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成人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使用背侧单切口与桡尺侧双切口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7月行双钢板治疗成年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患者41例,其中手术入路选择背侧单切口患者25例,选择背侧双切口患者16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背侧单切口入路组患者在手术出血、切口长度等方面要优于背侧双切口组(P0.01);两组在术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方面未见明显差异(P0.05)。单切口组的疼痛VAS评分在术后1周和术后12周时要优于双切口组(P0.05);单切口组的膝关节HSS评分在术后1周时要优于双切口组(P0.01),而在术后12周时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选择背侧入路单切口和双切口双钢板治疗尺桡骨中上段双骨折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而背侧单切口入路,手术操作相对简单易行,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2.
以疏叶骆驼刺为研究对象,设定3个水分梯度正常水分(土壤相对含水量(70±5)%)、干旱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20±5)%)和复水处理(干旱胁迫60天后恢复至正常水分)与四组接种处理(单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单接种根瘤菌、双接种AMF+根瘤菌和不接种),分析不同水分条件下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和根瘤菌对疏叶骆驼刺的生长以及供、受体疏叶骆驼刺之间氮素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水分处理时,双接种疏叶骆驼刺的AMF侵染率、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以及氮含量均要高于单接种处理;根瘤数量、最大荧光(Fm)、初始荧光(Fo)、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与单接种处理之间无差异;在遭遇干旱胁迫时,双接种疏叶骆驼刺的AMF侵染率、总生物量、Fv/Fm均小于单接种处理;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根瘤数、Fm、Fo以及氮含量与单接种之间无差异。复水后,双接种疏叶骆驼刺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根瘤数均优于单接种;AMF侵染率、氮含量低于单接种;Fm、Fo、Fv/Fm均与单接种之间无差异。在氮素转移方面,正常水分时,双接种与单接种的氮素转移率无差异,在遭遇干旱胁迫时,双接种疏叶骆驼刺的氮素转...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仪行EB病毒早期RNA(Epstein-Barr virus early RNA,EBER)与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双染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鼻咽活检组织60例,根据诊断结果进行分组,A组为鼻咽非角化型未分化性癌30例,B组为上皮性病变30例。在VENTANA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仪平台上分别对这两组病变进行C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BER原位杂交、EBER原位杂交结合CK免疫组织化学(EBERCK)双染标记,其中双染再分为是否复染苏木素,比较染色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CK单染A、B组均可见阳性细胞;原位杂交EBER单染A组鼻咽癌细胞阳性,B组表达呈阴性;EBER-CK双染A组鼻咽癌细胞呈双阳性,B组病变细胞呈CK阳性、EBER呈阴性,未见双阳性表达;EBER-CK双染复染苏木素后的表达与未复染苏木素的表达相同,但对比差,不易观察。结论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仪行EBER-CK双染有助于鼻咽癌组织学诊断,不复染苏木素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阳离子-π相互作用是一种在阳离子和芳香性体系之间形成的一种作用力。在蛋白质中,带正电荷的氨基酸(Lys、Arg)和芳香族氨基酸(Phe、Tyr、Trp)之间可以形成阳离子-π相互作用。对α/β类蛋白中两种典型折叠类型――单绕和双绕的研究表明:(1)单绕结构中阳离子-π相互作用的分布密度是双绕结构的2.3倍。(2)Arg-Phe组合偏好在双绕中出现,Arg-Tyr组合偏好在单绕中出现。(3)在单绕中除Lys-Phe组合外,其余5种组合的阳离子-π相互作用能量高于双绕的对应组合,其中以Arg-Trp组合的能量最高。(4)在单绕结构中,样本所含氨基酸残基数量和样本中阳离子-π的数量有明显的相关性,在双绕结构中没有发现类似的相关性。(5)在单绕和双绕结构当中,把阳离子-π相互作用能量分解为静电能和范德华力能揭示出静电能与范德华力能之比接近2∶1,静电作用在阳离子-π相互作用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菌物学报》2017,(7):1028-1036
