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姜黄素对沙漠干热环境下大鼠肾组织炎症因子及NF-κB p65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五组(n=10):常温对照组、干热对照组、姜黄素低浓度组(50 mg/kg)、姜黄素终浓度组(100 mg/kg)、姜黄素高浓度组(200 mg/kg)。常温对照组及干热对照组均给予0.9%生理盐水灌胃,姜黄素组大鼠给予不同浓度姜黄素溶液灌胃,连续7天。在干热环境中放置150分钟后,麻醉处死大鼠,留取血液、肾组织进行分析。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形态,检测肾组织中IL-1β、IL-6、TNF-α以及NF-κB p65表达及血清肌酐、尿素氮以及尿液中肾损伤分子1(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的水平。结果:干热对照组大鼠血清肌酐、尿素以及尿液中KIM-1、NGAL水平均较常温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不同浓度姜黄素预处理组大鼠血清肌酐、尿素以及尿液中KIM-1、NGAL均较干热对照组有所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热对照组大鼠肾组织中IL-1β、IL-6、TNF-α以及NF-κB p65、磷酸化IκB-α的表达较常温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姜黄素处理组大鼠随着姜黄素浓度的升高各指标较干热对照组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P0.05)。结论:姜黄素对于干热环境下大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是与抑制NF-κB的表达降低细胞炎症反应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久泻灵颗粒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TLR4、NF-κB p65蛋白基因的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灌服大黄水煎液,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并结合TNBS(2,4,6-三硝基苯磺酸)混合乙醇灌肠建立动物模型。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久泻灵颗粒治疗7、14、21 d组及阳性对照(SASP)组,用药治疗后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RT-q PCR法分别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TLR4、NF-κB p65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结肠黏膜形态学评分结果显示,各治疗组评分均有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免疫组化SP法结果显示:TLR4、NF-κB p65在模型组大鼠中表达均显著增强(P0.01);药物干预后各治疗组大鼠TLR4、NF-κB p65表达均减弱(P0.05);RT-q PCR法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TLR4、NF-κB p65表达增强(P0.01);与模型组比较,治疗后各组大鼠TLR4、NF-κB p65表达减弱(P0.05)。结论久泻灵颗粒可减轻结肠黏膜炎症反应,起到修复黏膜的作用,其原因与降低脾肾阳虚型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中TLR4、NF-κB p65基因的转录和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姜黄素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大鼠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健康的SPF级雄性SD大鼠,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模型组(M组)、姜黄素低剂量组(LC组)和姜黄素高剂量组(HC组),均为15只。M组、LC组和HC组大鼠的右眼均利用前房灌注法制备成RIRI模型,NC组进行正常喂养。模型制备前30 min和造模成功后每日定时给LC组和HC组腹腔分别注射30 mg/kg和120 mg/kg的姜黄素进行干预,NC组和M组则在同一时间腹腔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建模72h后显微镜下观察四组大鼠视网膜的组织形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四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IL-17、IL-23、IL-1β和TNF-α的水平,利用免疫组化法分析四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NF-κB的表达情况。结果:NC组大鼠视网膜组织形态正常,M组、LC组和HC组大鼠视网膜组织形态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病理性损伤,损伤程度排序为HC组LC组M组。M组IL-17、IL-23、IL-1β和TNF-α水平均高于HC组、LC组和NC组,LC组IL-17、IL-23、IL-1β和TNF-α水平均高于HC组和NC组,而HC组高于NC组(P0.05)。M组NF-κB表达的OD值高于HC组、LC组和NC组,LC组NF-κB表达的OD值高于HC组和NC组,而HC组高于NC组(P0.05)。结论:RIRI与炎症反应的增强及NF-κB的激活有关,姜黄素可有效降低RIRI的炎性因子水平,抑制NF-κB的激活,从而减轻RIRI的病理损伤和保护视网膜,且其保护作用在一定范围内与姜黄素的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姜黄素预处理对干热环境热射病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0):常温对照组(Control),干热对照组(HS),50-cur组,100-cur组和200-cur组。