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天麻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及数字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研究了野生和人工栽培天麻和伪品羽裂蟹甲草的X射线衍射(XRD)指纹图谱及其数字化特征。利用Paeudo-Voigt函数模型进行全谱数字拟合分峰,对分峰后峰位和相对强度进行相似系数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XRD指纹图谱整体轮廓识别法能准确地鉴别真伪天麻;而经分峰处理后的数字特征信息可有效准确地鉴别野生和人工栽培天麻。相似系数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样品存在着明显差异。数字分峰及图谱相似系数的原理和方法可应用于中药构效性研究和XRD指纹图谱数据库建立。  相似文献   

2.
不同产地的银杏叶及其提取物的FTIR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不同产地银杏叶及其提取物的指纹图谱提供参考依据,分别对4个产地的银杏叶及其相应的粗提品和精制品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定,并对相关的谱图进行了特征分析。结果表明,4个产地的银杏叶及其提取物在其FTIR光谱指纹区1800~500 cm~(-1)波数内都有其各自的物质特征;FTIR谱图中峰形、峰高和峰位等量化的差别与不同,精确地描绘出了不同产地银杏叶及其提取物中各自组分的物质特征,使之形成了似于人类的指纹,可以准确地对不同产地的银杏叶及其提取物进行指认和识别。另外,这种FTIR指纹图谱具有特征性强、操作简便快捷、重现性好、适合对银杏叶提取物进行整体信息分析和质量控制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钱陈钦  杨有望  蒙阳  戴世华  陶钧  董虹 《生物磁学》2014,(4):611-616,649
目的:天麻具有许多药理作用和重要开发价值,通过探索天麻的未知化学成分和鉴定西藏天麻种群的品质,为深入研究、开发和利用西藏优良天麻种群提供科学技术支持。方法:本研究采用HLPC.MS(液质联用)技术测定西藏天麻的化学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西藏6个天麻种群的生化指纹图谱,利用天麻素峰面积、数学公式和SPSS软件,计算和比较西藏6个天麻种群的平均天麻素含量和各种化学成分分离峰的总面。结果:从天麻块茎中发现了33个未报道的化学物质;西藏天麻的生化指纹图谱具有7个较大的共有特征分离峰,分别位于1.854、2.759、7.279、7.591、8.500、9.557、10.753min;根据生化指纹图谱特征可将它们分为三个主要类型;凡是带有一型生化指纹图谱的天麻个体和种群往往舍有更高的天麻素和更大的分离峰总面积。品质更优良。结论:西藏天麻种群3和种群6以一型生化指纹图谱为主,其天麻素含量最高,分离峰总面积最大,品质最优良,具有重要研究、开发和保护价值。本研究成果对于天麻的化学成分分析与鉴定、天麻种群和品质鉴定与评价以及西藏天麻的品种选优、资源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天麻具有许多药理作用和重要开发价值,通过探索天麻的未知化学成分和鉴定西藏天麻种群的品质,为深入研究、开发和利用西藏优良天麻种群提供科学技术支持。方法:本研究采用HLPC-MS(液质联用)技术测定西藏天麻的化学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西藏6个天麻种群的生化指纹图谱,利用天麻素峰面积、数学公式和SPSS软件,计算和比较西藏6个天麻种群的平均天麻素含量和各种化学成分分离峰的总面。结果:从天麻块茎中发现了33个未报道的化学物质;西藏天麻的生化指纹图谱具有7个较大的共有特征分离峰,分别位于1.854、2.759、7.279、7.591、8.500、9.557、10.753min;根据生化指纹图谱特征可将它们分为三个主要类型;凡是带有一型生化指纹图谱的天麻个体和种群往往含有更高的天麻素和更大的分离峰总面积,品质更优良。结论:西藏天麻种群3和种群6以一型生化指纹图谱为主,其天麻素含量最高,分离峰总面积最大,品质最优良,具有重要研究、开发和保护价值。本研究成果对于天麻的化学成分分析与鉴定、天麻种群和品质鉴定与评价以及西藏天麻的品种选优、资源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中药麦冬1H-NMR指纹图谱,为麦冬及其提取物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1H-NMR建立不同产地麦冬甲醇提取物的指纹图谱.结果:7个样品的主要化学成分糖、脂肪族、皂苷和高异黄酮的氢信号峰有高度的相似性,但不同麦冬品种、不同产地,1H-NMR指纹图谱有较大的差异,可以此区分.结论:1H-NMR指纹图谱不但可以鉴定不同麦冬品种,还可以区分不同产地的麦冬.  相似文献   

