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原致适应剂新复方党参片预防急性高原反应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原致适应剂新复方党参片对急性高原反应(AMS)的预防效果。方法:世居平原者驻守海拔1400m3个月的45名青年男性官兵,随机分为新复方党参片组(30人)和对照组(15人),采用单盲试验方法,于行军前5d开始分别口服新复方党参片和安慰剂片,乘车行军3d,于3700m习服4d,直至进驻高原(海拔5200m)第3天后停药,共服药15d。进驻高原后第1、3、5天,依国家军用标准GJB1098-91急性高原反应的诊断和处理原则,随访记录受试者的AMS症状,然后分度评分,检测受试者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O2)。进驻高原后第6天,检测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量(FEV1.0)、FEV1.0/FVC,一秒率(FEV1%)、最大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呼气峰流速(PEF)、最大通气量(MVV)、左右手交叉敲击动作频率总次数(Ttis)、错误次数(Etis)、正确次数(Ctis)、平均时间(Atime)和数字记忆能力试验错误记忆次数总和(Sum)。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进驻高原后第1、3、5d,新复方党参片组AMS症状显著减轻(P0.01);新复方党参片组与对照组的AMS程度分度分布不同(P0.01),新复方党参片组中症状较轻的(基本无反应、轻度反应)占比重较大,而对照组中症状较重的(中度反应、重度反应)占比重较大;新复方党参片组AMS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新复方党参片组的FVC、FEV1.0、FEF25%~75%、PEF、MVV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新复方党参片组的Ttis、Ctis增加(P0.05,P0.01),Atime减少(P0.05),Etis和Su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复方党参片能减轻AMS的程度,减轻AMS的症状,降低AMS发生率;并能显著改善受试者的肺通气功能和手指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低氧反应和屏气反应在急性高原反应预测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低氧反应和屏气反应在急性高原反应预测中的作用.方法:在平原观察113名入藏人员吸入10%低氧气体10 min和屏气过程中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和血压变化;进入高原后进行急性高原反应(AMS)症状评分;两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并对急性高原反应者和基本无反应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吸入10%低氧气体过程中,动脉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心率迅速升高,血压普遍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急性高原反应者吸入低氧气体1min时的心率明显慢于基本无反应者.所观测指标均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但相关分析表明,AMS评分仅与吸入低氧气体7 min时的心率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为-0.176.结论:在平原单纯用低氧和屏气反应来预测3 658 m高原地区的AMS发病情况意义可能有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高度的高原低压缺氧环境下大鼠肠道病理损伤的特点。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5组:平原对照组、5000米海拔高度10天组、5000米海拔高度21天组、6500米海拔高度10天组、6500米海拔高度21天组,每组6只。大鼠在平原环境或模拟高原环境中常规饲养,在相应时间点,深度麻醉受试大鼠致死,取材,固定、HE染色后镜检并进行病理学损伤评分。结果:各高原组空、回肠病理损伤评分均显著高于平原对照组(P0.01),5000 m暴露21d组空肠、回肠、结肠病理损伤评分显著高于5000 m暴露10 d组,明显低于6500 m暴露21d组,6500 m暴露10d组空肠、回肠、结肠病理损伤评分显著高于5000 m暴露10 d组(P0.01或P0.05)。5000 m暴露10 d组结肠损伤病理评分与平原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高原组结肠病理损伤评分均显著高于平原对照组(P0.01或P0.05)。5000 m暴露21 d组空肠与结肠病理损伤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6500 m暴露21 d组空肠和回结肠均与结肠病理损伤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肠道粘膜随着海拔高度和缺氧时间的延长而损伤加重。在相同的情况下,小肠的损伤较结肠严重,但空肠和回肠的损伤无明显差异,结肠损伤的发生较晚且与高原环境停留时间具有明显关系,提示在进入高原早期应将小肠病理损伤的防治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模拟不同海拔高度时,拟赴高原的参训官兵在急进高原时高原反应发生的特点,为高原参训官兵高原病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模拟不同海拔高度,随机对516名平原部队参训官兵进行急进不同海拔高原反应进行测试,动态观察平原环境、急进高原2000 m、3000 m、4500 m海拔高度的自觉症状及部分生理指标(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动态变化以及进舱前和出舱后血压值变化情况。结果:(1)516名官兵均完成测试,在海拔2000 m时,53例出现耳闷、耳涨症状,94例出现耳鸣症状,作吞咽动作后在以后的"上升"和"下降"过程中均未出现症状;在海拔4500 m时,39例出现高原反应,其中19例出现头晕症状,20例出现手足麻木,高原反应发生率7.56%。(2)随着海拔高度逐渐升高,受试者心率逐渐加快,从2000 m开始加快明显(p0.05),血氧饱和度逐渐降低,到3000 m开始血氧饱和度下降明显(p0.05)。