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51‘102在不存在河流沉积物的情况下进行的厌曩性的多氯化联苯的脱氯[会,英]/BIake,C.K.山,As.sfr.Gen.Meet.Am.Soc.Microbi01..1992,92 Meet.一340E译自DBA,1992,11(17),92-099983 已报道过,在进行厌氧性的多氯联苯(PCB)脱氯时,需加入河流沉积物。沉积物可以作为C-源和能源和微量营养物的来源,也可作为微生物的吸附场所,作为PCB多价蟹合剂,或者可提高对PCB的吸附表面积,从而提高其可利用性。为了明确沉积物的作用,确定脱氯培养基,试验以几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作为沉积物的代替物。腐檀酸和复合的C。源和能源可用于ArOC|Ol"一1242…  相似文献   

2.
考察了厌氧水稻土泥浆体系中高氯代多氯联苯混合物Aroclor1260的脱氯过程,并对体系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Aroclor1260可在厌氧水稻土泥浆体系中发生脱氯,经过128 d,总消减率达到55.5%,在泥浆体系中引入驯化的脱氯富集培养体反而使脱氯效果下降,消减率为46.9%.Aroclor1260的主要脱氯过程发生在五、六、七氯联苯,其中七氯联苯脱氯过程最显著,五氯联苯作为脱氯产物有一定累积.有机物厌氧发酵产生的H2会被脱氯过程所消耗,从而将体系中的氢分压维持在较低水平,抑制产甲烷过程而保证脱氯过程的持续进行.不同条件和培养方式驯化得到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较大,富集培养体引入可能导致其与原体系中脱氯相关菌群竞争,从而改变体系原有菌群结构,这可能是导致其脱氯效率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陕北典型农区大气干湿氮沉降季节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研究大气通过干湿沉降输入到农田土壤的氮通量,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在陕西榆林和洛川两地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观测试验.结果表明:榆林和洛川地区大气总无机氮沉降通量分别为22.17和16.95 kg·hm~(-2)·a~(-1),湿沉降分别占95.1%和90.4%,干沉降分别占4.9%和9.6%,两个地区氮沉降均以湿沉降为主.总无机氮沉降中,NO_3~--N分别为12.22和9.24 kg·hm~(-2)·a~(-1),分别占总无机氮沉降量的55.1%和54.5%.由于污染水平、气象条件、下垫面特性等的差异,总无机氮沉降中,湿沉降量和NO_3~--N沉降量均是榆林地区大于洛川地区.  相似文献   

