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东南部榆社盆地乳齿象类化石的新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本文是关于山西东南部榆社盆地的两种乳齿象类化石新材料的研究。榆社盆地上新统全部地层从下到上均甚发育,并合有极为丰富的象类化石。化石保存情况比较完美。该地所产的象类化石曾经杨锺健(1935)、德日进、汤道平(1937)作了详细的研究,种类很多。胡步伍(1935)所著的中国象类化石一书中,仅有 Anancus sinensis(Hopwood)一  相似文献   

2.
德日进和罗学宾于1945年报道了山西榆社盆地发现的4件大后猫(Metailurus major)化石,但没有注明具体产地和层位。本文通过查询这些标本的原始资料,最终确定其产自榆社盆地晚上新世麻则沟组中部地层。其与前人报道的大多数晚中新世的Metailurus化石在时间上存在较大的间隔,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时代最晚的Metailurus化石之一。对这些标本的再研究表明,这些材料与M.major的正模及其他归入标本有较大的差别,应为一新种,将之命名为Metailurus ultimus。该种以体型大而粗壮,头骨在颧弓处特别宽、前半部形成一短宽的等边三角形,下颌水平支厚实、与颊齿列一起呈弧形向外明显凸出,上、下犬齿前后嵴上有明显的横向沟纹,P3相对较长、前附尖明显,P4前附尖和原尖都较大,p3前附尖小但明显,m1跟座非常退化至接近于无等特征区别于其他已知各种。  相似文献   

3.
<正> Postschizotherium是我国新生代后期哺乳动物化石中引起过长期争论的一个属。关于这些争论,童永生和黄万波在“山西上新蹄兔一新种”一文中已有概括的介绍。这里想强调指出的一点是,虽然现在一般都倾向于把这个属归入蹄兔目,但化石的正面证据仍嫌不足。事实上,现有的化石并没有超过1939年德日进把这个属归入爪兽科时所掌握的材料。这些材料中头骨保存得太差,在目一级的分类上起不了多大的作用。P~4—M~3倒是保存得较好,发现得也较多。但也正是在这几个上颊齿上,蹄兔和爪兽这两类动物是很相似  相似文献   

4.
继1959年中苏古生物联合考察队在内蒙古化德地区发掘采集到大量晚中新世哺乳动物化石后,笔者的课题组于2013~2016年间在化德的土城子地点发掘采集到不少哺乳动物化石。经过修理和研究,鉴定出鹿科化石的5个种类:布氏始柱角鹿(Eostyloceros blainvillei)、三角始柱角鹿(E.triangularis)、真角鹿未定种(Euprox sp.)、化德祖鹿(Cervavitus huadeensis)和山西祖鹿(C.shanxius)。其中前3个种类是在化德地区首次发现,而后两个种的牙齿材料也是在土城子地点首次记述。布氏始柱角鹿是一种较大的麂类,以其鹿角具一个粗长而内弯的主枝及一个直接从角环上伸出的较长的眉枝为特征,以前主要发现于山西的榆社盆地,在青海柴达木盆地也找到过,而化德是出现这个种类的第三个地区。三角始柱角鹿以其主枝横切面呈三角形而与布氏始柱角鹿相区别,以前仅见于榆社盆地,因此新发现的三角始柱角鹿将其地理分布范围扩大到内蒙古。真角鹿是从非脱换型鹿角向季节性脱换型鹿角过渡的代表,在欧亚大陆都有分布,化德是继通古尔和四子王旗之后在内蒙古发现这个属的第三个地区。化德祖鹿的鹿角具有4个枝,远端两个枝剑形,在土城子地点是第二次发现,但目前尚未在其他地区发现过,似乎是化德一带的地方种类。山西祖鹿以其下臼齿不具古鹿褶而与新罗斯祖鹿(Cervavitus novorossiae)相区别。山西祖鹿在中国北方的分布较广,主要见于山西、陕西、甘肃和内蒙古,而且在每个地点的化石标本较多,指示其种群密度较大。布氏始柱角鹿、三角始柱角鹿和山西祖鹿是榆社盆地中榆社I带的主要鹿科成员,出现在岩石地层的马会组或生物年代学的保德期。真角鹿的时代分布主要在晚中新世。因此根据土城子地点的鹿科化石判断其地质时代应为晚中新世,而较多的山西祖鹿标本指示化德一带在晚中新世有较广的森林。  相似文献   

