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Wistar大鼠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pericyte,PC)的原代培养和鉴定方法。方法:结合视网膜微血管的消化分离,采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选择性培养PC,通过活细胞观察原代PC的形态、生长特性以及与血管碎片之间的关系,同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来鉴定PC。结果:选择性培养获得的PC的纯度达到95%以上,并能连续传代。该细胞呈长梭形或星芒状,漩涡或栅栏状生长,无接触性抑制,单核,偶见双核,核卵圆形,细胞浆丰富,α-SMA、PDGFR-β染色阳性。结论:通过对视网膜微血管的消化分离能够获得较为纯净的PC。  相似文献   

2.
氧化应激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过氧亚硝基阴离子(peroxynitrite,ONOO–)是参与氧化应激损伤的重要成员,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密切相关。该文观察高糖环境下ONOO–对系膜细胞合成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实验中,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高糖组、高糖+尿酸组及高糖+AG490组。培养12,24,48 h后收集细胞及其上清液、并提取细胞总蛋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FN的含量,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NT总蛋白(ONOO–生成的生物标志物)、p-JAK2及p-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同期正常组相比,高糖组NT总蛋白、p-JAK2及p-STAT3的表达及FN含量明显增高(P<0.05),并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多,以48 h组最为显著;高糖+尿酸组,NT、p-JAK2、p-STAT3及FN较高糖组明显减少(P<0.05);高糖+AG490组,p-JAK2、p-STAT3及FN较高糖组明显减少(P<0.05),但NT表达与高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高糖环境下系膜细胞中存在ONOO–的过量表达,ONOO–通过JAK/STAT信号途径促进系膜细胞FN的合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大鼠脂肪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ADMSCs)向心肌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细胞特征。方法胰酶消化法分离出ADMSCs,对培养第3代细胞分别进行HE染色和CD44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利用光镜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其细胞特征和CD44的表达;5-氮杂胞苷(5-aza)诱导,应用肌球蛋白重链(MHC)抗体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分化后的心肌样细胞;利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脂肪组织中CD44阳性细胞的表达分布。结果大鼠脂肪组织分离的细胞生长迅速,培养后分为两类:一类为大型细胞,其数量较多、体积较大;另一类为小型细胞,其数量较少、体积较小。免疫细胞化学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大细胞呈CD44弱阳性反应,小细胞呈强阳性反应。5-aza诱导后,发现7处细胞团明显分化为心肌样细胞,肌球蛋白呈强阳性反应。HE染色显示呈典型的心肌细胞的特征。脂肪组织中CD44阳性细胞位于脂肪小叶之间,数量较少,形态较小。结论培养的大鼠脂肪组织来源的ADMSCs分为大、小两类,小型细胞可能具有较强的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丁酸钠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兔抗纤维粘(连)蛋白(FN)抗体和兔抗3t,5,环腺苷酸(cAMP)特异性抗体,并用羊抗兔IgG荧光抗体,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丁酸钠对人胃腺癌SGC一7901细胞系的纤维粘(连)蛋白(FN)和cAMP水平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丁酸钠有增强SGC一7901细胞内纤维粘(连)蛋白(FN)和c.