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83——1985年在云南省的元江(海拔约400米)、昆明(约1900米)和丽江(约2400米)三地种植的水稻,在以每亩施用20公斤尿素底肥的基础上,分别作了不同时期的氮素(每亩10公斤尿素)追肥试验,比较了各地之间和不同时期追肥处理之间在不同生育期中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的生产和分配。并对所获得结果的生理基础和气候条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根据1983—1985年“高原水稻高产栽培的生理生态规律研究”中低热的元江(海拔400米左右)、温凉的昆明(约1900米)和冷凉的丽江(约2400米)的资料,以六个处理、十八个小区、三年总平均值,比较了不同海拔地区种植的水稻中地上部干物质生产和分配的总趋势。主要结果如下: 1.全生育期总的干物质生产量以温凉地区最高,低热地区居中,冷凉地区最低。 2.抽穗前干物质生产速率和齐穗期干物重占黄熟期干物重的比例随海拔降低而增加;抽穗期至黄熟期干物质生产速率,以温凉地区最高,低热地区居中,冷凉地区最低,但低热地区低于前期,高海拔地区高于前期,不过冷凉的丽江增加的更多。 3.抽穗前(旗叶完全展开后)叶干重占当时植株总干重的比例,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4.抽穗期至黄熟期的次库(茎 叶鞘)干重的改变,不同海拔地区种植的水稻表现不同:低热地区减重,温凉地区稍增,冷凉地区明显增加。 5.与高海拔地区种植的水稻相比,在黄熟期低海拔地区的有较高的穗重/总重和穗增重/总增重的比例。另外低海拔地区的穗增重超过总增重。结实率和谷/草比例均随海拔增高而减低。  相似文献   

3.
不同海拔地区种植的水稻次库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品种、土壤、底肥和追肥等一致的情况下,对三个不同海拔地区种植的水稻的次库(茎+叶鞘)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作了比较,结果表明:齐穗和黄熟期次库中总糖或淀粉含量均随海拔增高而增加。但在黄熟期,高海拔地区次库的总糖或淀粉含量比齐穗期的增加,而低海拔地区次库的总糖或淀粉含量则比齐穗期的降低。 齐穗期时,次库的淀粉含量随施用的氮素肥量的增加而降低。在黄熟期,温凉稻作区水稻次库的淀粉含量均随氮素底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低熟地区水稻次库的淀粉含量则趋于一致,不过不同地区相比各处理次库的淀粉含量均因海拔增高而增加。 不同时期的氮素追肥使齐穗期次库淀粉含量因追肥时间推迟而增加,唯元江晚穗肥处理的低于中穗肥处理的。黄熟期因追肥时间提早而次库的淀粉含量增加,但元江以早穗肥处理的次库淀粉含量最低。与齐穗期相比时,低海拔地区的各个处理,其次库的淀粉含量均减低,但高海拔的昆明温凉稻作区,施早和中穗肥的水稻,在黄熟期次库的淀粉含量反而增高。还可以看出水稻种植地海拔越高,其次库淀粉含量对追肥时间越敏感。 基于水稻次库中淀粉含量对氮素肥料的反应,就三地气候条件讨论了上述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贵州黄壤区施用新型肥料对辣椒种植的增产效应,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保水型(BSX)、稳定性(WDX)、包膜型(BMX)缓释肥和长效氮肥(CXDF)4种新型肥料对‘博辣5号’辣椒的干物质、氮素积累与分配,以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新型肥料可以明显影响辣椒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与分配,辣椒氮素积累快速增长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较干物质分别提前17~26 d和28~45 d,且氮素积累快速增长持续期也较干物质缩短7~23 d,表明氮素积累的发生时间要先于干物质积累;与普通复合肥(FHF)处理相比,新型肥料处理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均出现明显滞后,以BMX处理的滞后时间最长,但是WDX处理的快速增长持续期较短且最大积累速率最高,说明稳定性缓释肥可实现养分短时间内的高效利用;BSX和BMX处理的花后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占总干物质和总氮的比例分别为62.9%和20.1%、73.3%和20.5%,而WDX处理则分别为59.3%和11.6%,说明保水型和包膜型缓释肥相对有利于辣椒花后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同化,而稳定性缓释肥则更有利于花前干物质和养分积累;与FHF处理相比,施用新型肥料(保水型、稳定性和包膜型缓释肥)可显著提高辣椒的氮素利用效率,以稳定性缓释肥的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最高,分别为66.74 kg·kg-1、44.28 kg·kg-1和54.6%.新型肥料适用于贵州辣椒种植栽培,以稳定性缓释肥的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不同夏玉米品种生育后期干物质及氮素积累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选择陕西关中地区推广的10个玉米杂交种,在施氮和不施氮处理下对其产量,不同器官对籽粒氮转移量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对10个杂交种进行分类并选择有代表性的3个品种,对各器官干物质和养分累积动态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同一施氮量处理下,在玉米生育后期,不同品种各个器官的干物质和养分转移有很大差异,对 H-H型‘户单4’来说,灌浆期开始后除籽粒外的所有器官都是“源”,且植株还有较高的吸收氮素的能力,而L-L型‘豫玉22’和H-L型‘户单2000’在灌浆开始后有一段时间茎仍然作为“库”存在,且植株吸收氮素的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6.