(3)进舱前和出舱后血压值相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参训官兵急进高原后,高原反应主要出现在4500 m海拔高度,高原反应发生率7.56%;高原环境对机体的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影响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而明显,2000 m开始心率明显加快,3000 m开始出现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耳部不适症状主要出现在2000 m,但在做吞咽动作后消失。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高原低氧对机体无氧代谢阈值(AT)的影响,本研究采用Wasserman无创性方法,分别测定了11名新兵在平原(四川淮口,海拔500m)和经空运进驻高原 (西藏错那,海拔4370m)后的第3、5、7和14天的AT。结果表明:新兵进驻高原后AT由平原的813.6±147.4kg·m/min降低到395.5±194.5 kg·m/min(P<0.01);高原低氧引起AT的降低幅度与受试者平原AT的高低呈正相关(r=0.933,P<0.01);进驻高原后第3、5、7天AT维持在较低水平,随后呈上升趋势。但移居高原1年战士的AT仍低于平原水平(P<0.05)。提示,高原低氧能够显著地降低机体的AT,并且AT越高的个体进驻高原后受低氧环境的影响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居住在喀喇昆仑山及西藏阿里地区人员进行高原脱习服症状评分调查,为制定有关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主观症状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由不同高原地区返回同一平原地区的159名青年人群的18项症状进行调查及症状评分,分析其与居住地海拔高度、人员年龄、居住时间、不同单位、持续或断续居住及文化程度高低的相关性。结果:高原脱习服主观症状评分,海拔5000m以上组明显高于4300m和3700m组,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海拔4300m组与3700m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居住人员(不同年龄、职务、单位、文化程度、时间、持续或断续)主观症状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持续高原居住组与断续居住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喀喇昆仑山及西藏阿里地区人员返回平原后脱习服主观症状评分与居民年龄、高原暴露时间、居住海拔高度、工作量大小、高原持续暴露成正相关关系。年龄越大、高原暴露时间越长、居住地海拔越高、工作量越大者高原脱习服主观症状评分越高。  相似文献   

7.
对居住在海拔5200m 40d(50名,年龄17~32岁,平均22.4岁,高原甲组)和1年(37名,年龄17~24岁,平均20.1岁,高原乙组)的两组青年官兵进行了PWC_(170)(Physical work capacity at a heart rate of 170 beats/min)测定,判断海拔5000m以上地区对人体生理机能状态和体力负荷的影响。同时在平原(海拔1400m设立对照组(46名,17~23岁,平均19.8岁,平原组)。  相似文献   

8.
急性高原暴露后左心功能变化及与急性高原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青年男性由平原急进高原后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与急性高原病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218名健康青年男性在平原及急进高原24h内的血压、心卒和血氧饱和度,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左心功能;根据路易斯湖评分标准将受试者分为急性高原病纽(AMS组)和无急性高原病组(无AMS组)。结果:急性高原暴露后心率、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每博指数、心输出量、心脏指数显著增加(P〈0.05),血氧饱和度、左室收缩末容积则显著降低(P〈0.05);急进高原后AMS组心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无AMS组(P〈0.05),每博指数、左室舒张末容积显著低于无AMS组(P〈0.05)。结论:健康男性青年急性高原暴露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增强,左室舒张末容积、心率、每博指数可能作为预测急性高原病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氧化应激在高原重体力劳动过程中急性高原反应(AHAR)发生中的作用。方法:由低海拔(1500m)快速进入高原(3700m)并从事重体力劳动的男性官兵96名,年龄18~35岁。根据AHAR症状评分,分为重度AHAR组(A组,n=24)、轻中度AHAR组(B组,n=47)和无AHAR组(C组,n=25),在该高度逗留50d后下撤前及返回低海拔(1500m)后12h、15d分别测定血清8.异前列腺素F2a(8-iso-PGF2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并与低海拔(1500m)50名健康官兵(D组)比较。结果:A组血清8-iso-PGF2a、MDA[分别为(9.53±0.47)μg/L、(8.91±0.39)μmol/L]水平显著高于B组[分别为(8.34±O.42)μg/L、(7.31±0.32)μmol/L]、C组[分别为(7.02±0.48)μg/L、(6.41±0.23)μmol/L和D组[分别为(5.13±0.56)μg/L、(5.48±0.33)μmol/L](均P〈0.01),SOD(52.08±3.44)μ/mL水平显著低于B组(62.27±2.54)μ/mL、C组(71.99±3.35)μ/mL和D组(80.78±3.44)μ/mL,(均P〈0.01),B组与c组之间和C组与D组之间亦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海拔3700mAHAR总计分与血清8-iso-PGF2α、ⅣⅡ)A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血清SOD显著负相关(P〈0.01);8-iso-PGF2α、MDA与SOD显著负相关(均P〈0.01)。海拔3700m50d,血清8-iso-PGF2α、MDA水平显著高于,SOD水平显著低于海拔1500m12h、15d和D组(均P〈0.01),海拔1500m12h与15d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海拔1500m 15d与D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人体在高原低氧并重体力时氧化应激和氧化.抗氧化失衡与AHAR的发病和程度有密切关系,氧化应激和氧化.抗氧化失衡越严重,AHAR越重。返回低海拔后12h有显著改善,15d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0.
