原蛋白是一个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它和NADPH以及硫氧化还原蛋白还原酶一起协同作用,组成蛋白质的一个重要的还原体系。这个还原体系还与谷胱甘肽等共同控制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对维持和调节细胞的氧化还原内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另一方面,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又可以通过对多种信号分子的作用直接影响细胞的多种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7.
硝酸盐和硫酸盐厌氧氧化甲烷途径及氧化菌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烷属于温室气体,厌氧氧化甲烷有效地减少了大气环境中甲烷的含量。依据吉布斯自由能变,以SO42、Mn4+、Fe3+、NO3等作为电子受体,厌氧条件下甲烷可以转化为CO2。重点阐述以SO42和NO3为电子受体时甲烷厌氧氧化的机理、反应发生的环境条件以及甲烷厌氧氧化菌的特点。针对目前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SO42为电子受体时,甲烷厌氧氧化的可能途径包括:逆甲烷生成途径、乙酰生成途径以及甲基生成途径。甲烷的好氧或厌氧氧化协同反硝化是以NO3为电子受体的甲烷氧化的可能途径。环境中的甲烷、硫酸盐或硝酸盐的浓度,有机质的数量,以及环境条件对甲烷的厌氧氧化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细胞内氧化还原状态直接影响细胞的生存、活化和增殖。硫氧化还原蛋白是一个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它和NADPH以及硫氧化还原蛋白还原酶一起协同作用,组成蛋白质的一个重要的还原体系。这个还原体系还与谷胱甘肽等共同控制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对维持和调节细胞的氧化还原内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另一方面,细胞的氧化还原状态又可以通过对多种信号分子的作用直接影响细胞的多种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9.
硫氧化细菌的种类及硫氧化途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硫,作为生物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参与了细胞的能量代谢与蛋白质、维生素和抗生素等物质代谢。自然界中,硫以多种化学形态存在,包括单质硫、还原性硫化物、硫酸盐和含硫有机物。硫氧化是硫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指单质硫或还原性硫化物被微生物氧化的过程。硫氧化细菌种类繁多,其硫氧化相关基因、酶和途径也多种多样。近几年,相关方面的研究已取得很多进展,但在不同层面仍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主要围绕硫氧化细菌的种类及硫氧化途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用氧化亚铁硫杆菌膜氧化装置加速亚铁的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物湿法冶金中应用活性生物膜的方法,是近几年来的新进展。由于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的培养周期较长,影响硫酸高铁溶液的再生,使利用该菌浸矿受到一定限制。采用细菌膜氧化装置,即一种富含该菌的多孔黄钾铁矾薄膜[MFe_3(SO_4),(OH)_6]*,使大量细菌始终处于对数期的氧化活性状态,从而可以连续、快速地将大量亚铁氧  相似文献   

11.
生活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量约占全球甲烷排放总量的6%~12%,是大气甲烷的重要生物源之一。生活垃圾填埋场覆土中的甲烷氧化菌能氧化填埋气中的甲烷,是填埋场甲烷排放控制的重要途径。本文综述了填埋场覆盖层甲烷生物氧化的微生物机理、覆土甲烷生物氧化强化工艺和技术、填埋场环境中甲烷氧化微生物研究的最新进展。现有研究有效提高了填埋场覆盖层甲烷生物氧化的性能,但对占填埋场甲烷产生总量很大比重的封场前甲烷排放控制关注较少,因此,今后应加强封场前甲烷排放的研究,提高日覆盖和中间覆盖材料的甲烷氧化率并加快其甲烷氧化启动。  相似文献   

12.
13.
氨的厌氧氧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氨的厌氧氧化王建龙(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084)关键词氨氧化废水脱氮工业排放的含氮废水和农业施用的氮肥随雨水冲刷入江河、湖泊,生活污水排入受纳水体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这...  相似文献   

