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研究小刺猴头菌发酵浸膏对肉鸡生产性能和盲肠乳酸杆菌的影响。选用1日龄AA肉仔鸡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添加量按其多糖含量在基础日粮中的比例为0.1%、0.3%、0.5%)的HFC,试验为期60 d。结果表明:142日龄时,0.1%、0.3%、0.5%HFC组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2142日龄时,0.1%、0.3%、0.5%HFC组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2142日龄时,0.1%、0.3%、0.5%HFC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142日龄时,0.1%、0.3%、0.5%HFC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142日龄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0.1%、0.3%、0.5%HFC组能够极显著降低料肉比(P<0.01)。定量分析盲肠乳酸杆菌表明:42日龄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0.1%、0.3%、0.5%HFC组极显著增加盲肠乳酸杆菌的数量(P<0.01)。乳酸杆菌与生产性能的相关性分析表明:42日龄时,肉鸡的平均日增重与盲肠乳酸杆菌呈极显著正相关(r=0.983,P<0.01),料肉比与盲肠乳酸杆菌呈显著负相关(r=-0.908,P<0.05)。饲料中添加HFC有助于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促进盲肠乳酸杆菌的增殖;盲肠乳酸杆菌的增殖有助于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
小刺猴头发酵浸膏多糖对肉鸡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旭  宋慧  沈思捷  尚红梅  王丽娜 《菌物研究》2012,(4):240-243,249
以小刺猴头发酵浸膏多糖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对肉鸡肝脏及血清中T-SOD和CAT的活力以及MDA含量的影响。空白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1 000,3 000,5 000 mg/kg)的小刺猴头发酵浸膏多糖,试验期为28 d,检测肉鸡血清及肝脏中T-SOD和CAT的活力及MDA的含量。结果显示:当添加量为1 000,3 000 mg/kg时,肉鸡血清及肝脏中的T-SOD和CAT的活力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添加量为1 000,3 000,5 000 mg/kg时,肉鸡血清及肝脏中MDA的含量与空白组相比极显著降低(P<0.01)。小刺猴头发酵浸膏多糖可以增强肉鸡血清及肝脏中的SOD和CAT的活力,而对MDA有抑制或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纳米硒对岢岚绒山羊妊娠母羊及胎儿抗氧化能力、硒蛋白表达和生长发育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岢岚妊娠绒山羊80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喂以基础日粮和添加0.5mg/kg DM纳米硒的饲粮,实验期110d。结果表明:日粮中纳米硒的添加极显著(P<0.01)地提高了母羊及胎儿血清中GSH-Px、SOD的活性;极显著(P<0.01)提高了母羊及胎儿肝、胎盘组织中GSH-Px、SOD的活性;极显著(P<0.01)降低了母羊及胎儿血清与胎盘组织中MDA的浓度。在日粮中添加纳米硒后,母羊及胎儿肝、肾组织中cGPx1 mRNA的表达显著提高(P<0.05);胎盘组织中的cGPx、SeP、Trx1 mRNA的表达极显著提高(P<0.01)。妊娠母羊的基础日粮中加入纳米硒,极显著(P<0.01)提高了妊娠母羊及胎儿血清、肝、胎盘组织中IGF-1的含量和IGF-1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了胎盘、胎儿及胎儿肝、肾组织的重量(P<0.05)。日粮中添加0.5mg/kg DM纳米硒,增强了妊娠母羊及胎儿的抗氧化能力,提高了IGF-1、cGPx1、SeP和Trx1 mRNA的表达量,进一步促进了胎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生理盐水实验性干预对肉鸡盲肠微生物区系和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早期菌群干预实验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80只初出壳的小鸡,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C组)和生理盐水组(S组)。出壳后前2 d,连续每天给S组小鸡灌服0.5 mL灭菌的生理盐水,C组不做处理。第3天,第7天于两组分别随机挑选8只鸡,测定其体重后屠宰取其盲肠内容物,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盲肠内容物菌群结构进行测定,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盲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结果生理盐水实验性干预对肉鸡早期阶段的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在门的水平上,两组肉鸡盲肠菌群占比基本相似,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早期肉鸡肠道内的优势菌门。在属的水平,3日龄时S组肉鸡盲肠中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蓝细菌属(Cyanobacteria_norank)的相对丰度较C组分别提高了160%和143%(P<0.05);7日龄时,两组间盲肠菌属的相对丰度无显著差异。此外,生理盐水实验性干预可极显著降低3日龄肉鸡盲肠内容物中乙酸、丁酸和异戊酸的含量(P<0.01),但7日龄时两组肉鸡盲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生理盐水实验性干预会对3日龄肉鸡盲肠菌群结构及短链脂肪酸含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具有持续性,随着日龄的增加会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5.
