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生物学杂志》2007,27(6):F0004-F0004
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农业微生物研究室主要从事生物农药、生物肥料、药用植物内生菌和生物除臭剂的研究与应用,现有研究员1名。副研究员2名,研究生2名;最近几年先后承担国家课题2项(《金属基抗菌滤膜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辽西半干旱区经济型林业模式构建研究》),其中《辽西半干旱区经济型林业模式构建研究》获朝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承接了海外学子对接项目——《农业增产与环境净化高效微生物制剂的研究开发》。有多项成果完成转化并实现产业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森林生态系统中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与应用   总被引:35,自引:4,他引:31  
土壤微生物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就土壤微生物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作了综述.内容包括:土壤微生物区系及生物量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菌根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植物病原微生物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PGPR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并对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等问题作了探讨,提出了今后应进一步开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在全球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是微生物与环境(包括无机环境与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生态相互作用过程中, 微生物常常通过自组织形成特定的空间模式。微生物的空间模式在种群稳定性、群落动态变化以及维持合作行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中, 我们梳理了当下对微生物空间自组织及其所形成的空间模式的研究内容, 首先介绍什么是空间自组织, 再根据生态相互作用类型对自组织的空间模式进行描述, 其中重点讨论合作与竞争中的空间模式, 接着关注微生物空间自组织的过程, 最后我们指出空间自组织对整个群体的结构和功能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微生物种群间相互作用中的空间模式, 有助于探索维持合作行为的新机制, 进而为微生物共生系统的构建提供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杀虫微生物的研制是保证农业、林业、环保以及保健事业发展的一项行之有效的生物技术,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研究工作取得可喜的成就,特别是杀虫微生物遗传工程的研究取得迅速的发展。本文综述性地介绍四方面内容即<1>杀虫微生物研究概况及其意义;<2>杀虫细菌的生态、生产及动力;<3>杀虫微生物的分子遗传学与基因工程:<4>1987年的杀虫微生物研究在中国,着重介绍第三方面,最后,小结。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辽西北沙地果农间作系统中土壤养分及微生物量分布特征,选取研究区具有代表性的苹果(Malus pumila)-大豆(Glycine max)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对间作系统0~60 cm 土层、0~300 cm水平距离范围内的土壤养分和微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并与大豆单作、苹果单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辽西北沙地苹果与大豆...  相似文献   

6.
工业微生物     
正由全国工业微生物信息中心和上海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主办,上海工微所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工业微生物》科技期刊于1971年创刊,主要报道工业微生物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研究进展,在全国生物技术领域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国内外读者的欢迎。先后被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美国《化学文摘》(CA)、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  相似文献   

7.
彭方  彭晓娅  方贻霄 《微生物学通报》2023,50(12):5505-5517
南极和北极区域存在着苔原、冻土、海洋、冰川、湖泊和高山等多种地质地貌,其低温、干燥、强辐射和贫瘠等环境形成了独特而多样化的微生物群落,是微生物资源的宝库。本文对极地微生物的低温酶、多糖以及其代谢产物(抗菌活性物质、表面活性剂、色素、挥发性有机物等)的功能和应用进行了概述,综述了极地微生物及其模式菌株的种类和保藏量,以及极地微生物专利申请和相关研究机构的现况,探讨了在极地微生物勘探中关于可培养性、宏基因组方法以及大数据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工业微生物     
<正>由全国工业微生物信息中心和上海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主办,上海工微所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工业微生物》科技期刊于1971年创刊,主要报道工业微生物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研究进展,在全国生物技术领域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国内外读者的欢迎。先后被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美国《化学文摘》(CA)、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  相似文献   

