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机体和外界环境的统一是米丘林学说的主要原理之一。如果动植物有机体和它的生存条件隔离开来,它便不可能生存而必然死亡。李森科说:“生物体区别于非生物体的生活过程的特征,就是生物有着与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生活条件不可分割的统一的内在必要性。”米丘林的卓越工作是众所皆知的,他在研究了有机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后,如同以蠟塑像一样,按照预先拟定的计划创造新的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的脊椎动物化石代表地史时代曾经生活在四川的脊椎动物。研究它们,对于了解生物地理区的发展历史,对于说明现生脊椎动物的发源、迁徙和演化,对于地层的确定和对比,对于说明当时的古地理、古气候条件,甚至对于研究我们先民的生活情况和生存条件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意义。四  相似文献   

3.
气候驯化当理解为有机体对新的生存条件的积极适应。辩证地懂得了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就可以无穷尽地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外界环境对植物有机体的生活活动以及外界环境对物质代谢过程途径的影响。即在这里放着一把钥匙,用它可以了解,有机体如何实现对外界影响合理的反应,保证植物正常生存的可能性以及代谢过程对外界条件的复杂总体的适应。  相似文献   

4.
一.有机体与生活条件的統一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就在於前者時刻不断地与外界环境条件進行着新陈代謝,同化着外界条件、变为它自己內在的因素.这种新陈代謝作用的停止,競意味着生命的死亡。因此自生命的開端,生物就与外界环境条件,建立了不可分割的联系。由於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在漫長的系統發育过程中,生物建立了形成並發展着有利它生存的种种特徵与特性,表現的現象就是生物有机体与生活条件的統一性。  相似文献   

5.
一、生态位置环境和食物是生物的生活条件和基础,任何生物都无法在真空环境中生活,这是人们的常识。对此,陈世骧同志有一段很深刻的说明:“生物和环境息息相关,环境改变生物,生物改变环境,前者的结果是适应,后者的结果是占领。一部生物发展史,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来讲,是不断适应与不断占领的过程”。这是千真万确的。纵观地球表面,从地下到地上,从水中到陆地,从高山到深海,从动植物的体内到体外,处处都占  相似文献   

6.
极端微生物是指在高/低温、高/低p H、高盐、高压等极端环境条件下生存的微生物.特殊的生存条件导致其具有特殊的遗传背景和代谢途径,并可产生功能特殊的酶类和活性物质.随着系统生物学和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极端微生物作为一类特殊的微生物群体,在生物医疗、生物能源和生物材料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极端微生物相关研究也对生命起源与演化、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极端环境及极端微生物的概念和分类进行了回顾,综述了极端微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机制及其酶的应用,并介绍了合成生物学在极端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此外,由于极端微生物和极端酶的特殊性和高效性,本文还探讨了极端微生物开发过程中的挑战,以及其在航空航天与国防安全领域的综合应用潜力,并指出了相关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每日都有大最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废渣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泊之中,水质的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到生物的生存条件,同时也影响到人类本身。为了能对环境污染采取恰当的控制与治理,对污染水质进行有效而正确的分类就成了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昆虫种群的生态适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世骏 《生态学报》1982,2(3):225-227
体外的自然选择作用是达尔文讨论的自然选择的主体,此种选择是通过生物所处的有机的和无机的外界环境条件起作用。实验证明,外界环境条件不仅起着筛选生物变异的作用,它本身亦是导致生物产生不定变异的外在诱变条件,推动生物适应它所在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生活与健康同周围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根据有无人类活动的参与,人类生活环境可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由于自然条件不良所引起的地方病,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由于环境受到人为的污染所引起的有关环境污染病,属于次生环境问题。现分别介绍这两方面有关的参考资料。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在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地壳表面元素分布的不均一性,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影响着世界各地区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发育,造成了生物生态的明显的地区性差异。由于自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微生物功能群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平  谭添  刘韩  王和林 《微生物学报》2021,61(6):1598-1609
地下水系统是地球关键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微生物提供了特殊的栖息环境和复杂的生存条件,进而演化出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随着多技术、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及发展,近几十年地下水微生物功能群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取得了引人瞩目的重要进展。本文从地下水中的微生物群功能分区、微生物介导的地球化学元素循环、污染与修复中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以及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数值模拟等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地下水系统中微生物"暗物质、暗过程"、微生物修复、地下水医学地质学,以及地下水多学科交叉融合等研究方向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找在一些特殊环境条件下(如极端的pH、温度、营养条件和压力)下生存的微生物,并得到了大量关于生物多样性和微生物生命起源的信息。古细菌是一个数量多、变异大的原核生物组,它包括很多生活在极限条件如高温温泉、盐湖和深海火山口的生物。令人不解的是,尽管古细菌是地球上广泛存在的微生物,但目前还没有发现它与人类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12.
“生境”一词,目前用法比较混乱,一般可以理解为生活环境或生态环境等,如果直接用4个字,更为明确。 从译文上说,Biotope译为生境,似乎不妥。它指“具有均一环境条件的生物区系地段”,这个小区域,即有动、植物,又有一致的环境,是个整体。译为“生物小区”比较合理。译为群落生境,也觉得生境二字含意不清,译为“生活小区”,易被理解为个体的生活小区,与动物的巢区(Home range)混淆,都不如“生物小区”明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扩大淡水养殖,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满足人民对生活资料日益增长的需要。我们应尽量利用各种类型的水域如湖泊、河川和水库等来开展养殖工作。同时也有必要在各种水域中深入了解鱼类生活所需的环境条件,从而改进我们的养殖技术。这些环境条件如水质和水生生物等,不但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朕系。而且随  相似文献   