了解植物养分浓度及其化学计量对土壤因子的响应,对预测脆弱而敏感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响应至关重要。以敦煌阳关湿地优势种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实验分析,研究芦苇不同器官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芦苇各器官C、P含量为叶>根>茎,N含量及N∶P为叶>茎>根,C∶N为根>茎>叶,C∶P则为茎>根>叶。叶、根C含量显著高于茎(P<0.05),叶、根C含量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根、茎和叶N、P含量及C∶N、C∶P和N∶P差异显著(P<0.05);芦苇根N∶P<14,叶片N∶P>16,茎N∶P介于14~16;C含量在各器官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根与茎、叶N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根与茎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茎与叶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盐分与芦苇根和茎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P含量与茎P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有效P与根、茎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P是影响芦苇根、茎化学计量的主要因素,土壤盐分是影响叶片化学计量的主要因素,芦苇趋向提高各器官N含量来应对高盐、低P的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6.
郭玉姣  唐国庆  李学伟  朱砺  李明洲 《遗传》2008,30(5):602-606
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长白猪和太湖猪背部皮下脂肪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基因在30、60、90、120和150日龄时表达水平的发育性变化。结果表明: (1)品种内日龄间比较, 长白猪IGF2 mRNA 在30日龄时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日龄(P<0.01), 之后逐渐下降, 至120日龄降到最低, 150日龄时又明显上升; 太湖猪IGF2 mRNA在30~60日龄的表达量较高, 90日龄降至最低, 120日龄迅速回升, 之后又有所下降。两品种IGFBP3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模式基本相同, 30日龄时表达量最高, 60日龄显著下降(P<0.05), 之后趋于平缓但略有波动。(2)品种间同日龄比较, 120日龄时太湖猪IGF2 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长白猪(P<0.01), 150日龄时太湖猪IGFBP3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长白猪(P<0.01), 其余日龄间两品种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提示: 猪脂肪组织IGF2和IGFBP3基因表达存在明显的发育性变化和品种差异; IGF2基因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与脂肪细胞的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7.
环状RNA (circRNA)是一种共价封闭RNA,在脂肪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猪环状RNA ECH1 (circECH1)对前体脂肪细胞增殖的调控机制。本研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分析、Sanger测序和RNase R酶消化法成功鉴定circECH1的稳定环状结构,其在马身猪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并且其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随日龄增加呈上升趋势。功能研究证明,干扰circECH1后,增殖相关基因PCNA、CDK1和MKi67极显著升高(P<0.01),增殖细胞数量极显著增加(P<0.01)。为进一步探究其分子机制,使用miRDB、miRWalk和RNAhybrid预测circECH1的下游靶基因。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和RNA结合蛋白免疫沉淀技术,验证circECH1能靶向结合miR-365-5p。在猪前体脂肪细胞中过表达miR-365-5p会增殖相关基因PCNA和CDK1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增殖细胞数量极显著增加(P<0.01);干扰miR-365-5p后增殖相关基因PCNA、CDK1和MKi67的表达量极...