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子相关抗原9是癌睾丸抗原家族成员之一,它具有能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广泛表达,而在正常组织(除胎盘和睾丸外)中几乎不表达的特性,并能在肿瘤患者体内引起体液免疫。研究结果显示,SPAG9有可能成为肿瘤免疫治疗和肿瘤辅助诊断的潜在靶点。本文将对SPAG9的结构、表达特性、免疫原性及功能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肿瘤特异性抗原(MAGE)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ang JB  Wang L 《生理科学进展》2005,36(3):273-275
目前,已经发现肿瘤特异性抗原Mage基因家族有55个成员,其中MageA、B和C三个亚家族在各种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中特异性表达,正常组织(睾丸除外)均不表达。所以,Mage抗原作为肿瘤的特异性标志,在肿瘤的检测和免疫治疗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介绍了Mage家族的基因定位,Mage蛋白的特性,Mage基因的作用。同时,总结了近年来Mage基因家族在临床方面的应用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3.
癌睾丸抗原所具有的表达特性和免疫原性使其有可能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靶抗原,通过DNA去甲基化提高癌睾丸抗原基因的表达,是提高癌睾丸抗原疫苗疗效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OY—TES-1属于癌一睾丸抗原(cancer testis antigen,CTA),是一种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在睾丸以外的正常组织几乎不表达的抗原。CTA既可引起体内免疫反应,亦可引起细胞免疫反应,已有部分CTA疫苗用于肿瘤临床治疗。为了解OY-TES-1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我们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肾透明细胞癌、乳头状肾细胞癌、肾盂移行细胞癌等三种共40例肾癌标本。  相似文献   

5.
综合运用几种生物信息学数据库 ,分析了人类X染色体上可能的未知基因 ,筛选获得一个新的肿瘤抗原基因并克隆鉴定了它的全长cDNA .该基因全长为 3194bp ,编码一个 4 48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 ,它与肿瘤 睾丸 脑抗原家族成员PNMA1、PNMA2及PNMA3有很高的同源性 ,命名为PNMA5 .在 16种人正常组织中 ,PNMA5仅在睾丸与脑中表达 ;而在所检测的肝癌、胃癌、肠癌、肺癌、乳腺癌与头颈部肿瘤 ,PNMA5在肠癌中表达 .PNMA5是肿瘤 睾丸 脑抗原家族的一个新成员 .认识这些肿瘤 睾丸 脑抗原的意义在于它们在肿瘤组织的表达可能是肿瘤破坏机体免疫耐受的一种机制 ,其相关神经副肿瘤综合症可能是一些隐匿肿瘤的早期表现 .  相似文献   

6.
MAGE D1是黑色素瘤抗原编码基因家族 (MAGE)中MAGE D亚家族的新成员 .为了研究该基因的性质及其可能功能 ,采用Northernblot和Dotblot杂交技术研究了其组织表达谱 .结果发现 ,该基因在多种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均广泛表达 .在所检测的 4 8种肿瘤组织中 ,经与对应正常组织进行比较发现 ,该基因在 13种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高 ,而在 7种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则显著降低 .进一步分析提示该基因在多种胚胎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成年组织 .由于MAGE A、 B、 C亚家族均具有在肿瘤组织 睾丸中特异表达的特点 ,而作为MAGE D亚家族成员的MAGE D1并非在肿瘤组织中特异表达 ,提示需要对MAGE基因家族进行深入的功能研究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抑制甲基转移酶(DNMT)对K562细胞中癌-睾丸抗原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别采用针对DNMT家族不同成员的siRNA转染K562细胞,,采用RT-PCR检测细胞中DNMT及癌-睾丸抗原的水平表达,并采用甲基化特异PCR(MSP)检测部分癌-睾丸抗原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结果:经siRNA干扰后,K562细胞中DNMT1、DNMT3a和DNMT3b的表达量均明显降低,癌-睾丸抗原CT10的启动子区序列发生了去甲基化,但处于非甲基化状态的MAGE-A1启动子区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干扰DNMT组的K562细胞,再表达癌-睾丸抗原CT10、PRAME和CT9,而MAGE-A1、SSX-1的表达上调,但是NY-ESO-1、HCA587和HCA661的表达状况均没有任何影响。