Control组、HS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50-cur组、100-cur组、200-cur组分别给予50 mg/kg、100 mg/kg、200 mg/kg浓度的姜黄素灌胃,每天1次,连续7天。第8天除Control组外,其余4组大鼠转移至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环境温度41±0.5℃,湿度10±1%)进行实验。实验的第150分钟,检测肛温,麻醉后取材。同时Control组直接检测肛温并麻醉取材。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含量和细胞色素C(Cyt-c)的表达情况。电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1)第150分钟,各组大鼠体温均超过42℃,达到热射病状态。姜黄素预处理组体温较HS组降低(P0.01)。姜黄素预处理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S组ALT、AST水平较Control组升高(P0.01)。姜黄素预处理组ALT、AST水平较HS组降低(P0.05),姜黄素预处理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S组与Control组相比MDA水平升高,SOD、CAT水平降低(P0.01)。姜黄素预处理组与HS组相比MDA水平降低,SOD、CAT水平升高(P0.01),姜黄素预处理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电镜下,HS组肝细胞内线粒体增生肿胀,嵴结构紊乱、破坏,部分肝细胞核结构破坏;姜黄素预处理组肝细胞内线粒体增生为主,无嵴结构破坏和胞核的改变。(5)HS组肝细胞质内Cyt-c表达(1.29±0.19)较Control组(0.24±0.02)明显增多(P0.01)。姜黄素预处理组Cyt-c表达(50-cur、100-cur、200-cur分别为0.75±0.08、0.64±0.08、0.48±0.06)较HS组相对减低(P0.05),姜黄素预处理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热环境热射病大鼠肝脏损伤明显,姜黄素预处理能减轻干热环境热射病导致的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保护线粒体和抗氧化应激有关。姜黄素对热射病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姜黄素预处理对干热环境热射病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0):常温对照组(NC)、干热对照组(DHC)、低剂量姜黄素预处理组(50 mg/kg),中剂量姜黄素预处理组(100 mg/kg)及高剂量姜黄素预处理组(200 mg/kg)。NC、DHC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姜黄素预处理组给予不同剂量的姜黄素灌胃,每天1次,连续7天。第8天除NC组外,其余4组大鼠转移至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内进行实验,环境温度(41±0.5)℃,湿度(10±1)%。实验的第150分钟达到热射病状态,麻醉后取材。大鼠肺组织通过HE染色并进行肺损伤病理学评分,并应用RT-PCR检测肺组织HMGB1 mRNA和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干热对照组大鼠肺组织病理评分、肺组织HMGB1和ICAM-1 mRNA表达较常温对照组、中、高剂量姜黄素预处理组均显著升高(P0.01),高剂量姜黄素预处理组大鼠肺组织病理评分明显低于低、中剂量姜黄素预处理组(P0.01),肺组织HMGB1和ICAM-1 mRNA表达在高剂量姜黄素预处理组明显低于低剂量姜黄素预处理组(P0.01)。肺组织HMGB1和ICAM-1 mRNA的表达均与肺损伤评分具有显著正相关性(r=0.629、0.689,P0.01),HMGB1 mRNA和ICAM-1 mRNA之间的表达也呈显著正相关性(r=0.437,P0.01)。结论:姜黄素可能部分通过抑制HMGB1表达的上调,减少下游的ICAM-1的表达来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发挥肺损伤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思连康联合美沙拉秦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肠道黏膜肠黏膜Toll样受体(TLR)4、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与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接诊的9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给予美沙拉秦肠溶片治疗,观察组联合思连康治疗,均连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Baron内镜评分、肠粘膜TLR4、NF-κb表达、肠道菌群数量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Baron内镜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腹痛、腹泻、脓血便及Baron内镜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肠粘膜TLR4、NF-κb的表达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肠粘膜TLR4、NF-κb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双歧杆菌、乳杆菌、酵母菌、梭菌数量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变(P0.05),且观察组双歧杆菌、乳杆菌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酵母菌、梭菌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有明显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连康联合美沙拉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粘膜修复,其内在机制可能和降低肠粘膜TLR4、NF-κb的表达及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7(TLR7)介导的My D88/NF-κB信号通路在1型糖尿病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6),糖尿病假手术组(DS),糖尿病缺血再灌注组(DIR),糖尿病缺血再灌注+氯喹预处理组(DIR+CQ)。