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乔守怡  江绍慧 《遗传》1981,3(2):40-44
实验原理和目的 本实验通过对果蝇二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验 证孟德尔第二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独立分配定 律)。采用的材料是长翅黑檀体果绳和残翅灰体果蝇。 通过对杂交后代翅傍和体色这二个性状的观察,经过 数据处理,验证是否符合杂种第二代的分离比数9:3: 3:1比率。已经知道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位 于第二染色体上的基因十//vg决定,灰体和黑檀体是 另一对相对性状,由位于第三染色体上的基因十/e决 定,所以都属常染色体遗传。把长翅黑檀体雌蝇 (十+ee)与残翅灰体(vgvg+十)的雄蝇杂交,或它们 的反交,F.代全部是长翅灰体。F,代雌雄蝇互交,F, 代产生性状分离,出现了四种表型,图示如下:  相似文献   

2.
生物科学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同学们爱好也十分广泛。开展科技活动选择题目要考虑:要结合教材内容,不脱离教学实际;要有一定深度、又可能完成、并能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研究的能力。根据上面原则,我们分析了教材和高中学生的情况,遗传学是高中生物学中的重点,又是难点,学生很感兴趣,但是由于没有感性知识,因此学生们觉得抽象、难学。于是我们决定在高中二年级开展果蝇遗传学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受到培养果蝇、使用解剖镜和显微镜的训练;还可以给全班  相似文献   

3.
王文华  金建中 《遗传》1981,3(5):35-39
(十一) 大肠杆菌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一) (物理因素诱变)实验原理 在以微生物为材料的遗传学研究中,广泛应用营 养缺陷型。用某些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处理细菌,使 基因发生突变,丧失合成某一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 核昔酸等)的能力,因而它们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 长,必须补充某些物质才能生长。这样从野生型经诱 变筛选得到的菌株,称为营养缺陷型。筛选营养缺陷 型菌株必须经过如下几个步骤:诱变处理,淘汰野生 型、检出缺陷型、鉴定缺陷型。本实验选择紫外线作为 诱变剂,并用青霉素法淘汰野生型,采用逐个测定法检 出缺陷型,最后用生长谱法鉴定缺陷型。实验原理 在以微生物为材料的遗传学研究中,广泛应用营 养缺陷型。用某些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处理细菌,使 基因发生突变,丧失合成某一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 核昔酸等)的能力,因而它们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 长,必须补充某些物质才能生长。这样从野生型经诱 变筛选得到的菌株,称为营养缺陷型。筛选营养缺陷 型菌株必须经过如下几个步骤:诱变处理,淘汰野生 型、检出缺陷型、鉴定缺陷型。本实验选择紫外线作为 诱变剂,并用青霉素法淘汰野生型,采用逐个测定法检 出缺陷型,最后用生长谱法鉴定缺陷型。  相似文献   

4.
金建中  赵寿元  李昌生 《遗传》1981,3(6):36-40
原理 所谓转导是指以噬菌体作为媒介将某一细胞(供 体)的基因导入另一细胞(受体)的过程。转导可以分 为两大类:(1)普遍性转导;(2)局限性转导。两者 主要区别是: 前者可转导供体细胞的任意一个基因, 后者只能转导供体细胞的某些特定基因。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遗传学实验教学中果蝇实验的教学改革尝试。一方面,将不同研究水平的实验集中连续交叉开出,充分利用实验时间,增选实验内容,改进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讨论遗传学实验教学如何改变“验证性”教学为“发现式”教学。在果蝇杂交实验教学中,由学生提出实验设计方案,独立完成实验内容,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际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本文叙述了果蝇ACh 系统中有关遗传学、神经生物学的一些工作;介绍了果蝇ACh 系统中有关酶系的基因定位与胆碱受体的染色体定位,以及通过对突变型的研究所揭示出的ACh 系统中的一些现象。  相似文献   

7.
遗传学实验     
邱信芳 《遗传》1982,4(1):40-43
(十五)两倍体细胞株培养 实验原理 组织培养是把动物或植物细胞自机体取出放在玻 璃器皿里,选择和控制某些外界条件,使细胞继续分裂 生长的一种基础性实验技术;现在已广泛应用于生理 学、免疫学、病毒学、遗传学等方面,对细胞分化、发育、 肿瘤发生以及染色体研究等领域起着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遗传学实验     
《遗传》1981,3(3):38-42
在遗传学研究中选用微生物作为实验材料,有以 下几个理由:(1)世代短,繁殖一代仅几十分钟,如大 肠杆菌约20-30分钟;培养一个晚上菌数可达1x108 以上。(2)一般是单细胞或是单倍体的细胞,容易得到 变异菌株。(3)培养方便,在各种培养基上都能生长 繁殖。(4)体制简单,遗传背景了解较清楚。  相似文献   