平原人进驻高原后凝血和纤溶功能的改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环境下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变化.方法:对从平原(海拔1 400 m)进驻3700 m和5 380 m高原第7 d及半年的40名健康青年血浆抗凝血酶Ⅲ(AT-M)、纤溶酶原含量(PLG)、D-二聚体含量(DD)、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活性(PAI)、纤溶蛋白原(Fg)、α2-抗纤溶酶抑制物活性(α2-PI)进行检测,并与20名平原健康青年作对照.结果:高原低氧环境AT-Ⅲ、t-PA明显低于平原(P<0.05或P<0.01),且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P<0.01),随居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5或P<0.01).PLG、DD、PAI、α2-PI及Fg在海拔3 700 m第7 d和海拔5 380 m第7d及半年均较平原增高显著((P<0.05或P<0.01),且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高,居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0.05或P<0.01);3 700 m居住半年时较平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原低氧存在凝血功能紊乱,表现为凝血与纤溶被激活的同时伴有纤溶受抑,凝血及纤溶的平衡被破坏而使血液呈高凝和低纤溶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急进和渐进西藏高原对拟进入中国南极考察昆仑站的第31、32和 33次预选队员的心血管功能及其相关应激因子水平的影响,为选拔合格的内陆考察队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 2014~2016 年第 31、32 和33次队共 85名中国南极考察昆仑站预选队员为研究对象,依据进入高原方式分为乘飞机急进高原组(急进组,n=55)和乘火车渐进高原组(渐进组,n=30),分别在上海出发(海拔 4 m)、到达拉萨(海拔 3 658 m)和进入更高海拔的羊八井(海拔 4 300 m)3个时间点,采用心功能仪和心电图仪动态检测预选队员的心血管功能,并同步采集队员的唾液样本,采用 ELISA法检测唾液中应激因子睾酮(T)、皮质醇(COR)和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结果: 与海拔 4 m 相比,两组队员在到达海拔 3 658 m、4 300 m 高原时,心率(HR)显著升高(P<0.05),指端静脉血氧饱和度(SpO2)显著下降(P<0.05),但两组间在相同海拔高度上无显著差异;两组间心电传导异常率无显著差异;与海拔4 m相比,到达 3 658 m和 4 300 m处两组队员的血压均显著升高(P<0.05),部分心肌收缩和泵血功能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但由于心率增加代偿,心输出量(CO)无显著变化。在海拔4 300 m时,急进组的肺水指数(TFC)显著高于渐进组(P<0.01)。进入高原后与出发水平的差值比较,两组在海拔3 658 m 处 T变化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急进组 COR 和IgA变化量显著高于渐进组(P<0.05);在海拔 4 300 m 处急进组 IgA变化量显著高于渐进组(P<0.05)。结论: 对比渐进高原,急进高原对南极考察昆仑站预选队员的心血管功能及唾液中的应激激素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均有更明显影响。提示应在岗前严格选拔能适应南极昆仑站低氧环境的考察队员,保障南极考察队员身心健康,确保南极考察任务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原基因(AGT) G-217A和T174M两个位点的多态性与急性高原反应(AMS)的发生及其低氧习服效果的关系。方法:阶段1:61名北方汉族大学生,在低氧室急性低氧暴露6 h(模拟海拔4 800 m),入室后先安静休息30 min,再仰卧蹬车20 min,蹬车负荷定量为60 r/min、80 W,用路易斯湖评分系统(LLS)评价AMS,并记录运动过程中HR、动态血压、SpO2等生理指标的值;阶段2:进行3周模拟低氧训练,氧含量分别相当于海拔2 500 m、3 500 m、4 800 m,同时以中等强度负荷量运动,2 h/d、4 d/周。3周后,再以阶段1的试验条件测试相应指标;采用PCR-RFLP法检测受试者AGT基因G-217A和T174M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第1次低氧暴露,在AGT基因的G-217A位点上,GG与GA+AA基因型受试者的各项生理指标无显著性差异;第2次低氧暴露,GG基因型受试者的SpO2明显低于GA+AA基因型(P<0.05);T174M位点的不同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携带者在2次暴露中其AMS发生率、VE、SpO2、HR和血压等生理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G-217A位点可能是低氧习服的遗传学标记;T174M位点的多态性与AMS的发生及低氧习服未见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13.