4.
921649影响细菌从叶面吸移的因素〔会,英〕/Waltor,M。…了Abstr.Gen.Meet.Am.Soe.Mi-erobiol一1991,91 Meet一251〔译自DBA,1991,10(21),91一12047〕 向接种丁香假单胞菌的大豆和燕麦田输送4m/sec的气流,可引起细菌从叶际飘流。采用全玻璃冲击器和安德森空气取样器收集三米以内的飘流菌。研究了植物种类、接种时间以及存活计数丢失量的影响。从大豆飘移的铜绿假单胞菌比燕麦多79%。施用两小时后,丁香假单胞菌的数量为3.14109 efu/m“,而接种i天后降至1.75109 efu/m“,5天后为1.77109 cfu/m“。比较了营养细胞与枯草杆菌抱子的飘流效应…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碳源,特别是联苯条件下红球菌的细胞转录应答,以挖掘与多氯联苯(PCBs)转运、代谢及其调控相关的基因,为进一步全面理解PCB微生物降解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一株多氯联苯降解菌红球菌(Rhodococcus sp.R04)为材料,分别提取不同碳源(乙醇、葡萄糖和联苯)培养条件下菌体的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分别对这三种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测序数据得出全基因组表达模式,并对不同条件下的基因表达进行差示分析,进而对联苯代谢网络和红球菌中其他基因的转录调节和代谢应答反应做出相关性分析。Q-RT-PCR分析不同碳源培养条件下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测序结果表明,与葡萄糖和乙醇相比,联苯培养条件下明显上调(log2 Ratio 1)基因个数分别为375和332个。与葡萄糖相比,联苯培养条件下,相关基因上调表达量与Q-RT-PCR实验结果基本一致。功能分类获得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学过程三大类别160多个细小分支的差示表达基因,部分基因参与联苯代谢转录调控、联苯转运、抗氧化应激反应以及信号传导通路系统等多种生理过程。参与联苯上游代谢途径的众多同工酶基因中,只有bphC2和bphD1在联苯中大量上调表达,其余同工酶在联苯中基本量不变或下调表达。转录组注释及差示分析推测,红球菌R04中苯甲酸的代谢主要是通过儿茶酚邻位途径、间位途径以及原儿茶酸途径三条代谢途径完成。【结论】与葡萄糖和乙醇相比,红球菌R04在联苯培养条件下基因表达差异明显,这为我们进一步解析多氯联苯代谢特征和代谢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恶臭假单胞菌ND6菌株的萘降解质粒pND6-1中编码儿茶酚1,2-双加氧酶的catA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克隆和表达,并研究表达产物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酶的Km为0.019μmol/L,Vmax为1.434μmol/(min.mg);具有很好的耐热性,在50℃保温45min后仍能够保留酶活力的93.7%;Fe2 对酶活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比活力是对照反应的292%;酶对4-氯儿茶酚的催化活性非常低,属于Ⅰ型儿茶酚1,2-双加氧酶。以萘为底物生长时,ND6菌株的细胞提取液中既存在催化邻位裂解途径的儿茶酚1,2-双加氧酶活性,也存在催化间位裂解途径的儿茶酚2,3-双加氧酶活性。以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和苯乙酸为唯一碳源生长时,ND6菌株细胞提取液的儿茶酚1,2-双加氧酶活性远远大于儿茶酚2,3-双加氧酶活性。表明ND6菌株既能通过儿茶酚间位裂解途径降解萘,也能通过儿茶酚邻位裂解途径降解萘,而以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和苯乙酸为诱导物时只利用儿茶酚邻位裂解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了弄清长江口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体脂内多氯联苯(PCBs)的累积情况,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5头东亚亚种(N.asiaeorientalis sunameri)和3头长江亚种(N.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的10种多氯联苯同族物(PCBs)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发现,长江口江豚体脂中多氯联苯(PCBs)的平均含量为3.38μg/g(湿重),其中,长江亚种的多氯联苯(PCBs)含量(3.40~12.67μg/g)要显著高于东亚亚种(0.33~2.21μg/g)。在10种多氯联苯(PCBs)中,一氯、二氯和三氯联苯在所有个体中均未测出(小于0.005μg/g),但四氯、五氯、六氯和七氯联苯在所有个体中都被测出,其中,六氯联苯的平均含量高达1.48μg/g,占总含量的43.79%。从含量的组成看,六氯联苯和七氯联苯均构成了长江口江豚体脂内多氯联苯(PCBs)的主要成分,但相比东亚亚种,长江亚种的四氯联苯和五氯联苯也占较高的比例。研究表明,低氯代组分的多氯联苯(PCBs)可以随水流的稀释和生物转化而逐渐降解,但高氯代组分的多氯联苯(PCBs)则不易降解,并且随江豚年龄的增长而快速积累,产生更持久的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8.
924252通过脱氮细菌纯培并物厌级降侧甲笨〔英〕/Soh。-eher,R.J.…j Areh.Mierobiol一1991,157(1)一7~12〔译自DBA,1992,11(s),92一04791〕 从各种芳香化合物中分离到几株脱氮的假单胞菌,并试验其在有分子氧时降解甲苯的能力。从苯乙酸(SP)、对一苯基苯乙酸(B‘P)以及苯丙氨酸(FF)中富集并分离的菌株不能够使甲苯无机化。从脱氮、降解甲苯的试验室蓄水柱中分离的假单胞菌(pse:‘o仍o.as)T菌株、从苯酚中富集分离的K170和5100菌株、从水杨酸中富集并分离的52菌株,在有N:O作为唯一电子供体时可降解甲苯。从苯环标记甲苯中50%以上的“…  相似文献   

9.
恶臭假单胞菌ND6菌株的萘降解质粒pND6-1中编码儿茶酚1,2-双加氧酶的catA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克隆和表达,并研究表达产物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酶的Km为0.019μmol/L,Vmax为1.434μmol/(min.mg);具有很好的耐热性,在50℃保温45min后仍能够保留酶活力的93.7%;Fe2+对酶活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比活力是对照反应的292%;酶对4-氯儿茶酚的催化活性非常低,属于Ⅰ型儿茶酚1,2-双加氧酶。以萘为底物生长时,ND6菌株的细胞提取液中既存在催化邻位裂解途径的儿茶酚1,2-双加氧酶活性,也存在催化间位裂解途径的儿茶酚2,3-双加氧酶活性。以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和苯乙酸为唯一碳源生长时,ND6菌株细胞提取液的儿茶酚1,2-双加氧酶活性远远大于儿茶酚2,3-双加氧酶活性。表明ND6菌株既能通过儿茶酚间位裂解途径降解萘,也能通过儿茶酚邻位裂解途径降解萘,而以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和苯乙酸为诱导物时只利用儿茶酚邻位裂解途径。  相似文献   

