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感染性休克的病原学特征,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40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硬化患者感染性休克发病率及感染部位分布,并分析感染性休克病原学特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结果:640例肝硬化患者感染性休克发病率为14.38%,感染部位分布于腹腔及消化道和肺部;共分离培养病原菌96株,包括革兰阴性杆菌52株(54.17%)、革兰阳性球菌18株(18.75%)、真菌26株(27.0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并发感染性休克与年龄、抗生素、消化道出血、住院时间及肝性脑病有关(P0.05),与性别、血清白蛋白、侵入性操作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抗生素使用、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及住院时间30 d均为肝硬化患者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年龄≥60岁、抗生素使用、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及住院时间30 d为肝硬化患者感染性休克的危险因素,应根据病原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采取相关措施,减少肝硬化患者感染性休克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2.
内源性一氧化氮(NO)是一种机体合成的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小分子化合物。在感染性休克中,机体可大量生产NO。体内存在诱导性和结构性两种NO合成酶。NO合成抑制剂对感染性休克的作用与药物剂量,实验动物被感染的方式及其状态有关。NO合成抑制剂已试用于临床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但须对其有效浓度、毒副作用、与其他药物的合理组合及药品规范化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流感染(SA-BSI)临床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91例确诊为SA-BSI患者临床资料,以30d为节点,分为临床治疗成功组和临床治疗失败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征、APACHE II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coaring)、感染来源危险分层、感染性休克发生率、早期治疗反应、是否耐甲氧西林、既往血培养阳性和万古霉素药敏等情况。结果 191例患者中治疗失败组与成功组相比有更高的APACHE II评分,感染来源危险分层高、感染性休克发生率高、缺乏3d早期治疗反应,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比例高;在多元回归分析中,早期治疗反应的缺乏与感染性休克发生、既往血培养阳性、多重感染源为30d治疗失败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早期治疗反应是预测治疗失败最有力的因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表达及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5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设为感染性休克组,早期采取液体复苏的方法进行救治。另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52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测定两组不同时间的血清PCT含量,对APACHEⅡ评分进行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感染行休克组患者的复苏液体量最少为4332mL,最多为10645mL,平均为(7602.85±1628.47)mL,复苏达标的平均时间为(17.67±3.75)h。感染性休克组患者血清PCT含量治疗后24h为(8.77±4.66)μg/L,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7.78±5.89)μg/L;感染性休克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4h血清PCT含量相比于对照组受试者的(0.03±0.01)μg/L均显著提高;感染性休克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24h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6.68±3.27)分、(10.46±3.18)分,相比于对照组的(7.22±1.15)分均显著提高;感染性休克组患者APACHEⅡ评分治疗后24h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休克组治疗前后PCT含量与APACHEⅡ评分均呈一定的正相关(P0.05);PCT含量变化与快速复苏的液体量呈一定的负相关(P0.05);而与APACHEⅡ评分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将血清降钙素原应用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中评估病情变化,能够为液体复苏提供有效的指导。血清降钙素原含量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但其变化与APACHEⅡ评分不存在相关性,而与复苏液体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败血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败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措施。结果 65例患者表现为高热、贫血、咳嗽、皮疹、肝脾肿大、口腔黏膜白斑、全身性感染等;经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如心理护理、及时处理高热、感染性休克,在对应用两性霉素B及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过程中及时发现及处理药物不良反应,加强基础护理及营养支持,做好服用药物依从性教育等,52例好转出院,5例中途放弃治疗自动出院,8例因严重败血症引发全身性感染治疗无效死亡。结论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败血症患者给予及时治疗和科学的护理,可促进患者病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减少死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DCA循环方法在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在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中采用PDCA循环方法;分别对比PDCA循环方法实行期间及实行前一年(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及消毒灭菌物品的抽检合格率。