高原低氧坏境下,左心搏血功能及其调节尤为重要。我们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了不同海拔健康人左心泵功能指标,从而初步探讨了自身调节机制对高原心搏量的调节作用。 对象与方法 检查对象分别为平原南京(海拔20m),高原西宁(海拔2260m)与哈尔盖(海拔3232m)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压氧预治疗(HBO)对高原人体耐缺氧抗疲劳的影响。方法:①海拔3700m的20名习服男青年,于HBO预处理前(对照组,)、预处理2次(A组,10人)和预处理5次(B组,10人)后的第2、第8d和第2、第5d作自身对比运动负荷实验,运动结束后测血中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BLA)、尿素氮(BUN)、一氧化氮(NO)及其合酶(NOS)的含量。②20名青年自海拔1400m乘车抵达海拔3700m,分为HBO组(10人)和对照组(10人),HBO组连续HBO预处理3d,每天1次,第4d两组同时乘车进驻海拔5380m,到达后第5d清晨采空腹静脉血。③29名青年分为HBO组(11人)和对照组(18人),HBO组于进入高原前2d在海拔1400m接受HBO预处理,每天1次,连续2d,第3d两组同时乘车进驻海拔5200m,到达后第5d清晨采空腹静脉血;结果:①在海拔3700mHBO可使SOD、NO、NOS增高,BLA、BUN、MDA降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并可持续保留8d以上。②进驻海拔5200m和5380m的青年,实验组较对照组SOD、NO、NOS增高,BLA、BUN、MDA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HBO可增强高原机体抗氧化酶活性和乳酸清除能力,具有抗疲劳作用,且这种效应可持续8d以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模拟海拔6 000 m高原低氧环境对小鼠脾脏铁代谢的影响。方法:将C57BL/6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常压常氧组(Nor)和低压低氧组(HH)。HH组小鼠放置于低压低氧动物实验舱内,模拟急性海拔6 000 m高原低氧环境,控制光照时间比大约12 h∶12 h。Nor组置于同等条件的常压常氧环境。HH组又分为低氧12 h组(HH-12 h)和3 d组(HH-3 d),对照组对应分为(Nor-12 h及Nor-3 d),每组9只小鼠。采用血常规检测、HE染色、组织铁染色、蛋白质免疫印迹(WB)、免疫组织化学(IHC)综合评价模拟高原低氧环境下小鼠脾脏铁代谢情况。结果:与相同时间点Nor组相比:①HH-12 h组小鼠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量(HGB)、红细胞压积(HCT)均无明显变化。HH-3 d组RBC、HGB及HCT均显著增加(P<0.05),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在HH-12 h和HH-3 d组均无显著变化。②与Nor-3 d相比,HH-3 d组小鼠脾脏明显增大,HE染色显示脾窦变窄,铁染色结果显示HH-3 d组脾脏红髓中铁含量明显增加。③WB结果显示,HH-3 d组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转铁蛋白受体1(TfR1),铁输出蛋白(Fpn)表达均显著增加,而铁蛋白(Ft-L)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IHC结果也与WB结果一致,高原低氧暴露3 d后脾脏红髓TfR1、Fpn表达和分布均明显增多,Ft-L表达分布明显减少。结论:模拟海拔6 000 m高原低氧暴露3 d后小鼠脾脏截留处理RBC增多,脾索铁沉积,脾脏组织细胞内铁动员加速。高原低氧下脾脏铁代谢异常可能是引起高原低氧暴露下红细胞病理性增多甚至造成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平原入进驻高原后凝血和纤溶功能的改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环境下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变化。方法:对从平原(海拔1400m)进驻3700m和5380m高原第7d及半年的40名健康青年血浆抗凝血酶Ⅲ(AT-M)、纤溶酶原含量(PLG)、D-二聚体含量(DD)、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活性(PAI)、纤溶蛋白原(Fg)、α2-抗纤溶酶抑制物活性(α2-PI)进行检测,并与20名平原健康青年作对照。结果:高原低氧环境AT-Ⅲ、t-PA明显低于平原(P<0.05或P<0.01),且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P<0.01),随居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5或P<0.01)。PLG、DD、PAI、α2-PI及Fg在海拔3700m第7d和海拔5380m第7d及半年均较平原增高显著((P<0.05或P<0.01),且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高,居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0.05或P<0.01);3700m居住半年时较平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原低氧存在凝血功能紊乱,表现为凝血与纤溶被激活的同时伴有纤溶受抑,凝血及纤溶的平衡被破坏而使血液呈高凝和低纤溶状态。  相似文献   

17.