采用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65 mg/kg建立糖尿病模型,TLR7抑制剂氯喹预处理于糖尿病模型成功后第3周0.5%氯喹40 mg/kg进行腹腔注射,连续给药7天。于第四周采用双侧肾蒂夹闭25 min,再灌注48 h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取大鼠肾脏HE染色观察大鼠病理学结果,血标本测定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TLR7,My D88和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DS组相比,DIR组肾小管肿胀,间质水肿,刷状缘丢失,空泡变性坏死,Paller评分升高(P0.01)。与DIR组相比,氯喹预处理可以改善肾损伤(P=0.017);与DS组相比,DIR组BUN,Scr,IL-6,TNF-α,细胞调亡指数(Apoptosis%),TLR7,My D88,NF-κB增高(P0.05);与DIR组相比,DIR+CQ组BUN,Scr,IL-6,TNF-α,Apoptosis%,TLR7,My D88,NF-κB降低(P0.05)。结论:TLR7介导的My D88/NF-κB信号通路参与糖尿病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氯喹通过抑制TLR7表达,阻断My D88/NF-κB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反应,从而减轻1型糖尿病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核因子-κB(NF-κB)的活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以探讨异丙酚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阻断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2h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和异丙酚3、6、12mg/(kg.h)组。光、电镜观察心肌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心肌组织中NF-κB的核移位,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NF-κB和caspase-3的表达。原位末端标记(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I/R组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心肌细胞水肿;线粒体膜肿胀,嵴排列紊乱甚至溶解消失。与I/R组相比,6,12mg/(kg·h)组异丙酚组心肌损伤明显减轻。与Sham组相比,I/R组NF-κB活化,明显从细胞浆移位于细胞核,表达量也显著增加(P0.05);心肌caspase-3表达增强(P0.01),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升高(P0.05)。而异丙酚6mg/(kg·h)、12mg/(kg·h)组,NF-κB从细胞浆向细胞核的移位被明显限制,NF-κB的表达量也明显低于I/R组(P均0.05);心肌caspase-3表达减弱,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减少(与I/R组相比,P0.05)。结论:异丙酚的心肌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NF-κB的活化,下调caspase-3的表达,从而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右美托咪啶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背角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和核因子-kappa 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表达的影响,我们选取了54只6~8周的雄性Wistar大鼠,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观察组,每组18只,其中模型组和观察组大鼠建立慢性压迫性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模型。我们检测了各组机械痛阈(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痛阈(thermal withdrawl latency,TWL),并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了各组大鼠脊髓4~6节段TLR4和NF-κB的mRNA和蛋白表达。我们发现,术后7 d和14 d模型组和观察组大鼠的MWT和TWL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5),且较术前有所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7 d和14 d的MWT和TWL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和观察组术后7 d和14 d TLR4和NF-κB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且较术前有所增高(p0.05);观察组术后7 d和14 d TLR4和NF-κB m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和14 d TLR4和NF-κB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研究表明,右美托咪啶可减轻神经病理性痛,且与其下调TLR4和NF-κB表达有一定的关系。