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苏北盐垦区棉盲蝽种群变动与发生特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进松 《昆虫知识》1992,29(5):269-271
<正> 黄海农场地处苏北盐垦区,棉盲蝽发生与其它地区相比,具有明显不同的特点。1982年以前中黑盲椿是棉花上的主要害虫,绿盲蝽的数量很少。1982年后,随着耕作制度的变化,前者逐年下降,后者急剧上升,成为棉花蕾铃期的主要害虫。为探讨其发生特点,1983~1990年,笔者对其种群变动与为害特点进行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陕西关中棉区棉盲蝽种群数量变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岩钦 《昆虫学报》1964,(3):297-310
本文以陕西关中棉区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绿盲爆(Lygus lucorum Mever-DQr)、苜稻盲蝽(Adelphocoris lineolatus Goeze)、三点盲蝽(A.fasiaticollis Reuter)和中黑盲蝽(A.suturalus Jak.)四种盲蝽为对象,进行了数量变动的研究与分析。 文中依据生态特性的研究结果,结合8年的田间观察资料,对棉田内四种盲蝽混合种群与单种种群的消长曲线分别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根据分析结果,文中采用了盲蝽混合种群作为分析的对象,并提出棉田内盲蝽混合种群的消长曲线是受蕾铃期间降水量与降水期的影响,根据降水量与降水期的不同,其曲线变动可分为四个波动型,即前峰型、中峰型、后峰型与双峰型。由于峰型不同,即表示着该年的旱涝分布与棉株受害程度与阶段的不同,前峰型属前涝后旱型,亦即蕾期为害型:后峰型属前旱后涝型,亦即铃期为害型;双峰型属涝年型,亦即蕾铃两期为害型;而中峰型则属旱年型,亦即蕾铃两期受害均轻型。 文中依据棉株不同生长阶段中影响盲蝽种群数量变动的主导作用因素的分析结果,提出分析棉田盲蝽种群的变动应分为蕾期与铃期两阶段,由于棉株生长阶段不同,在这两阶段中影响盲蝽的主导作用因素亦不同,蕾期的虫口增长是受早春虫口基数与6月降水量两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而铃期的虫口增长则系受温湿度组合作用的结果,根据上述分析,文中提出了适用于本棉区的蕾铃期盲蝽预测式:  相似文献   

3.
柏立新  张永孝 《昆虫知识》1990,27(5):266-269
通过组建棉花单因素受盲蝽为害反应模拟模型、多因素复合受盲蝽为害反应模拟模型、棉花罩笼接盲蝽后受害反应模型与自然棉田盲蝽为害反应调查,计算各自的果实损失补偿平衡点值以比较它们的差异;并推得棉花蕾、幼铃、大铃受盲蝽为害反应的损失当量换算关系,为进一步应用棉花受害反应模拟模型于棉盲蝽治理优化决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三种棉盲蝽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盲蝽是半翅目异翅亚目中最大的一科,全世界已知种在五千以上,约占半翅目(包括同翅亚目)总数的五分之一。食性相当复杂,在为害农作物种类中以棉盲蝽最为严重。中国棉虫记录中有盲蝽15种,世界棉虫记录中有棉盲蝽28种。根据我们几年来在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山东、湖南、湖北、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等省棉区的调查,共得盲蝽17种,共中为害比较重的有7种。从1953年到1956年,我们选择了分布广和为害严重的 3种做了研究。这三种是:1)绿盲蝽Lygus lucorum Meyer-Dur;2)三点盲蝽Adelphocoristaeniophorus Reuter;3)苜蓿盲蝽Adelphocoris lineolatus( Goeze)。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我国华北地区棉盲蝽优势种对不同种棉花品种的选择偏好性,以及这几种盲蝽的种群动态及发生规律。【方法】2013和2014年通过小区随机排列田间系统调查的方法,比较分析了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Jakovlev)、三点盲蝽Adelphocoris fasciaticollis(Reuter)和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对12个棉花品种的选择偏好性,种群动态及与温度的关系。【结果】3种盲蝽均对石亚系1号表现出明显偏好性,对N73Deltapine FO表现出明显的不偏好性。棉盲蝽在每年7月初开始危害,7月下旬及8月上旬盲蝽种群密度达到峰值,9月上旬种群密度逐渐降低,9月中下旬盲蝽迁出棉田。在本实验调查的温度范围内(17~35℃),盲蝽种群密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结论】棉盲蝽对不同品种有明显选择偏好性,盲蝽种群大的地区推荐种植盲蝽厌食品种。  相似文献   