高原病易感人的预测是当前高原医学研究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国外学者多认为高山适应与肺通气关系密切。我们于海拔1400m对即将进入高原的46名青年做了肺通气功能测验,并随受试者乘汽车(5d)进入海拔5 200m喀喇昆仑山某地进行观察研究。 对象与方法 受试者为汉族男性,生于平原,年龄17~23岁,经体检,X线胸透,心电图检查除外心肺疾患。用美国ES800肺功能仪在静息状态下测验FVC(用力肺活量),FEV_1(Is用力呼气量),FEV_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原脱习服成人的脑电图变化规律。方法:117名健康成人(海拔≤4300m组有39人,〉4300m组有78人)在高原居住1年以上返回平原(海拔1380m),3d内接受脑电图检查分析。结果:≤4300m组、〉4300m组脑电图异常率分别为30.8%和57.7%(P〈0.01);背景脑电图少-中量θ波节律检出率分别为18.O%和37.2%(P〈O.05);过度换气试验所检测到可疑波形的检出率分别为12例(30.8%)和43例(55.1%)(P〈O.05)。此外,与≤4300m组相比,〉4300m组的异常波、睁闭眼、闪光刺激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高原习服人群由高海拔低氧状态恢复至低海拔常氧状态下生活工作,机体需经历一个高原脱习服过程,高原脱习服人群脑电图易发生异常,海拔越高愈加明显;所记录的θ波表明高原脱习服成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常处于抑制状态。  相似文献   

19.
为了阐明高原低氧对牦牛(Bos mutus)骨骼肌中乳酸脱氢酶(LDH)三种亚基基因(LDHA、LDHB和LDHC)表达的影响,本实验分别选取高海拔(4 200 m)、中海拔(3 200 m)和低海拔(1 900 m)三个海拔位置养殖的临床健康成年雄性牦牛各5头,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牦牛骨骼肌中LDH三种亚基基因的m RNA表达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随海拔的升高,牦牛骨骼肌中LDHA m RNA的表达逐渐下降;LDHB m RNA先降低后升高,在高海拔组牦牛中表达最高,相对表达量为2.82±0.12,与低海拔组(1.01±0.07)、中海拔组(0.73±0.06)牦牛LDHB mRNA表达量差异显著(P <0.05);LDHC mRNA的表达量随海拔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且低海拔组(1.10±0.16)、中海拔组(0.86±0.16)、高海拔组(0.69±0.12)组间两两相比均差异显著(P <0.05)。LDHA和LDHC蛋白表达量随海拔的升高呈下降趋势,且LDHA蛋白表达量在低海拔组(1.00±0.00)、中海拔组(0.88±0.0...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建立一种能在平原地区有效、稳定模拟高原低氧炎症导致脑损伤的小鼠模型。选用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为建模对象,利用低压低氧舱模拟海拔6 000 m处的高原低氧条件,采用腹腔注射5 mg/kg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炎症反应,作用时间为12 h。通过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促炎因子IL-6、TNF-α及抑炎因子IL-10的水平,探讨模拟高原低氧炎症的有效性;并通过组织切片HE染色评价高原低氧炎症诱发的脑损伤组织形态变化。结果显示,模拟海拔6 000 m高原低氧环境联合LPS处理组的炎症反应最为剧烈,小鼠血清中IL-6、TNF-α、IL-10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P0.000 1,P0.000 1)、高于单纯高原低氧处理组(P0.000 1,P0.000 1,P0.001),也高于单纯LPS处理组(P0.05,P0.000 1,P0.000 1)。同时,与单纯高原低氧环境组或LPS处理组相比,高原低氧环境联合LPS处理组显示出更为严重的脑组织损伤,皮层、海马部位出现细胞肿胀、细胞间隙增宽、血管增生及神经元皱缩伴随核固缩深染等现象更为明显。引人注意的是,丘脑腹后核群区对高原低氧联合LPS处理更为敏感,组织结构的破坏程度更甚于皮层和海马部位,且伴有细胞排列紊乱现象。以上结果提示,本研究利用低压低氧舱模拟高原低氧环境并联合LPS处理,在平原地区成功建立了一种与高原低氧炎症导致脑损伤高度相似的小鼠模型,有望应用在后续相关研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