~MP水平的作用;应用电镜细胞化学和扫描电镜的技术方法,观察到人胃腺癌SGC一7901细胞在丁酸钠作用下膜表而(Na 一K )一ATP酶活性明显下降;微绒毛明显减退,膜表面较光滑。这可能说明丁酸钠通过抑制(Na~一K )一ATP酶活性,提高了细咆内cAMP水平,调控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用Percoll介质不连续密度梯度分离法,从鸡胸腺悬液中分离出胸腺哺育细胞(Thymic Nurse Cell,TNC),对获得的鸡TNC进行了Giemsa染色,细胞化学、免疫细胞化学及透射电镜观察。观察结果:TNC呈圆形或椭圆形,核大,染色淡,可见核仁,胞质弱嗜酸性,胞质内常见2—3个,多达10余个胸腺细胞(TNC—T)。TNC对ANAE呈阴性反应,ACP为弱阳性反应;部分TNC—T对这二种酶呈阳性反应。TNC角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标记,可见其胞质内有褐色或棕黄色阳性反应物,以细胞周边较强。TNC对AKP免疫细胞化学反应呈阴性,但部分TNC-T可见棕黄色的阳性反应。电镜下,TNC突起少,异染色质少,位于核膜周边,可见核仁。胞质电子密度低,可见一些囊泡及嗜锇性颗粒,在细胞周边和TNC-T之间有张力细丝束。胞质中有数量不等的TNC-T,胞质少,可见散在核糖体和线粒体。结果表明鸡TNC与哺乳类TNC基本相似,但TNC-T较少,故鸡TNC比哺乳类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制备类似人类Ⅰ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取40只SD雄性大鼠分糖尿病组28只及正常对照组12只,糖尿病组28只SD雄性大鼠腹腔注射STZ65mg.Kg-1,建模成功后分别在1周、2周、3周、4周各取糖尿病组7只及正常对照组3只摘取大鼠眼球,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ng-1、VEGF在视网膜中的表达。结果:Ang-1、VEGF在正常大鼠视网膜的染色均为阴性,Ang-1在1、2、3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内界膜、内核层及散在血管旁周细胞及Mǔller细胞中呈阳性表达,4周时呈阴性染色反应,Ang-1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表达1周阳性率约为39.5%,2周阳性率约为59.7%,3周阳性率约为78.9%,4周阳性率约为19.0%。VEGF在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表达1周阳性率约为38.6%,2周阳性率约为54.3%,3周阳性率为78.9%,4周阳性率约为42%。结论:Ang-1、VEGF可能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形成中起到重要...  相似文献   

7.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探讨胃粘膜内 CD3+细胞 ,S- 10 0 +树突状细胞和 n NOS的表达与慢性胃炎的关系及意义。检测标本均取自胃窦部活检的胃粘膜组织。结果显示 CD3+细胞主要分布于粘膜上皮、腺上皮和固有膜内 ,而 S- 10 0 +树突状细胞则主要位于固有膜内 ,正常组与浅表性胃炎组和萎缩性胃炎组 ,浅表性胃炎组与萎缩性胃炎组细胞数量有显著性差异(P<0 .0 1) ,n NOS阳性反应主要位于粘膜上皮和腺上皮的基底部 ,但各组之间 n NOS的表达程度不同 ,特别是萎缩性胃炎与浅表性胃炎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我们认为 ,对 CD3+细胞 ,S- 10 0 +树突状细胞和 n NOS的检测 ,不仅有助于判断胃炎的病变程度和临床疗效 ,而且也为胃炎的治疗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担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乳液法电纺纤维膜的亲水性能、外观形态和机械性能,纤维膜中VEGF的包封率和体外释放动力学,为评价其能否应用于血管再生领域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将VEGF水溶液通过W/O乳液法制备成缓释VEGF的生物可降解的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静电纺丝纤维膜,对该纤维膜的接触角、外观形态、机械性能进行表征,Elisa法测定该纤维膜的体外14天的释放行为,分别观察纤维膜释放0天、7天、14天后的电镜图。结果:加入VEGF后,纤维膜的接触角由140.0°减小到136.1°,亲水性增强,具有类似细胞外基质(ECMs)网状结构和良好的力学性能,纤维膜第1天的突释不超过载药量的50%,电镜图下显示纤维膜释放1周时纤维发生断裂。