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小鼠抗氧化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旨在探究不同剂量的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小鼠抗氧化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将60只28日龄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试验组分别以0.5 g/kg bw*d(低)、1.0 g/kg bw*d(中)、1.5 g/kg bw*d(高)的剂量灌喂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每天1次,连续30 d,灌胃容量为0.2 mL/10 g bw*d,对照组灌喂等容量的蒸馏水。30 d后,测定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小鼠抗氧化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 g/kg bw*d的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可以极显著地提高血清中GSH-Px的活力(P<0.01),显著提高T-SOD活力(P<0.05),降低MDA的含量(P>0.05)。而1.5g/kg bw*d的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可以极显著地提高血清中IgA的含量(P<0.01)和IL-2水平,以及ConA刺激的脾淋巴细胞转化率(P<0.01),促进脾脏和胸腺的发育(P>0.05)。提示1.0g/kg bw*d的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可以显著增强小鼠的抗氧化能力,1.5 g/kg bw*d的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可以增强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研究以饲喂鲜活饵料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人工饲料对鳜(Siniperca chuatsi)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及营养价值评价、脂肪酸组成和肌肉质构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摄食人工饲料组鳜肌肉蛋白质水平与鲜活饵料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较高(P<0.05)。在两种饲喂模式下鳜肌肉中氨基酸评分(AAS)、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化学评分(CS)和F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均为蛋氨酸+半胱氨酸(Met+Cys),该结果可为鳜人工饲料配方优化提供指导。人工饲料组鳜肌肉中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均极显著高(P<0.01),其中C20﹕5(EPA)和C22﹕6(DHA)含量极显著高于鲜活饵料组,表明人工饲料可通过营养素的均衡配比以提供更优质的脂肪酸营养。人工饲料组鳜肌肉硬度、咀嚼性、胶黏性及回复性均极显著高于鲜活饵料组(P<0.01),而黏性极显著低于鲜活饵料组(P<0.01),表明人工饲料饲喂提升了鳜的肌肉质构特性。综上所述,相比于鲜活饵料组,人工饲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进一步探明藻菌关系,研究溶藻细菌对藻类氮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水华鱼腥藻和溶藻细菌L7按两种比例接种入BG11培养液中,在室内进行共培养(藻细胞初始密度为1.21×108cells/L;溶藻细菌L7初始密度分别为1.75×107、1.75×108CFU/mL)。连续7 d测定藻细胞数、异形胞频率和藻细胞内的硝酸还原酶(NR)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蛋白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低密度溶藻细菌L7能够促进藻生长(第7天藻细胞密度是对照组的1.58倍),增加异形胞频率(第7天高于对照组66.67%);高密度则会抑制藻生长(第7天藻细胞密度相比对照组下降98.84%),降低异形胞频率(第7天为0)。在藻细胞内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方面,接种后2 5 d,两处理组中藻细胞内NR和GOGAT活性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接种后0 5 d,高密度处理组的GS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低密度处理组的则在大部分时间内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整个实验期内,低密度处理组中藻细胞内蛋白质含量一直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在高密度处理组中,除第5天外,细胞内蛋白质含量则全部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接种后2 4 d,高密度处理组中藻细胞内MDA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并极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1)。【结论】低密度溶藻细菌L7能够提高水华鱼腥藻对氮源的需求,加速蛋白质合成,促进氮代谢;而高密度溶藻细菌L7会对藻细胞产生过氧化伤害,阻碍蛋白质合成和氮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11.
