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以巫山玉米洞遗址为例,对石灰岩石器进行复制与使用功效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有些石灰岩在石器打制层面表现出较好的适用性,石灰岩石器在常规的砍砸、切割、挖掘等行为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功能实用性和效率。通过实验标本与遗址出土石器的对比分析,我们认为该遗址应存在优选天然毛坯直接使用而形成的“使用石器”,类型主要集中在砍砸器和手镐等重型工具,但二次加工的石器比“使用石器”更为有效耐用;有尖类石器在作用于硬性对象或结构不稳定、受力不均时容易产生残损,与出土有尖类石器较高的残损率相吻合;把手修理在石器使用过程中显得非常必要,为遗址出土石器普遍存在把手修理现象提供了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2.
对“对中国猿人石器性質的一些認識”一文的一些意見“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第6卷第3期刊載了张森水同志的“对中国猿人石器性貭的一些认識”一文。文章着重討論了中国猿人石器性貭和分层問題。笔者閱讀了此文以后,感到文章的論点存在不少自相矛盾和值得商榷之处。茲将个人的粗浅意見表述如下,不  相似文献   

3.
山西囊汾大崮堆山史前石器制造场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崮堆山石器制造场石制品极为丰富,数以万计。本文记述了对大崮堆山史前石器制造场的初步观察和对所获石器进行研究的主要结果。石器的主要类型有砍斫器、刮削器和尖状器。其中矛形器数量丰富、器形独特,是该遗址中典型器物。这里的石器别具一格,代表了一种新的区域性文化。  相似文献   

4.
富林遗址出土的细小石器在20世纪发现之初便引起了广泛关注,是南方小型石制品组合的典型代表且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本文结合已有报告对石制品进行再研究,认为富林遗址石器工业整体仍以石核-石片技术为主导,包含小型石片产品和似石叶产品,未见细石叶技术相关产品。在石器修理与使用方面,除较为常见的刃部正向修理之外,对石片未加工刃缘的直接使用也较为突出;并观察到对装柄部位修理的例子,指示了复合工具的使用。富林遗址的石制品技术反映的是青藏高原边缘地带人群在更新世末-全新世初对气候环境、原料条件及人口规模变化作出的适应。在更新世末-全新世中期,中国南方的小型石制品组合远不止富林遗址这一例,各地人群为适应生态环境而发展出了多样的石制品组合,形成了较为多元化的格局。  相似文献   

5.
石器作为人类物质文化的记录者,在史前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石器功能和使用方式的探讨是考古学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国内石器研究的主要手段是从器物形态出发,进行类型学的研究,针对石器具体功能及使用方式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对磨制石器的研究尤为不足。有鉴于此,本研究以中原地区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磨制石器为研究对象,利用微痕分析和实验考古的方法,对石器的功能、使用方式及加工对象进行分析和判断。结果表明:石镰的主要功能是收割禾本科植物;石刀主要用于加工禾本科植物、木材和兽骨等;石斧的功能主要是加工木材,另外还可能承担加工兽皮和兽骨的工作;石锛的主要功能与木作有关;石凿在形态上有所区别,但其加工对象主要是木材;石铲的功能以掘土为主。微痕分析的结果使我们对贾湖聚落磨制石器的功能有了客观的认识,可以看出石器的功能并不单一,广泛存在着"一器多用"的现象。本研究从石器使用的角度,揭示了史前人类的生产活动和行为特点,同时也为研究先民的生业经济状况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6.
石器作为人类物质文化的记录者,在史前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石器功能和使用方式的探讨是考古学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国内石器研究的主要手段是从器物形态出发,进行类型学的研究,针对石器具体功能及使用方式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对磨制石器的研究尤为不足。有鉴于此,本研究以中原地区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磨制石器为研究对象,利用微痕分析和实验考古的方法,对石器的功能、使用方式及加工对象进行分析和判断。结果表明:石镰的主要功能是收割禾本科植物;石刀主要用于加工禾本科植物、木材和兽骨等;石斧的功能主要是加工木材,另外还可能承担加工兽皮和兽骨的工作;石锛的主要功能与木作有关;石凿在形态上有所区别,但其加工对象主要是木材;石铲的功能以掘土为主。微痕分析的结果使我们对贾湖聚落磨制石器的功能有了客观的认识,可以看出石器的功能并不单一,广泛存在着"一器多用"的现象。本研究从石器使用的角度,揭示了史前人类的生产活动和行为特点,同时也为研究先民的生业经济状况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裴文中等1958年报道的河北迁安爪村的“假石器”,经再次观察研究,应属石器。  相似文献   

