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元代的三部农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称为“元朝”的八十多年中,我国出现了三部重要的农学书,即“农桑辑要”、王祯“农书”和“农桑衣食撮要”。这三部农书,虽然都主要地以河淮之间地区的农业生产为对象;但却很注重蚕桑,把“桑”提到了和“农”同样鲜明的重要地位。这一点,和代表江南农业的宋代陈募农收相似,而和更早的农书有显著的不同。在华北农业生产中,一向居次要地位的蚕桑,忽然这样显  相似文献   

2.
(一) 母骡生驹已不是一件新鲜的事情,远在1,000多年以前,在我国的古代农书——“齐民要术”中就有了记载。即是在晚近的30年来,在我国和外国也曾发生过不少这类的事实。  相似文献   

3.
我国历史上所谓"南北朝"的时代,也就是公元第六世纪,我们祖国,出现了一部空前地完备的农书——齐民要术.齐民要术中所纪录下来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非常精确细致,不但是我们祖国可贵的遗产,也是世界全人类最早最完备的"农业百科全书"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构树饲料在古籍中的记载在我国采摘构树叶片作为饲料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南宋时期就有记载,《农书》畜养篇中记载构叶养牛的方法:"宜预收豆、楮之叶,与黄落之桑,春碎而贮积之。天寒即以米泔和剉草、糠麸以饲之。"其中楮之叶指的就是构树叶片。这说明在宋朝百姓就有收集构树叶片,将其与剉草、糠麸混合用作冬季饲料的习惯。清代《农桑经》《三农纪》及《齐民四术》等书中也都有记载将构树叶片捣碎与麦麸、豆饼、稻糠、棉籽饼拌合,用以喂牛。《三农纪》还记载了使用构树叶片饲喂家猪的方法:"采褚、榆、梓叶煮豢。"这说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粟     
一.粟的起源粟在北方称为谷子,去壳后就是小米,是我国古老的栽培作物之一。相传在纪元前2700年我国用五谷作为祭祀,已经包括粟在内。但粟的名称在汉时才有记载,汉朝以后,粟和它的类似作物名称并不完全一致。“齐民要术”一书中提到的北方旱田作物就有榖、黍、穄(稷)、粱、秫等几种,谷就是指粟而言  相似文献   

6.
三百年前杭嘉湖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引言许多世纪以前,中国农民就在江河下游三角洲和几大湖区附近自然条件优越的湿地上建立了高产而稳定的有机农业生态系统。一些古代农学家曾对这些农业生态系统作过大量的研究。《补农书》(亦称《沈氏农书》)记述了明末清初时期长江下游杭嘉湖平原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村经济情况。本文试图根据《补农书》所提供的基本信息(张履祥,1658),并参照研究此农书的有关著作(陈恒力,1957;1958;陈恒力和王达,1983)和当时的地方志  相似文献   

7.
正构树属于桑科构属多年生乔木,起源于华夏大陆,自然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是一种典型的乡土树种和先锋植物。据考证,我们的祖先在8?000年前就开始利用石拍加工构树树皮衣服,并于6?000多年前开启了向海外传播之路,最终到中南岛屿和中美洲,远早于2?000多年前的丝绸之路。《诗经》《山海经》《名医别录》《本草纲目》《齐民要术》及《农书》等古代典籍中都有关于构树的记载,作为功用多样的资源植物,构树一直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但它的前世今生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却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安奎  秋实 《生物多样性》1997,5(4):296-300
本文提出一种借助古代文献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方法,而中国古籍在这方面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技术性关键在于找到合适的生态系统,而自然生态系统就是其中之一。中国古籍,特别是中国医书、中国农书和中国方志的有关记载为寻找这种生态系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因此我们可以参考中国古籍,使现存的复合生态系统逐步地接近自然生态系统,从而达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天然色素的开发及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天然色素的发展概况天然色素作为食品着色剂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的《食经》和《齐民要术》等书中,就有关于利用天然色素为食品和酿酒着色的记载,如用艾青做青饺;用红米和茜草科植物使食品着色。十二世纪以前,在大不列颠,阿利克赛人也喜欢在糖果中加入天然色素材料使糖果呈现各种不同的颜色,如玫瑰色、紫色等。到了十九世纪中期,分类学家Peing记载了罗马帝国时代使用天然着色剂的情况,当时常  相似文献   

10.
我国食用菌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我国劳动人民对野生菌类资源的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通过长期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七、八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知道蘑菇味美可口,采食蘑菇。一千多年前知道利用食用真菌治病,在古典传说白蛇传中,就记载有白娘子去仙山盗取灵芝,使许仙起死回生。这是我国广为留传的神话故事。香菇(Lentinus edodes)的栽培为我国劳动人民首创,约660年前,王祯著的《农书》中(元朝1313年)就有详细的记载,比欧洲载培洋蘑菇最早的法国(1700年)还早400  相似文献   