5.
中国第三紀的河狸化石自1942年德日进(Teilhard de Chardin,P.)研究了山西榆社的材料后,二十年来从未有过任何新的发現或报导。1960年夏,河北省煤管局地貭队于河北省张北县瓦房营子附近的汉諾坝玄武岩的粘土夹层中采到一批标本,經由地貭部地貭科学研究院古生物室轉来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化石多破碎,其中有一河狸类的下牙床較为完整,与其共生的还有一兔形类的上前臼齿,河狸类的一左胫骨及魚的鳃  相似文献   

6.
记山西榆社晚新生代鹿科化石两新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记述了山西榆社盆地晚新生代鹿科化石中的两个新种:Eucladoceros proboulei sp.nov.和Procapreolus jinensis sp.nov.,并列出了已鉴定完毕的所有产于榆社盆地晚新生代地层的鹿类动物化石单.  相似文献   

7.
湖北宜昌冠齿兽化石的新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产于湖北宜昌梅子溪的冠齿兽类化石的一新种:杨氏方齿兽 Manteodon you-ngi sp.nov.1936年德日进和杨钟健曾记述了一种产自同一地区的冠齿兽类化石(Eudinoce-ras cf.kholobochiensis)。它的大小和性状与杨氏方齿冠齿兽十分相近,因此被归列到杨氏方齿冠齿兽这个种。宜昌地区含冠齿兽化石的两个地点(梅子溪和洋溪)的地层,其时代与湖北玉皇顶组的时代应相当或稍晚,但不会晚于中始新世。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产自陕南西乡化石库的棘盔状化石进行了统计和描述,对棘盔属的属种划分进行了重新厘定。单锥形的棘盔状化石同带有多个分枝复合体的棘盔状化石的断枝在尺寸、形态和表面装饰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我们把这两类具有明显不同特征的棘盔状化石归入不同的种,将单锥形、表面具有密集直刺等特征的一类归入直刺棘盔Acanthocassis orthacanthus,将分枝数量不定的多分枝复合体归入具刺棘盔Acanthocassis echinate。通过进一步的测量分析,在A.echinate种内,发现其表面装饰也存在差异。本文展示的棘盔状化石新特征丰富了对棘盔状化石的认识,为进一步探讨棘盔状化石的亲缘关系和分类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9.
山西榆社盆地中的麂类化石已見記載的有3属10种(P.Teihard de Chardin;M. Trassaert,1937;Zdansky 1925),过去描写的材料比較零碎,多牛仅限于头骨上“角”的部分。 1955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陶瓷冶金研究所所长周仁先生贈送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一批产自山西榆社的化石,其中有一个麂化石的头骨是过去麂化石材料中最完整的。它代表古麂属中一个新种,对于我們了解古麂属的系統关系和头骨上的特性有一定  相似文献   

10.
山东是我国发现古脊椎动物化石较多的省区之一。但关于第四纪哺乳类化石方面,过去发现的材料很少。杨锺健教授在讨论省益都、昌乐、临朐等县新生代地质的文章内,曾对这方面的材料,作过简略的概述(Young,1936)。当时知道的全部化石只有益都境内发现的两种更新世中期的大角鹿(Megaceros pachyosteus,M.flabellatus)和一种早期的大角羊类(Ovis shantungensis),后者是在山东境内首先发现的一种重要的第四纪早期的化石,后来在河北宣化泥河湾及山西榆社都有发现。  相似文献   

