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蜻蜓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7月在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的一些比较适合蜻蜓生长的水域附近进行了蜻蜓采集,用静观和网捕法记录采集路线两侧各20m范围内的蜻蜓,鉴定统计后分析其区系成分及多样性.结果表明:1)贵州茂兰地区现有蜻蜓65种,隶属于11科42属;2)东洋界种类较多,有31种,占总数的47.69%;古北界种类相对较少,只有1种,约占总数的1.54%;3)贵州茂兰地区蜻蜓的多样性指数为2.8617,均匀度指数为0.6855,优势度指数为0.1385,优势集中性指数为0.1006;4)5个样点之间的相似性指数均在30% ~55%之间,且只有捞村与翁昂为53.41%,捞村52.77%大于板王50%,这可能与茂兰地区生境的多样性相对较高,适宜蜻蜓生存的生境多有关.  相似文献   

2.
2010-2011年对安徽鹞落坪自然保护区的蜻蜓目昆虫区系及多样性进行了抽样调查研究.通过标本采集、制作和鉴定,分析了该地区蜻蜓目昆虫的区系特点、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系数.共采集蜻蜓标本18941号,12科53种,其中以蜻科Liberllulidea最多共13属26种,优势种为黄蜻Pantala flavesens flavesens Fabricius.区系分析结果支持研究地属于东洋界和古北交界过渡地带.结合不同生境物种数、多样性和均匀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蜻蜓分布受环境中水域和植被的分布特点影响.研究结果还表明蜻蜓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与周边地区蜻蜓研究的相关结果对比,鹞落坪地区蜻蜓具有物种数多,多样性、均匀度偏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井冈山自然保护区蜻蜓目昆虫种质资源和群落特征,为蜻蜓目昆虫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2018-2021年在井冈山自然保护区选取长古岭(海拔470 m左右)、大井(海拔930 m左右)、黄洋界(海拔1 200 m左右)3个不同海拔样地开展蜻蜓资源调查。采用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Pielon均匀度指数、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对3个样地的蜻蜓进行多样性分析。共采集到标本483只,隶属于2亚目8科16属23种,其中蜻科(Libellulidae)占据绝对优势,属数和种数分别占总数的37.50%和56.52%;大井和黄洋界的群落结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 > 0.05),大井和黄洋界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长古岭(P<0.05),而优势度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则显著低于长古岭(P < 0.05)。结果表明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内海拔较低的长古岭蜻蜓目昆虫群落的多样性较低,但优势种的地位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对澳门的蝶类群落进行了系统研究,共获得蝶类标本876号,隶属于9科50属65种。灰蝶科的种类数(16种)和个体数(234头)均为最多,为优势类群,酢浆灰蝶为优势种。蛱蝶科的种级多样性指数最高,凤蝶科次之。分析了澳门各个区域蝶类的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结果表明生境条件的变化对蝶类多样性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人类活动对环境和森林植被的干扰越大,蝶类多样性指数就越低。路环岛的城市化发展程度最低,植被覆盖率最高,最适合蝶类生存和繁衍,因此具有最高的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均匀度指数、物种数和个体数以及最低的优势度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澳门半岛和氹仔岛的城市化发展程度较高,生境质量相对较差,蝶类的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较低,而优势度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较高。蝶类的多样性特征可以作为城市生境质量和环境变化的指示物。澳门的蝶类区系只有东洋种(50种)和广布种(15种),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6.92%和23.08%,可见澳门蝶类东洋种占有绝对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青海玉树高原不同生境类型蝶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和2017年的5—8月,在玉树市选取森林、灌木、高寒灌丛、高寒草甸草原和裸岩5种生境进行蝴蝶种类资源和群落多样性的调查,共记录到蝶类个体数1580头,62种,隶属于7科40属。其中古北界19种,占总种数的30%,东洋界2种,占总种数的3%,两界共有种(广布种) 41种,占总种数的67%。蛱蝶科(535只)个体数量最多,占蝶类个体总数的34%。计算并分析了5种生境中蝴蝶多样性指数(H')、优势度指数(D)、物种丰富度指数(R)、均匀度指数(J)和相似性系数(I),结果表明:灌木生境具有最高的多样性指数,较高均匀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以及最低的优势度指数;高寒草甸草原蝶类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均为最低,而优势度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海南北部主要蔬菜作物生境天敌瓢虫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本文利用黄板诱集法于2019年对茄子、豇豆和辣椒生境的天敌瓢虫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3种作物生境共采集获得瓢虫标本4 993头,隶属于16个属28种,其群落多样性从高到低依次为茄子、辣椒和豇豆生境,其中茄子生境拥有28种,辣椒和豇豆生境分别为10种和11种。