对两室根箱试验装置中一分室(供体室)定植的枳Poncirus trifoliata实生苗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Paraglomus occultum,另一分室(受体室)不作任何处理。定植17周后,将溃疡病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Xac)接种于供体植株,研究不同处理受体植株间的信号物质响应差异,揭示菌丝桥的功能。与不接种处理相比,单接种AM真菌、预先接种AM真菌后再接种Xac均显著提高了供体根系一氧化氮(NO)含量,单接种AM真菌只显著提高了受体根系NO含量;单接种Xac显著降低了供体根系脱落酸(ABA)含量,而单接种AM真菌、双接种(AM真菌+Xac)均增加了供体根系ABA含量。双接种处理显著提高了受体ABA含量;与不接种对照相比,接种处理均降低了供体根系玉米素核苷(ZR)含量,同时单接种AM真菌、双接种处理也降低了受体根系ZR含量;AM真菌显著降低了供体和受体根系茉莉酸(JA)含量,但双接种却显著提高了供体和受体根系JA含量;与不接种对照相比,单接种AM真菌或Xac、双接种处理均显著下调供体根系JA合成基因(PtLOX、PtAOS和PtAOC)的表达,单接种Xac显著下调了受体根系PtLOX和Pt AOC的表达,单接种AM真菌显著下调了受体根系PtAOC的表达,而双接种显著上调了受体根系PtAOS基因的表达。表明菌根真菌的菌丝桥传导JA并诱导受体植株中NO、ABA和ZR含量改变以抵御溃疡病菌危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腰椎后路融合术(PLIF)单、双枚椎间融合器(Cage)的使用对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我院2004-2011年间164例因腰椎退变疾病行单节段PLI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Cage数目将其分为单Cage组(114例)与双Cage组(50例)。获得其住院资料和术后2年以上临床与影像学随访资料并比较分析。结果:平均随访时间47.5个月。两组间的年龄、性别、术前JOA评分、术后随访时间的差别无显著性(P0.05),但单Cage组失血量更低(P0.05),但随访时相对椎间隙高度低于双Cage组(P0.05);而两组间JOA评分改善率、随访时JOA评分、优良率、手术耗时、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PLIF中单、双Cage的使用均能获得满意的疗效与安全性,与双Cage相比,单Cage手术失血更少,但术后远期相对椎间隙高度更低,对于这类患者应加强随访并警惕断钉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利用重组大肠杆菌表达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和色氨酸酶(TPase),并利用双酶法合成L-色氨酸。采用PCR从大肠杆菌K12基因组中扩增上述两种酶的基因,利用pET-28a载体,构建单表达重组质粒pET-SHMT、pET-TPase和共表达重组质粒pET-ST。将上述3种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进行表达。SDS-PAGE结果表明,单表达基因工程菌BL21(DE3)/pET-SHMT和BL21(DE3)/pET-TPase分别在47kDa(SHMT)和50kDa(TPase)处有蛋白表达带;共表达基因工程菌BL21(DE3)/pET-ST在上述两处均有蛋白表达带。与宿主菌相比,单表达SHMT基因工程菌产酶活性提高了6.4倍;单表达TPase基因工程菌产酶活性提高了8.4倍;共表达SHMT和TPase基因工程菌产酶活性分别提高了6.1和6.9倍。利用工程菌所产酶进行双菌双酶法和单菌双酶法合成L-色氨酸。两菌双酶合成L-色氨酸的累积量达到41.5g/L,甘氨酸转化率为83.3%,吲哚转化率为92.5%;单菌双酶合成L-色氨酸的累积量达到28.9g/L,甘氨酸转化率为82.7%,吲哚转化率为82.9%。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西宁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抑制因子-1(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用瑞格列奈、二甲双胍单独治疗和两药联合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PAI-1水平。结果:联合用药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瑞格列奈组(71.87%)和二甲双胍组(75.00%)(P0.05);瑞格列奈组和二甲双胍组治疗6周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PAI-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但两单独用药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联合治疗组上述指标均较单独用药明显降低(P0.05)。联合治疗期间低血糖和胃肠不适的发生率较单独用药无明显升高。结论:瑞格列奈和二甲双胍可较单药治疗进一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PAI-1水平,这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液凝固程度,减少血管相关并发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米酒制作常用到根霉菌和酵母菌2种重要微生物.本实验旨在探究单菌(根霉菌和酵母菌相对独立)和双菌复合(2种菌等量混合)对米酒制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糯米作为原料,单菌酵母不能用于米酒制作,单菌根霉或双菌复合均可用于米酒制作,但二者产米酒在色泽、醇香、甜味等方面存在差异,其中单菌根霉产米酒感官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基于双荧光探针和单荧光探针的2种溶酶体pH值测定方法,探究一种不依赖四甲基若丹明(TMR)的、基于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单荧光的检测溶酶体pH值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利用人肺癌肺泡基底上皮来源的A549细胞,分别采用FITC/TMR双荧光探针法和FITC单荧光双激发法测定溶酶体pH值;通过计算相对荧光强度的比值FI_(FITC488)/FI_(TMR561)或FI_(FITC488)/FI_(FITC405),绘制pH值标准曲线,用于pH值测定。