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寨人被逼到一个难题面前:在仅仅10平方公里的狭窄景区里,既要保护环境,又要为游客提供方便。“环境”和“方便”能够友好吗?九寨人是怎样回答这一难题的?这里面有许多你未曾听说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用九寨沟的美丽带动当地百姓的脱贫与发展,曾经纳入国家最高层领导的视野2004年,九寨沟举办了一次“中国当代名家看九寨笔会”,出席者是来自全国的30多位知名作家。但是,在九寨之美的面前,他们感到了人间词汇的空乏,感叹道:九寨沟是摄影家的天堂,是作家的地狱。海南省作协主席蒋子丹干脆说出:“九寨归来不写字”的名言。然而,可以使作家们为之动容的九寨之美,能够给百姓和社会带来实在的益处吗?这在九寨沟从林木采伐转为保护的初期,是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九寨隆达     
大凡游览九寨,在如诗如画,如歌如梦的自然风光中,状如画页,五色斑烂,排列有序,多姿多彩的“隆达”似万国旗般悬挂在树正栈桥、珍珠滩头、杂如马道、原始森林,连天接地,洋洋大观。有如彩雁升空,群蝶飞舞,不但为九寨秀色锦上添花,而且引人入胜,使人产生浓厚的情趣和无穷的遐想。  相似文献   

4.
罗兰 《四川动物》2002,21(4):262-262
今年,我有幸参加WWF组织的生态旅游团来到王朗旅游。王朗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北部平武县西北,与九寨、黄龙一山之隔,是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王朗没有九寨的灵秀和黄龙的精致,但王朗的野生动物显然要比九寨、黄龙的幸运得多。可以说与那些打着“生态旅游”的旗号,干着破坏生态、残害野生动物的“旅游团”迥然不同,我们的旅游团可以算是目前中国唯一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团。在整个游程中,我们不但有机会领略沿途的风景,还能亲身体会川西特有的索桥之乐,参观白马藏族手工制作和养蜂等民  相似文献   

5.
一、以“九”字的第一个字母“J”变形为叶脉的枫叶为背景,前面横挂一领“寨”字的第一个字母“Z”变形的瀑布。使“九寨”即“J、Z”一目了然。以CHINA(中国)的第一个字母“C”变形为一个地球形,象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并与“J”“Z”拼成中国九寨沟。  相似文献   

6.
问:人为什么会出冷汗?答: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吓出一身冷汗”的说法。那么人真的会出一冷汗”吗?为什么会出一冷汗”?发汗分温热性发汗和精神性发汗两种。温热性发汗是由于温热作用于皮肤温感受器而出现的反射性汗液分泌活动,这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分泌的递质...  相似文献   

7.
名刊封面     
《植物杂志》2010,(6):58-59
果蝇的“乱发” 这是哪位艺术大师的版画作品吗?回答是否定的。这看似艺术品的图片其实是放大了数百倍的果蝇背部。匪夷所思吧,微观世界下艺术之美让人惊叹。  相似文献   

8.
徐钦琦 《化石》2001,(4):24-25
在第8讲 ,我提出“中国传统文化揭示了生物进化之道”。具体地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究竟哪些论述揭示了生物的进化之道呢?我愿在此重申一遍 :它们是周易中的“与四时合其序”。黄帝内经中的“夫四时阴阳者 ,万物之根本也” ,“故阴阳四时者 ,万物之始终也 ,死生之本也”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以及庄子中的关于“大年”的概念。难道这么简单的几段论述真的可以阐明生物史上的奥秘?难道西方那么多优秀的科学家无法解决的大难题 ,就靠这么几句话就可以获得成功?事实胜于雄辩 ,请看与宏年的四时变化相耦合的 ,生物界的三次大绝灭和三次…  相似文献   

9.
孙伟 《植物杂志》2010,(9):40-43
人死如灯灭,一了百了,在死亡的刹那,究竟发生了什么?科学最后的难题是关于人类意识的研究,意识是如何消失的,特别是死亡时刹那间的体验,则是谜中之谜。于是,死亡的发生,也即“濒死体验”成了众多学科(包括生物学、医学、心理学和哲学)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0.
2005年3月,带着寻觅九寨沟文化的使命.我来到了九寨沟。这次再访九寨沟,给我震撼的不是清澄的水,而是雄奇的雪山。有人说。那雪山的峰顶是一柄银色的巨剑,冷峻清高,绝无屈服,直指苍天。“看,这就是我们的神山。”司机桑吉是在九寨土生土长的小伙子,他告诉我,这就是扎依扎嘎山,海拔4400米,那披银的雪峰顶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瑰丽加奇美.还有神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