最后,分析PDCA循环方法在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后我院感染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干预前;而干预后我院医务人员手部、医疗器械物品表面、空气抽检合格率明显大于干预前;且前后以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中采用PDCA循环方法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消毒灭菌物品抽检合格率,避免住院患者发生某些感染性病发疾病,维护患者生命健康。因此,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床旁超声与血乳酸(LAC)联合应用于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预测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开展补液试验,并按照试验结果的差异将其分作反应组63例和无反应组57例。对两组人员均实施床旁超声检查以及LAC水平检测,并对比相关指标水平。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明确感染性休克患者床旁超声指标与LAC水平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床旁超声与LAC联合预测上述患者容量反应性的效能。结果:两组补液后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均高于补液前(P<0.05),反应组补液前下腔静脉呼吸变异率(△IVC)、主动脉峰值流速呼吸变异率(△VpeakAO)、肱动脉最大速度变异率(△VpeakBA)高于补液后及无反应组(P<0.05)。两组补液后LAC水平均低于补液前,且反应组低于无反应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得:感染性休克患者LAC水平与△IVC、△VpeakAO、△VpeakBA均呈正相关(P<0.05)。经ROC曲线分析可知:床旁超声联合LAC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以及约登指数均高于床旁超声和LAC单独预测。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补液后LAC水平降低,床旁超声联合LAC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效能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Pi CCO监测,对比CVP与GEDVI对循环血容量的判断价值,探讨Pi CCO治疗方案在感染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入ICU时APACHEⅡ大于15分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8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经锁骨下静脉置管,经股动脉置入股动脉型热稀释导管,行Pi CCO监测。Pi CCO建立即刻为T0,每小时一次热稀释测量,连续测量6小时(T1~T6)。以CI、GEDVI、EVLWI为指导,按Pi CCO治疗方案进行液体管理。结果:以GEDVI为金标准,CVP对低血容量判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4%、100%、100%、64%。CVP对高血容量判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17%、55%、21%、48%。CVP与CI无相关性,ΔCVP与ΔCI无相关性,CVP与GEDVI无相关性。而GEDVI与CI明显相关,ΔGEDVI与ΔCI明显相关。GEDVI与EVLWI有相关性,而CVP与EVLWI无相关性.在各时点,CI与GEDVI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CI与CVP变化趋势相反。结论:对于需要机械通气的感染性休克患者,CVP对低血容量判断的特异度高,但不灵敏。GEDVI能够更好的反映心脏的前负荷,对低血容量的判断敏感,更适合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液体管理。Pi CCO治疗治疗方案可以避免因CVP不敏感而导致的液体复苏不足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在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上(MAP=3.33~3.87kPa)观察到,静脉注射胰高血糖素(20μg/kg)不仅使动脉血压回升,心率加快;而且还明显增加残余循环血量。用注射高渗葡萄糖的方法模拟胰高血糖素所致的高血糖浓度,提示胰高血糖素的升压作用与其升糖作用没有明显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胰高血糖素对急性失血性休克大鼠有良好的抗休克作用,其升压效应可能是通过增加心输出量和循环血量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蛇志》2018,(4)
目的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容量复苏达标后采用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9例复苏达标后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予开放性液体管理,观察组50例予限制性液体管理,比较两组液体平衡时间及心肌损伤标志物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液体负平衡时间高于对照组,NT-proBP、cTnI、E/e′、MODS发生率以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管理策略可明显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左心舒张功能,减轻心肌损伤,促进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酪酸梭菌活菌胶囊对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感染性休克患者胃肠道症状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00例,按照完全随机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酪酸梭菌活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行早期留置胃管鼻饲肠内营养支持,酪酸梭菌活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酪酸梭菌活菌胶囊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朊病毒感染对细胞氧化供能的主要途径—三羧酸循环关键催化酶的影响。使用ATP检测试剂盒检测朊病毒感染后细胞的ATP表达情况,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朊病毒感染细胞中三羧酸循环关键催化酶的表达情况;使用细胞免疫荧光对催化酶进行细胞定位;应用线粒体分离试剂盒分离线粒体,检测线粒体中催化酶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朊病毒感染后的细胞ATP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进一步检测三羧酸循环过程中三个主要的催化酶,发现这三个催化酶在朊病毒感染的细胞中表达量明显降低,免疫荧光实验显示催化酶与线粒体标志蛋白具有空间共定位现象,并发现在朊病毒感染细胞的线粒体中这三个催化酶的表达也显著降低。本研究发现朊病毒感染细胞中三羧酸循环催化酶的表达量明显降低,导致ATP产能下降,影响细胞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3.