我们的研究为神经病理性痛机制的研究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TLR4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11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0)、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后处理组(IP组),后两组又依据缺血再灌注6h、12h、24h、48h、72h不同的时间点再分五个亚组。对各组行神经行为学评分,脑组织梗死体积测量,TUNEL技术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的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TLR4、NF-κB和TNF-α蛋白的表达,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TLR4mRNA、NF-κBmRNA的表达。结果:缺血后处理可下调TLR4、NF-κB、TNF-α细胞炎性因子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减少脑梗死体积,改善神经行为。结论:后处理可通过抑制TLR4信号通路表达,减少脑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研究有氧运动加螺旋藻补充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TLR4/NF-κB-p65的表达及炎性因子的影响,以TLR4/NF-κB-p65炎症信号通路为靶点探讨运动加螺旋藻补充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损伤的可能机制。采用4周高脂饲料喂养和低剂量STZ腹腔注射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实验模型,成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安静对照组(DM)、糖尿病运动组(DE)、糖尿病+螺旋藻组(DS)、糖尿病运动+螺旋藻组(DES),另设正常安静对照组(NC)。运动方式采用8周的无负重游泳训练。实验末,测随机血糖、微量白蛋白、肾脏测TNF-α、TLR4和NF-κB-p65蛋白表达,并采用光镜观察肾脏微细结构的改变。结果表明:(1)光镜下可见DE组、DS组和DES组大鼠肾小球毛细血管袢面积增加;肾小管扩张、上皮细胞空洞变性、细胞聚集增加和炎症细胞稍浸润等病理变化均较DM组有所改善。(2)DE组、DS组和DES组大鼠的血糖浓度、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均较DM组降低(P0.05或P0.01);与DES组比较,DE组和DS组的血糖浓度、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均升高明显(P0.05或P0.01)。(3)DE组、DS组和DES组大鼠肾脏TNF-α、TLR4和NF-κB-p65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与DM组比较,差异均呈显著性(P0.01);与DES组比较,DE组和DS组的肾脏TNF-α、TLR4和NF-κB-p65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或P0.01)。因此,有氧运动、螺旋藻及两者联合使用有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改善肾功能,减轻肾脏损害的功效,但两者联合使用效果要好于单独使用,其机制可能与有氧运动联合螺旋藻降低TLR4/NF-κB-p65信号蛋白表达发挥抗炎作用的效果要好于单纯的有氧运动或螺旋藻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姜黄素调控Toll-样受体4(TLR4)-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缓解过度训练大鼠脾脏炎症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7周龄SPF级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安静对照组(C组,n=12)、过度训练模型组(OM组,n=11)、姜黄素+模型组(COM组,n=14)...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胰岛素对巨噬细胞破泡沫化过程中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及IL-6、TNF-α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建立泡沫细胞模型,分为对照组、ox-LDL组、用胰岛素组、PI3K-AKT抑制剂组.油红O染色观察泡沫细胞模型的建立,取细胞上清用ELISA法检测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膜蛋白TLR4表达量,Western-blot检测TLR4、核因子-κB (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x-LDL处理过的巨噬细胞可向泡沫细胞转换,同时TLR4、NF-κB蛋白表达水平以及IL-6、TNF-α水平显著增加(P<0.05);而使用胰岛素干预后ox-LDL的作用显著减弱,TLR4、NF-κB蛋白表达水平以及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P <0.05 vs ox-LDLgroup);而使用PI3K-AKT抑制剂干预后,抑制剂显著降低胰岛素的作用,TLR4、NF-κB蛋白表达水平以及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P <0.05 vs ox-LDL+ insulin).