11.
金翅夜蛾亚科Plusiinae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尧  卢筝 《昆虫学报》1974,(1):66-82
金翅夜蛾亚科(Plusiinae)是夜蛾科中一个显著的类群,从眼的睫毛,M_2的存在与前翅通常具有金银斑可以认识。但是不同属、种在外形上区别极少,所以如果不根据生殖器,要正确鉴定所有的属种,几乎是不可能。 这一亚科全世界已记载的约230余种,其分布于古北区的有107种。中国已记载的共70种。陕西省已有记载的只有6种,可能分布到的约21种。1963年朱弘复、陈一心二同志在《中国经济昆虫志(第三册)鳞翅目夜蛾科(一)》一书中记述了11种,提到其中5  相似文献   

12.
初中《动物学》教材在“绪论”中谈到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说此书是我国完整保存至今最早的一部古农书。本文想就贾思勰和他著的《齐民要术》作梗概介绍,以供教师备课参考。贾思勰是我国北魏末期(公元六世纪)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他是山东益都人,曾经做过高阳郡(今山东临淄)太守,到过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后来回到家乡,经营过农牧业,大约在北魏永熙二年(公元533年)到东魏武定二年(公元544年)间,在总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农业生产成就的基础上,写成了著名的农业科学著作《齐  相似文献   

13.
东亚飞蝗自古以来是中国农业上的头号害虫,历史和地方志上记载很多。农民为了保护生产,想尽种种办法和蝗虫作斗争,在耕作过程中观察到雌蝗产一卵于土下一二寸处,集数十粒至百余粒成一卵块,挖掉一个卵块就可少生几十只蝗虫,因此挖掘蝗卵是很久以前农民自己创造的治蝗方法之一。后来生产发展了,也有用犁耕翻蝗卵的,耕翻时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杀死部分蝗卵。所以在较早年代的农书或治蝗书  相似文献   

14.
植物生理学作为一个学科,我想应该从Julius von Sach算起,他首先开课,并写了实验手册(1865)和教材(1882)。至今也不过一百多年。虽然一般书上常把它上推到Stephen Hales(1672—1721)或van Helmont(1577—1644),甚至更早到古希腊的Aristotle。在我国则可上朔到宋应星(1587—1660)的“论气”和“天工开物”,或贾思勰的“齐民要术”(533—544)。甚至推到公元前的“汜胜之书’以至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记载的资料。但这  相似文献   

15.
《齐民要术》中的黄衣、黄蒸和制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酱(酱油)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首创的一种调味品,制酱技术远在周朝已经很发达了,后来传到越南、日本等国家,至今还在广大城乡劳动人民中间流传。《齐民要术》(下称《要术》)第六十八、第七十,记载了关于黄衣、黄蒸和制酱的方法及原理,是现存历史资料中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籍中记载六芝的初步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灵芝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之已久的一类珍贵的药用真菌,俗称瑞草,又名灵芝草。早在公元前11世纪周代《列子》一书中就有“朽壤之上有菌芝者”的记载。例如西汉继司马迁而起的大博学家刘向的《别录》一书就有许多有关灵芝的记载。东汉的《神农本草经》一书对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一、概述 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很注意向作物的害虫作斗争,远在公元前几百年的周礼秋官中就有用莽草除蠹物的记载,齐民要术(公元504—549)中记载了利用作物的成熟期与害虫的繁殖期错开以防治病虫害。虽然,在利用有毒植物防治病虫害方面,历来只有比较零星的记载,但是在研究植物有没有毒性方面,却是做了不少工作的。从秦汉时代的神农本草经和三国时代的李当之、吴普本草经开始到清朝为止,单是本草方面的文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祖先在科学还不发达的时候,就创造出那样的辉煌成就,并留下了很多著述,如农业和医药方面的著作:“泛胜之书”、“齐民要术”、“古今秘苑”、“俞宗本种树书”、“陆佃埤雅”、“物类相感志”、“致富全书”、“花镜”等宝库。很多内容到今天仍使我们感到惊奇和自豪。这些著述,对我们现代的农业实践和科  相似文献   

19.
醋之妙用     
欧阳军 《生命世界》2008,(12):56-57
醋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中国人食醋有很长的历史,有人说大约有一万多年。在我国古代,酣被称之为酢、酐、苦酒或醯,春秋时期就已出现了酿醋作坊。有关醋的文字记载至少有三千年以上,《齐民要术》就有对酿醋技术的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20.
植物抗虫性概念的当代内涵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朱麟  古德祥 《昆虫知识》1999,36(6):355-360
生物之间的抑制效应首先于植物中发现。1937年,Molisch用种间相克(Allelopathy)这一术语来描述生物间的抑制和刺激现象并首次被Rice[1]使用。生物之间的抑制和刺激作用,究其原因乃是由于相互间化学作用的结果。植物抗性(包括抗虫性和抗病性)是生物间抑制作用的直接体现。最早关于抗虫性的记载见于我国后魏时期(公元5~6世纪)的《齐民要术》,其中记载有14种作物具有“早熟、耐旱、抗虫”的特性,之后在《吕氏春秋》中有“不蝗之麻,不虫之菽”的详细描述[2]。国外,早在1788年美国的I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