通过盆栽试验进行水分(正常灌水和干旱后复水)和施氮处理(0、240、480kgN·hm-2),研究花铃期短期干旱再复水后氮素对棉花各器官干物质重、氮素累积与分配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花铃期土壤干旱显著降低了棉株各器官的干物质重与氮素累积量,而增大了棉株各器官的氮素含量,同时亦降低了棉株干物质与氮素在叶片中的分配指数,但提高了在根系的分配指数,从而增大了根冠比;增施氮肥可以提高干旱条件下棉株的干物质重与氮素累积量,但亦增大水分胁迫指数.复水对干旱处理棉株生长具有明显的补偿效应,尤其是根系的干物质重与氮素累积量显著高于相应正常灌水处理,且增施氮肥可以提高棉株的补偿效应.花铃期干旱结束时与复水后第10天,干旱处理棉株均以240kgN·hm-2水平下的生殖器官干物质重与分配指数最高,而根冠比最小,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最为协调,最终籽棉产量最高、纤维品质最优;而施氮不足(0kgN·hm-2)或过量(480kgN·hm-2)均不利于棉花产量的提高与纤维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油菜地上部干物质分配与产量形成模拟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油菜器官生长与发育进程及环境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构建了基于分配指数的油菜地上部器官干物质分配动态模拟模型.各器官干物质分配指数随着生理发育时间而变化,基因型、播期、氮素及水分水平影响各器官干物质在地上部分配的大小.其中,氮素营养水平对绿色叶片干物质分配影响最大,氮素营养水平越高,绿色叶片分配指数越大;播期影响角果分配指数,晚播的角果分配指数高于早播.模型引入氮素营养指数、水分及播期影响因子来定量油菜各器官在实际生产条件下的分配强度,同时考虑了品种遗传特性的影响.通过不同品种氮肥处理试验建立模型,利用不同品种播期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初步检验,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8.
播种季节对玉米生长发育及干物质生产和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6-1997年,在蒙自坝对春、夏、秋、冬四季玉米的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生产与分配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1冬玉米生育最长达171天,而夏玉米只有101天。2.春玉米花丝期的生产了较多的干物质,其它的则是花线期后生产的干物质更多,干物质生产量与日照时数和LAI的乘积正相关。3.灌浆期籽粒重占总增重的比例与各季玉米灌浆期≥10℃的积温正相关。4.春玉米籽生产除灌浆期的光合产物外,动用了前期贮存物的11.1%,其他玉米完全依赖于灌浆期的光合产物,并且不同比例光合产物贮存于营养体中。说明其玉米的产量受限于灌浆期的光合产物,其它玉米则受库容小或运输不畅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基于源库生长单位的温室番茄干物质生产-分配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晋宇  温祥珍  李亚灵 《生态学报》2009,29(12):6527-6533
为了量化研究温室番茄果穗间干物质的分配,提高温室番茄栽培的效益,采用源库生长单位的测定方法,将经典的单叶同化物生产模型与GreenLab模型相结合,构建了干物质向源库生长单位内茎节、叶片、果实分配的动态模型,利用越冬茬、早春茬和春夏茬温室番茄各器官的干物质测定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性较好,不同茬口同化物生产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回归方程斜率为0.93,R~2为0.92;源库生长单位内茎节、叶片、果实以及根系的模拟值与实测值间回归方程斜率在0.85~0.89之间,其相对误差(R_e)均值分别为5.3%、5.6%、8.1%和3.6%,说明模型的模拟准确度较高,可为不同茬口温室番茄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定量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4个不同株型水稻品种进行不同施氮水平的田间试验,于主要生育期测定植株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DMA),并对DMA及出苗至成熟期累积辐热积(TEP)进行归一化处理,建立了基于相对DMA(RDMA)和相对TEP(RTEP)的水稻相对干物质积累(RDMA)动态模型,进而定量分析了水稻干物质积累过程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Richards方程能够准确描述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动态模式,具有明确的生物学意义,具体方程式为RDMA=1.0157/(1+e3,6329-7.5907×RTEP)1/0.5574,r=0.9938;利用独立的水稻田间试验资料对所建模型进行了检验,水稻不同RTEP所对应的DMA观测值与模拟值之间的根均方差为0.86 t·hm-2.根据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速率方程的2个拐点,可将整个干物质积累过程划分为前、中和后期3个阶段,发现水稻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及其出现时的相对辐热积和相对干物质积累量分别为2.24、0.56和0.46.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不同海拔地区不同施肥方式(基肥/穗肥比例)下种植的水稻于开花前后饲喂的~(14)C最终在营养体和米及谷壳中的分配比例作了比较,表明不同海拔地区和不同施肥方式造成的孕穗期饲喂的~(14)C最终在营养体的百分数取决于营养体大小(r=0.9449);灌浆期饲喂的~(14)C最终在米中分配的百分数取决于库/源比(r=0.9503)。