9.
《名古屋议定书》继承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在规范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问题上采取的双边路径。但是, 这一路径不能完全按照《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名古屋议定书》预设的前提和模式在微生物领域得到实施, 已有的旨在实施《名古屋议定书》的措施对微生物研究和开发活动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世界微生物菌种保藏联合会致力于推动《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名古屋议定书》在微生物领域的有效实施, 并为此制定了相关的行为守则和准则。2016年世界微生物菌种保藏联合会推出的TRUST准则代表了微生物领域的获取和惠益分享最佳做法, 该准则针对微生物遗传资源的原生境获取、保藏、非原生境获取以及惠益分享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务实的建议。为了实施《名古屋议定书》, 我国启动了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立法进程, 当前立法已经进入到一个关键阶段。TRUST准则对我国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立法具有重要的启示。立法机关可以借鉴TRUST准则提出的受规制活动类型及相对应的建议, 并结合我国国情构建一套适用于微生物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法律规则。这套法律规则将由对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遗传资源都予以适用的法律规则和仅对微生物遗传资源适用的法律规则构成, 后者可被纳入我国获取和惠益分享立法的实施细则之中。  相似文献   

10.
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酶活性是表明土壤肥力的重要敏感指标。本研究以辽西北褐土区设置的玉米等行距(对照)、二比空、三比空和大垄双行4种种植模式为对象,调查了玉米不同种植模式对褐土微生物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种种植模式的微生物群落组成中,细菌为优势类群,其中三比空、大垄双行磷脂脂肪酸总量、细菌、丛枝菌根真菌、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丰度均显著高于等行距和二比空模式;大垄双行种植模式土壤β-1,4-葡糖苷酶活性、腐生真菌丰度、微生物生物量碳和碱解氮含量均显著高于等行距种植模式,而酸性磷酸酶含量则显著低于等行距种植模式。相关分析表明:碱解氮含量与腐生真菌丰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酸性磷酸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大垄双行种植模式较高的腐生真菌丰度有利于分泌更多的β-1,4-葡糖苷酶,提高微生物生物量碳和碱解氮含量,进而促进碳氮循环过程,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实验微生物生态学》(Experimental Microbial Ecology)一书,是一本有关微生物生态学试验技术综合评论的著作,由R.G.Burns和J.H.Slater主编,有48名在微生物生态学、教学和研究方面有成就的学者参与编写而成。英国布莱克威尔科学出版社1982年出版。全书共687页,分六部分36章,全面概括了与微生物生态学有关的主题、实验方法及其发展动向。第一部分所有六章(1—6章),从微生物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成员,论述微生物的基础,介绍了细菌、  相似文献   