结论:在K562细胞中,干扰DNMT可使部分癌-睾丸抗原基因的启动子区发生去甲基化,从而导致相应的癌-睾丸抗原分子的再表达或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胎盘特异性基因1(PLAC1)特异性T细胞受体(TCR)基因修饰T细胞对乳腺癌的抗肿瘤作用。 方法磁珠分选人类白细胞抗原分型为A2(HLA-A2)的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CD8+ T细胞,流式检测CD8+ T细胞的表型。通过慢病毒载体构建、包装,将可识别乳腺癌肿瘤抗原PLAC1的HLA-A2限制性的TCR基因导入CD8+ T细胞(称为TCR-T细胞),以慢病毒空载体包装、感染的CD8+ T细胞(NC-T细胞)作为对照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PLAC1特异性TCR的表达效率。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PLAC1和HLA-A2血清型的表达。WST-1法检测不同效靶比(5?:?1、10?:?1和20?:?1)TCR-T细胞或NC-T细胞与乳腺癌细胞MCF-7或MDA-MB-231作用后的细胞毒性,并通过ELISA检测共培养后T细胞IFN-γ的释放量。通过裸鼠皮下人乳腺癌移植瘤模型检测TCR-T细胞以及NC-T细胞的抗肿瘤作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独立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磁珠分选出的CD8+ T细胞CD3+ CD8+比例达到(98.89±0.30)%。经慢病毒感染、五聚体检测,TCR-T细胞中PLAC1特异性TCR的正确表达率为(24.58±0.82)%,NC-T细胞不表达PLAC1特异性TCR。免疫荧光和流式结果显示乳腺癌细胞MCF-7和MDA-MB-231为HLA-A2和PLAC1双阳性表达细胞。其中流式检测结果显示,MCF-7和MDA-MB-231细胞中HLA-A2的表达效率分别为(93.04±1.36)%和(98.72±0.12)%。在效靶比为20?:?1时,TCR-T细胞对MCF-7杀伤率为(51.5±1.37)%,高于NC-T细胞对MCF-7的杀伤率(5.93±2.40)%,t = 15.507,P < 0.01;TCR-T细胞对MDA-MB-231杀伤率为(44.34±2.20)%,高于NC-T细胞对MDA-MB-231杀伤率(5.15±2.40)% (t?= 10.694,P < 0.01)。在相同效靶比情况下,TCR-T细胞对MCF-7或MDA-MB-231细胞的细胞毒性高于NC-T细胞,且随着效靶比的增加杀伤效果增强。在效靶比为20?:?1时,与MCF-7共培养后TCR-T细胞IFN-γ的分泌水平[(347.49±4.10)pg/ml]高于NC-T细胞[(18.14±6.22)pg/ml](t = -76.638,P < 0.01);与MDA-MB-231共培养后TCR-T细胞IFN-γ的分泌水平为(255.25±6.85)pg/ml,高于NC-T细胞[(14.70±6.38)pg/ml] (t = -44.526,P < 0.01),且随着效靶比的增加分泌量升高。在裸鼠皮下人乳腺癌移植瘤实验中,生理盐水组和NC-T细胞移植组小鼠的肿瘤生长迅速,TCR-T细胞治疗组小鼠肿瘤生长相对缓慢,在移植后第35天,生理盐水组、NC-T细胞组和TCR-T细胞组小鼠肿瘤的平均体积分别为(5?636.96±2?879.55)mm3、(5?522.12±3?391.48)mm3和(1?403.85±1?394.31)mm3,TCR-T细胞治疗组小鼠肿瘤体积明显小于生理盐水组(F = 0.1813,P < 0.05)和NC-T细胞组(F = 0.1307,P?< 0.05)。 结论PLAC1特异性TCR基因修饰T细胞对乳腺癌细胞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PLAC1可作为乳腺癌治疗的潜在靶标;PLAC1特异性TCR基因修饰T细胞治疗是PLAC1表达阳性的乳腺癌治疗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经治疗后仍然有很多患者复发,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癌/睾丸抗原(C/T)抗原是只表达于睾丸和癌细胞的一类抗原,由于睾丸细胞缺少MHCⅠ类分子,不会受到特异性CTL的攻击,但C/T抗原本身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可以激活机体产生特异性的CTL应答,因此其被认为是目前肿瘤免疫治疗的理想靶分子之一.C/T抗原从1991年被首次报道以来就倍受关注,在此,本文主要综述了C/T抗原在骨髓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多发性骨髓瘤免疫治疗中的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10.