6.
绿盲蝽和中黑盲蝽对不同抗性和虫害处理棉花的选择趋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和中黑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对不同抗性和虫害处理棉花的选择趋性,为棉盲蝽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抗性棉花品种BR-S-10(抗性品种)和感性棉花品种科林08-15(感性品种),以及绿盲蝽和中黑盲蝽分别危害处理后的该两种棉花植株为试验材料,以纯净空气为空白对照,共成对设置15个气味源组合,采用“Y”型昆虫嗅觉仪室内研究了绿盲蝽和中黑盲蝽对不同抗性和虫害处理棉花的选择趋性。结果表明,绿盲蝽显著选择感性品种、中黑盲蝽危害感性品种和绿盲蝽危害感性品种。中黑盲蝽显著选择绿盲蝽危害感性品种、中黑盲蝽危害感性品种和感性品种。总的来说,两种棉盲蝽趋向于选择敏感棉花品种,抗性棉花品种对供试昆虫有显著趋避性;绿盲蝽显著趋向选择中黑盲蝽危害感性品种和绿盲蝽危害感性品种,中黑盲蝽显著趋向选择绿盲蝽危害感性品种和中黑盲蝽危害感性品种。  相似文献   

7.
新疆喀什地区牧草盲蝽为害棉花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张仁福  刘海洋  张瑜  姚举 《昆虫知识》2016,(5):1146-1152
【目的】害虫防治指标是害虫管理系统中进行优化决策的主要依据。本文研究了新疆棉区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Linnaeus)不同时期对棉花为害与棉花产量损失的关系,制定棉田防治指标,以期为新疆棉田牧草盲蝽防治提供理论和基础。【方法】利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以蕾期、花期和铃期牧草盲蝽种群数量与棉花产量损失的回归方程,并结合棉花经济允许损失率,制定棉田蕾期、花期和铃期牧草盲蝽防治指标。【结果】牧草盲蝽种群数量与棉花产量损失的回归方程:Y=12.906+5.273X1+4.780X2+2.365X3+4.588X12+3.331X22+2.910X32。蕾期牧草盲蝽成虫为害对棉花产量损失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花期和铃期。牧草盲蝽防治指标,蕾期为12头/百株、花期为20头/百株、铃期为41头/百株。【结论】本研究在棉花不同生育期的基础上,分别制定各个生育期牧草盲蝽防治指标,既简捷实用,又便于农民掌握,能更好的指导防治工作,同时可为新疆棉田牧草盲蝽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 我县为害棉花的盲蝽常年是以绿盲蝽Ly-gus Lucorum Meyer-Dur为主,近几年来,棉金毛盲蝽Adelphocoris suturalis Jakovlev比例明显上升。苗期一代育蝽为害生长点,造成无头苗和多头苗,影响早苗、全苗。 绿盲蝽早春以棉田外杞柳等为主要寄主;棉金毛盲蝽以紫花苜蓿、蚕豆、黄花草和麦根部杂草为主。4月19日在杞柳上调查,绿盲蝽百网虫达132头,占81.5%,棉金毛盲蝽只占18.5%。5月1日于杂草上调查,百网虫达102  相似文献   

9.
棉盲蝽是我国棉花主要害虫之一,全国各棉区都有分布;一般为害较重地区,棉花的损失达2—3成,个别严重地区,如陕西关中棉区,华北棉区的一些肥料多水分充足的棉田,经常遭到毁灭性的为害,严重的影响了棉花的产量。人们往往对棉盲蝽认识不清,有时把缘蝽、花蝽、长蝽等科的虫子,都算作盲蝽;也有人把为害不严重的或吃蚜虫的盲蝽,也算在内;对盲蝽的若虫更是不易分清,特别是卵,一般都不易找到,更无法识别。这样在防治工作中,就会造成混乱,或得到不良结果。在中国北部棉区,棉花  相似文献   