12.
喻子牛  邵宗泽  孙明 《遗传》2012,(11):1408
ISBN:9787030357236定价:190开本:16装帧:平装页码:692初版时间:2012-10-1专业分类:微生物学读者对象:《中国微生物基因组研究》内容属微生物学科前沿领域,可供从事医学、农业、工业、环境、生态、动物医学、植物病原微生物研究的研究人员、教师和研究生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洗涤类化妆品微生物检查方法,对《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微生物检查法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常规法、稀释法、薄膜过滤法对市面常见洗涤类化妆品进行微生物检查方法学研究。[结果]建立了6种洗涤类化妆品的微生物检查方法。OLAY美肌滋润沐浴乳、舒肤佳薄荷冰怡舒爽沐浴露、姗拉娜祛痘控油洁面乳、相宜本草海藻保湿洁面乳、开米贝芬洗手液和舒肤佳白茶香型泡沫抗菌洗手液分别采用1∶20检液、1∶50检液、1∶50检液、1∶20检液、800mL/膜和800 mL/膜法进行菌落总数检查;采用300 mL/膜、300 mL/膜、1∶10检液、1∶50检液、1∶10检液和1∶50检液法进行霉菌及酵母菌检查。[结论]在化妆品微生物检查前应进行微生物方法研究,提高化妆品潜在微生物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极端干旱区风沙土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环境因子的作用规律,采用相关分析法研究了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理化因子和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容重和粒径减小(R<-0.84)、含水量和孔隙增大(R>0.85)时,防护林地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有增大趋势,由容重与微生物量的相关性主导;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呈正相关,主要由速效养分和放线菌、微生物生物量C、P的相关性所致;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的相关性差异较大,R在0.51~0.91,主要取决于蔗糖酶、磷酸酶与放线菌、微生物量C的相关;土壤盐分增加不利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积累(R<-0.71);土壤微生物数量与生物量呈较高正相关(R>0.63).实践中应为干旱区林地土壤微生物营造良好的土体,促进土壤物质循环.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极端干旱区风沙土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环境因子的作用规律,采用相关分析法研究了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理化因子和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容重和粒径减小(R<-0.84)、含水量和孔隙增大(R>0.85)时,防护林地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有增大趋势,由容重与微生物量的相关性主导;土壤养分含量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呈正相关,主要由速效养分和放线菌、微生物生物量C、P的相关性所致;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生物量的相关性差异较大,R在0.51~0.91,主要取决于蔗糖酶、磷酸酶与放线菌、微生物量C的相关;土壤盐分增加不利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积累(R<-0.71);土壤微生物数量与生物量呈较高正相关(R>0.63).实践中应为干旱区林地土壤微生物营造良好的土体,促进土壤物质循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对微小卡罗藻共附生微生物进行分离并对其抗菌和细胞毒活性进行初步研究,以期望获得既具有抗菌又具有细胞毒的高活性菌株,为从共附生微生物的角度去研究微小卡罗藻毒素的合成途径以及真正来源提供研究材料。【方法】利用琼脂扩散法和MTT法对细菌培养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抗菌和细胞毒活性筛选,并对具有细胞毒活性的细菌菌株进行了16S rRNA系统发生学分析。【结果】在分离到的38株海洋细菌中,25株细菌具有抗菌活性,5株细菌(W-14-2、W-2-2、W-12、E-8-2和W-4)具有细胞毒活性。对这5株具有细胞毒活性的细菌菌株进行16S rRNA系统发生学分析显示它们分别与Alteromonas alvinellae、Stappia aggregata、Pelagibaca bermudensis、Marinobacter kribbensis和Maribacter dokdonensis的16S rRNA基因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结论】在分离到的微小卡罗藻共附生微生物中含有较为丰富的活性菌株,且获得5株具有抗菌活性又具有细胞毒的高活性菌株。  相似文献   

17.
大数据时代土壤微生物地理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靳一丹  陆雅海 《生态学报》2022,42(13):5152-5164
土壤蕴含极为丰富的微生物多样性,它们在物质分解、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植物生产力和生物健康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理解土壤微生物的生物地理分布格局、形成机制与群落构建规则,有助于预测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土壤微生物组的功能演变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的调控影响。自21世纪以来,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学在各种大型国际微生物计划的推动下逐步形成了分子生物学技术耦合大数据分析的模式,实现了多种尺度上的关联研究。阐述了土壤微生物在分布格局和群落构建规则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在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研究中的应用,对土壤微生物生物地理学未来在微生物分类分辨率、模型验证与构建和功能基因地理学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工业微生物     
正由全国工业微生物信息中心和上海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主办,上海工微所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工业微生物》科技期刊于1971年创刊,主要报道工业微生物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和研究进展,在全国生物技术领域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国内外读者的欢迎。先后被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美国《化学文摘》(CA)、  相似文献   

19.
果蝇作为一种模式昆虫,为研究昆虫和人类的先天免疫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对果蝇体内免疫诱导产生的抗微生物肽多基因家族在分子进化、抗菌功能的分子特征和免疫诱导表达的信号传递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昆虫乃至其他动物和人类先天免疫模式的认识,为研究其他昆虫特别是作为主要农林害虫的鳞翅目昆虫的先天免疫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集中对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抗微生物肽及其免疫模式的研究结果和最新进展进行了介绍,其中包括作者近几年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0.
药用微生物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药用微生物主要包括放线菌、真菌和细菌等 ,是一类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天然资源。本文主要从药用微生物资源的角度 ,简要阐述了几十年来与微生物紧密相关的抗生素、非抗菌类生物活性物质的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