10.
922347利用甲笨加单级阵组成性的洋慈很单饱菌处理TCE及降解产物〔会,英〕/S五ields,M.5.了Abstr.Pap.Am.Chem.Soe一1901,202Meet,pt.1一BIOTlig〔译自DBA,1991,10 (23),91一13880〕 开发了一种菌株洋葱假单胞菌(p。。:‘。协。,”ce刀ac‘a)G4,该菌能够降解三氯乙烯(TCE)、一90一顺式及反式二氯乙烯和1.1一二氯乙烯。新菌株相当稳定,经非选择培养100代后未检测到活性的丧失。甲苯加单氧酶对三氟苯甲酚的活性稳定。经测定G4 Phel的TCE降解率为最大野生型G4诱导活性的15~30%。G4 Phei降解TCE有一个广泛的物理条件:4~30℃、pH4~…  相似文献   

11.
运用15N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对高寒草甸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固持沉降氮的能力及沉降氮在小嵩草(Kobresia pygaea)草甸中的运移规律进行了研究.施肥2周后,NO-3-15N和NH+4-15N的总恢复率分别为73.5%和78%.无论是NO-3-15N,还是NH+4-15N,植物所固持的15N总是比土壤有机质或者是土壤微生物固持的多.4周后,70.6%的NO-3-15N和57.4%的NH+4-15N被固持在土壤和植物中.其中,土壤有机质所固持的15N均下降了很多,而植物所固持的15N却变化很小.同前面的结果相比,较多的NO-3-15N为土壤微生物所固持.在施肥6周和8周后,NO-3-15N的总恢复率分别为58.4%和67%,而NH+4-15N的总恢复率分别为43.1%和49%.植物和土壤微生物所固持的NO-3-15N比NH+4-15N多.在整个实验期间,植物固持的NO-3N较多,而且比土壤微生物固持了较多的15N.由于无机氮的含量一直很低,无机氮库所固持的15N一般不超过1%.上述结果意味着短期内植物在高寒草甸中对沉降氮的去向起着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920001大肠杆菌JM鸽的盆组A蛋白〔会,英〕/Hamm。-nd,P .M.…尹Ann.N.Y.Acad.Sci一1990,623一563~567〔译自DBA,1991,10(9),91一04829〕 含外源基因的大肠杆菌JM83(pPA34)产生的重组A蛋白占其可溶蛋白的42%。产物没有C一末端疏水尾部,但具有完全的生物学活性。以甘油作碳源,可使JM83的Lac启动子免受代谢抑制。应用疏水反应色谱法,建立A蛋白纯化新法。将33。。克冷冻细胞浆匀化,纯化的抽提物在80“C加热10分钟。除去沉降蛋白,$lJ剂在Sephadex G25一C上脱盐,洗脱液是25mM Tris一HCI(P H8.3),用DEAE一Sepharose FF(用线性梯…  相似文献   

13.
921167用镶抱属增富植物中的蛋白质〔英叮Weichert,D.…j Aeta Bioteehnol一1991,11(2)一115一119〔译自DBA,1991,10(15),91一05755〕 研究了6株镰抱(F:sa,‘:。)菌株2、64、34、71和83在固态发酵或深层培养中使农业植物废料生物转化为有营养价值的饲料。阐明了含氮化合物,亦即总有机氮和固定化有机氮在增富蛋白的植物废料中的影响或作用。菌丝体和增富饲料的氮含量与饲料对动物的可及性相结合,对所研究真菌的效能有决定性的作用。菌丝体的氮含量视菌株不同,邮.5至6.4%。热预处理的小麦秸杆增富蛋白4.7倍,棉废料增富蛋白3.4倍。酒渣(2倍…  相似文献   

14.
水稻单株有效穗数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单株有效穗数差异大的3个亲本CB1(15.3)、CB4(6.4)和CB7(11.8),配制CB1×CB4和CB7×CB4组合,建立了相应的P_1、F_1、P_2、B_1、B_2、F_2群体,将其分为中、晚两个生产季节种植,考察了有效穗数性状.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理论的Akaike信息准则(AIC)在B_1、B_2、F_2代中鉴定影响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存在与否,主基因存在时通过分离分析估计主基因和微效基因的遗传效应及所占总变异的分量.结果表明该性状在所有B_1、B_2、F_2中均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的遗传模式,主基因遗传率为30.64%-72.26%,多基因遗传率为3.41%-28.20%,总基因遗传率为45.96%-87.29%;相同组合种植季别主基因遗传率及一阶参数对比表明,杂交亲本的选择及种植季别对该性状遗传率影响较小,h_a、h_b、j_(ab)、j_(ba)值均为负值表明显性效应和加性显性互作对该性状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60Co-γ射线辐照为参照体系,研究了低能氮离子诱发大肠杆菌利福平抗性突变。结果表明,低能氮离子注入具有损伤轻而突变率较高的特点。碱基置换型突变与其检出频率分析表明,CG→TA、GC→AT、AT→GC转换与AT→TA颠换为低能氮离子诱发大肠杆菌活体细胞内的高频突变,占检出总突变数的875% (77/88)。并鉴定出大肠杆菌rpoB基因中两个新的利福平抗性决定位点。位点一位于1551位鸟嘌呤脱氧核苷酸(dG)被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C)取代,导致Gln517 (谷氨酰胺残基) 被His (组氨酸) 替代;位点二位于1692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C)被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dT)替代,导致Pro564 (脯氨酸残基) 被Leu (亮氨酸) 取代,使突变子产生抗性。其中位点一还未见报道,位点二的同义突变已有报道,但1692位点C到T的核苷酸突变并没有得到鉴定。  相似文献   

