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云南省丽江地区的高寒山区采集的土样中分离到两株小单孢菌Y81—917和Y81一558。它们不产生气生菌丝体。基内菌丝体蓝色。产生蓝色可扩散色素。孢子单个着生,表面皱褶。细胞壁化学组分II型。它们与所有已知的小单孢菌都不同,认为是小单孢菌属中的一个新种,定名为玉龙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yulongensis n. sp.),菌株Y81-917为模式株。  相似文献   

2.
小单孢菌科放线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单孢菌科(Micromonosporaceae)菌株是一类具有气生菌丝和基内菌丝分化的经典放线菌,于二十世纪中期被发现,目前包含29属246种的成员。这类菌株不仅广泛分布于普通的陆地生态系统中,在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以及一些被认为对生命极具挑战的极端环境中也常能探测到这些微生物的踪迹。小单孢菌产生的抗生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和农业的多个领域,一直以来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小单孢菌科放线菌的分类学特征、生态分布、基因组特征及其在医药和农业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推进小单孢菌科放线菌资源的高质量发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链霉菌质粒pSET152电转化稀有放线菌小单孢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链霉菌(Streptomyces)噬菌体ΦC31所构建的整合型载体pSET152作为供体质粒,分别以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40027菌株的萌发孢子和新鲜菌丝体作为受体菌,在不同的电场强度下进行电转化实验,结果表明:以小单孢菌40027菌株萌发孢子为受体菌,未获得电转化子;以小单孢菌40027菌株新鲜菌丝体为受体菌,获得了电转化子。电场强度为13kV/cm时可获得最高转化效率。Southern杂交结果表明:质粒pSET152可通过菌丝体电转化法导入小单孢菌40027菌株,并整合到小单孢菌40027菌株的染色体上,暗示链霉菌噬菌体ΦC31的整合酶基因和整合位点在异源宿主小单孢菌40027菌株中仍具有相同的功能。质粒稳定性检测实验表明:质粒pSET152可稳定地存在于小单孢菌40027菌株中。  相似文献   

4.
用庆大霉素产生菌——棘孢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echinospora 814(Gm~r,Km~r)和链霉素产生菌Streptomyces griseus No. 45(Sm~r,Lm~r)进行了原生质体融合。以抗性为选择标记,选出了融合体。其融合频率在10~(-3)—10~(-4)之间。在电镜条件下,观察了原生质体融合的详细过程,测定了融合体的产抗生素能力,其中一株融合体F106的抗生素产量比亲本菌株814高58%。用羧甲基纤维素薄层对发酵液层析表明,有一个融合体的发酵液比亲本菌株814多一个组份,但没有测出其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5.
小单孢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但由于分离、分类方法所限,绝大多数还没有被人们所认识。在小单孢菌的分类学研究中,最初主要依据的是形态特征、培养特征及生理生化特征等表观分类学指征,随着“多相分类”的广泛应用,分子分类在小单孢菌的分类学研究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小单孢菌是寻找新的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菌源,某些种能产生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利福霉素、新霉素等;某些种能降解天然橡胶和纤维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小单孢菌能产生具有独特化学结构的生物活性物质,对肿瘤细胞有靶向和识别作用,并能有效地杀死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6.
作者在前两篇文章里报道了湖北省神农架产的尾孢菌属及其近似属的22个种,本文再报道这一地区的尾孢菌属、短胖孢属及色链隔孢属的4个种,其中1个是新种,即李色链隔孢(Phaeoramularia pruni Guo et Liu,sp.Nov.),其模式标本收藏于中国科学院真菌标本室(HMAs)。该新种与寄生于李属(Prunus sp.)植物上的变红尾孢(Cercospora rubro-tincta)接近,但后者分生孢子梗窄(2—4.5μm),不分枝,曲膝状折点少(0一1个),分生孢子向顶渐狭,不链生,隔膜多(1—5隔),因此易于区别。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用微结晶纤维素簿板层析对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细胞壁中二氨基庚二酸(DAP)异构体及其3-羟基衍生物(3-OHDAP)进行快速分析的方法。在甲醇:水:冰乙酸:吡啶(10:5:0.25:1)的溶剂系统中测得RLL-DAP:meso-DAP为0.88,DD-DAP为0.78,3-OHDAP为0.72。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用微结晶纤维素薄板层析对小单孢菌细胞壁中二氨基庚二酸(DAP)异构体及其3-羟基衍生物(3-OH DAP)进行快速分析的方法。在甲醇:水:冰乙酸:吡啶(10:5:0.25:1)的溶剂系统中测得RLL-DAP:meso-DAP为0.88,DD-DAP为0.78,3-OH DAP为0.72。  相似文献   

9.
从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的勐腊和勐仑两个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样区”)及附近的次生林、荒地、旱地、水田采集100份土样,进行放线菌分离和鉴定。并对这两个样区土壤放线菌的区系分布作了比较。勐腊样区的放线菌数量较少而区系组成略为复杂,分离到12个属。仑样区分离到11个属。两个样区均分离到大量糖多孢菌。  相似文献   

10.
从海南红树林的海泥和海藻样品中分离得到26株具有细胞毒活性的放线菌(Actinomycetes),根据其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序列分析结果,确定菌株0617230属于小单孢菌属(Micromonospora),与Micromonosporaechinospora的相似性为97%。其余25株菌株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其中菌株050643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Streptomycesviolaceolatus的相似性仅为96%;菌株061342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Streptomyceskasug-aensis、Streptomyceskasugaensis、Streptomycesmorookaensis的相似性仅为95%;菌株061303等11株菌株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Streptomyceskasugaensis、Streptomyceskasugaensis、Streptomycesmorookaensis的相似性仅为95%;因此它们可能是新种。  相似文献   