10.
棉绿盲蝽是我场棉花的主要害虫。近年来随着冬绿肥面积的不断扩大而有日益发展的趋势。我站于1976、1977两年中对盲蝽的产卵习性进行了调查,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供参考。 一、发生概况 在我场主要发生的种类有绿盲蝽Lyguslucorum Meyer-Dur和中黑盲蝽Adelphocorissuturalis Jak.二种。绿盲蝽约占85%。  相似文献   

11.
【目的】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上升为酿酒葡萄园区的主要害虫,并呈现出逐年加重的态势,发展绿盲蝽无公害监测和综合管理技术成为构建品质优良、食用安全的葡萄酒产业中的重要环节。【方法】就此本文系统调查了河北昌黎华夏长城酿酒葡萄种植园区绿盲蝽全年种群发生动态,并对其主害代及监测预警技术进行了探讨;进一步分析了葡萄园内优势天敌的发生规律,以及其对绿盲蝽的跟随趋势及控制作用。【结果】结果表明:绿盲蝽在酿酒葡萄园区全年仅出现两个发生高峰期,分别为葡萄生长前期和后期,其越冬代为主害代,抓好越冬代的防治工作是降低酒葡萄受害的关键;对田间主要天敌种群动态进行分析,发现捕食性天敌对绿盲蝽的跟随现象虽不明显,但仍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采用物候监测法、温度指标监测法、粘虫板诱集监测法等对酒葡萄园区绿盲蝽越冬代和第3代成虫发生期进行监测,效果均较可靠。【结论】综合分析认为,酿酒葡萄园区绿盲蝽的发生规律与其他大田作物明显不同,因此,在其综合管理措施的制定上也应体现差别:建议4月下旬―5月下旬对越冬代卵、成若虫进行重点监测和综合防治;8月下旬于田间设置粘虫板诱集成虫,可显著减轻绿盲蝽对酿酒葡萄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本文比较研究了棉田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种群的调查方法。全株调查法中,目测法调查到的绿盲蝽种群密度最高,显著高于扫网法和盆拍法。局部调查法发现,蕾上的绿盲蝽种群数量显著高于叶片和花上;蕾上种群数量与整株密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y=1.18 x+3.69)。间接调查法表明:在苗期和蕾期,叶片受害等级和绿盲蝽种群密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苗期:y=25.28 x+8.20;蕾期:y=43.99 x+27.58)。  相似文献   

13.
南疆棉田盲蝽类害虫种群数量动态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李号宾  吴孔明  徐遥  杨秀  姚举  汪飞 《昆虫知识》2007,44(2):219-222
2002 ~2004年研究了南疆地区棉花盲蝽类害虫的发生和种群动态及棉花品种的影响。结果表明,危害棉花的盲蝽类害虫有牧草盲蝽Lygus pratensis(L.)和苜蓿盲蝽Adelphocoris lineolatus(Goeze) ,其中牧草盲蝽为主要为害种类,其数量占盲蝽类害虫的99.93 %。2002,2003和2004年,牧草盲蝽最高密度分别为56.0,105.3和53.7头/百株,而苜蓿盲蝽3年中最高密度<0.1头/百株。对转基因抗虫棉GK19(表达Cry1A杀虫蛋白)、SGK321(表达Cry1A/CpTI杀虫蛋白)和普通棉花泗棉3号、石远321的研究表明2种盲蝽在不同品种上的季节性数量动态没有显著性差别。  相似文献   

14.
温湿度对苜蓿盲蝽实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4种温度、2种相对湿度的不同组合条件下,研究了温湿度对苜蓿盲蝽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组建了生命表,并对各生命参数进行了比较。在30℃、80%RH条件下,种群的内禀增长率最大(r_m=0.06718),相应的增殖率极限λ=1.0695/d,平均世代周期T=32.0313d,净生殖率R_0=8.6011。在试验的温度范围内,温度与内禀增长率之间呈抛物线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盲蝽是棉花、果树等作物上的一类重要害虫。盲蝽的卵产在植物组织中,若虫活动性和隐蔽性强,成虫善于飞行扩散。针对盲蝽各个虫态的习性,发展了田间种群发生与危害调查技术,为其种群监测提供了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6.
盲蝽象寄主转移及种群动态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671亩田定点调查,表明我地目前发生的盲蝽象以中黑盲蝽为优势种群;中黑盲蝽比绿盲蝽寄主广泛而复杂;两种盲蝽象一、二代主要发生在棉田外,三、四代高度集中于棉田和大豆田内。  相似文献   