8.
本论文概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等欧亚东部地区的石器工业,并基于“迁徙传播”和“接触传播”的角度就该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群的趋势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阐明,旧石器时代晚期早段(40 kaBP cal以前),运用中国南方石器工业人群的向该地区北部区域的扩散;旧石器时代晚期前半段(40-28 kaBP cal)的地方人群形成和人群间的接触及技术传播;旧石器时代晚期后半段(28 kaBP cal以后),运用细石叶工业人群的广泛迁徙和扩散及再扩散,人群间的接触。虽有西方或者北方运用旧石器时代晚期初段或早中段石器工业人群的数次进入痕迹,但表明每次进入时间短暂且进入地也是局部性的。可以说,从石器群的分析角度所看到的石器工业运用人群的趋势和从基因分析结果表明的东亚祖先人群的趋势大致吻合。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的发掘队从1954年9月22日到11月12日在山西省襄汾县丁村发现了三枚人类牙齿的化石和二千多件石器,以及三十多箱包括至少26种脊椎动物的化石。这一发现,对于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将有重要贡献。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的研究确定:这个丁村化石人,是属于黄土时期以前和泥河湾时期以后在汾河下流居住的原始人类。它的地质时代,和北京附近周口店所发现的“中国猿人”的时代大致相同。经过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主任杨钟健换算结果,认为这是大约十五万年到六十万年前的原始人类。据人类学家吴汝康的初步观察,丁村化石人比“中国猿人”较为进步。这种人使用的石器,用一种黑色的火成岩制成。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室研究员裴文中的初步研究,认为石片制作方法简单,形式很原始。和这种人类化石同时发现的还有犀牛、象、牛和马的化石。(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0.
我国山河似锦,气候宜人,“从很早的古代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殖在这块广大的土地之上”。在基本建设、野外考察、旅行中,有时能见到石斧或其他远古人类的遗物和遗迹,这就是他们劳动、战斗、生活的实证。石斧或其他磨光石器是几千年前人们制造和使用的劳动工具,基本上属于新石器时代。然而,在我国南方人们曾相当普遍地把石斧叫做“雷公斧”。在外国,也有类似的称呼,如把石斧和石制的武器名为“Ceraunies”,这个词在希腊文里的意思是“雷”,可见类似的传说在世界上流传的很广。一般说来,“雷公斧”是指石斧,有时也泛指别的磨光的石器,据古书记载,有石、石凿和石刀等。关于“雷公斧”的传说已相当久远,如《旧唐书·高宗本纪》里就记载着楚州某刺  相似文献   

11.
东谷坨旧石器初步观察   总被引:20,自引:6,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卫奇 《人类学学报》1985,4(4):289-300
东谷坨的旧石器,小型而加工精细,如果单从石制品来看,简直使人不敢相信它是直立人的作品。但是,遗物确实发现在时代为早更新世的泥河湾层里,这意味着中国古文化很早就已经有了高度发展。  相似文献   

12.
河北迁安县爪村地点发现的旧石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记述了河北迁安县爪村旧石器时代文化地点发现的21件石制品。通过对1958年发现的标本的研究和1973年的野外工作,对1958年发现的7件石质标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肯定其人工性质;在1973年,在该地点还找到一些新的石制品。其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依陈铁梅等用同层出土的牛化石(1973年采)做铀系法年代测定,其年代为距今4.8±0.2万年或4.4土0.2万年。  相似文献   