11.
记山西榆社晚新生代鼠科化石新属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描述了山西榆社盆地晚新生代鼠科化石中的新属种:Huaxiamys primitivus gen. et sp. nov., Huaxiamys downsi gen. et sp. nov., Micromys tedfordi sp. nov., Apodemus qiui sp. nov., Apodemus zhangwagouensis sp. nov.,  相似文献   

12.
山西榆社盆地上新世魚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前言本文里所記述的魚化石大部分为著者于1955—1956年間在山西武乡榆社一带調查和采集三迭紀爬行动物化石时采集的;一小部分是北京自然博物館送交著者鉴定的。关于該地区第三紀晚期地层的分布情况,过去有巴尔博(G.B.Barbour 1930)、德日进(P.Teilhard dc Chardin)和楊錘健(1933)、桑志华(E.Licent)和湯道平(M.Trassaert 1934)  相似文献   

13.
河南孟县一新种水牛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牛的化石在中国发现的地点和材料不少,它是牛亚科化石中最常见的一种,包括的种也很多,因而在地层上的价值也比较大。中国的水牛化石曾先后经胡步伍(Hop-wood),布尔(Boule),德日进(Teilhard de Chardin),杨钟健,步林(Bohlin),高井冬二,柯伯特(Colbert),何尤(Hooijer)等研究过。杨钟健教授在1936年时曾将当时中国所发现的水牛类化石进行过初步的总结,但此后又有不少新的发见和报道。在这篇短文內,我们准备介绍河南孟县发现的一个新种,和江苏青浦的一个上臼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阿左旗乌兰塔塔尔中渐新世的兔科化石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本文记述了内蒙古阿左旗乌兰塔塔尔中渐新世地层中发现的兔形类材料中的一种兔科化石——德氏鄂尔多斯兔 [Ordolagus teilhardi (Burke), 1941]. 在形态上对该属种做了较多的补充和订正,并对其系统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泥河湾盆地最初以其广泛分布的含化石河湖相地层而受关注,并以其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而著称于世,而今,泥河湾盆地已成为世界著名旧石器考古重地和研究第四纪地质古生物的重要场所。狭义泥河湾动物群(或下沙沟动物群)是我国北方早更新世的标准动物群,其古地磁年龄是2.2-1.7 MaBP。随着地层古生物工作的深入开展,盆地内也发现了若干中-晚更新世化石点;丁家堡水库全新统中发现的象颊齿,之前被鉴定为亚洲象,新的测年数据表明其时代大于5万年,依据牙齿测量数据和形态特征,本研究将其归入诺氏古菱齿象。目前已在泥河湾盆地发现百余个化石地点,鉴定出236种(包括未定属种)哺乳动物,分属于8目、32科和121属,其中38个属种(包括亚种)最初是以泥河湾化石材料而建立。总而言之,泥河湾盆地哺乳动物化石以早更新世者居多,并且化石材料保存完好;有些属种在欧亚大陆古北区第四纪哺乳动物群形成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例如早期猛犸象、披毛犀、野牛及真枝角鹿等,还有直隶狼、貉及各种真马。泥河湾盆地由于河流和断层切割以及沉积相变等原因,导致各个化石点及史前考古遗址地层难以直接对比,更难全窥盆地内动物群演化的整体脉络;新的生物地层对比...  相似文献   

16.
大河狸化石第一次发现于阿速夫海海岸的塔甘罗格附近。1809年费歇尔·冯·瓦耳德海姆(Fischer von Waldheim)将它定为一个新的属、种——居氏大河狸(Trogontherium cuveri)。1847年大河狸化石在苏联第二次发现于敖德萨郊区的一黄色亚粘土洞穴堆积中,由阿·诺尔德曼做了描述。至1858年他重新把1847年的材料与现代河狸做了比较。自1840年起在西欧(英、法、德、荷等国),就陆续发现了大量的大河狸化石,1890年牛顿(E.T.Newton)描述了产自英国东南部  相似文献   