17.
北京梨园绿盲蝽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晨茜  王璇  杨宇晖  刘小侠  张青文 《昆虫学报》2013,56(12):1516-1522
【目的】调查研究梨园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 (Meyer-Dür)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 为梨园绿盲蝽的预测预报和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2-2013年利用色板诱集法和目测法, 对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梨园的绿盲蝽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分析。【结果】绿板调查结果显示, 绿盲蝽在梨园的发生有2个高峰期, 第1个峰值远高于第2个峰值, 主要发生高峰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目测调查结果显示, 2012年, 绿盲蝽有两个发生高峰期, 5月中旬达到第1个峰值, 5月下旬达到第2个峰值; 2013年, 绿盲蝽仅有5月下旬一个发生高峰期。2012和2013年天敌主要发生高峰期均为6月上旬至下旬。梨园调查到的天敌主要为捕食类天敌, 包括蜘蛛和天敌昆虫, 其中天敌昆虫有7种隶属3目3科。天敌的优势种类为蜘蛛、 龟纹瓢虫、 异色瓢虫、 中华草蛉。【结论】天敌的发生与绿盲蝽有明显的时间和数量跟随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不同棉花品种对棉盲蝽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转基因棉花在中国的大面积推广,棉盲蝽逐渐成为我国棉花生产中重要的害虫之一。我国对棉盲蝽研究基础比较薄弱,棉盲蝽的综合治理工作迫在眉睫。本实验通过田间调查,系统研究了棉盲蝽在不同时期对美中棉、荆7516-1、皖棉小黄花、海7124、SGK321、N73DelpatineF0、棕絮×浅绿红叶鸡脚叶棕絮和池州红叶棉8个不同棉花品种的为害情况,得到如下结论:皖棉小黄花对棉盲蝽的抗性较高且比较稳定,而N73DeltapineF0、棕絮×浅绿红叶鸡脚棉棕絮这2个棉花品种对棉盲蝽的抗性较低。  相似文献   

19.
不同温度下绿盲蝽实验种群生命表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门兴元  于毅  张安盛  李丽莉  张君亭  戈峰 《昆虫学报》2008,51(11):1216-1219
组建了5个不同温度(17, 20, 23, 26和29℃)下绿盲蝽Lygus lucorum实验种群的生命表。结果表明:在17~29℃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绿盲蝽的发育速率加快,并符合Logistic模型;在实验温度范围内,若虫期、产卵前期、卵期和世代历期分别为10.04~27.63,8.33~19.33,6.74~15.00,25.11~61.96 d。绿盲蝽的若虫、产卵前期和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45,7.28和6.28℃,有效积温分别为210.25、191.83和160.12日度,完成整个世代需要的有效积温为555.04日度。在实验温度范围内,23℃时绿盲蝽的世代存活率最高(82.3%),雌成虫的产卵历期最长(41.67 d),单雌繁殖若虫数最多(35.42头/雌),种群趋势指数也最高(14.58); 在较低的温度(17℃)和较高的温度(29℃)下,绿盲蝽的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仅为8.44和9.06,均不利于其种群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20.
随着转基因棉花在中国的大面积推广,棉盲蝽逐渐成为我国棉花生产中重要的害虫之一。为了对棉盲蝽的生活习性、发生规律、行为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本实验在棉田中使用不同颜色色板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高度对田间主要种群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和三点盲蝽Adelphocoris fasciaticollis进行诱集,得到的主要实验结果如下:绿色色板对绿盲蝽有着比较稳定的诱集效果;绿盲蝽和三点盲蝽多活动于18:00—次日6:00;绿盲蝽和三点盲蝽多活动于距地面130cm的高度;每日清理色板上捕获的三点盲蝽和绿盲蝽,可以保持色板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