钙离子结合酪氨酸磷酸化调节基因CABYR是一种与钙离子信号通路相关的基因,该基因具有两个编码区,编码产生一种高度多态性蛋白。CABYR蛋白定位于人精子鞭毛纤维鞘主段,与精子的能育力获得和鞭毛纤维鞘形成紧密相关。CABYR在睾丸组织和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正常组织中不表达或低表达,并能引起特异性体液免疫反应,被鉴定为一种与肺癌相关的的CT抗原。CABYR的表达水平对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多种抗肿瘤药物敏感性起重要作用。CABYR在肿瘤免疫治疗、抗肿瘤药物筛选以及法医物证中精液斑的检验鉴定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XAGE-1b(X antigen family member 1B)属于XAGE亚家族,是一种肿瘤-睾丸抗原(cancer/testis antigen,CTA),表达于正常人睾丸组织和多种类型的肿瘤细胞中.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该基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高转移细胞系中呈高表达.为了进一步研究XAGE-1b下游调控基因,本实验采用ChIP-Seq技术筛查XAGE-1b蛋白质可能存在的DNA结合片段.结果发现,XAGE-1b下游调控基因富集于细胞分裂(cell division,P-Value=7.95e-04)、细胞周期调控(cell cycle,P-Value=5.532e-03)、及癌症相关基因(GESA/MSigDB module_11,P-Value=2.010e-06)中.同时发现,XAGE-1b下游调控多个基因的表达产物(NCBI/interactions 22827,P-Value=4.678e-06)能与原癌基因c-Myc的启动子抑制蛋白PUF60发生蛋白质相互作用,并通过qPCR进行了验证.这些研究对阐明XAGE-1b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多梳蛋白复合体(PcG)的核心亚基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2,EZH2)是一种组蛋白甲基转移酶,参与维持细胞密度、干细胞多能性、细胞周期调节等重要的生理作用。研究发现,EZH2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是促进肿瘤发生和发展的致癌因子。由于EZH2在正常组织中低表达或者不表达,使其新近被鉴定为一种肿瘤相关抗原。已经在EZH2蛋白分子中鉴定出多条特异性抗原肽,这些抗原肽能激发机体免疫细胞对EZH2表达异常增高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上述研究提示,EZH2可能是一种新的抗肿瘤治疗分子靶点,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就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CyclinB1和p21在妊娠期高血压产妇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正常胎盘组织(20例)、妊娠期高血压胎盘组织(30例)、轻度子痫前期胎盘组织(30例)和重度子痫前期(30例)产妇胎盘组织中的cyclin B1和p21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妊娠期高血压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痈前期、重度子痈前期胎盘组织中cyclinB1蛋白的表达均显著低于正常胎盘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痈前期、重度子痈前期胎盘组织中p21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胎盘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与其胎盘组织中cyclinB1的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641,P=0.000);而与其胎盘组织中p21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35,P=0.000).结论:Cyclin B1蛋白的表达下调和p21蛋白的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且二者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病情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细胞因子TNF-α和针对DNA甲基化转移酶的siRNA对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Raji细胞的癌-睾丸抗原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1.加入不同终浓度的细胞因子TNF-α,与Raji细胞株共培养,在不同的时间点检测癌-睾丸抗原表达情况的改变。2.转入针对DNA甲基化转移酶的siRNA,检测癌-睾丸抗原表达情况的改变。结果:在TNF-α作用后,一些细胞组会出现SSX-1表达上调,而siRNA干扰作用后,转染针对DNMT1和DNMT3b的细胞组或受5-aza-dC作用的细胞组的PRAME发生再表达。结论:TNF-α和siRNA都能诱导某些癌睾丸抗原的表达或使其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15.
