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革新一号”和“柳叶”的叶肉原生质体悬浮液,在6厘米直径的培养皿皿盖反面滴7—12滴,每滴5—10微升,含200—300个原生质体。皿底内加3毫升0.4M甘露醇溶液以保持湿度。然后置于恒温中培养。经观察叶肉原生质体在NT培养液中,培养7天后发生第1次分裂,12天后形成细胞团,20几天后进一步分裂,形成肉眼可见的愈伤组织。以后将它转移到MS培养基,使其生长到一定大小的愈伤组织,再转移到诱导分化茎叶、根的培养基,获得完整的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2.
用自制的纤维素酶(EA3-867)从花烟草(Nicotiana alata)叶肉细胞制备大量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在NT培养基(内含2,4-D2,KT0.25毫克/升)上观察到原生质体长大,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悬浮在含有2,4-D2mg/升的MS培养基上诱导出球形胚,移入MS(BA2,IAA 0.2 mg/l)培养基上出苗。小苗移植土壤中正常生长、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3.
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社会对经济作物在数量及质量上不断提高的要求,寻找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及定向改变植物遗传性状的新途径,以培育出适合要求的优良品种,一直是生物学工作者努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近来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熟练地掌握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的技术和方法,对于利用原生质... 相似文献
4.
烟草NC89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长120天的NC89无菌苗叶片在Onozuka R-10和Macerozyme R-10的混合酶液中,酶解、收集、纯化,在修改的NT培养基上,应用液体-固体双层培养,原生质体经生长、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在多种分化培养基上,分化成再生植株。试验中对传统的酶解、收集方法进行了改进并对原生质体的分裂和愈伤组织的分化条件作了研究,对影响分化的多种因素作了深入的比较和探索,同时,本试验表明,叶片的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5.
6.
茼蒿叶肉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茼蒿(Chrysanthemum coronarium)第1片真叶制备原生质体,经悬滴培养和琼脂糖小块培养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上诱导芽的分化,再经诱导生根得到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7.
8.
从龙葵叶肉细胞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自制的纤维素酶从龙葵(Solanum nigrum L.)叶肉细胞制备了大量有活力的原生质体。用悬滴和浅层培养法,龙葵原生质体生长、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并再生成完整的植株。比较了在 NT 培养基中不同肌醇含量对原生质体的影响;每升培养基中加250毫克的肌醇能促进龙葵叶肉原生质体的生长和分裂。 相似文献
9.
烟草叶肉原生质体快速再生植株的简易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培养烟草叶肉原生质体快速再生完整植株的简易方法。用及时调整培养基中的植物激素使愈伤组织阶段缩短,游离的原生质体能在6—8周内发育成形态正常的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0.
洋葱叶肉原生质体培养再生小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纤维素酶(EA 3-867)和离析酶(Macerozyme R-10)酶解洋葱叶肉细胞,游离获得大量具有活力的原生质体。在MS培养基上(附加2,4-D 2,6-BA 0.5 mg/l,原生质体能再生细胞壁,生长,分裂,形成类似球形的愈伤组织;将它们分别移入分化培养基MS_1,MS_2,MS_3,得到再生的小植株。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茄属果树可乐茄(SolanumquitoenseLam.)叶肉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及植株再生。幼嫩叶片原生质体经酶游离、纯化后,以1×104个/ml密度培养于稍加改良K8p(附加2,4-D0.5mgL(-1)、NAA1.0mgL(-1)和BA0.5mgL(-1))的培养基中,三天后开始分裂,一周分裂3—4次。一个月形成小细胞团,植板率为0.1—0.2%,小细胞团转培养于MS+2,4-D0.5mgL(-1)上增殖后进行分化。原生质体来源愈伤组织在IAA(0.1—1.0mgL(-1))与BA或ZT组合的培养基中能诱导器官发生,芽分化率最高可达42.9%;但IAA、BA、ZT三者一起使用未见任何器官分化。小芽在MS+IAA0.2mgL(-1)中生根成植株。可乐茄叶肉原生质体的植株再生,可应用于育种和茄属植物遗传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12.