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兔生产性能及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微生态制剂对断奶仔兔生产性能、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开发应用新型添加剂提供依据。方法选择64只35日龄、体重相近的断奶仔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2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实验期为40 d。对照组Ⅰ饲喂基础饲粮,实验组Ⅱ、Ⅲ、Ⅳ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3%、0.5%的微生态制剂。测定日增重、饲料报酬、发病率、死亡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及T淋巴细胞ANAE阳性细胞百分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Ⅱ、Ⅲ、Ⅳ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I提高了10.6%(P〈0.05)、23.967%、27.0%(P〈0.01),饲料报酬分别提高了6.8%、14.3%、15.1%,发病率分别降低了12.5%、18.7%、18.7%,死亡率分别降低了12.5%、12.5%、18.7%,脾脏指数分别提高了11.5%(P〈0.05)、29.5%、34.4%(P〈0.01),胸腺指数分别提高了2.3%、15.9%、17.9%,T淋巴细胞阳性率分别提高了17.7%(P〈0.05)、26.9%、28.4%(P〈0.01)。结论在断奶应激的情况下,饲料中添加微生态制剂可提高仔兔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自主建立的致癌性转基因动物模型C57-ras小鼠杂交F1代的血液生理生化值和主要脏器重量,计算脏器系数并作统计学分析。方法选取同窝C57-ras转基因阳性鼠和BALB/cJ小鼠交配后的杂交1代CB6F1-Tg小鼠,雌雄各半,采血,测量血液生理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并称主要脏器重量。结果血液生理指标中,CB6F1-Tg转基因阳性(+/-)雌鼠和阴性(-/-)雌鼠间比较,MCHC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CB6F1-Tg转基因阳性(+/-)雄鼠和阴性(-/-)雄鼠间比较,PLT、PCT、EOS%、NEUT、NEUT%、LYM%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NEUT%、LYM%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生化指标中,CB6F1-Tg阳性(+/-)雌鼠和阴性(-/-)雌鼠比较,ALT、TP、ALB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TG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主要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测定了新建C57-ras致癌性转基因小鼠模型F1代阳性小鼠和阴性小鼠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为该模型在致癌性安全性评价等领域的实际应用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蛋白质粉对正常小鼠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3批,每批分为4组,分别进行了小鼠免疫器官/体质量比值测定和小鼠碳廓清实验;绵羊红细胞诱导小鼠DTH、抗体生成细胞检测和血清凝血素测定(HC50);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和乳酸锂脱氢酶法(LDH)测定NK细胞活性;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结果10.00 g/kg剂量的蛋白质粉可增强绵羊红细胞诱导小鼠DTH能力(P〈0.05),促进抗体生成细胞数的生成(P〈0.01)。3.33 g/kg和10.00 g/kg剂量组能促进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P〈0.05或P〈0.01)和血清凝血素的生成(P〈0.05);三个剂量组均能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能力(P〈0.05或P〈0.01);3.33 g/kg和10.00 g/kg剂量组能提高NK细胞活性(P〈0.05);但对小鼠碳廓清能力和免疫器官/体重比值无明显影响。结论蛋白质粉对正常小鼠的细胞、体液免疫和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和NK功能有促进作用,即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佳助结扎血管夹对胆囊切除术兔机体的影响,为临床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36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3组,即正常对照组、试验组和同类产品对照( Hem-o-lok)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试验组和同类产品对照组分别用佳助结扎血管夹和Hem-o-lok结扎夹,在开腹胆囊摘除术中夹闭胆囊管及胆囊动脉。