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京都大学最近发现,将由猴子胚胎干细胞衍生的产多巴胺神经元(DA神经元)植入帕金森症猴模型的大脑中神经元发生退化的部位能够治疗帕金森症。  相似文献   

2.
灵长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基因进化概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雪霞  何小维 《遗传》2006,28(5):611-616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和免疫反应直接相关的基因群。MHC I类分子的多态性和病原体的多变性相对应,它是个体在重大传染疾病中存活下来的重要依据。在灵长类动物进化过程中,由于分化时间的差异和生存压力的不同,造成了各物种MHC I类基因不同的存在状态,使它们的MHC I 类基因在基因数量和基因功能上有所差异,同时还产生了物种特异性基因。本文描述了灵长类MHC I类基因的总体变化特征,并着重讨论了6个典型MHC I 类基因在各典型灵长类物种中的特点及关联性。  相似文献   

3.
测定人猿超科(人、黑猩猩、大猩猩、红毛猩猩和长臂猿)和旧大陆猴(猕猴和叶猴)7种高等灵长类FKN全基因序列, 探讨其系统进化分析。用简并引物PCR(Degenerated PCR)法分别扩增FKN的3个外显子, 其产物经琼脂糖凝胶回收、纯化后测序, 然后用BioEdit软件剪切拼接FKN基因全序列, 用DNAStar比对后比较基因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 Mega软件重构FKN基因进化树, 应用Datamonkey分析FKN的负选择位点。序列分析发现人猿超科较旧大陆猴FKN基因除了有散在的点突变外, 还有一明显的30 bp的核苷酸缺失突变; 人FKN基因序列与黑猩猩、大猩猩、红毛猩猩、长臂猿、猕猴和叶猴的同源性分别是99.2%、98.4%、98.1%、96.5%、95.9%和93.8%, 由此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是98.5%、98.0%、97.7%、94.7%、93.7%和90.5%; FKN基因进化树表明人与黑猩猩关系更近, FKN基因进化和通常认为的物种进化一致; Datamonkey分析结果显示FKN存在3个负选择位点53Q、84D、239N。成功获得人、黑猩猩、大猩猩、红毛猩猩、长臂猿、猕猴和叶猴7种高等灵长类物种FKN全基因序列, 为后续探讨FKN在高等灵长类物种进化过程中免疫学功能演变及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球蚜科分类概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球蚜科是蚜虫类的一个重要类群,包括多种林业害虫和检疫害虫,本文从形态特征、生活史、寄主植物、地理分布,进化起源等方面对世界及中国球蚜物种进行了综合论述.结果表明,球蚜科具有较多原始的特征,是蚜虫中较为古老的一类;球蚜具有包括异寄主全周期、异寄主不全周期、同寄主不全周期等复杂的生活周期,形成虫瘿是其主要的为害特征;球蚜科物种专性寄生在松科植物上,主要包括云杉属Picea、松属Pinus、落叶松属Larix、冷杉属Abies等属的植物,在蚜虫物种和寄主植物之间存在着平行演化的现象;球蚜的分布与寄主植物的分布相一致,主要是北半球温带和亚热带高山.世界球蚜有8属59种,区系成分主要是新北区、古北区.中国球蚜科有6属20种,分布在黑龙江、云南、四川等地,主要是古北区成分.初步推测球蚜科可能首先在松属植物上起源.  相似文献   

5.
恒河猴是应用最广泛的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其MHC基因是一个庞大的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的基因群(也称为Mamu基因),在进化过程形成了Mamu基因不同的存在状态,使得不同个体的Mamu基因在数量和功能上有所差异,同时有些个体还产生了特异性的MHC基因,它的多态性和免疫反应的复杂性相对应。因此,恒河猴MHC多态性的研究,有助于生物科学的发展及指导以恒河猴为动物模型的各种实验。本文主要阐述了恒河猴Mamu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部分MHC等位基因与疾病的关系,并简要描述了中国恒河猴特异性的MHC基因。  相似文献   

6.
江西蝗科昆虫分布情况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在江西进行农业害虫基本调查的同时,曾着重注意了蝗科昆虫在省内的分布情况,现已大体告一段落,特将有关平面分布和垂直分布的资料,加以归纳和分析,供有关方面参考。 一、江西自然环境简介 江西地处北纬24.5—30°,东经113.4—118.5°间,在长江南岸,东、南、西三面环山,全省地势,南部高而北部低,东西两侧高而中部又渐次低斜,中间更因山脉河流纵横,构成多处小平原。  相似文献   

7.
在自然选择中,生物界的生存斗争异常激烈,适者生存。就适应的方式而论,演化途径各有不同。 有的高度特化,但一旦环境有变,时过境迁,反而不适于生存,而促使其灭亡。这种事例屡见不鲜,如剑齿虎,披毛象及爱尔兰叉角鹿的  相似文献   

8.
正生命的发生、发育是生命科学最核心的基本问题。伴随生命的发育,人类也面临各种疾病的困扰。由于技术、伦理的局限,我们对这些基础理论的理解,或是对疾病机制的认识和治疗,都需要理想的动物模型。自19世纪始,生命科学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离不开实验动物。有统计表明,三分之二以上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基于实验动物的研究。灵长类动物是人类的近亲,在早期胚胎发育、神经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习得性的、能够从一代传给下一代的行为型式的总体。灵长类学家日益注意到,人以外的灵长类不仅能够以习得性行为适应某些新环境,而且它们的许多行为型式可以作为一种社会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有些学名认为,习得性行为的留传在一些灵长类动物中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这些灵长  相似文献   