结果:相对于FITC在Ex488 nm/Em520 nm波长下的荧光强度对pH值极为敏感,其在Ex405 nm/Em422 nm波长下对pH值不敏感,可用于荧光矫正;不同pH值条件下,FI_(FITC488)/FI_(FITC405)比值基本呈线性关系。结论:FITC单荧光双激发法只须使用一种荧光探针即可实现pH值检测,较FITC/TMR双荧光探针法更不易产生系统误差,更适用于溶酶体pH值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和比较单切口与双切口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间40例行常规双切口ICL植入术(80眼)患者设为对照组,2013年7月~2016年1月间40例行单切口ICL植入术(80眼)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手术安全性指数、有效性指数、屈光度(柱镜、等效球镜度数)、眼压、ECD、前房深度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时,两组的裸眼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安全性指数和有效性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的柱镜、等效球镜度数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的眼压、前房深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ECL)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ECD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C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内,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双切口术比较,单切口有晶体眼后房型IC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切口和双切口联合手术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视力、眼压(IOP)及中央前房深度(CCT)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单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双切口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面积、最佳矫正视力、裸眼视力、IOP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均减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裸眼视力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IOP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CCT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切口手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视力、IOP及CCT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双生病毒 (Geminivirus)是一种具有孪生颗粒形态的单链环状DNA植物病毒[1] 。根据基因组结构特征及传播介体 ,双生病毒可分为三个亚组[1] :亚组Ⅰ双生病毒全部为叶蝉传播的单组份基因组病毒 ,基因组大小在 2 .6~ 2 .8kb之间 ,其代表病毒是玉米条纹病毒 (MSV) ;亚组Ⅱ双生病毒是单组份基因组病毒 ,基因组大小在 2 .7~ 3.0kb之间 ;亚组Ⅲ双生病毒全部为粉虱 (Bemisiatabaci)传播 ,基因组大小为 2 .5~ 2 .8kb ,除番茄曲叶病毒TLCV AUS[2 ] 等几个病毒为单组份基因组外 ,大多数亚组Ⅲ双生病病毒…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中一胎宫内死亡的原因、对母亲和存活胎儿的影响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11年10月分娩的双胎妊娠之一胎宫内死亡的18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胎妊娠一胎宫内死胎的发生率占双胎的1.08%,其中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monochorionic-diamniotic twin,MCDA)11例(61.11%),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dichorionic-diamniotic twin,DCDA)7例(38.89%)。胎儿死因:胎盘脐带因素3例(16.67%),胎儿畸形1例(5.56%),妊娠并发症3例(16.67%),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3例(16.67%),宫内感染3例(16.67%),不明原因5例(27.78%)。另一胎选择剖宫产者13例,阴道分娩3例。双胎一胎死亡后对母体的凝血功能影响不大(P>0.05)。结论:单绒毛膜双胎较双绒毛膜双胎母儿结局存在差别;双胎一胎宫内死亡对母体及存活儿有一定影响。对于孕周小,胎儿尚不成熟的病例,可严密监测存活胎儿宫内情况,行期待治疗延长孕龄至足月再分娩。  相似文献   

15.
