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世勃 《微生物与感染》1995,18(2):13-15,29
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药物目前已发现数百种,分别作用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不同阶段,有些已获准进入临床使用。本文仅将其中主要的几类药物,如HIV逆转录酶(RT)抑制剂、HIV蛋白酶抑制剂、阻止HIV与靶细胞结合的药物、作用于HIV糖蛋白的药物以及中草药等及对HIV的基因治疗和联合用药方法等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HIV感染的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抗HIV感染的化学药物和疫苗,从九十年代开始,人们开始日益重视探索HIV感染的基因治疗的新途径。HIV感染的基因治疗就是把具有治疗作用的基因转移到合适的靶细胞中,使其在表达为RNA或蛋白质后干扰HIV基因表达及调控,以达到防治HIV感染的目的。HI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和体细胞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为HIV感染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基础。目前采用的策略主要有三大类:抗病毒的基因治疗;细胞  相似文献   

3.
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简称AIDS)主要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HIV研究的最新进展揭示了膜糖蛋白gp120与其受体和中和抗体复合物晶体结...  相似文献   

4.
HIVNef的结构与功能李风庆黄仕和(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430060)关键词Nef豆蔻酰基化CD4下向调节Nef是Alan等在1985年从AIDS病人体内发现的,鉴定为HIV-1的一种蛋白产物。以后在HIV-2及SIV中也陆续发现其存在。...  相似文献   

5.
使艾滋病毒进入细胞的第二种蛋白质已知艾滋病毒(HIV)进入细胞与其结合细胞表面的CD4分子密切相关。现在,Berger及其同事在今年5月10日出版的Science上提出,HIV与DC4的结合还不足以使它进入细胞,至少某些品系HIV还需要有称作fusi...  相似文献   

6.
SDF-1是Fusin的天然配体美国哈佛医学院BleulCC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EstellOberlin及其同事同时发现了HIV-1的共受体Fusin的天然配体为CXC类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化因子-1(SDF-1),它能阻止HIV-1进入细胞并抑制其感...  相似文献   

7.
应用抗HIV-1Rev单链抗体细胞内免疫方法,研究在人T细胞和周围血淋巴单核细胞内抗病毒复制的效果,探讨细胞内免疫抗HIV-1基因治疗的可行性。克隆抗HIV-1Rev单链抗抗体(sFv)基因,以逆转录病毒为基因载体,将名装后的含靶基因的逆转录病毒转导至人CD4阳性T-细胞株CEM和SupT1,以及HIV-1阴性自愿者的周围血淋巴单核细胞(PBMC),再分别用不同剂量(MOI)的HIV-1病毒株PN  相似文献   

8.
AIDS病是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的严重病毒病。发展一个安全、高效的疫苗将是最终控制HIV蔓延的方法。目前对AIDS疫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病毒灭活疫苗、病毒样颗粒疫苗、亚单位疫苗和多肽疫苗、减毒活疫苗、活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等。在检验新型AIDS疫苗策略方面,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能较好地反映HIV感染人体过程,有很重要的价值。现在主要有三种非人类模型:HIV-1感染的大猩猩、HIV-2感染的恒河猴;SIV感染的恒河猴及SHIV感染的恒河猴。本文就AIDS疫苗在灵长类动物模型中的最新发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将中国株HIV-1B亚型gp120全基因序列克隆到杆状病毒转座载体pFastBacI中多角体启动子下游,构建成重组转座载体pFastBacI-gp120,利用细菌/杆状病毒(Bac to Bac)表达系统筛选重组杆状病毒,在昆虫细胞Sf9中高效表达了HIV-1的外膜糖蛋白gp120,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一致,证明表达了2种糖基化程度不同的gp120。  相似文献   

10.
HIV-1感染初始阶段的分子机制项秉懿(第四军医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西安710032)关键词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包膜糖蛋白gp120,CD4受体,感染TheMolecularMechanismofHIV-1InfectionintheI...  相似文献   

11.
邢辉  戴玉琳 《病毒学报》2000,16(2):111-115
上海市卫生检疫局送检了一例HIV-1和HIV-2抗体检测均呈阳性的双重感染样品,对其感染的HIV前病毒的gag和env基因区进行了序列分析,首次阐明我国发现的HIV双重感染样品的HIV部分基因特征。从HIV感染者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提取前病毒DNA,分别使用HIV-1和HIV-2特异性引特用套式PCR扩增HIV-1和HIV-2  相似文献   

