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说起热带鱼,很多人脑海中就浮现出色彩斑斓的小鱼欢快游动的情景,但是这情景很可能是朦胧的,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对于热带鱼都没有很清晰的概念,也可以说,热带鱼本身就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相似文献   

2.
<正>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总是觉得自己事事在理,别人都是错的,这类人属于自恋型人群。自恋的人听不到别人的声音弗洛伊德曾用希腊神话来做一个隐喻:自恋的象征性形象是水仙花。神话故事里有个人物名字叫纳西斯,他妈妈生完他以后发现这个孩子长得很美,但是很不幸,这个孩子被诅咒  相似文献   

3.
在位于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一侧的"红庙河农家乐"用餐时,发现有一位戴眼镜、很斯文的小伙子在忙着上菜,对人非常和蔼,很有礼貌。一开始大家都以为是掌柜的儿子在帮忙,就随口和他聊天,没想到他就是此农家乐的掌柜,有一个比较传统的名字——郑传家,在攀谈中,更让我们惊异的是他居然是大学本科毕业生,曾任职于华为公司,2011年初选择回乡接手父母经营了多年的"农家乐"。他的经历吸引了我们,我们邀请他和我们聊聊,小伙子略带腼腆地接受了我们的邀请。  相似文献   

4.
知识果味派     
正为什么蜘蛛为什么会长"腿毛"?人类或多或少都长有腿毛。腿毛能帮助我们调节体温,也可以起到一些阻挡蚊虫叮咬的作用,不过效果很有限。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可有可无,有些人为了美观想脱毛也未尝不可。蜘蛛也长有"腿毛",不过对它们来说,"腿毛"的作用就大了——它们往往起着听觉、嗅觉和味觉的作用。除此之外,有一些蜘蛛的腿毛还能帮助它们紧紧抓住物体表面,让蜘蛛在光滑的地方也能行动自如。  相似文献   

5.
在植物生理实验中,往往有许多实验是不能得到预期的结果,我想在这方面工作的同志都曾有同感的。正因为这样我们很希望大家能通过通讯把各自的一些经验报导出来,对于大家的工作一定是会有帮助的。现将我们在实验中的点滴经验介绍如下: 一.叶绿体色素的彩谱分析法这个实验我们原来是根据汤佩松先生编“植物生理学实验”书中的灯心法来作的,可是几年来这个方法对我们来说都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色素通过灯心扩散得很慢,甚至不久在灯心上就产生了像霜一样的东西,这时就扩散得更慢了;卽是经过长时间形成的色环也非常小,四种色素无法分得  相似文献   

6.
地球早期的生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 《化石》2005,(3):2-7
有些东西每个人都以为很明白,但是仔细追究起来却又不甚了了。例如单拿出一些常见的东西来要判断是否是生命,大概不会有什么困难,但是当迫问“什么是生命”就难以回答了。古人因为植物“不动”,从而认为其低动物一等,更接近无生命的物体;但是即使是植物也很容易与岩石等无生命的物质区分开来。自从发明了显微镜,人类认识到了更多的生命形式。千差万别的类群都被我们看作的生命,在此背后的标准是什么?生命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神奇的岜沙     
<正>传闻岜沙很古老,充满了传奇与诱惑。慕名已久,十月的一天,我和几个同伴终于驱车来到了这个位于贵州省从江县距县城仅7公里远的苗寨。真怪,岜沙的"岜"字,当地人都读为一个普通话中所没有的发音"biā",从这个"biā"字里,你就能立刻领会到它独特、原始和神奇的味儿。崇拜树木岜沙,苗语的意思是草木繁多的地方。走进岜沙,似乎来到一个远离凡俗、隔绝喧嚣的圣地。村寨依山而建,四面崇山峻岭,古树参天。在岜沙人的眼里,每一棵树就是  相似文献   

8.
过去我们已经知道,外界的物体经过眼球的瞳孔,水漾液,水晶体,玻璃液,而到达网膜上形成一个倒像,但是由于生活经验的改正,便由倒立像成为正立像,因此我们所见到的一切东西是正立的,这个学说是很正确很科学的。只是在教学上很难讲得清楚,因为同学们有一些怀疑,虽然我们想了许多办法,找了许多例子来证明,因为没有使他们亲眼见到,所以效果就不大。后来听  相似文献   