CD/TK单、双自杀基因重组腺病毒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备表达大肠杆菌胞嘧啶脱氨酶 (cytosinedeaminase ,CD)和单纯疱疹病毒 1 胸苷激酶(herpessimplexvirustype 1thymidinekinase ,TK)双自杀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为再狭窄基因治疗的应用奠定基础 ,首先构建了含单、双自杀基因的腺病毒穿梭载体 ,细菌内同源重组法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 .脂质体介导下转染 2 93细胞进行包装并大量扩增得到Ad TK、Ad CD、Ad TK CD、Ad LacZ 4种重组腺病毒 .氯化铯 (CsCl)梯度离心法纯化后利用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 (GFP)测定病毒滴度 ,可达 10 9pfu ml .PCR和Western印迹法对外源基因进行鉴定 ,证明单、双自杀基因均已整合入腺病毒基因组并表达 .重组腺病毒感染血管平滑肌细胞后 ,用MTT法比较了单、双自杀基因的杀伤作用 ,发现在感染复数≤ 2 0时 ,双自杀基因对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单基因 .成功地构建腺病毒双自杀基因共表达载体 ,为进一步的体内外实验奠定了基础 .  相似文献   

16.
疏叶骆驼刺为塔里木河下游优势草本植物,对下游地区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该试验以疏叶骆驼刺为研究对象,设定正常水分(土壤相对含水量70%±5%)、干旱胁迫(土壤相对含水量20%±5%)和复水处理(干旱胁迫60 d后恢复至正常水分)3个水分梯度,以及单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单接种根瘤菌、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根瘤菌和不接种4组接种处理,分析不同水分条件下各接种处理对疏叶骆驼刺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双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根瘤菌处理的疏叶骆驼刺根系AMF侵染率在干旱胁迫、复水条件下均显著降低,且低于单接种AMF处理。(2)随着正常水分→干旱胁迫→复水的水分变化,双接种处理疏叶骆驼刺根系根瘤数量先降低后增加,复水后显著高于单接种根瘤菌处理。(3)双接种处理扩大了疏叶骆驼刺的根系吸收范围,提高了根系的吸收能力,并随着正常水分→干旱胁迫→复水的水分变化,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变化趋势。(4)双接种处理显著提高了疏叶骆驼刺根系SOD和POD活性,并随着正常水分→干旱胁迫→复水的水分变化而逐渐升高。研究发现,双接种AMF+根瘤菌处理可以显著促进疏叶骆驼刺根系的生长,增强其抗逆性,而干旱胁迫会降低AMF和根瘤菌的协同促进作用,复水后双接种AMF+根瘤菌处理的疏叶骆驼刺能及早地做出响应,对其根系生长表现出一定的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17.
南方红豆杉细胞双液相培养中强化紫杉醇生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南主红豆杉(Taxuschinensisvar.maireiChengetFu)细胞双液相培养中前体饲喂和混合糖源作为生产培养基糖源对细胞生长和紫杉醇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前体饲喂(苯丙氨酸、苯甲酰胺和醋酸钠)或混合糖(麦芽糖和蔗糖)作为生产培养基糖源对南方红豆杉细胞单液相培养、更重要的是对其双液相培养的紫杉醇产量提高有显著促进作用,而且前体饲喂和混合糖源的协同作用对其双液相培养的紫杉醇产量提高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组(蔗糖作为糖源和无前体的单液相培养)相比,在南方红豆杉细胞双液相培养中,第10天加入前体,第11天加入混合糖源,紫杉醇产量提高4倍多  相似文献   

18.