13.
关于小长梁石制品的进步性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李炎贤 《人类学学报》1999,18(4):241-254
小长梁遗址发现于1978年。尤玉柱等研究后认为其时代属于早更新世。石制品被一些学者认为相当进步 ,甚至怀疑已经达到了黄土时期的式样。于是出现了年代古老和石制品进步的矛盾。笔者检查和分析了小长梁发现的石制品 ,认为细小的不规范的石制品并不说明技术的进步 ;小长梁石制品的原料利用率并不高 ;几件不规则的石叶状的石片也不足以说明打片技术的进步 ;所谓修理台面的石片亦难于肯定 ;至于所谓极精细的加工痕迹似乎用使用痕迹来解释更为合理。总之 ,小长梁发现的石制品从打片和第二步加工的技术水平看来 ,加工简单粗糙 ,并未显示出任何明显的进步性质。小长梁的石器类型并不复杂。比较起来 ,小长梁的石制品没有北京人的石制品进步 ,也没有达到晚更新世的石制品的技术类型水平。就目前已经发表的材料看来 ,小长梁的石制品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与生物地层学及古地磁测年提供的论断是大致协调的。  相似文献   

14.
丁村54:100地点石制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2,他引:0  
张森水 《人类学学报》1993,12(3):195-213
  相似文献   

15.
泥河湾盆地大长梁旧石器地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裴树文 《人类学学报》2002,21(2):116-125
大长梁旧石器地点位于泥河湾盆地东端 ,埋藏在泥河湾层里。它东距小长梁遗址170米 ,野外观测和地层对比显示 ,二者的地层层位及文化层一致 ,应为同时期遗址。该地点试掘近 7平方米 ,共获得33件石制品和一些动物化石。出土石制品以小型为主 ,原料剥片利用率高 ,成器率低 ,动物化石多为哺乳类肢骨。其年代大于107万年 ,属旧石器时代早期。  相似文献   

16.
郧县人遗址发现的石制品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本文记述了湖北省郧县曲远河口郧县人遗址发现的石制品这一石工业显示出如下特点:打片以锤击法为主,存在砸击的石锤,表明可能使用砸击法;未见系统修理台面的石片,但存在有疤台面和石核;砾石石器居多数。在采集的标本中有零台面面石片;有两面加工的带尖的 石石器,其中一件使人联想到加工未完的手斧。伴出的哺乳动物化石显示出南北混合的过渡地区的特色,经三纪残留种和早更新世代表种类的存在表明其时代属早更新世晚期,大致  相似文献   

17.
李宣民 《人类学学报》1992,11(2):126-133
本文记述了桃花溪动物园地段整治工程发现的旧石器。这批标本发现于灰白色砂层中,石制品粗大,其性质与资阳B地点者相似。类似石器在附近已多处发现,其时代暂定为旧石器时代较晓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三峡地区枣子坪旧石器遗址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枣子坪旧石器遗址埋藏于三峡地区长江右岸的第Ⅱ级基座阶地内。2000和2002年经历了两次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1000m2,出土石制品101件。石制品类型包括石器、石核、石片、石锤和断块等。古人类选取河卵石为原料进行剥片和加工石器;石器以中型为主,毛坯多为完整石片,刮削器是石器的主要类型;石器加工较简单,多数单向加工,且以正向为主。石器工业具有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主工业鲜明特点,同时蕴含了向长宽等比小型化发展的趋势。地貌和地层对比显示,该遗址可能与井水湾遗址同时,属旧石器时代中期。  相似文献   

19.
四川汉源狮子山旧石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记述1978年9月在江苏省东海县山左口公社大贤庄附近发现的石制品。石制品主要以石英岩砾石为原料。全部标本均采自大贤庄附近的山坡地表。采集品中有:石核(单台面、双台面、多台面及船底形石核)、石片、石锤、砍砸器(包括用石片制成或用石核制成者,单向加工或交互加工)、刮削器(单刃与双刃)、圆头刮削器、尖状器等。石器加工较为简陋,大部分为一般的特点,在进一步确定时代上意义较小,唯船底形石核较有意义。这批标本虽然脱了层,但在调查中未见到陶片或磨光石器,推测其时代有可能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或稍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