9.
甘草和涼薯     
甘草和涼薯是两种大家很熟悉的植物,但是我们却也常遇到很多人问到关于这两种植物的—些问题:如它们是属于哪一种的?形态是如何的?我们利用的是那一部分等。学习生物的人以及中学的植物教师,恐怕也有一些人是不知道的。为了解答这一些问题,特将甘草和涼薯这两种常见植物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10.
来到北京对话,开始很紧张,不知说什么。后来知道就是聊天和交流。真没想到北京人对我们当地的事情那么关切,其实都是我们习惯了的事情。下次再来的话,能叫上我们政府官员来听听就好了。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东北白垩纪地层的研究,大庆油田、东北各省有关地质部门、地质队、全国的有关科研单位、地质院校都作了多年深入的工作,对很多方面的问题已经得出了比较全面的结论。1974年,我们在东北只作了短期的野外考察,采集了一些鱼化石。由于材料还不够充分,我们对东北白垩纪地层的了解也很肤浅,只能就含鱼化石地层的时代及其他方面增补一些不成熟的、零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面容复原术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反特故事影片《原形毕露》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镜头,讲的是有关部门通过头骨复原死者的生前面貌,证实了白桃花不是那位贫农老大娘的真正女儿,从而戳穿了白桃花的原形——一个变相冒名顶替的狡猾特务。这里所讲的人的面貌复原是怎么回事呢?不少观众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经常来信询问。近几年来,我们对这方面作了一些工作。结果说明,根据头骨复原的人的面貌与死者生前的照片对比,是相当接近的。当我们将复原出来的肖像(制成的石膏模型像)交给死者的家属辨认,一般都表示可以认出死者为何人(图1)。当然,复原出来的肖像不是完全像那个人生前的本来面貌,而是最大限度地接近其外貌。下面就这一复原的原理,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3.
在中师的生物考试中,传统的方法是以笔试为主,着重于书本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而轻视实验操作技能的检验。这种状况与当前的教学改革很不适应。从1986年起,我们在生物课考试的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改革。我们觉得,一个合格的小学自然教师,不能只仅仅掌握一些有限的书本知识,还必须具备比较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就生物课来讲,它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中师生掌握一定水平的生物实验技能,不仅是上好中师生物课的需要,也是今后从事小学自然课教学的需要。考查有关实验内容,正是为了检验他们掌握实验技能的程度。因此,我们在新生入校后的第一节课就向他们明确宣布  相似文献   

14.
关于性别问题的研究,一向是生物学工作者很感兴趣的问题.对于性别问题的研究已经有很久历史了,并且积累了很多材料,同样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对这样一个大问题的全面详细介绍是我们的力量所达不到的,现在我们就关于一些性别率影响因素的研究,特别着重于苏联近几年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只做一些叙述性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植物生理学通讯第2期(1955)刊载的韦安阜先生及李曙轩先生讨论的有关果树嫁接维种的问题,我们看到后觉得这个问题很值得引起我们遗传选种和果树栽培工作者的注意,并进行深入的讨论。因此,我们很愿意在这里提出一些问题,希望韦先生和李先生及其他同志们指教。因我们没有读到植物生理学通讯第18-19期合刊,兹谨就第2期所谈到的问题进行讨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冰封雪盖的珠穆朗玛峰,到四季如春的南海诸岛,到处都印下了古生物工作者的足迹。他们不分严寒酷暑,终年跋山涉水,细心地从古老岩层中寻找和分析各种生物的化石和遗迹。他们看来都很平凡,工作似乎也很单调、枯燥。但正是他们,在掀动记载着地球沧桑变迁的浩翰史册;他们是一些熟谙大自然撰写的“天书”的人。今天,行进在这支队伍中的,有一名白发苍苍的老兵。他是我国第一代古生物学家,早在五十年前,他的名字就见诸于国内外地质古生物刊物。他,就是我们将在这里介绍的地质古生物学家——杨钟健。解放以来,我国古生物的研究工作有了飞速的发展。研究人员比解放前增加了数十倍,研究的范围也  相似文献   

17.
由于工作上的原因,使我有机会参加了一些国际性的科学考察,去过一些居住在城市的人很难涉足的地方,也拍摄了一些照片。在我拍摄的照片中,除了作为科学考察的记录以外,还有地貌、风土人情、自然风光以及我们考察队的营地等内容。其中,我最喜欢拍摄的是我们的宿营地。 我曾经参加过中日丝绸之路恐龙联合考察和中日蒙三国蒙古高原恐龙联合考察的全过程,到过不少地方,既体验到了大自然的壮美,也感受到大自然的不可抗拒力。 1998年度的中日蒙三国恐龙考察经历令我难忘。6月16日,我们乘飞机到达乌兰巴托,当天下午6点多钟队伍就向目的地出发了。行进到离乌兰巴托市不到100  相似文献   

18.
目前市售的培养箱,多不带光。它只适于细菌培养及种子催芽等,如果要培养含有叶绿体的植物就很困难。为此,我们做了一些小小的改进。将箱顶圆盖(插温度计的)打开,把电源线引入箱内。并在箱内的一端装上灯头,接通电源即可使用。须要注意的是,灯泡发热,箱内温度会升高。对此,我们作了一些测定。箱体容积为40×40×50  相似文献   

19.
2002年3月在芬兰,我竟然享受了一次旅行社带着我一个人的旅游。 和旅行社约好的第二天,我提前10分钟等在旅馆大堂里,一位年轻的女导游笑着向我走来。东方人在欧洲是很容易被找到的。导游自我介绍叫尼娜,我们一起上了车,司机是个小伙子,也是一脸的笑容。上车后我才知道,我们这趟旅行,就我们三个人。他们俩个只陪我一个游客。尼娜解释说,冬天,到奴克辛国家公园的人不多。 能坐十个人的面包车上只有我们三个人,不免显得空空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在给景山学校的题词中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医学教育当然也不例外。这一题词是从战略高度出发,对教育工作所提出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一个从事医学教育工作的同志应该努力的方向。解放后三十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数量与质量都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成绩是很明显的;但同时也要看到,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的地位来看,在现代医学事业的发展中,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年轻一代在国际上做出较突出的成就,或者说为国际所公认的贡献,为数还不很多,很不相称。这和我们的整个教育制度、培养方法以至教学工作的一整套办法有密切的关系。邓小平同志的题词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同时也给我们这些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一定的压力。我们这一代人,能不能为实现题词中所提出的三个面向认真思考、周密分析,提出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办法并逐步付之实现?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里所涉及的问题当然很多,需要广大教师共同讨论。我在这里仅就想到的两个方面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鉴于自己知识的局限性,只能着重谈谈对医学基础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