17.
王頠  田丰  莫进尤 《人类学学报》2007,26(4):329-343
对广西布兵盆地么会洞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的研究显示,该地点的部分高等灵长类牙齿化石中,16枚可归入巨猿步氏种(Gigantopithecus blacki),其形态特征与中国、越南和印度北部发现的巨猿化石相似。在尺寸大小上与重庆巫山和广西柳城巨猿洞的相近,暗示么会洞巨猿的时代与之接近,且共生的哺乳动物群也非常相似,指示它们之间相近的生物地层年龄。古地磁分析结果显示其时代在奥都威正极性世。  相似文献   

18.
中国更新世兔属化石的厘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对我国现生兔属各种骨骼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形态特征的观察与测量数据的分析,修订了已有的兔属化石材料。将周口店第1,2,6,20,山顶洞和东岭子洞等地点以及山东平邑发现的兔标本归入草兔Lepus capensis。以前被归入Lepus wongi种内的标本,除周口店第13地点及蓝田陈家窝子的应属于Lepus teilhardi外,其余地点的皆为Lepus capensis,因此L.wongi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为无效种。周口店第16地点的标本归入华南兔Lepus sinensis,是该种目前惟一的化石记录。辽宁营口金牛山的标本暂时归入东北兔Lepus mandschuricus。我国更新世共发现两个化石种和4个现生种。其中化石种Lepus teilhardi和L.ziboensis出现在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早期,现生种L.capensis,L.mandschuricus,L.sinensis和L.comus分别出现在中更新世与晚更新世。初步讨论了兔属的起源,认为兔属可能起源于上新世的Trischizolagus。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东北地区更新世野牛化石的发现已有近一个世纪历史, 尽管先后有不少零星报道, 但至今无一篇专门文献, 并且前人报道的头骨化石材料无一是完整的。本文记述了保存基本完好的2件野牛头骨和3件下颌骨; 化石来自吉林省乾安县大布苏地区, 地质时代为距今约2万年。基于其形态特征和测量数据, 本文将其归入草原野牛Bison priscus(Bojanus, 1827)。前人将东北平原晚更新世野牛归入Bison exiguus Matsumoto, 1915的做法存在诸多问题, 因为后者在模式产地、地质时代及形态特征等方面都与东北晚更新世的野牛差异甚大。我国东北平原晚更新世的野牛应归入草原野牛种, 该种是中-晚更新世广泛分布于全北区的种类, 也是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的最主要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在桑干河盆地一带考察泥河湾层时,在山西省天镇县南高崖乡的辛窑子沟一带发现了很多哺乳动物化石地点并出土了大量哺乳动物化石。最近对其中犀科化石的研究表明在辛窑子沟一带的早更新世地层中产出的犀类化石至少有两个种,裴氏板齿犀(Elasmotheriumpeii)和泥河湾披毛犀(Coelodontanihowanensis),可能还存在过第三个种。由于标本保存状况不理想,暂时鉴定为梅氏犀相似种(Stephanorhinus cf. S. kirchbergensis)。虽然后者的形态大小与梅氏犀最接近,但和泥河湾披毛犀也有相似之处,因此也有可能是这两个种之一的种内变异类型。同样,产于下沙沟地点被德日进和皮维托鉴定为有疑问的中国犀(Rhinoceros sinensis (?))也可能是梅氏犀或泥河湾披毛犀的种内变异类型。迄今为止在广义泥河湾盆地发现的早更新世犀类有两个确定的种和两个不确定的种。出土裴氏板齿犀的地点为下沙沟、山神庙咀、大黑沟及辛窑子沟;出土泥河湾披毛犀的地点为下沙沟、大南沟、东谷坨、山神庙咀及辛窑子沟。有疑问的中国犀仅出现在下沙沟,梅氏犀相似种仅出现在辛窑子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