双生病毒(Geminivirus)是一种具有孪生颗粒形态的单链环状DNA植物病毒[1].根 据基因组结构特征及传播介体,双生病毒可分为三个亚组[1]:亚组Ⅰ双生病毒全 部为叶蝉传播的单组份基因组病毒,基因组大小在2.6~2.8kb之间,其代表病毒是玉米条纹病毒(MSV);亚组Ⅱ双生病毒是单组份基因组病毒,基因组大小在2.7~3.0kb之间;亚组Ⅲ双生病毒全部为粉虱(Bemisiatabaci)传播,基因组大小为2.5~2.8kb,除番茄曲叶病毒TLCV -AUS [2]等几个病毒为单组份基因组外,大多数亚组Ⅲ双生病病毒均为双组份基因组,稍大的组份叫DNA A,一般编码四个基因,稍小的组份叫DNA B,编码二个基因.烟草曲叶病 毒(TbLCV)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都属于双生病毒亚组Ⅲ[3,4].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湖南沅江鼎城段河蚬(Corbicula fluminea)为研究对象,在进一步验证该群体性别组成的基础上,分析壳长组成与性别比例之间关系,探讨该群体雄性、雌性和雌雄同体之间关系;同时以单鞭毛精子为参照,分析比较双鞭毛精子的形态特征,以期为我国河蚬的性别发生及生殖适应策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显示:沅江鼎城段河蚬(n = 770)雄性、雌性和雌雄同体最小性成熟壳长分别为2.92 mm、5.66 mm和5.30 mm。697只性成熟河蚬中雄性、雌性和雌雄同体的比例近似1︰1︰6。雌雄同体的平均壳长[(22.55 ± 0.33)mm,n = 517]显著大于雄性[(20.44 ± 1.03)mm,n = 95]和雌性[(19.79 ± 0.99)mm,n = 85](P < 0.05),但雄性与雌性的平均壳长之间差异不显著(P > 0.05)。河蚬可以产生单鞭毛和双鞭毛两种类型的精子,单鞭毛精子头长范围4.93 ~ 21.79 μm,平均值(14.27 ± 0.82)μm(n = 30),双鞭毛精子头长范围10.29 ~ 22.04 μm,平均值(15.62 ± 0.62)μm(n = 26)。单、双鞭毛精子头长差异不显著(P > 0.05)。双鞭毛精子(n = 26)长尾的平均长度[(38.07 ± 1.44)μm]显著大于其短尾[(31.08 ± 1.60)μm]和单鞭毛精子(n = 30)尾部长度[(30.15 ± 1.75)μm](P < 0.01),但其短尾与单鞭毛精子的尾部平均长度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果表明:湖南沅江鼎城段河蚬为雄性先熟,且可能存在雄性和(或)雌性向雌雄同体转换现象。河蚬具有单鞭毛型和双鞭毛型2种类型的精子,且双鞭毛精子的2个尾部不等长。同域共存河蚬的单鞭毛与双鞭毛精子在运动及受精能力方面的差异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小麦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相应保持系线粒体DNA的RAPD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利用RAPD技术对小麦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75-3369A和相应保持系75-336 9B 的线粒体DNA(mtDNA)进行了81个单引物和14组双引物的多态性研究。结果有73个单引物和全部的双引物有扩增结果,表现出多态性的有10个单引物和一组双引物。 Abstract:Using 81 single-primers and 14 double-primers,T-type CMS(cytoplasmic male sterile)line 75-3369 A and is maintainer 75-3369B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RAPD.73 single-primers and all double-primers gave amplified products in the experiment,among them 10 single-primers and one double-primer presented polymorphis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