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生长在不同海拔生境条件下(云南省元江、玉溪、昆明、大理、丽江)的水稻叶片及茎鞘氮素含量的变化。所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自然生境条件下,水稻叶片和茎鞘的氮素含量随着生育期的进展而变化,有一个由高到低的下降趋势。而前期低海拔地区的含量比高海拔地区的高,成熟期则是海拔越高其叶片含氮量也越高,茎鞘含氮量的情形与叶片相反。 2.穗肥施用时期不同,对叶片和茎鞘氮素含量的影响不同,在低和较低海拔地区施用时期越晚,成熟期残存于叶片及茎鞘的氮素就越多;而且海拔高的地区的含量也高。在冷凉的高海拔地区丽江以颖花分化期追肥比幼穗分化和减数分裂期施用则黄熟期保持较高的含氮量。  相似文献   

13.
不同海拔地区种植的水稻叶片光合作用特征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实验于1983—1985年在云南元江(海拔400米)、大理(海拔2000米)和丽江(海拔2400米)三地进行,主要结果如下: 1.低海拔地区种植的水稻,其叶片光合速率每日有两个峰值(10点——主峰;16点——次峰)。高海拔地区的11点出现峰值,无次峰;一日间较平稳。 2.不同生育期叶片光合作用速率三地均由分蘖期开始增加,在抽穗期达到峰值而后下降。唯有大理的由于病害在抽穗期即开始下降,但总的看却有最高水平。元江次之,丽江最低。 3.低海拔地区种植的水稻其叶片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比高海拔地区的低。 4.CO_2补偿点和光呼吸速率均随海拔升高而减低。 5.增施N素化肥(底肥或追肥)均增加其光合作用速率。追肥明显地提高其抽穗后的光合作用速率。而且生长在海拔越高的水稻对N素反应越强。 结合三地环境条件的差异讨论了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不同海拔地区种植的水稻于抽穗前后饲喂~(14)C的最终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了在海拔400米、1600米和2000米地区种植的水稻,于孕穗期和灌浆期分别饲喂的~(14)C黄熟期在营养体和米及谷壳中的分配百分数。并结合库/源比例,就不同地区的生境条件讨论了三地间~(14)C最终在水稻不同部位分配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Comparative studies of sound production and sound emission in seven species of European tettigoniids have been carried out. The species chosen were two Tettigoniines (Tettigonia cantans, Tettigonia viridissima), two Ephippigerines (Ephippiger discoidalis, Ephippiger ephippiger), and three Decticines (Decticus albifrons, Decticus verrucivorus, Psorodonotus illyricus). The factors which determined the choice of species were the different morphology (for example body shape and weight, and wing size) of the three subfamilies. The parameters of the different songs (e.g. dominant frequency, intensity) are normally not correlated to any of the investigate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imals. In the brachypterous species intraspecific correlations exist between wing size and the dominant low frequency band of the call. This frequency band is also observable at related higher frequencies in the ultrasonic range (20–60 kHz), the observed band width increasing with frequency. Sound emission in all species is to some extent directional. This directionality is related to body size and wing structure. The song structure of the different species does not appear to be related to any observable characteristic of the habitat of die animals. A possible exception may be the song of Psorodonotus illyricus with a particularly low dominant frequency band. The phylogenetic development of the songs seems to be determined by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different species rather than to any factors contributed by the habit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