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黑曲霉β-葡萄糖苷酶催化香兰素葡萄糖苷水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在香兰素葡萄糖苷溶液中加入黑曲霉菌种发酵制取的β-葡萄糖苷酶,进行酶促反应实验,定时取样进行高效液相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在反应过程中,溶液中香兰素葡萄糖苷的含量呈逐步下降趋势,香兰素的量呈逐步增加趋势;而在没有加β-葡萄糖苷酶的对照实验中,整个反应过程中香兰素葡萄糖苷的含量基本没有出现什么变化,在反应液中也没有检测到香兰素,这说明黑曲霉β-葡萄糖苷酶能够催化香兰素葡萄糖苷分解为香兰素的反应.  相似文献   

2.
香荚兰酶促生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浦帆  江明 《云南植物研究》1998,20(3):355-361
采用HPLC分析监测不同生香阶段和陈化期的香荚兰豆荚中香兰素等4个糖甙水解成分的含量变化。用β-葡糖甙酶处理香荚兰青荚,处理后之豆保,香兰素等4个糖甙水解成分的含量均远高于对照。对加酶量,酶促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值4个关键因素进行条件筛选研究,并在所选最佳反应条件下,对不同生香阶段的豆荚进行酶处理。  相似文献   

3.
不同生香阶段香荚兰豆荚中糖甙水解成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葡糖甙酶处理香荚兰青荚,HPLC测定酶处理豆荚和空白对照样中香兰素、香兰酸、对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甲酸4个糖甙水解成份的含量。对不同生香阶段的香荚兰豆荚进行上述水解成份的定性,定量分析度监测其在豆荚完整陈化过程中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可为完善生香加工技术,提高豆荚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干旱及半干旱地区,豆科灌木及树的豆荚,无论是鲜嫩的还是成熟了的,均可作为人、畜食物。嫩豆荚可以当蔬菜食用,成熟的种子可磨成粉做面包,也可经发酵处理后生产饮料。在美国得克萨斯(Texas)州,当地广为分布的腺牧豆树(prosopis glandulosa Faba Ceae)就是一种极好的豆科植物资源。腺牧豆树豆荚在开花后第十天时,呈扁平状,长度为17~18厘米,易于咀嚼;第十五天时,豆荚稍硬,种子初步形成;二十天时,豆荚外壳上出现淡黄色斑点。六十五天时,豆荚完全变黄,豆子成熟,呈棕黄色,有甜味;腺牧豆树豆荚内含18~20颗又小又硬的种子,长  相似文献   

5.
邱式邦 《昆虫学报》1953,(4):181-184
紫蓝小灰蝶在广西柳州沙塘是因种野百合属绿肥豆荚的主要害虫。此外该虫还为害木豆、刀豆和扁豆。根据文献该虫也为害荷兰豆和蚕豆。 小灰蝶和豆荚螟为害绿肥豆荚的特征和区别文中有详细的叙述。 小灰蝶以卵态在绿肥的花苞、嫩荚、茎和叶上越冬。幼虫为害豆类的时期自3月下旬直至12月上旬。在饲育室内一年发生7—8代。一世代需时20—176日。 成熟绿肥豆荚被害率自1.8—22.6%不等,本虫更为害花朵和嫩荚,使之凋落,不能结实。 绿肥作物终年开花结荚,不独是小灰蝶越冬的理想寄主,也助长其他重要豆作害虫如豆荚螟的繁殖。作者建议及时和合法刈割绿肥是解决本虫和若干其他豆作害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香兰素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香料,在较多行业中用途广泛。天然来源的香兰素受诸多因素的限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化学法合成的香兰素是主要原料来源。近年来,随着自然资源的不断枯竭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通过微生物转化适宜的底物生物合成香兰素逐渐变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以丁香酚、异丁香酚和阿魏酸为底物的细菌、真菌生产香兰素的相关研究进展,阐述丁香酚、异丁香酚、阿魏酸产香兰素代谢途径的研究,以及生物技术在这一领域的运用。香兰素的生物合成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转化合成香兰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兰素是食品工艺中应用最广泛的香料之一。本文首先探讨了能够合成香兰素的微生物,其次讨论了可用于合成转化香兰素的底物,阐述了测定香兰素的方法,最后对生物合成香兰素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研究香兰素在大孔吸附树脂LX-02上的吸附平衡、动力学以及动态吸附和解吸过程。考察p H对香兰素吸附的影响,并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香兰素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树脂LX-02吸附香兰素的最适p H为4.5;Freundlich模型可以更好地拟合香兰素吸附等温线(R2=1),香兰素在LX-02树脂上的吸附为放热过程,最大吸附量为162.96 mg/g。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香兰素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阶动力学模型。香兰素在树脂上的传质速率随着温度和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20 min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动态吸附和解吸实验发现,温度升高会导致香兰素在树脂上的吸附量降低,而流量对树脂吸附香兰素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因此,最佳上柱条件为温度298.15 K、流量2 m L/min,最适解吸剂为0.05 mol/L Na OH。  相似文献   