9.
遗传学实验     
吕群 《遗传》1982,4(3):36-38
(十八) 姊妹染色单体色差方法实验原理 在DN人复制过程中,5-澳脱氧尿咯吮核昔(5- Bromodeox y-U ridine简称BrdUrd)掺入新合成的DNA 链,并占有胸腺咯咤(Thymidine, T)的位置,所以哺 乳类细胞在含有BrdUrd的培养液中经历两个分裂周 期的培养之后,其两条姊妹染色单体的DNA双链在化 学组成上就有了差别:即一条染色单体的DNA双链 之一含有BrdUrd,而另一染色单体的DNA双链都含 有BrdUrd,这样的细胞经过制片和荧光素染色后,就 能观察到两条明暗不同的染色单体。二股都有BrdUrd 的姊妹染色单体发出的荧光较强,其中只有一股有 BrdUrd的单体荧光较弱。利用这种方法,可以清楚地 看到姊妹染色单体交换的情况(图18-1)  相似文献   

10.
遗传学实验     
马正蓉  吕群 《遗传》1982,4(2):41-43
(十六)哺乳动物染色体的银染法实验原理 银染法(Ag-As技术)专染哺乳动物染色体上的核 仁组成区(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 NOR)。已知哺 乳动物中编码18S rRNA, 28S rRNA的基因(rDNA)是 位于特定染色体的核仁组成区。当用银染法染色时, rDNA能选择性地还原银,呈深黑色,染色深黑的可染 区即为核仁组成区(Ag-NORs )。可染区的数目反映了 有转录活性的核糖体RNA基因的数目。  相似文献   

11.
遗传学实验     
《遗传》1981,3(4):38-41
大肠杆菌的杂交与致育因子F有关。有F因子的 细菌称为F+,没有F因子的细菌称为F-。一般F-菌 株之间不能进行杂交。F因子有两种状态— t游离状 态和整合状态(F因子插人到染色体的一定位置上,所 以F因子是附加体),前者称F+菌株,后者称为高频重 组或Hfr.F+和Hfr都能与F-菌株进行杂交,但重组矫 率不同,Hfr比F+高1,000倍,一般为10--3-10-4.  相似文献   

12.
在证明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方面,果蝇是贡献最多的生物。果蝇适于作遗传的实验材料有如下原因:饲养方便,一个世代的时间短,在25℃的条件下饲养十天左右就可以成为亲本,一只受精的雌蝇能产许多子代。而且突变多,形态容易辨别,等等。  相似文献   

13.
拟南芥(Arabulopsis thaliana L.Heych.)是进行高等植物遗传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好材料。它的植物体小至可在试管中栽培,生活史短,种籽数量多,栽培条件简单,染色体数目少(2n=10),突变类型多。与著名的遗传学实验材料果蝇一样受到人们重视。拟南芥种子寿命长,在干燥状态下保存5年最低发芽率仍可达20%。不需像果蝇那样常年保种,适于教学科研用。拟南芥的栽培技术 1.栽培通常用种籽繁殖,进行盆栽或试管栽培。盆栽时,一般用稍酸性的土壤,预先用火烧烤或用蒸汽消毒,防止其它植物混入。对于营养需求,可以用市售的草花用  相似文献   

14.
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有诸多经典实验,实验成功率高,便于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然而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这些经典实验逐渐暴露其安全隐患及欠缺环境友好性等问题,提高生物学实验教学安全及增进实验的环境友好性已成为实验教学的重要任务。通过低温麻醉代替乙醚麻醉进行遗传学实验教学中的果蝇麻醉,介绍生物学实验教学安全性及环境友好性改革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实验原理 大肠杆菌的杂交与致育因子F有关。有F因子的细菌称为F~ ,没有F因子的细菌称为F~-。一般F~-菌株之间不能进行杂交。F因子有两种状态——游离状态和整合状态(F因子插入到染色体的一定位置上,所以F因子是附加体),前者称F~ 菌株,后者称为高频重组或Hfr。F~ 和Hfr都能与F~-菌株进行杂交,但重组频率不同,Hfr比F~ 高1,000倍,一般为10~(-3)—10~(-4)。  相似文献   