观察术后12个月内实验兔的血液生化、电解质、血液学、凝血指标、结扎效果和脏器系数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试验组兔体重在术后3 d时明显降低(P <0.01),ALT在术后1周时明显升高(P <0.05), CREA和ALB水平均在术后1-2周时显著降低( P <0.05,P <0.01),NEUT数目和TG含量在术后2周时明显升高(P <0.05),GLU在术后1周和1个月时明显降低(P <0.01);LYM和RBC数目分别在术后1个月和1周时降低显著(P <0.05),PLT数目在术后1-2周时均明显升高(P <0.01);同类产品对照组兔体重在术后3 d-1个月时明显降低(P <0.05,P <0.01),血浆ALT、NEUT和PLT数目在术后1周时亦明显升高(P <0.05,P <0.01),ALB和GLU含量在术后2周时均明显降低(P <0.01),TC含量在术后1-2周时则明显升高(P <0.05);其它时间段,试验组和同类产品对照组兔体重、血液生化指标、血液学参数均与正常对照组比无明显影响(P >0.05);术后各组电解质指标、凝血指标和脏器系数亦均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佳助结扎血管夹在兔夹闭胆囊管残端和血管中的应用是安全、可靠的,其安全性与Hem-o-lok结扎夹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抗心律失常药对豚鼠左心室流出道自律细胞电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标准玻璃微电极细胞内记录技术,记录并分析了四类抗心律失常药及腺苷对离体豚鼠左心室流出道自发慢反应电位的效应。结果: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1μmol/L奎尼丁可使左心室流出道自发慢反应电位的放电频率(RPF)和4相自动去极速度(VDD)减慢(P0.05),动作电位幅度(APA)降低(P0.05),0相最大去极速度(Vmax)减慢(P0.05),复极50%(APD50)和90%时间(APD90)延长(P0.05);ⅠB类抗心律失常药1μmol/L利多卡因灌流标本后,RPF和VDD减慢(P0.05),最大复极电位(MDP)绝对值和APA减小(P0.05),Vmax减慢(P0.05),APD50和APD90缩短(P0.05);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0.5μmol/L普罗帕酮可使RPF(P0.01)和VDD(P0.05)减慢,APA降低(P0.05),Vmax减慢(P0.01),APD50(P0.01)和APD90(P0.05)延长;Ⅱ类抗心律失常药5μmol/L普萘洛尔可使RPF和VDD减慢(P0.01),MDP绝对值和APA减小(P0.01),Vmax减慢(P0.05),APD50和APD90延长(P0.01);Ⅲ类抗心律失常药1μmol/L胺碘酮可使RPF和VDD减慢(P0.01),APA降低(P0.01),Vmax减慢(P0.05),APD50(P0.01)和APD90(P0.05)延长;Ⅳ类抗心律失常药1μmol/L维拉帕米可使RPF和VDD减慢(P0.01),MDP绝对值和APA减小(P0.05),Vmax减慢(P0.05),APD50和APD90延长(P0.05);50μmol/L腺苷可使RPF和VDD减慢(P0.05),APA降低(P0.05),Vmax减慢(P0.01),APD50和APD90缩短(P0.05)。结论:抗心律失常药均可显著降低左心室流出道组织的自律性,通过改变APD50和APD90影响有效不应期而起到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不同穴位对慢性炎症痛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电针对慢性痛所致心理行为改变的调节规律: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百会组、电针关元组、电针足三里组,每组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弗氏完全佐剂(CFA)制备佐剂性关节炎(AA,即慢性炎症痛)大鼠模型,于造模第2天各治疗组捆绑固定后给予电针20min,正常组及模型组捆绑束缚20min,隔日一次,共10次。于造模前、造模后、治疗5次、10次分别采用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各组大鼠开放臂进入次数比例(OE%)及开放臂停留时间比例(OT%)的变化。结果:与造模前比较,电针百会穴组大鼠造模后0E%和0T%明显减少(P〈0.05,P〈0.05),且治疗5次后OT%、治疗10次后0E%与0T%均降低明显(P〈0.01,P〈0.01,P〈0.05),而电针关元组大鼠治疗10次后OE%和OT%则明显升高(P〈0.05,P〈0.05),电针足三里组大鼠造模后0T%、治疗5次后大鼠OE%与OT%、治疗10次后OT%均明显降低(P〈O.01,P〈0.05,P〈0.01,P〈0.05);与造模刚结束比较,电针百会组大鼠在治疗5次、10次后0E%由升高逐步降低,而OT%由低逐渐升高(P〉0.05),电针关元组模型大鼠治疗10次后模型大鼠0E%和0T%均明显升高(P〈0.05,P〈0.05),电针足三里组模型大鼠治疗10次后OT%升高明显(P〈0.05);与治疗5次后比较,电针百会组大鼠在治疗10次后OE%降低、OT%升高(P〉O.05),电针关元组与电针足三里组大鼠治疗10次后OE%和OT%均明显升高(P〈0.05,P〈0.05;P〈0.01,P〈0.01)。与电针百会组比较,电针关元组与电针足三里组大鼠在治疗10次时OE%均明显升高(P〈0.01,P〈0.01)结论:电针不同穴位具有一定抗抑郁和抗焦虑作用,可改善慢性炎症痛所致大鼠焦虑、情绪行为的变化;不同穴位效应不同,关元穴与足三里穴具有综合调节、抗焦虑效应,且具有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熊果酸对经氧化性低密度脂蛋白(ox-LDL)干预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醌还原氧化酶1表达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熊果酸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进行分组处理,每组n=5。