结论:ox-LDL可诱导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转化,同时上调TLR4及NF-κB蛋白表达,增加炎性因子分泌,促进了AS进程,而胰岛素可使ox-LDL的作用显减弱,减少TLR4、NF-κB蛋白表达及炎性因子分泌,从而减轻AS进程,其机制可能与胰岛素通过PI3K-AKT抑制TLR4-NF-κ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脓毒症致大鼠急性肾损伤(AKI)中血清和肾脏组织中炎症介质的变化及肾脏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探讨脓毒症致大鼠急性肾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盲肠结扎穿孔组(CLP组)。CLP组大鼠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脓毒症动物模型,Sham组除不结扎穿孔盲肠外,其余处理同脓毒症组。分别于造模后6h、12h和24h观察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肾脏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管中NF-κB p65的表达,分析NF-κB p65核阳性率。结果与相同时间点Sham组比较,CLP组6h~12h大鼠血清TNF-α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CLP组6h~24h大鼠肾脏组织中TLR4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CLP组12h~24h大鼠肾脏组织中HMGB1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CLP组6h~24h大鼠肾小管中NF-κB p65核阳性率升高(P0.05~P0.01)。结论随脓毒症致AKI病程的延长,大鼠肾脏组织中TLR4和HMGB1mRNA表达和NF-κB p65核阳性率明显升高,其机制可能与TLR4介导的炎症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孙鹏  张清  韩继媛  田元  张景辉 《中国科学C辑》2009,39(11):1013-1018
研究证实,TLR4和TLR2有可能作为重要炎性受体介导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然而目前还不清楚在此过程中TLR2和TLR4受体之间是否存在着交叉对话可能.本研究首先利用针对TLR4基因的RNA干扰技术阻断体外模拟脑I/R条件下BV-2细胞TLR4信号传导途径,观察此时TLR2受体表达变化,初步探讨TLR4信号途径对TLR2表达的影响.然后利用NF-κB抑制剂PDTC阻断NF-κB活性来观察体外模拟脑I/R条件下BV-2细胞TLR2和TLR4受体表达变化,进一步阐明NF-κB在TLR2和TLR4交叉对话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体外模拟脑I/R条件下阻断BV-2细胞TLR4信号传导途径可以明显抑制TLR2和NF-κB表达的上调;(2)PDTC预处理后在体外模拟脑I/R条件下BV-2细胞TLR2和TLR4的表达均下调.结果提示,脑I/R损伤中TLR4受体激活后有可能通过NF-κB的介导,进一步影响TLR2的表达,从而导致炎症反应的链式放大,两者协同加重了脑损伤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姜黄素预处理对沙漠干热环境不同阶段中暑大鼠心肌损伤、细胞凋亡及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健康SD大鼠80只,将其随机分为2组(n=40):盐水对照组以及姜黄素预处理组。每组再分为4个亚组(n=10):干热0 min组(即常温组),干热50 min组(轻度中暑组),干热100 min组(中度中暑组),干热150 min组(重度中暑组)。盐水组大鼠给予0.9%生理盐水灌胃,姜黄素组大鼠给予剂量为100 mg/kg姜黄素灌胃,各组大鼠均连续灌胃7天。0 min组置于常温环境中,其余组放置在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内,设置干热环境:温度(41±0.5)℃,湿度(10±1)%,并在相应时间点麻醉大鼠,取血液以及心脏组织。检测血液心肌酶谱磷酸肌酸激酶(CK)、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Caspase-3比色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随着干热环境时间的延长,大鼠血清CK、CK-MB、LDH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及心肌组织Caspase-3活性均逐渐升高,而姜黄素预处理组在干热环境放置50 min、100 min和150 min时的血清CK、CK-MB、LDH水平、心肌细胞凋亡率及心肌组织Caspase-3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姜黄素预处理可通过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增加Caspase-3活性,保护沙漠干热环境中暑大鼠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iR-124-3p靶向Toll样受体4(TLR4)对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流感病毒亚洲甲型鼠肺适应株(FM1)感染所致病毒性肺炎小鼠模型,采用RT-qPCR测定肺组织miRNA-124-3p表达水平。病毒性肺炎小鼠尾部注射miR-124-3p agomir或agomir NC后,第4 d摘眼球取血并取出肺组织,ELISA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印迹测定TLR4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蛋白水平。