14.
胶州湾位于山东半岛的东南隅,由小珠山的海西岬与崂山山脉的?岛岬相抱合而成,北部广阔,南部尖狭,略呈葫芦形,因此在形势上不但是一个良好的商港,军港.同时那里的气候环境,多无严寒,夏无酷暑以及一切生活条件都适于许多海产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所以说胶州湾是许多海产生物的汇集地,今后祖国发展海产事业及提高那里渔民生活,胶州湾的各种生物正是我们科学工作者大家必需努力的对象,兹将胶州湾的几种海产  相似文献   

15.
应用GIS技术进行野生动物生境研究概况及展望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1  GIS的特性及对野生动物生境研究产生的影响近年来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已在多层次、多水平上展开 [2 7] ,其中对野生动物生境的保护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生境 ( habitat)一词首先由美国的 Grinnel于 1 91 7年提出 ,指的是生物的居住场所 ,即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能在其中完成生命过程的空间 [11]。自然界的生物都有它特定的生活环境 ,都有各自要求的适宜的环境条件。由于生物种类繁多 ,生物和环境、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因此 ,野生动物生境的保护涉及到许多与时间动态及空间格局相关的问题。传统动物生态学和动物…  相似文献   

16.
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永无止境。海洋孕育着生命,同时也蕴含着治愈人类重大疾病的宝藏和机遇。浩瀚的大海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蕴藏着地球上还未被人类开发利用的丰富海洋生物及其天然产物资源。特殊环境下的奇异生命体联系海洋环境是一个开放且独特的生态系统,高盐、高压、局部高温或者低温、寡营养等恶劣的生存条件,使得海洋生物的生存竞争比陆地生物激烈得多,因此各种海洋动植物与微生物共生互作的现象非常普遍,它们相互适应、相互依存、协同进化,形成了一个特殊复杂而又奇妙的体系。  相似文献   

17.
学习“叶——制造有机物的器官”一章,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叶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以及绿色植物的叶在阳光下制造有机物质的过程等科学知识,从而了解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是给动物和人类创造了生存条件.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生物体和生活条件统一”的观念,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根据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草案)和精简中学生物教学大纲(草案)以及课本  相似文献   

18.
生物土壤结皮的生态功能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4  
荒漠化土壤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结皮现象 ,导致结皮的产生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因素 ,其中由不同种类的苔藓、地衣、藻类、真菌以及细菌等生物组成成分与其下层很薄的土壤共同形成的一个复合的生物土壤层 ,也就是所谓的生物土壤结皮在荒漠地区最具生态意义。组成生物土壤结皮的藻类、苔藓和地衣是常见的先锋拓殖植物 ,不仅能在严重干旱缺水、营养贫瘠、生境条件恶劣的环境中生长繁殖 ,并且能通过其生活代谢方式影响并改变环境 ,在防风固沙、防止土壤侵蚀、改变水分分布状况等方面更是扮演着重要角色。土壤的生态演替过程 ,往往是组成物种由低等…  相似文献   

19.
移换蛋自是家禽无性杂交的方法之一。根据米丘林学说关于有机体与其生活条件的统一性,生活条件的改变会引起生物相应的变异,所以把正在发育期的蛋白(营养物质)予以调换,使家禽的胚胎受生活环境的变换而发生性状改变、生活力加强,从而培育新品种,这是近年来苏联生物学家鲍哥留勃斯基((?)马施塔列尔((?))、鲁达科夫((?))等的实验所获得的辉煌成就。他们育成鸡的斯品种,在形态方面有了显著的变异,半岁鸡的体重达2,000克,同时杂种鸡的生活力加强了。  相似文献   

20.
螺旋藻和其它生物一样,其生长、繁殖和外界生活条件密切相关,它们能在稻田、池塘、沼泽、淡水、盐碱水、海水及泉水等环境里生长,目前大规模养殖的几个藻株要求高碱性与适度盐分的水生环境,如非洲、墨西哥的某些碱性湖里螺旋藻能繁茂的生长,我国云南程海湖也是生长螺旋藻的碱性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