结论:通过乳液法制备的担载VEGF的电纺纤维膜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能够持续缓释VEGF,可作为血管再生的组织工程支架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探讨胃粘膜内CD3+细胞,S-100+树突状细胞和nNOS的表达与慢性胃炎的关系及意义.检测标本均取自胃窦部活检的胃粘膜组织.结果显示CD3+细胞主要分布于粘膜上皮、腺上皮和固有膜内,而S-100+树突状细胞则主要位于固有膜内,正常组与浅表性胃炎组和萎缩性胃炎组,浅表性胃炎组与萎缩性胃炎组细胞数量有显著性差异( P<0.01),nNOS阳性反应主要位于粘膜上皮和腺上皮的基底部,但各组之间nNOS的表达程度不同,特别是萎缩性胃炎与浅表性胃炎有显著性差异(P<0.01),我们认为,对CD3+ 细胞,S-100 +树突状细胞和nNOS的检测,不仅有助于判断胃炎的病变程度和临床疗效,而且也为胃炎的治疗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凡纳滨对虾不同组织内SOD、POD酶的细胞化学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体内肝脏、肌肉、心脏、复眼和鳃等5种组织的SOD和POD酶的细胞化学定位进行了研究,并与感染病毒的凡纳滨对虾体内5种组织中SOD和POD的细胞化学定位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健康对虾体内,SOD酶阳性反应颗粒主要定位于肌肉、心脏、肝脏和鳃等组织细胞的线粒体膜、细胞质中,以及肝细胞的脂滴周围;POD酶主要定位于心脏、鳃和肝脏组织细胞的过氧化物酶体内,肝细胞中脂滴周围也有POD的阳性反应颗粒。感染病毒后,各组织细胞表现出明显的病理性结构变化,大量的髓样小体出现,脂滴数量明显减少。同时各组织中SOD和POD酶的细胞化学定位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现为心脏、鳃、肌肉组织细胞胞质中的SOD阳性颗粒消失,肝细胞中的SOD阳性颗粒明显减少,在心脏和鳃的线粒体基质内也出现SOD阳性颗粒;POD仍主要定位在过氧化物酶体中,但心脏中的过氧化物酶体解体而有许多呈阳性反应的小颗粒分布在细胞质中。结果表明SOD和POD在凡纳滨对虾防御氧的毒性损伤以及整个机体的免疫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采用窦房结细胞纯化培养、免疫细胞化学、免疫组化、免疫电镜 (pAg 技术) 和图像分析等多种方法,研究了新生SD大鼠窦房结的ANF表达。结果提示: 窦房结原位组织和培养细胞的胞浆内均可见ANF阳性反应颗粒。培养细胞的核附近电子致密颗粒有10nm ANF免疫反应的pAg 颗粒。窦房结ANF的含量和活性明显低于心房 (P< 001)。本文还对新生鼠窦房结ANF的生理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可降解聚合材料3-羟基丁酸与3-羟基己酸共聚酯 (3-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hexanoate, PHBHHx)的血管内生物相容性, 采用脱细胞羊肺动脉为支架, 以PHBHHx涂层, 构建复合补片(Hybrid patch), 植入New Zealand兔腹主动脉内(12只), 以脱细胞未涂层羊肺动脉片(Uncoated patch)做为对照(12只)。分别于术后第1、4和12周处死动物, 取出移植补片进行组织学、免疫荧光染色、扫描电镜和钙含量测定。结果表明: hybrid patch管腔面光滑无血栓, 内膜增生适度, 再细胞化完全; 免疫荧光染色检测, 新生内膜组织中类内皮细胞呈CD31阳性反应, 单层连续排列, 间质细胞呈现SMA阳性反应; 钙含量测定, hybrid patch明显低于uncoated patch(P<0.05)。由此认为: PHBHHx的血管内生物相容性满意, 是心血管组织工程较为理想的腔内涂层材料。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可降解聚合材料3-羟基丁酸与3-羟基己酸共聚酯 (3-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hexanoate, PHBHHx)的血管内生物相容性, 采用脱细胞羊肺动脉为支架, 以PHBHHx涂层, 构建复合补片(Hybrid patch), 植入New Zealand兔腹主动脉内(12只), 以脱细胞未涂层羊肺动脉片(Uncoated patch)做为对照(12只)。分别于术后第1、4和12周处死动物, 取出移植补片进行组织学、免疫荧光染色、扫描电镜和钙含量测定。结果表明: hybrid patch管腔面光滑无血栓, 内膜增生适度, 再细胞化完全; 免疫荧光染色检测, 新生内膜组织中类内皮细胞呈CD31阳性反应, 单层连续排列, 间质细胞呈现SMA阳性反应; 钙含量测定, hybrid patch明显低于uncoated patch(P<0.05)。由此认为: PHBHHx的血管内生物相容性满意, 是心血管组织工程较为理想的腔内涂层材料。  相似文献   

14.