结果:与正常肺组织比较,病毒性肺炎小鼠肺组织miR-124-3p表达量降低(P0.001);miR-124-3p agomir注射组小鼠血浆中IL-1β、IL-6、TNF-α明显低于注射agomir NC组和模型组(P0.001),而高于正常组;HE染色结果表明miR-124-3p agomir注射组小鼠的肺组织炎细胞渗出和浸润较agomir NC组和模型组减轻;与agomir NC组比较,miR-124-3p agomir注射组的TLR4、NF-κB p65表达减少(P0.01)。结论:miR-124-3p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减轻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姜黄素对ox-LDL刺激的THP-1巨噬细胞炎症因子IL-6、TNF-α的分泌及相关机制。本实验分别予姜黄素、miR33a inhibitor、吡咯烷二硫代甲酸铵(ammonium pyrrolidinedithiocarbamate,PDTC)处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刺激的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human acute monocytic leukemia cell line,THP-1)型巨噬细胞,RT-qPCR测定微型RNA33a(MicroRNA33a,miR33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胞核内NF-κB p65的表达、IκBα和p-IκBα的表达,ELISA测定IL-6、TNF-α的浓度。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ox-LDL组miR33a、NF-κB p65、p-IκBα的表达及p-IκBα/IκBα的比值及IL-6、TNF-α的浓度增加(P 0. 05),IκBα的表达减少(P 0. 05);而与ox-LDL组相比,ox-LDL+姜黄素组miR33a、NF-κB p65、p-IκBα的表达及p-IκBα/IκBα的比值及IL-6、TNF-α的浓度减少(P 0. 05),IκBα的表达增加(P 0. 05)。姜黄素可能抑制ox-LDL刺激的THP-1巨噬细胞IL-6、TNF-α的分泌,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NF-κB/miR33a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模型肠黏膜Toll样受体(TLRs)表达的调控及其在UC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金双歧治疗组(C组)、Toll样受体4单克隆抗体(TLR4m Ab)干预组(D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造模,C组给予金双歧灌服,D组给予TLR4m Ab腹腔注射,第8天处死全部大鼠。对每组大鼠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及组织病理学(HPS)评分,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TLR4、TLR2 m RNA的表达。结果 B组DAI及HPS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P0.05),C组和D组较模型组均有所缓解(P0.05)。TLR4、TLR2 m RNA在B组的表达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C组和D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C大鼠结肠组织中TLR4、TLR2表达异常,益生菌能抑制TLR4、TLR2的表达,可能是一种有效治疗UC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的运动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对大鼠脊髓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脊髓损伤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HI-0400脊髓打击器制备脊髓急性打击损伤动物模型。将105只SD健康清洁级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脊髓损伤组(SCI)、姜黄素组(SCI+CUR),在脊髓损伤模型建立后30 min灌胃,以后每天灌胃1次,直到处死为止。SCI+CUR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制备姜黄素(100 mg/kg)灌胃,Sham组与SCI组同等剂量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应用BBB评分评估大鼠术后3d,7 d,14 d,21 d和28 d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情况;分别在术后12 h、1 d、3 d和7 d天取脊髓组织和血液,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NF-κB,免疫组化发检测Bcl-2、Bax及Caspase-3蛋白,Elisa法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BBB评分中3 d时SCI+CUR组与SCI组时无明显差异,7 d、14 d、21 d和28 d SCI+CUR组得分高于SCI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炎症因子NF-κB的表达于脊髓损伤后12 h出现,1 d达高峰,3 d下降。SCI+CUR组中NF-κB在各个时间点的表达与SCI组出现的时间点相对应,SCI+CUR组少于SCI组;Sham组无明显的Bax及Bcl-2蛋白染色。SCI+CUR组中Caspase-3及Bax染色明显较SCI组减弱,而Bcl-2较SCI组增强。结论:姜黄素可以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NF-κB而阻止炎症发生;并通过抑制Bax、Caspase-3的表达,促进Bcl-2的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从而促进了大鼠脊髓损伤后的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