11.
从云南省程海采集的底泥样品中,分离到许多耐碱小单孢菌株,并对26株菌进行了细胞壁化学分析?其中9株含有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L-二氨基庚二酸及甘‘氨酸。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嗜盐放线茵的研究效率,快速、准确的从大量分离菌株中去除重复菌株、筛选出目的菌株,在特异性引物快速定属的基础上,以嗜盐放线茵链单孢茵属的34株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与PCR相结合的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扩增出16S rRNA基因中的两个高变区,根据结果对34株菌株进行聚类分析,并将其16S rRNA基因片段测序予以验证.结果表明,聚类后34株菌株可大致分为3类,且与16S rRNA基因片段分析结果一致.从而可快速去除重复菌株并反映出菌株间的系统进化关系.同时实验数据可构建成库,使后续分离菌株的筛选工作只需比对数据即可完成,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实验成本.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尾孢菌属的4个种和假尾孢属的5个种,其中有3个新组合: 乌黑假尾孢[Pseudocereospora fuliginosa(Ell.& Kell.) Zhao & Guo,comb. Nov.],安息香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styracae(Chupp) Guo & Zhao,comb. Nov.],水红木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viburni-cylindrici(Tai) Guo & Zhao。Comb-nov.]和一个中国新记录。文中对新组合进行了简要描述并绘图。研究的标本分别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徽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HPAF)。  相似文献   

14.
从我国广西土壤中分离出一株腐生、中温、好气性的放线菌230菌株。其主要特征:气丝和基丝发育良好,仅在气丝上着生短的重复三分权的孢于丝,形成被鞘膜包围的具厚壁(30一45nm)的节孢子,细胞壁化学组分I型。其特征有别于放线菌目中已发表的各属,认为是链霉菌科中的一个新属,命名为三歧孢菌属Trichotomospora (Streptomyces Shomura et al.) Lian etal. N. gen.。代表种为灰蓝三歧孢菌 Trichotomospora caesia Lian et al. n. sp.。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西北部是横断山脉的一部分。山脉自北向南,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穿流其间,该地区的山川走向在我国是特殊的,生物气候条件也比较独特。1986年7月从玉龙雪山,中旬高原及白芒雪山的不同植被、不同海拔高度采集土样,用各种方法分离、鉴定其中的放线菌。本文讨论了不同来源样品中高温、中温及低温放线菌的数量及组成,低温放线菌的生物、化学特性以及放线菌资源的利用。作者将低温放线菌分为兼性低温放线菌、中等低温放线菌及真正的低温放线菌3个类型。  相似文献   

16.
作者在前两篇文章里报道了湖北省神农架产的尾孢菌属及其近似属的22个种,本文再报道这一地区的尾孢菌属、短胖孢属及色链隔孢属的4个种,其中1个是新种,即李色链隔孢(Phaeoramularia pruni Guo et Liu,sp.nov.),其模式标本收藏于中国科学院真菌标本室(HMAS)。该新种与寄生于李属(Prunus sp.)植物上的变红尾孢(Cercospora rubrotincta)接近,但后者分生孢子梗窄(2—4.5μm),不分枝,曲膝状折点少(0—1个),分生孢子向顶渐狭,不链生,隔膜多(1—5隔),因此易于区别。  相似文献   

17.
分别从元江、金沙汀干热河谷地区的稀树灌草从、荒地、旱地、蔬菜地及水田采集土样。用五种培养基分离放线菌,按常规方法进行鉴定。从1409株放线菌中筛选出产生纤维蛋白溶酶、凝血酶、溶菌酶、凝乳酶、即淀粉酶抑制剂及具有抗真菌活性的菌株。对放线菌的区系组成及产生这些有用代谢产物的规律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福堤霉素A产生菌——小单孢菌40027菌株含有两个质粒pJTU101和pJTU 112.[目的]对质粒pJTU 112复制区进行克隆,并对质粒pJTU 112复制区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方法]克隆质粒pJTU 112的不同DNA片段导入消除质粒的小单孢菌40027菌株,通过复制功能的测定,确定质粒pJTU 112的复制区,并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质粒pJTU 112的复制区定位在约4.7 kb的SacI-KpnI DNA片段上,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4.7 kb的SacI-KpnI DNA片段包含5个ORFs(open reading frames),其中pJTU 112.1和pJTU 112.2与质粒接合转移有关,pJTU112.3、pJTU112.4和pJTU112.5与质粒复制有关.[结论] 质粒pJTU112的复制区定位在约4.7 kb的SacI-KpnI DNA片段上.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寻找一种经济适用的提取双歧杆菌质粒的方法。方法利用球孢链霉菌发酵产生的变溶菌素来消化双歧杆菌细胞壁,提取质粒,并与商业化溶菌酶法比较。结果球孢链霉菌发酵液与溶菌酶均成功提取到质粒。结论利用球孢链霉菌发酵液提取质粒经济简便。  相似文献   

20.
云南若干地区土壤放线菌区系及资源考察 X.滇东南地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省文山、红河等地采集不同植被、不同海拔高度的土壤样品,用不同方法分离高温、中温放线菌,按国内外通用的方法进行鉴定。滇东南地区的土壤放线菌种类丰富,分离到了13个菌属,稀有放线菌的数量所占比例较高。原始森林中的放线菌种属最丰富。本文对该地区放线菌的生态分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