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通科、大血藤科的花粉形态研究及其在分类学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泉  彭泽祥 《植物研究》1989,9(4):99-114
应用扫描电镜(SEM)和电子计算机,本文作者对我国的5属21种、1变种木通科植物以及大血藤科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深入观察和定量研究。文章在电镜水平上概括了木通科及其若干属的花粉特征,归纳了花粉外壁雕纹的基本类型,研究了花粉性状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花粉学角度进一步探讨了有关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以及木通科花粉形态演化的一般趋势。  相似文献   

2.
夏泉  彭泽祥 《植物研究》1989,9(4):99-114
应用扫描电镜(SEM)和电子计算机,本文作者对我国的5属21种、1变种木通科植物以及大血藤科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深入观察和定量研究。文章在电镜水平上概括了木通科及其若干属的花粉特征,归纳了花粉外壁雕纹的基本类型,研究了花粉性状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花粉学角度进一步探讨了有关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以及木通科花粉形态演化的一般趋势。  相似文献   

3.
大血藤科花粉形态及外壁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大血藤科及木通科的八月瓜属HolboelliaWall.和木通属AkebiaDecne花粉进行了光镜及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其花粉形态具有较为明显的相似性,如花粉均为3沟,外壁表面具穴状纹饰,甚至大小也很近似。但从其外壁结构看,大血藤花粉的外壁内层为结均一的致密层组成  相似文献   

4.
夏泉  孔杰 《植物研究》1990,10(3):113-126
本文在扫描电镜(SEM)和光镜(LM)水平上对产於我国的5属22种1变种木通科植物以及大血藤科植物的叶进行了形态学、解剖学研究。文章提出了叶片下表皮上的乳突体及脉间区特征等在木通科、大血藤科分类学知系统演化研究中具有参考价值的新性状,并对气孔器的基本类型和分布特点作了系统研究,这一工作进一步补充和修正了C.R.Metcalfe(1957)的有关理论。文章中,作者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叶形态结构的综合观察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运算结果表明,在叶的形态解剖特征方面木通科的猫儿屎属(Decaisnea)和串果藤属(Sinofran chetia)较为特殊;鹰爪枫属(Holboellia),野木瓜属(Stauntonia),木通属(Akedia)三者的关系较密切,构成了木通科分类和进化的主干;在叶的形态、解剖特征方面,木通科和大血藤科存在差异。此外,文章还在R—分析的基础上对叶性状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认为,木通科、大血藤科植物的某些叶特征较稳定,且具有类群特异性,在确定亲缘关系和进化水平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木通科、大血藤科种子的研究,(1)种皮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种皮扫描特征进行分类学和系统演化研究,这在木通科,大血藤科研究中尚属 空白。本文就5属15种木通科植物及大血藤科植物的种皮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 从种皮雕纹类型看,大血藤科与木通科存在很大差异。Akebia,Holboellia,Stauntonia属植物通常具条纹状种皮雕纹,Sinofranchetia属植物也具条纹状种皮雕纹,但其条纹上具众多疣状凸起, 在 形态上较特殊。Decaisnea属植物的种皮具嵌合型雕纹,这在木通科十分罕见。以上,进一步印证了Stapf等人关于大血藤科分类学处理的正确性,说明了Decaisnea属和Sinofranchetia属在木通科的孤立地位;以及Akebia,Holboellia,Stauntonia属之间较密切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6.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场发射扫描显微镜对杜仲花粉壁结构和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杜仲花粉在四分体末期形成原外壁,质膜随之出现波状样式,原基粒棒的形成在波状质膜的凹陷处积累,同时细胞中的核质类核仁向核膜外扩散,并进一步分布在质膜下;单细胞花粉早期其外壁结构(覆盖层、柱状层、基足层和外壁内层)已经分化完全,之后花粉内壁由萌发孔起始发育,然后全面增厚,至花粉成熟时萌发孔处的内壁变得很厚,并形成具有丰富径向微通道的结构,此时外壁内层崩溃解体.重点讨论了花粉外壁模式决定以及类核仁和花粉外壁形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三尖杉科的花粉形态及其外壁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描述了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三尖杉科花粉特征,并对三尖杉属种间的花粉特征进行了对比。据此,笔者支持在三尖杉属内建立篦子三尖杉组Sect.Pectinatae L.K.Fu和三尖杉组Sect.Cephalotaxus的意见。根据花粉形态特征,本文讨论了三尖杉科的范围和分类位置,同时对比了三尖杉科和红豆杉科花粉的异同。花粉形态特征说明两科之间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三尖杉科  相似文献   

8.
鹅掌楸属植物花粉萌发前后壁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描述了在电镜下中国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和北美鹅掌楸(L.tulipifera)2种植物花粉壁的超微结构及其水合后的变化。(1)成熟花粉壁由6层组成,即外壁3层──外层,中层1和中层2,内壁3层──内壁1,内壁2和内壁3。(2)花粉水合时,在内壁3与质膜之间由P一粒子(多糖-粒子)和被膜小泡参与形成新层。(3)花粉萌发时,由内壁3的一部分和新层突出萌发孔共同形成花粉管壁。(4)新层于花粉管形成早期分成2层──外染色深的果胶层和内电子透明的胼胝质层。  相似文献   

9.
大血藤科植物的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对大血藤科植物的花性、叶片内部结构形态、花粉形态、染色体核型及过氧化物酶和脂酶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大血藤科植物外形上的两性花,其雄蕊的形态退化、花药始终不开裂,为功能上的雌花,因此其花为单性,同株,同序或异序;12)首次指出大血藤属植物的染色体数为2n=2x=22,属小型染色体,与木通科植物2n=2x=32、30、28的染色体数明显不同,支持Stapf(1926)将其从木通科分出另立为科的观点;3)单叶和复叶可出现于同一植株上,而且在叶片内部结构、花粉形态、染色体核型、过氧化物酶及脂酶同工酶等性状上,大血藤与单叶血滕间均无实质性的差异,因此将单叶血藤归并于大血藤中。  相似文献   

10.
单性木兰花粉壁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次报道单性木兰花粉的形态特征和外壁超微结构。花粉外部形态与木兰科各属特征一致,表明单性木兰花粉的原始性。但花粉外壁超微结构显示其外壁表面具皱波状纹饰;覆盖层波浪状,具稀疏的小穿孔;柱状层很薄,小柱典型,直立,短而细。外壁超微结构表明单性木兰属在木兰亚族中是一个较进化的属。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资料揭示出单性木兰在植物分类系统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