9.
以廉价的合成香兰素掺入香荚兰提取物是香荚兰提取业中的严重问题。它涉及每年香荚兰提取物产品的几百万美元交易。香兰素是天然香荚兰豆经熟化后的产物,而合成香兰素通常是用造纸厂的亚硫酸盐废液中的木质素合成的。1唡合成香兰素的香味强度相当于1加仑单倍(Single-fold)香荚兰提取物;前者每唡价格为0.33美元,而后者1加仑价格达40美元,很明显,以合成香兰素进行掺假,在经济效益上十分诱人。 香荚兰豆提取物掺假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异丁香酚的生物转化及香兰素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粘质沙雷氏菌菌株AB 90027产生的离体酶催化异丁香酚进行生物转化,结合TLC、GC、UV-VISI、R等测试手段对异丁香酚的转化途径进行了探讨,借助薄层扫描法对不同反应体系下产物香兰素的产率作了比较,并研究了可催化异丁香酚合成香兰素的酶在细胞的存在位置。结果表明:在酶的作用下,异丁香酚分别经过阿魏酸和香兰素两条途径开环降解成小分子,中间产物香兰素产率可达10.90%,催化合成香兰素的酶主要是胞外酶。  相似文献   

11.
香兰素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香料之一,广泛应用在食品饮料、香精香料和医药工业等领域中,全球每年的需求量超过16 000 t.鉴于人们对纯天然绿色食品的追求日益增长,天然香兰素高效的生产方法也成为研究的热点.通过对各种香兰素生产方法的比较,明确提出微生物合成方法的主导地位,综述了香兰素的生物合成途径以及合成关键基因和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探讨了不同生物合成途径的优劣之处,并展望了利用微生物高产天然香兰素存在的瓶颈以及有潜力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验证了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ATCC13525)香兰素脱氢酶基因(vanillin dehydrogenasegene,vdh)的功能。基因vdh表达产物(Vdh)的活性测定结果显示Vdh具有很高的活性,而且不经IPTG诱导的Vdh也具有同样高的活性。经过4 h的体外酶促反应,重组蛋白Vdh能把95%以上的香兰素转化为香兰素酸,从而验证了vdh基因的表达产物具有香兰素脱氢酶的功能。同时发现NAD 是从香兰素到香兰素酸体外转化必不可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食品安全问题在中国范围内频发,严重威胁民众的健康和安全。为防止此类问题发生,对于由微生物污染食品所产生的危害,可通过添加抗菌剂有效降低安全隐患,随着食品安全法的不断完善,抗菌剂的添加量也愈加严格和规范。香兰素是一种具有抗菌性的传统食品添加剂,但是目前缺乏对其抗菌机制的全面理解,因此,限制了香兰素在抗菌特性方面的广泛应用。有鉴于此,现对香兰素的结构、功能与抗菌活性的相关性及其抗菌机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并对具有抗菌特性的香兰素衍生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矮生菜豆豆荚产量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以8个矮生菜豆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单株豆荚产量与其主要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单株豆荚产量及作为豆荚产量构成因素的主茎高、分枝数、花序数、豆荚数、豆荚长和豆荚重在品种间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但这些产量构成因素与单株豆荚产量之间,无论是表型相关系数还是遗传相关系数或是环境相关系数均未达到显著水平。通径分析结果显示,一个与单株豆荚产量关系密切的性状。其对单株豆荚产量的效应总是由于存在一个或多个负向的间接通径系数而被削弱。从而掩盖了该性状对单株豆荚产量的遗传效应,从表型和遗传通径系数看,对单株产量最为重要的是单株结荚数及单株花序数。单株分枝数、主茎高和豆荚重其次。豆荚长则较为次要。根据通径分析结果,就矮生菜豆丰产性育种中各有关性状的选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培养基的组成及添加吸附剂对香荚兰细胞悬浮培养产生香兰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吸附剂活性炭及XAD-2后,香荚兰细胞产生的香兰素含量明显增加,而且活性炭的效果优于XAD-2;香荚兰细胞在全组成的MS培养基中香兰素含量均低于由矿物质盐组成培养基中的含量。可以考虑采用二步培养法来培养香荚兰细胞及产生香兰素。  相似文献   