IL-1β对不同妊娠时期大鼠子宫与胎盘 TGF-β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妊娠过程中白介素-1β(IL-1β)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以妊娠Spreqne-Dawley大鼠为模型,采用宫角注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了妊娠不同时期大鼠子宫和胎盘中IL-1β对TGF-β1 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表达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植入期和妊娠晚期IL-1β能降低子宫TGF-β1的表达水平,植入后期和妊娠中期能提高TGF-β1的表达水平,对植入前期TGF-β1的表达无显著性影响;IL-1β能抑制妊娠早期胎盘TGF-β1的表达,妊娠晚期能促进其表达。结果提示,在妊娠过程中,IL-1β能够调节TGF-β1的表达,并且这种作用具有阶段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肌)营养不良短小蛋白结合蛋白1(dystrobrevin binding protein 1,dysbindin-1)是溶酶体相关细胞器生物发生复合体-1(biogenesis of lysosome-related organelles complex 1,BLOC-1)的1个亚基,在多种组织细胞中广泛表达;然而,其在睾丸组织中的作用至今尚不明确。为寻找(肌)营养不良短小蛋白结合蛋白1在睾丸组织中的相互作用蛋白质,以进一步研究(肌)营养不良短小蛋白结合蛋白1在睾丸中的作用,本研究首先在Rosetta(DE3)菌种中表达可溶性GST-dysbindin-1融合蛋白,经谷胱甘肽-琼脂糖珠亲和纯化后,与小鼠的睾丸组织蛋白质孵育进行GST pull-down实验,并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 MS/MS)分析筛选(肌)营养不良短小蛋白结合蛋白1在睾丸组织中的相互作用蛋白质。利用Bio GPS数据库聚类在睾丸组织中高表达和特异性表达的互作蛋白质,运用DAVID6.8在线分析工具从细胞组分、分子功能、生物学过程和KEGG通路等方面对筛选出的互作蛋白质进行GO(gene ontology)富集分析。本实验共筛选出108个(肌)营养不良短小蛋白结合蛋白1在睾丸组织中的潜在互作蛋白质,其中98个为尚未报道的(肌)营养不良短小蛋白结合蛋白1相互作用蛋白质,7个为睾丸高表达蛋白质,5个为睾丸特异性表达的蛋白质。这些候选蛋白质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细胞外泌体等细胞组分中,通过与蛋白质、核酸等分子结合参与蛋白质翻译和转运、囊泡运输及凋亡等生物学过程以及氨基酸生物合成、溶酶体及蛋白酶体等生物学通路。我们推测,在睾丸组织中(肌)营养不良短小蛋白结合蛋白1可能通过与多种蛋白质相互作用参与精子的发生和受精等过程。  相似文献   

1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部分肿瘤细胞中Nucleostemin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分离的人胚胎和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 ,6种肿瘤细胞株 ,裸鼠肿瘤和转移瘤组织为实验材料 ,以大鼠心肌组织和人胎盘组织为对照 ,探讨nucleostemin基因的表达情况 .RT PCR结果显示 ,nucleostemin基因在MSCs、肿瘤细胞和肿瘤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 ,而大鼠心肌和人胎盘组织中无表达 .DNA测序结果证明 ,扩增的PCR产物与GenBank提供的DNA序列完全同源 .SCID裸鼠肿瘤动物模型定量PCR结果证实 ,nucleostemin的mRNA在裸鼠肿瘤组织和转移瘤组织中表达较高 .研究结果表明 ,在细胞中nucleostemin基因不同水平的表达可能与MSCs、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肿瘤的发生、发展与转移有关 .  相似文献   

18.
《生物磁学》2011,(20):3801-3804,3808
目的:探讨抑制甲基转移酶(DNMT)对K562细胞中癌-睾丸抗原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别采用针对DNMT家族不同成员的siRNA转染K562细胞,采用RT—PCR检测细胞中DNMT及癌-睾丸抗原的水平表达,并采用甲基化特异PCR(MSP)检测部分癌.睾丸抗原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结果:经siRNA干扰后,K562细胞中DNMT1、DNMT3a和DNMT3b的表达量均明显降低,癌-睾丸抗原CTl0的启动子区序列发生了去甲基化,但处于非甲基化状态的MAGE.A1启动子区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干扰DNMT组的K562细胞,再表达癌-睾丸抗原CT10、PRAME和CT9,而MAGE-A1、ssx-1的表达上调,但是NY-ESO—1、HCA587和HCA661的表达状况均没有任何影响。结论:在K562细胞中,干扰DNMT可使部分癌-睾丸抗原基因的启动子区发生去甲基化,从而导致相应的癌-睾丸抗原分子的再表达或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9.
前列腺癌相关基因4(prostate-associated gene 4,PAGE4)是癌-睾丸抗原家族成员之一,具有在生殖系统组织中表达,而在非生殖系统组织中几乎不表达的特性。目前已发现前列腺癌患者可引起PAGE4的细胞免疫反应,前列腺炎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PAGE4蛋白。因此PAGE4有望成为前列腺癌免疫治疗潜在靶点及前列腺疾病筛查的又一新的血清标志物。对PAGE4基因及蛋白质的结构特点、表达特性、抗原肽筛选和生物学功能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家族及其受体已被公认在促进血管生成中起关键作用,大量研究证实其与肿瘤生长及血管生成具有相关性.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为VEGF家族的一个成员,与其受体VEGFR-1可以通过特异性结合而产生生物学活性.P1GF在正常组织中几乎不表达,但在病理条件下,其在一些细胞中表达增加.在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的基础研究中,P1GF的作用备受争议.PlGF在人类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并且在部分肿瘤中其表达水平与预后不良相关.抗P1GF治疗可抑制血管生成及肿瘤细胞生长.同抗VEGF治疗相比,抗P1GF治疗副作用较小,而且不损害健康血管.现就P1GF及其与肿瘤相关研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