10.
灵长类的滋养层干扰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灵长类生态学研究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国外对灵长类生态学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内容包括种群动力学、社群结构及行为,野生群繁殖行为等。我国的灵长类生态学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特别是对我  相似文献   

12.
季维智 《动物学研究》1987,8(3):335-337
每两年一届的国际灵长类学会(International Primatological Society)的年会——第11届国际灵长类会议于1986年7月20日至7月25日在西德格廷根(Goffingen)市格廷根大学召开。与会代表约500名,其中40%来自美国,40%来自欧洲(大部分为西欧代表)。其他国家代表占20%,其中除20余名日本代表外,还有不少发展中国家如非洲、东南亚和南美的代表。中国仅笔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大会共收到论文475篇。涉及以下各研究领域,现扼要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灵长类生态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
灵长类月经周期的调控与啮齿类不同,在下丘脑没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周期性分泌中枢。排卵前促性腺激素(GTH)峰的出现无需下丘脑活动的增强和GnRH分泌的增加。GnRH对垂体GTH的周期性分泌不起控制作用,只起“允许作用”,起控制作用的是卵巢雌激素。雌二醇作用于垂体促性腺细胞的两个功能池,控制GnRH对它们的作用,完成调节GTH分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灵长类声行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敏  江海声 《生命科学》1993,5(4):20-22
灵长类动物以鸣声、触觉、视觉及化学物等方式进行通讯,树栖性动物偏重声通讯;地栖性的主要是声音及视觉;夜行性多为声音和化学通讯。声通讯作为灵长类动物通讯的主要形式,自然选择的作用使动物声通讯趋于完善而不需其它通讯媒介的辅助,因而声行为是灵长类通讯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灵长类学是研究灵长类的科学,有时也涉及古生物学和研究人类的人类学。为了区别起见,称灵长类动物为非人灵长类(Nonhuman primates)或次人灵长类(Subhuman primates)。本文只讨论灵长类学中现存灵长类动物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灵长类动物同人类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所以,灵长类学诸方面的研究,如行为科学,神经生物学,生殖生物学,病理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对于认识人类的进化和社会活动,对于人口控制和医学等均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健立 《动物学研究》2007,28(3):332-336
把1870-2001年来自美国"现代灵长类文献题录数据库"、"维普中文数据库"及"中国灵长类研究文献题录"的资料按4个时期(I:1870-1949;Ⅱ:1950-1965;Ⅲ:1966-1977;Ⅳ:1978-2001)分类整理.此外,使用了"科学引文数据库(扩展版)".结果如下:(1)1870-2001年共有20 52篇文献,2个文献数量高峰分别出现于1950-1965和1978-2001年;科研部门所发表的论文占54.2%,并随时间而增加;而国外部门则随之减少.(2)2 052篇文献中,超过9%的文献为SCI所收录,其中1966-1977年被SCI收录的文献百分比最高;在全部被SCI收录的文献中又以科研部门的占优势(59.1%);但国外部门则以其30.1%的文献被SCI收录而领先.(3)统计了灵长类研究9个领域文献百分比及其变化,其中1978-2001间生态学和行为、神经生物学、繁殖和饲养快速发展;化石灵长类、形态学和解剖学减少;分类及分布、细胞及分子进化显得不甚突出;在第Ⅱ时期和第Ⅳ时期疾病防治研究相当多;保护生物学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第Ⅳ时期作者数量最多,但每个作者的文献平均数却不如第Ⅰ时期.一般地说,在SCI收录的作者中以中国作者居多,但在第I时期唯一被SCI收录的作者则是一名外国学者;在第Ⅲ时期外国作者占被收录作者数的60%.  相似文献   

18.
世界现存动物约有112万余种,就中占分类位置最高的灵长类,主要是猿猴,却只有500余种。动物学家和一般人们对于猿猴都特别感到兴趣,这无疑地是因为它们和我们都是属于林奈型的“灵长目”(Linnean order Primates)。即使像居维业(Cuvier)或者蒲鲁门巴赫(Blu-manbach)不把人类包括在这一目内,而高级猿类与人类之间的接近和类似,也足够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9.
毛色在动物生活中起着信息交流和伪装等作用。灵长类不同物种之间、同一物种不同个体之间都有着丰富的毛色,然而,毛色变化的分子机制却研究得较少。已有的研究发现,灵长类毛色变化既不能归因于某些毛色基因的序列差异,也不能归因于毛色基因表达量的差异。本文对灵长类的毛色、灵长类的毛色基因(主要是MC1R和ASIP基因)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概述,以期为灵长类毛色基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灵长类学会是在中国兽类学分会灵长类专家组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中国灵长类专家组自成立后,在我国灵长类学研究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近几年,随着我国灵长类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成果不断积累,研究团队不断增加,学科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同时对外交流日趋活跃。在此背景下,在几任专家组组长的领导下并经专家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中国灵长类专家组不断加强了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