正常和急性高眼压兔眼视网膜的ACP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光镜定量酶组织化学和电镜细胞化学方法,观察了兔眼视网膜酸性磷酸酶(acid phos-phatase,ACP)分布及急性高眼压对 ACP 分布及溶酶体的影响。ACP 活性强度在视网膜各层的顺序为(F 检验 P<0.05):由高到低依次①色素上皮层,②外网状层,③内网状层,④外核层和内核层,⑤杆锥体层和神经节细胞及神经纤维层,该结果与以往半定量判定有较大差异。高眼压后15天、30天组色素上皮层 ACP 活性增强,7天组杆锥体层 ACP 活性增强(P<0.01)。电镜下见高眼压后色素上皮层溶酶体数量增多,溶酶体外 ACP 活性增强,外段膜盘内溶酶体外 ACP 活性明显增强。提示 ACP(及其他溶酶体酶)可能在急性高眼压后的视网膜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用包埋前免疫电镜技术,研究以辣根过氧化物酶二次免疫后2、3、5、8和10天豚鼠腘淋巴结中抗体形成细胞的发育和分化。按照细胞的不同发育阶段和抗体阳性反应特征,可将它们分为四类细胞:(1)Ⅰ类细胞(淋巴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胞质很少,核周腔呈阳性反应,细胞质中有大量均匀分布的阳性颗粒;(2)Ⅱ类细胞(前浆细胞),核质比减低,有的核偏位,胞质中出现大量颗粒状短或棒状阳性反应物,其中有一些呈平行排列;(3)Ⅲ类细胞(前浆细胞),胞质中显示大量平行排列的阳性反应物;(4)Ⅳ类细胞(浆细胞),胞质中平行排列的阳性反应物连结成网状。根据细胞的形态以及胞质中阳性反应物从颗粒状、短棒状到平行排列的片层和连结成网状的变化,显示出从淋巴细胞经前浆细胞发育为成熟浆细胞,不断合成并累积抗体的动态过程。  相似文献   

16.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酶超微结构定位与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ATP酶、G6P酶、5′ND酶的超微结构定位与活性。结果:1ATP酶主要定位在淋巴细胞膜下方,在内质网及线粒体等膜相结构也见到此酶的分布。G6P酶主要定位在内质网、线粒体等膜相结构。5′ND酶主要定位在细胞膜外表面。三种酶定位准确,颗粒清晰。2此结果与我们对人体淋巴结淋巴细胞酶超微结构定位结果相同。结果提示应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方法可以检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酶活性变化,对于判定免疫细胞功能状态,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牙龈组织中纤粘连蛋白(fibronectin,F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26只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局部丝线结扎高糖软食4周和8周两组,每组实验动物10只,空白对照组3只。运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分析FN在健康牙龈组织中、牙周炎牙龈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结果:健康牙龈组织中,FN相对均匀弥漫表达于整个牙龈结缔组织基质内;牙周炎牙龈组织中,FN表达具有部位特异性,即上皮下结缔组织最上部基质内FN表达明显下调;结合上皮根端基底细胞基底面下FN表达明显上调,表达强度和范围随结合上皮根向增生程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炎性刺激下调炎症中心区牙龈结缔组织基质内FN表达;炎症刺激上调结合上皮根端基底细胞基底面下FN表达,其表达强度和范围随结合上皮根向增生程度的增加而增强扩大,暗示FN参与牙龈结合上皮根向增生迁移活动。  相似文献   

18.
p75神经营养素受体在视网膜的发育以及再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在人类视网膜中的分布状况尚未被研究.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光镜水平下确定了p75在人胚胎发育5、6和7个月的视网膜中的分布情况. 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出现最强的p75免疫阳性反应,在其他各层也有较弱的免疫阳性反应. 在胚胎6、7月的视网膜中,主要由Müller细胞的终足构成的内界膜上出现了比较强的p75表达. p75在人胚胎视网膜中的分布情况与大鼠视网膜中很类似,主要表达在Müller细胞, 在神经节细胞上也可能有表达.  相似文献   

19.
氩激光光凝建立兔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及其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制备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动物模型,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疾病的研究提供稳定的模型。方法采用氩激光直接光凝法封闭兔眼视网膜静脉建立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利用HE染色法观察正常兔及造模后3周兔视网膜组织中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增生情况,利用免疫组化法观察正常兔及造模后3周兔视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并检测造模前及造模后3周闪光视网膜电流图(flash electroretinogram,FERG)。结果兔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眼可见明显的视网膜新生血管增生,缺血视网膜及新生血管组织中VEGF不同程度表达增强,FERG-b波的振幅明显下降(P<0.01)。结论采用氩激光直接光凝法建立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20.
整合素相关激酶在糖尿病肾病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整合素相关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ILK)在糖尿病肾病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对3例正常肾组织,1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穿刺活检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LK和FN在肾组织的阳性表达强度,并作图像分析处理.结果在正常肾组织,ILK主要表达于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系膜细胞和小管上皮细胞呈弱表达.在糖尿病肾病,ILK表达于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在萎缩变性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表达增强.在肾小球结节硬化时,ILK表达明显减少.此外,ILK和FN的表达量在糖尿病肾病早、中期成正相关(P<0.001),在糖尿病肾病晚期成负相关(P<0.05).结论 ILK在糖尿病肾病肾组织中表达量显著增加,并与FN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说明其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外基质FN等的积聚,在糖尿病肾小球硬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