12.
Tat是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基因组编码的反式激活因子,突变分析表明它含有几个重要的功能域。为寻找控制HIV复制的途径,构建了以HIV-1LTR(-158-+80)为启动子的Tat cDNA全长反义表达质粒pAS-Tat,并用已经构建的HIV LTR-158到+80为启动子,具有不同突变点的突变Tat基因表达质粒,以荧光酶基因为报告基因,共转染Jurkat细胞,结果发现无论是反义Tat表达质粒还  相似文献   

13.
BiotechnologyNews1999年19卷4期第5页报道:在过去几年中,人们对开发针对HIV的活减毒疫苗寄予厚望。3年前,DanaFarber癌研所(Boston,MA)的研究人员报道,口服高剂量含弱毒猴免疫缺陷病毒(SIV,一种类似于HIV...  相似文献   

14.
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原。由于该病的病死率较高,目前尚没有被广泛接受的有效的医治方法,所以世界各国对艾滋病都十分重视。在感染HIV时,HIV首先与靶细胞上的受体(receptor...  相似文献   

15.
ADVISORJIAORui Shen (J .S .Chao)  Professor(InstituteofPlantPhysiologyandEcology ,ShanghaiInstitutesforBiologicalSciences ,ChineseAcademyofSciences ,Shanghai 2 0 0 0 32 ,China)EDITOR IN CHIEFYANGSheng Li  Academician(ShanghaiResearchCenterforBiotechnology ,ChineseAca…  相似文献   

16.
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混合培养法分离到HIV-1 SH01株,具有典型的HIV颗粒的形态学特征,核心颗粒呈锥形,可见芽生释放的全过程。偶尔可在胞装空泡内见到HIV颗粒,同时还有细胞碎片和溶酶体结构,故此类空泡实际为HIV吞噬泡。另一少见的现象是溶酶体摄取并消化HIV颗粒,在HIV-1 SH01株感染7天或持续感染的MT4细胞中均可见到,后者尤为普遍。在HIV-1 SH01株持续感染的MT4转化细胞中,  相似文献   

17.
AlphavaxLLC(Durham,NC)公司在开发运送疫苗和基因治疗物质的新传递系统方面占有一席之地。该公司的拳头产品是Alphavax载体系统(AlphavaxVectorSystem)(AVS),由委内瑞拉马脑脊髓炎病毒(Venezuelan...  相似文献   

18.
细胞内抗体在HIV-1感染及爱滋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IV1是慢病毒亚家族的成员,是AIDS的病因。像其它逆转录病毒一样,HIV1基因组包含pol(聚合酶)、env(包膜)结构基因,也编码Rev(毒粒蛋白调节子)、Tat(反式激活蛋白)等调节蛋白。抗HIV1细胞内抗体由细胞合成并导向其结合靶HIV1蛋白和发挥抑制功能的细胞隔室。这些内抗体主要瞄准病毒生命周期中必需的蛋白质。1.包膜糖蛋白(envelopeglycoprotein)HIV1包膜糖蛋白是作为gp160前体合成的,并在高尔基复合体上分裂为成熟的gp120/41蛋白。gp120与CD4在细胞表面和细胞内的相互作用不仅对病…  相似文献   

19.
DVISORJIAORui Shen (J .S .Chao)  Professor(InstituteofPlantPhysiologyandEcology ,ShanghaiInstitutesforBiologicalSciences ,ChineseAcademyofSciences ,Shanghai 2 0 0 0 32 ,China)EDITOR IN CHIEFYANGSheng Li  Academician(ShanghaiResearchCenterforBiotechnology ,ChineseAcad…  相似文献   

20.
对1992~1994年间16个云南HIV1株膜蛋白基因V3区进行了DNA序列测定,经计算机DNASIS及PROSIS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得出其相应的氨基酸共有序列YNV3和两组共有序列YNV3A和YNV3B,计算了YNV3中每个氨基酸的保守性。分别将YNV3A和YNV3B与世界各地的HIV1代表株的相应序列进行了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HIV1云南株膜蛋白V3区氨基酸共有序列YNV3中每个氨基酸的平均变异度为7.66%。两组共有序列YNV3A和YNV3B,分别与HIV1美欧株及泰国流行株B亚群相应序列有较高同源性。这一结果提示,在进化上云南瑞丽HIV1流行毒株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在这一时期该地区的流行毒株以HIV1美欧株、泰国株B亚群及其衍生株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