16.
复合诱变法选育香兰素高转化率菌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紫外线照射和He-Ne激光修复对香兰素生产菌链霉菌Streptomyces sp.L1936进行复合诱变,得到香兰素高产菌株Streptomyces sp.L1936-8。结果表明:出发菌株经过诱变处理后,脱乙酰酶酶活提高了75%,香兰素氧化酶酶活降低了37.5%,香兰素产量提高了33%。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是根据植株上豆荚的长度和宽度(或体积)来估算生长在羽扇豆植株上豆荚的物质重量。此方法简单容易。一个豆荚的体积不仅取决它的长、宽绝对值,而且也决定了它的形状、即长和宽的  相似文献   

18.
香荚兰细胞悬浮培养产生香兰素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文报道了碳源、氮源及吸附剂对香荚兰细胞悬浮培养产生香兰素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比葡萄糖及果糖更适合作香荚兰细胞生长及产生香兰素的碳源,最佳蔗糖浓度为5%;当培养基中仅含KNO3,则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和香兰素的形成,培养液中去掉KNO3仅含NH4NO3时,细胞生长和香兰素形成均被抑制;培养基添加吸附剂后,香美兰细胞产生的香兰素含量明显增加,活性炭的效果优于XAD-2,而且活性炭用量增加,香兰素的产量亦增加。  相似文献   

19.
西花蓟马取食不同豆科蔬菜的实验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是传入我国的重要入侵害虫,在贵阳地区对豆科蔬菜为害十分严重。在25℃条件下,组建了西花蓟马取食大豆叶片、豇豆叶片、四季豆叶片和四季豆豆荚时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西花蓟马未成熟期取食四季豆豆荚时存活率最高,取食其它3种豆科蔬菜时存活率相差不大。西花蓟马取食四季豆豆荚时内禀增长力最高为0.1626,取食豇豆叶片时最低为0.0834,净增值率也是取食四季豆豆荚时最高,取食大豆叶片时最低,表明四季豆豆荚最有利于西花蓟马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在不同豆科蔬菜上的稳定年龄组配中未成熟期所占的比例很大,而成虫期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0.
采用再生几丁质亲和层析和两性电解质等电聚焦电泳,纯化了扁豆荚几了酶,其分子量30kD,等电点为9.1,主要呈内切酶活性。扁豆荚中不同组织几丁酶比活力有很大差异。在豆荚发育过程中,其酶活性变化呈单峰曲线,而比活力则持续上升,表明扁豆几丁酶活性变化与发育相关。经HgCl2处理后,扁豆荚壳和种子的几丁酶活性均明显提高。在扁豆荚发育的不同阶段,几丁酶的诱导特性也有明显差异,幼嫩豆荚几丁酶诱导活性的增加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