16.
在遗传学研究中选用微生物作为实验材料,有以下几个理由:(1)世代短,繁殖一代仅几十分钟,如大肠杆菌约20—30分钟;培养一个晚上菌数可达1×10~8以上。(2)一般是单细胞或是单倍体的细胞,容易得到变异菌株。(3)培养方便,在各种培养基上都能生长繁殖。(4)体制简单,遗传背景了解较清楚。  相似文献   

17.
银额果蝇自然群体分化过程中的细胞遗传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凌发瑶  王文 《遗传学报》1997,24(6):496-500
对我国大陆银额果蝇的分布及其细胞遗传学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发现了一种值得注意的新核型。该核型结构兼有早已认可的长、短两大类基本核型的特征,即核型中的两条同源4号染色体为1长1短型。含新核型的群体分布于我国大陆东南沿海一带的上海、福州、厦门和深圳。而且,这些自然群体内还出现“1长1短型”、“长型”和“短型”重叠并存的多态现象。跟踪研究表明,新核型具有不稳定的遗传性,能世代传递,它的频率随世代增长而降低,并不是突然消失。但是,在上海、福州群体内出现的“长型”至第十五代之后却全部消失。这种新核型大概是银额果蝇自然演化过程中的中间过渡核型,是该果蝇种群分化中的细胞遗传学变异的过渡表征  相似文献   

18.
庚镇城 《遗传》1986,8(2):1-5
行为遗传学旨在阐明生物行为的遗传基础。早在 本世纪初,遗传学发韧之际,有的学者就考虑到行为与 遗传的关系,如摩尔根的大弟子斯蒂特文特曾对果蝇 性行为中的雌雄识别与选择问题进行过研究。但是由 于行为遗传问题的复杂性及当时科学水平、研究手段 的局限,行为的遗传学研究并未能及早形成为一个独 立的学科。二、三十年代遗传学家主要是以容易识别的 外部形态性状(如果蝇的眼色、体色、翅形、刚毛形状及 数目等)为研究对象,并结合染色体的研究,形成了细 胞遗传学休系。四十年代以后,生物化学和微生物遗传 学相伴发展,互相渗透,促成了分子遗传学的大发展。 在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等 重要问题相继从分子水平上得到阐明之后,一些分子 遗传学家为解析动物更高级的功能— 感觉、中枢神 经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对刺激作出相应反应的遗传 基础,因而陆续转向行为遗传学的研究,其中最有代表 性的人物是德尔布吕克(Max Delbriick, 1906-1981)0 德尔布吕克原是德国籍犹太人,量子物理学家,在物理 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希特勒疯狂迫害犹太人时,德 尔布吕克逃亡美国,从1937年起的两年间,他在加州 理工学院最后地完成了向生物学的转变。他把最低等 的生物噬菌体导人到遗传学研究中来,开辟了分子生 物学这一领域,被誉为分子生物学之父。1969年 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金。可是在分子遗传学 发展的最隆盛的五十年代中期,在他开创的噬菌 体研究领域中还有许多工作好做的时侯,他却认 为分子遗传学已走上了它的发展轨道,分子生物 学今后的任务应该是探讨生命的更高级的活动, 于是他毅然地放下噬菌体的工作,转向行为遗传 学的研究。他以一种名之为须霉(Phycomyces)的 真菌为研究材料,研究它的光感受器和向光性,成 为行为遗传学这一新研究领域的奠基人。现在世 界上已有许多实验室开展着行为遗传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实验用果蝇培养技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添加了臭干子汁液的培养基培养果蝇,能提高果蝇繁殖率37.9%,果蝇幼虫化蛹数增加47.2%,羽化为成虫的数目增加43.5%,成虫平均体重和体长分别增加5.6%和16.6%。由此表明臭干子汁能加速果蝇生长发育,显著提高果蝇繁殖率,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实用的实验室中果蝇培养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果蝇唾腺巨型染色体是大约1000-4000多条同源染色线精确配对聚集而成的多线染色体,这是染色体多次复制,但细胞只生长、不分裂的结果.染色体长达0.5mm.粗细是一般体细胞染色体的100-200倍左右,其上有深浅间隔、宽窄不等的染色带,果蝇4对唾腺染色体上已确定了6000多条染色带,它们宽窄、疏密、顺序、数目恒定,有种的特异性,同种个体的是相同的,不同的种则不一样,因此果蝇多线染色体可以建立染色带及间带分布图,它们的表现和遗传学图大致平行,多数遗传学家认为这些横纹与基因有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