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ox-LDL组,加入ox-LDL培养24h,终浓度为20mg/L;ox-LDL+低浓度熊果酸组,先加入ox-LDL(浓度20mg/L)孕育半小时,然后与熊果酸(浓度1.5μmlo/L)共同培养24h;ox-LDL+高浓度熊果酸组,先加入ox-LDL(浓度20mg/L)孕育半小时,然后与熊果酸(浓度4.5μmlo/L)共同培养24h;采用MTT试验测定细胞吸光度值,检测熊果酸对ox-LDL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RT-PCR法检测NQO1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QO1蛋白的表达。结果:熊果酸减弱ox-LDL对HUVECs的损伤作用;ox-LDL组NQO1mRNA的表达量(0.624±0.009)明显高于对照组(0.521±0.007),P0.01。熊果酸呈浓度依赖性的提高NQO1mRNA的表达量(ox-LDL+低浓度熊果酸组vs ox-LDL组:0.722±0.058 vs 0.624±0.009,P0.01;ox-LDL+高浓度熊果酸组vs ox-LDL组:0.826±0.059 vs 0.624±0.009,P0.01)。ox-LDL组NQO1蛋白的表达量(0.624±0.009)明显高于对照组(0.521±0.007),P0.01。熊果酸呈浓度依赖性的提高NQO1蛋白的表达量(ox-LDL+低浓度熊果酸组vs ox-LDL组:0.710±0.058 vs 0.574±0.024,P0.01;ox-LDL+高浓度熊果酸组vs ox-LDL组:0.831±0.034 vs 0.574±0.024,P0.01)。结论:熊果酸可上调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NQO1的表达,表明其可能具有抗氧化应激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参杞制剂抗疲劳及抗氧化作用效果,为抗疲劳制剂的研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12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平均分为4组,分别为参杞制剂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分批实验,每次实验从对应组中随机抽取10只小鼠。灌喂实验制剂15d后,分别测定负重力竭游泳时间,血乳酸、血清尿素氮、肝糖原、肌糖原含量及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彻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_h)。结果:参杞制剂低、中、高3个剂量组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296.0±25.3)s,(437.0±38.9)s,(595.04±53.9)s]均大于对照组[(231.04±22.5)s],其中,高、中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运动后,参杞制剂高、中剂量组小鼠的血乳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3个剂量组小鼠血尿素氮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其中,高、中剂量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高、中剂量组小鼠肝糖原、肝脏SOD和GSH-Px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剂量组小鼠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参杞制剂,尤其是中高剂量组,能明显延长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并具有较强的抗疲劳与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陈磊  王乐  张天翼  曹农  陈建宗 《生物磁学》2013,(35):6826-6828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Salidroside,Sal)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stellatecell,HSC)一T6增殖的影响,并探讨一氧化氮(NO)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脂多糖(LPS)活化HSC—T6,采用不同浓度的Sal,作用于经LPS活化的大鼠HSC-T6,24小时后进行如下实验:噻唑兰(MTT)比色法检测HSC—T6增殖;NO荧光探针(DAF-FMDA)检测细胞内NO浓度;Westem-blot检测INOS蛋白水平。结果:在LPS作用于HSC.T6细胞24小时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增加(P〈0.01),在Sal作用下,HSC-T6细胞增殖与LPS组相比受到抑制(P〈0.01),并呈浓度依赖性;在Sal处理HSC.T6细胞24小时后,细胞内NO水平有所上升,并呈浓度依赖性增加(P〈O.01);Sal预处理后的HSC—T6细胞,iNOS蛋白表达有所升高(P〈0.01)。结论:Sal对HSC—T6细胞的增殖具有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NO可能是抑制增殖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