胶烟草叶肉原生质体经培养得到的愈伤组织在含0.5-1.5mg/1 2,4-D的MS培养基上培养40-50天后可形成体细胞胚,2,4-D的浓度在1 mg/1时诱导频率最高,可达45%。体细胞胚在无激素的MS琼脂培养基中即可形成完整植株。通过愈伤组织分化过程中的组织学观察发现,在胚状体形成过程中细胞内淀粉粒呈一动态变化,推测胚状体邻近的愈伤组织细胞在胚状体发育提供营养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利用根癌农杆菌改建的Ti质粒对胶烟草原生质体进行遗传转化,在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上筛选得到基因4的转化细胞克隆。电泳法证明T-DNA胭脂碱合成酶基因在转化细胞内表达。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叶肉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铃薯两个品系小叶子x多子白和乌盟601的叶肉原生质体在原生质体培养基中诱导出愈伤组织,叶肉原生质体来源的愈伤组织转移到MS+2mg/1ZT 0.1mg/1 IAA培养基中,培养至70天以后,开始发生芽的分化,待芽生长到2-3cm高度时,转入MS+0.05mg/1 NAA培养基中,很快出根长成完整植株,带1-2片叶的茎段移栽入灭菌的混合土壤中生长并结出薯块。 相似文献
14.
15.
杨树新品种叶肉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1 个月龄的NL-80106 杨(Populusdeltoides×P. sim onii)无菌苗叶片分离得到大量原生质体,纯化后其原生质体产量为4×107/g fr.w t. 纯化的原生质体在含2,4-D 2 m g/L、NAA 0.5 m g/L和KT 0.5 m g/L的KM8p 和MS培养基中进行高密度液体浅层培养,渗透势为0.40 m ol/L的KM8p 培养基中原生质体分裂频率最高. 培养第5 天观察到第一次细胞分裂,培养10 d 的分裂频率为4.5% ,12 周内可形成大量的细胞团和小愈伤组织. NL-80106杨叶肉原生质体在富含有机氮并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具有较高的分裂频率和植板率.小愈伤组织在gelrite 固化的NLZ1 培养基上增殖生长,3 周后形成4—6 m m 结构紧密的鲜红色愈伤组织,转至NLF分化培养基,分化成苗率为100% . 待芽伸长到3 cm 时,从基部切下转至1/2 MS培养基上诱导生根,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6.
马铃薯叶肉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铃薯两个品系小叶子x多子白和乌盟601的叶肉原生质体在原生质体培养基中诱导出愈伤组织,叶肉原生质体来源的愈伤组织转移到MS+2mg/1ZT+0.1mg/1 IAA培养基中,培养至70天以后,开始发生芽的分化,待芽生长到2-3cm高度时,转入MS+0.05mg/1 NAA培养基中,很快出根长成完整植株,带1-2片叶的茎段移栽入灭菌的混合土壤中生长并结出薯块。 相似文献
17.
培养基对烟草叶肉原生质体再生细胞的分裂及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烟草的一种香料烟品种为材料,用国产酶一步法游离叶肉原生质体。以液体浅层静置培养的方法培养原生质体,14天左右添加一次新鲜的不含甘露醇的培养液,使渗透压减半。以后转入完全没有甘露醇的固体培养基里。将形成的直径为1—2毫米的小愈伤组织转至分化培养基,再生了完整植株。而后将苗转至花盆里能正常生长。 比较了原生质体培养基的不同成分,发现将大量元素中两个成分的量略作改变,并增加水解乳蛋白及一些有机成分能加速分裂速度,分裂频率由对照NT培养基的50%左右提高到80%以上。讨论了出芽现象及培养条件对培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细叶黄芪叶肉原生质体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细叶黄芪(Astragalus tenuis)外植体愈伤组织分化出的再生苗叶片分离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培养在改良 K8p 培养基中形成了愈伤组织。增殖后的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中分化出苗。幼苗在生根培养基中长出不定根,再生成为完整植株。再生苗叶肉原生质体在 AY培养基中,种子无菌苗叶肉原生质体在改良 K8p 或 AY 培养基中均不能形成愈伤组织。较低的2,4-D 浓度有利于原生质体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分化,过高的2,4-D 浓度对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分化有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用EA_3-867纤维素酶分离的烟草(Nicotiana tabacum)叶肉原生质体,在不同培养条件下进行液体浅层培养,用荧光增白剂VBL染色荧光法和低渗冲击法研究了再生壁形成的某些培养条件。结果表明,600~1000米烛光的弱光、10~5个原生质体/毫升的密度以及蔗糖或甘露醇作碳源,有利于壁的再生。 相似文献
20.
用PEG—高Ca高PH法诱导抗卡那霉素的烟草(Nicotianatabacum)品系N364+Km+花粉原生质体和黄花烟草(Nicotiarustica)叶肉原生质体融合。幼嫩花粉原生质体和叶肉原生质体之间的融合体培养启动胚胎发生分裂,经卡那霉素筛选后,少数多细胞团存活并形成小愈伤组织。成熟花粉原生质体与叶肉原生质体之间的融合体则仅产生管状结构。这一结果表明,作为融合一方的花粉原生质体的发育时期对融合产物的发育途径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