脑循环功能检测技术近三十年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循环功能的异常改变往往早于形态学和影像学改变,这对于脑血管的早期检测以及治疗过程中疗效的评价有显著意义。国内外脑循环功能检测技术的发展已有30年左右的历史,本文综述了脑循环动力学参数的生理背景及脑循环功能检测技术近年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液体负平衡对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肺损伤(ALI)患者早期复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4年9月我院急诊外科收治的84例感染性休克合并ALI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患者。治疗组采用出入量负平衡方式进行液体管理,对照组采用出入量平衡方式进行液体管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合指数(PaO_2/FiO_2)、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CI)、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及APACHEⅡ评分的变化,记录和比较两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及28 d的病死率。结果:入院后3d、7d,治疗组的MA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ELWI、PaO_2/FiO_2则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治疗后6h,两组的APACHEⅡ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24h、48h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则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显著缩短,MODS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维持循环稳定和保证器官灌注的前提下,液体负平衡有助于减轻感染性休克合并ALI患者的心肺损伤,促进患者早期复苏,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基因数据库在氮循环功能基因注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张博雅  余珂 《微生物学通报》2020,47(9):3021-3038
氮循环是微生物和化学过程介导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利用基因测序技术研究环境中参与氮循环的微生物群落、微生物及功能基因,是环境基因组学和微生物生态学的重要研究热点。近年来,各种类型的数据库被开发并应用到功能分析中。本文结合时下最新研究成果,聚焦由微生物引起的同化硝酸盐还原作用、异化硝酸盐还原作用、反硝化作用、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包括完全氨氧化作用)和厌氧氨氧化作用等6种无机氮循环途径的功能基因,对比了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NCBI)、Integrated Microbial Genomes (IMG)、Universal Protein (UniProt)、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Protein Families (Pfam)、Functional Gene (FunGene)、Clusters of Orthologous Groups (COG)和NCycDB等数据库的设计理念和功能特点,并结合环境介质、表征基因、分析方法和比对方法等影响因素,分析了以上数据库在氮循环功能基因注释中的选择及应用方式,展望了未来氮循环基因数据库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研究人员了解氮循环基因家族和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平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真菌性败血症的发生特点及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真菌性败血症的发生特点与临床研究及防治对策。方法收集1970~2004年温州医学院附属一院确诊真菌性败血症住院患者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病绝大多数为医院内感染;42例中共获得血培养真菌菌株45株.其中念珠菌是主要病原菌,占84.4%。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抑制,严重基础疾病,长时间应用广谱抗菌药物.介入诊治.导管留置.气管插管、切开及呼吸机的应用等;病死率高达64.3%,出现感染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结论真菌性败血症已成为医院感染棘手的问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应及时去除易患因素.加强病原学监测.及时作出早期诊断,提倡早期经验性治疗等措施,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毛彬彬  张巧仙  方云  林尽 《蛇志》2021,(1):74-76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肿瘤患者输液港护理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8月我院收治的504例输液港置管的肿瘤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240例和观察组264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输液港护理依从性,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8.
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互为因果的综合结果.本文就近年来对内毒素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导致休克发生、发展关系的认识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急性腹膜炎伴感染性休克患者围麻醉期的影响性,以期提高临床麻醉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12月50例急性腹膜炎伴感染性休克患者,对分成2组,对照组予以气管内插管静脉吸入复合全麻组,观察组予以硬膜外阻滞麻醉+复合全麻组,观察2组麻醉后在各个麻醉循环系数的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在入室时在心率、MAP和SpO: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而麻醉后在MAP各个时期以及拔管时在心率上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SpO2却均在95%以上,比较无差异性(P〉0.05);在临床效果上,对照组的优良率为60%,总有效率为72%,苏醒时间为(16.5±2.7)min;观察组的优良率为86%,总有效率为100%,苏醒时间为(3.7±1.3)min两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而在不良反应上,在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上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而在疼痛和烦躁上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复合全麻对急性腹膜炎伴感染性休克患者围麻醉期效果良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联合阿托莫兰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lpha(TNF-alpha)和降钙素原(PCT) 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 年6 月~2015年12 月期间我院收治感染性休克患者79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 观察组(39 例)和对照组(40 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乌司他丁联合阿托莫兰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 者治疗前后IL-6、TNF-alpha和PCT 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治疗 前两组患者间IL-6、TNF-alpha及PCT 水平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TNF-alpha及PCT 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IL-6、 TNF-alpha及PCT 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MODS 及死 亡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阿托莫兰能够改善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炎症反应,降低机体IL-6、TNF-alpha及 PCT 水平,降低MODS 发生率及病死率,在临床治疗感染性休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