16.
920814蟀传染的脑炎病毒cONA克隆片段的分子杂交〔英〕/Pogodina,V。V。…/Aeta Virol一1901,35(i)一71~80〔_译自DBA,1991,10 (15),91一08440〕 以重组D NA质粒做探针,在潜伏期、急病期和持续感染叙利亚仓鼠时检测脾传染的脑炎(TB-E)病毒RNA。通过克隆TBE病毒RNA(大于染色体RNA的50%)的非交叠的RNA拷贝构建探针。构建T质粒pBR一TBEVi、pBR一TBEV7、pBR-TBEVio和pBR一TBEVis,“ZP放射标记后用于dot一blot杂交。在感染后的最初三周内,脑中直接的病毒分离率和RNA检测率为100%,病毒滴度在1.9,至10.5.LDs0/口1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神经胶质瘤是一种最常见的颅内肿瘤,统计资料表明其发生率约占全部颅内肿瘤的40%.恶性胶质瘤术后中位生存期仅14周,手术加放疗的中位生存期也只有36周,即使手术、放疗、化疗最佳组合,其术后1年生存率也不足50%,而2年生存率则低于10%.在美国每年新查出神经胶质瘤病例24000人,其中18000人在被检出的当年就会死亡.因此促使人们去探索新的抗神经胶质瘤模式.另外,由于组织学上判断胶质瘤分化高低没有一个截然界限,缺乏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所以研究反映胶质瘤生物学特性的指标,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是一门新型边缘学科 ,人类繁衍生老病死无不与微量元素密切相关。 1 964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对人体健康提出新的概念 ,即身体、精神、社会性完全健康的一种状态 ,达到这种状态至少需要 2 5种元素。这些元素在人体内按含量可分为宏量、微量元素两大类。含量在万分之一以上的碳、氢、氧、氮、钙、磷、镁、钠、钾、氯、硫称宏量或常量元素 ,它们占人体总量的 99.5 %。含量在万分之一以下的铁、锌、铜、锰、钴、铬、硒、碘等微量元素 ,总共约占人体的 0 .0 5 %。依其生理功能 ,人体微量元素又可分为必需微量元素 ,可能需要…  相似文献   

19.
从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Bostwana C亚型全基因的质粒pJM4-HIV中克隆了nef基因,并利用非复制型痘苗病毒载体构建表达Nef蛋白的重组病毒NTVJ1175nef,经PCR和Southern blot鉴定,nef基因正确整合到痘苗病毒基因组的J片段上;感染人源细胞后,经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表明,重组病毒能很好地表达Nef蛋白,并定位于细胞质中.NTVJ1175nef免疫BALB/c小鼠后,经Pep-IFN-'γ-Assay法检测,可诱导产生针对表位肽P1特异的可分泌IFN-'γ的C 8 T细胞(占脾细胞总数0.20%);经乳酸脱氮酶(LDH)法检测证实,诱导的细胞毒性T细胞(CTL)可特异性地杀伤表位肽P1特异P815靶细胞.这些结果表明,NTVJ1175nef具有良好的细胞免疫原性,为下一步构建表达包含HIV早期抗原的多组分重组痘苗病毒候选疫苗奠定了免疫学基础.  相似文献   

20.
920941使用杆状病毒载体在昆虫细胞内台成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a亚单位具生物学活性〔英〕/Nakhai,B.…厂FEBS Lett一1991,253(i)一104~x08仁译自DBA,1992,10(15),91一08562」 用HCGa亚基的编码cDNA置换核多角体病毒基因,构建了首落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重组载体vAc一a一hCG。草地夜蛾Sfg病毒感染的细胞约分泌11.3声ga一HCG/2。。万细胞·Inl,这些a-HCG在电泳移动力、免疫反应性以及与声亚基的生物反应性上均与天然激素相同。分泌到培养基中的a一HCG占vAc一a一hCG感染昆虫细胞所合成的HCG总量的20~30%。超量产生如“一HC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