14.
真核生物中正确二硫键的形成是在内质网中由二硫键异构酶PDI及相关蛋白催化的,而在原核生物大肠杆菌中二硫键的氧化、还原和异构化发生在细胞周质,由一系列的二硫键氧化还原酶完成。从1991年Badewell发现第一个氧化还原蛋白DsbA开始,目前已发现有七种二硫键氧化还原酶。DsbB、DsbD、DsbE/CcmG及CcmH位于细胞膜上,DsbA、DsbC、DsbG在细胞周质空间中。DsbA和DsbB的氧化和电子传递链相联系,而DsbC、DsbD、DsbE、DsbG和CcmH的还原需要来自细胞质的电子传递。  相似文献   

15.
美国加州Thousand Oaks公司的科学家Enely,B.D.利用工程菌,特别是大肠杆菌使萘氧化成诸如水杨酸一类的制药业及其它行业用的化学物质。这株工程菌是从恶  相似文献   

16.
真核生物中正确二硫键的形成是在内质网中由二硫键异构酶PDI及相关蛋白催化的,而在原核生物大肠杆菌中二硫键的氧化、还原和异构化发生在细胞周质,由一系列的二硫键氧化还原酶完成.从1991年Badewell发现第一个氧化还原蛋白DsbA开始,目前已发现有七种二硫键氧化还原酶.DsbB,DsbD、DsbE/CcmG及CcmH位于细胞膜上,DsbA、DsbC,DsbG在细胞周质空间中.DsbA和DsbB的氧化和电子传递链相联系,而DsbC、DsbD,DsbE,DsbG和CcmH的还原需要来自细胞质的电子传递.  相似文献   

17.
磷脂是构成生物膜和脂蛋白的重要成分,容易在自由基或非自由基以及酶促条件下发生氧化修饰,形成氧化磷脂(oxidized phospholipids,OxPLs),并进一步产生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氧化产物.临床证据表明,OxPLs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展过程中不断生成和转化,并在病变处积累...  相似文献   

18.
氧化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细胞的主动死亡,它参与调节机体许多生理及病理过程.近年的研究表明细胞凋亡与氧化有密切关系.当细胞外诸如辐射、高氧、高温、感染、衰老等信息通过活性氧传入细胞,引起细胞脂质过氧化或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的表达,通过一系列生化反应,最终发生细胞凋亡.原癌基因bcl-2可能起着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黄铁矿的细菌氧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研究了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rillus ferrooxidam,T-M)菌株在黄铁矿I和II上的生长和氧化的效果。用粒径一300网目的矿粉,进行了5%矿浆浓度的摇瓶浸出试验,获得细胞量108—109个/ml,浸出铁分别为18.9g/L和18.6g/L,比无菌对照快56—60倍,说明黄铁矿只靠空气化学氧化极其缓慢。浸出的铁和生成硫酸量的计算值与化学理论值基本相似。扩大矿石粒径至一20 mn,用矿量20 kg的柱式细菌连续浸出近一年的结果表明,浸出铁速度稳定在0.6—1.5 g/L/d,pH值下降至0·95一l·0的最佳水平。最佳浸出pH为2.0,pH范围1.0—5.0。适应菌株T—py在黄铁矿上生长比原始菌T—M的生长迟缓期缩短,加速了铁的浸出和硫酸产生的速度。在黄铁矿浸出系统中,未发现元素硫存在。此文还讨论了细菌 氧化黄铁矿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茶儿茶素氧化机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制茶发酵过程中,儿茶素可发生苯骈环化反应而形成茶黄素,茶黄素还可转化成茶萘酚醒、脱氢茶黄素和高聚合物;同时,儿茶素可发生二聚合反应产生原花青素类以及双黄烷醇类等物质;儿茶素还可能与茶没食子素、杨梅甙、阿福豆素、维生素C、茶氨酸发生聚合反应,形成加合物。体外自由基清除实验表明,儿茶素具有优良的抗氧化特性。儿茶素在清除自由基时,自身氧化产生双黄烷醇,也可发生A环的断裂而产生羧酸类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