茄子生境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为最高,分别为1.58、3.40、0.27和0.47,明显高于豇豆和辣椒生境。无论哪种生境,六斑月瓢虫Cheilomenes sexmaculata (Fabricius)和龟纹瓢虫Propylae japonica (Thunberg)均是优势种类,分别占整个瓢虫数量相对多度的45.26%和19.67%。两种优势瓢虫时序变化特征表明,瓢虫数量呈多峰型分布,5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这一时段总体发生数量较低。研究结果可为海南北部蔬菜作物生境天敌瓢虫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探清我国东南部农区内蚂蚁物种多样性,本研究共设置86个采样单元格,每个单元格内选择农田、草地和人工林3种生境,每种生境设置3个重复样地,每个重复生境设置5个1 m2的重复采样样方,用吸虫器采集样方内的地表蚂蚁。结果表明:在我国东南部农区共采集鉴定地表蚂蚁30 077头,隶属于7亚科49属155种;长江中下游地区共采集蚂蚁5亚科34属93种,其中优势种3个,常见种9个,稀有种81个;华南地区采集蚂蚁7亚科42属124种,其中优势种2个,常见种11个,稀有种111个。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是华南地区个体数目最多的物种,占个体总数的39.40%;物种数目、个体密度、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表现为华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生境内蚂蚁群落的物种数目、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表现为人工林>草地>农田,个体密度和优势度指数人工林生境最低;两个地区3种生境蚂蚁群落间相似性系数0.2437~0.6581,处于极不相似至中等相似水平。结果表明,我国东南部农区蚂蚁种类丰富,在农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要价值;红火蚁在华南地区入侵扩散严重,亟需治理;农区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造成的生境差异影响蚂蚁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不同区域、不同生境的蚂蚁群落间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8.
2007年6—9月,对三江平原地区6种不同土地利用生境下步甲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共采集步甲标本34种871号,其中淡足青步甲、暗青步甲和圆角梨须步甲分别占总数的19.4%、19.3%和13.2%,共同构成本研究区的优势类群。通过对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等多样性指标进行分析,丰富度在杨树林最高,白桦-蒙古栎林最低;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大豆田最高,杨树林最低。土地利用方式对步甲数量有显著影响(F=2.987,P<0.05),杨树林步甲数量最多,松树林最少;采样时间对步甲数量显著影响(F=8.172,P<0.05),9月步甲数量最多,7月最少。但土地利用方式和采样时间对步甲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南京老山地区蜻蜓目昆虫区系分析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2007年对南京老山地区蜻蜓目昆虫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采集标本的鉴定和分类,初步确定南京老山地区蜻蜓目昆虫有2亚目6科21属30种, 其中7种是江苏省新纪录.其区系组成的特点是:东洋区有8种,占总数的26.67%;古北区有2种,占总数的6.67%;东洋区-古北区有11种,占总数的36.67%;广布种有9种,占总数的30.00%.通过对春、夏、秋三季蜻蜓多样性的研究,发现春、夏、秋三季蜻蜓的种类数量为夏季>春季>秋季.  相似文献   

10.
东灵山区阎甲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研究了北京东灵山区阎甲科(Coleptera;Histeridae)特种多样性,野外设样地调查共获标本2224头,分属于6属17种,Saprinus niponicus、Onthophilus foueipennis、Margarinotus niponicus和M.reichardti的个体数量均大于总数的10%, 4种共占总体个数的88.22%,是本地区常见种。本研究采用4种采集方法分别统计,肉诱法捕获的种类和数量最多,共12种占总数的70.19%,杯诱法和堆草诱法都捕到8种,分别占总数的23.61%和4.81%,肉筛法采到的标本仅有2种占总数的1.39%,研究优势物种Onthophilus foueipennis的季节性变化发现,该种集中分布在小龙门林区的阔叶混交林内,个体数量在5月和9月呈现2个季节峰值,其中9月达到全年最高峰。对小龙门林区内肉诱捕获的阎甲类群的物种多样性分析表明,阔叶林中的阎甲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较高,混交林的丰富度和个体数量较高,针叶林的多样性系数和个体数量较低,混交林的均匀度指数较低,而相似性分析表明,空间距离是决定小龙门林区内森林生境类型间腐生性阎甲群落相似性程度的因素,生境类型自身对相似性没有显著影响,梨园岭退耕区阎甲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高于小龙门林区,但物种个体平均数量低于小龙门林区。以上结果表明,东灵山地区阎甲群落的分布受生境保护程度,干扰程度以及空间距离等因素的影响,保护并提高该地区的森林植被环境对提高阎甲物种多样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