6.
天麻(Gastrodia elata Bl.)为中国珍稀濒危传统药用植物,其不同种质之间形态特征差异微小,而药用成分差异较大,种质资源混乱。为了构建天麻种质资源的DNA指纹图谱,该研究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天麻的3种变型(乌天麻、红天麻和绿天麻)、12个种群,共计120个样本进行了群体遗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7对SSR引物均能对天麻样本成功进行PCR扩增且多态性丰富,每对引物的等位基因数(N_a)在5~7之间,平均为6.43;引物多态信息含量(PIC)范围为0.626 2~0.823 5,平均为0.759 5。(2)群体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天麻在物种水平上和变型水平上均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物种水平:A=6.428 6,H=0.789 0,I=1.682 9;变型水平:A=2.666 6,H=0.523 9,I=0.812 3)。(3)分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种群间和变型间均存在强烈的遗传分化(F_(st)=0.558 6,F_(ct)=0.381 8)。(4)种群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相同变型的天麻种群首先聚在一起,3种变型能被完全分开,SSR指纹图谱在变型水平上鉴定效率良好;从120个样本中共检测出有112种基因型,Simpson指数(D)为0.99 8,说明SSR指纹图谱对天麻样本在个体水平上也有着良好的鉴定效率。该研究结果揭示了天麻的遗传背景,并建立了天麻的SSR指纹鉴定图谱,为其种质资源的保护、选育及药材鉴定奠定了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天麻特异DNA序列的克隆及其在天麻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改进的RAPD方法测定了名贵中药材天麻基因组DNA指纹图谱;通过选择和回收各种天麻种群共有和优良种群特有的DNA片段,加以克隆、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证明其中5个DNA序列是未报道的,已被美国基因数据库收录,并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了天麻样本的有效成分天麻素含量。运用PCR技术研究了这些DNA序列在9个天麻种群中的分布及其与天麻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这5个DNA序列在这些天麻种群中的分布各不相同,其中DNA序列1是所研究的全部天麻种群共有、而其伪品没有的特异DNA分子标记;DNA序列2可能与天麻的天麻素含量高有关。这些DNA标记序列可用于天麻的真伪鉴别、品种鉴定和优选优育等。  相似文献   

8.
通过目前国内外对黄芩指纹图谱研究的考察,重点论述了高效液相指纹图谱、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红外指纹图谱、DNA指纹图谱等在黄芩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为提高黄芩质量控制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RAPD条件优化及天麻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RAPD扩增条件快速优化程序与方法.并应用于天麻基因组DNA扩增条件的优化及多态性的测定:获得了天麻基因组DNA的RAPD扩增优化条件和DNA指纹图谱;分析了模板DNA、引物、dNTP、Taq DNA聚合酶等的浓度和退火温度对RAPD扩增的影响.结果表明:天麻基因组DNA用引物S1扩增的片段具有更明显的多态性,这种指纹图谱更适合于天麻遗传分化研究;而用引物S12扩增的DNA指纹图谱具有更大的相似性,这种指纹图谱更适合于天麻真伪鉴别.该方法使RAPD扩增条件优化过程实现了程序化和数量化,是获得RAPD优化条件的简便快速、经济实用方法.应用该方法进行RAPD扩增,可获得图谱清晰、稳定可靠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采集7份不同产地甜茶叶片的FTIR图谱,结合相关性系数和二阶导数方法对其红外光谱特征进行指认,并比较各供试甜茶的红外指纹图谱及甜茶苷含量间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依据不同产地甜茶红外指纹图谱特征,可以将其归结为3大类Ⅰ类包括:金秀、荔浦、平南、象州及永福等地的甜茶,相关系数在0.992~0.999间;Ⅱ类包括第Ⅰ类型以外的广西其它采集地区的甜茶,相关性系数主要集中在0.984~0.990之间;Ⅲ类包括广东分布区,该区甜茶与广西分布区甜茶的相关系数均在0.986以下。供试甜茶与甜茶苷标准品的光谱特征比较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甜茶甜茶苷含量有较大差异。其中,广西金秀和广西平南产的甜茶叶片中甜茶苷含量最高,广西岑溪产的甜茶叶片中甜茶苷含量最低。所以,运用FTIR技术可以对不同产地甜茶进行分析并快速鉴别出不同产地甜茶中甜茶苷含量差异。本研究结果对广西地区甜茶的引种驯化和合理开发利用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天麻酯溶性酚性成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本实验采用线栓法复制了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以神经学评分、脑梗塞体积、脑组织内水分含量、脑组织内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aMKⅡ)表达作为评价指标,考察天麻酯溶性酚性成分的作用,结果表明天麻酯溶性酚性成分能够明显改善模型动物的神经病学症状,缩小脑梗塞体积,减轻脑水肿,调节CaMKⅡ的表达水平。说明天麻酯溶性酚性成分在防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具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海拔两种天麻仿野生栽培下产量和品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促进黔西北天麻的稳产高产以及山区经济的发展,本研究采用完全试验设计的方法,对天麻(Gastrodiaelata Blume)进行仿野生有性繁殖试验,探讨不同海拔下2个天麻品种在产量和品质上的变化,以及栽培天麻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在产量上,海拔1400~1800 m范围内,红、绿天麻以1800 m处的产量最高,其中红天麻的箭麻产量(2836.80 g/m2)、麻种产量(3799.90 g/m2)和箭麻数(38.33个/m2)均显著高于绿天麻;在品质上,红、绿天麻以1800 m处品质最优,其中红天麻在折干率(16.33%)上显著低于绿天麻(19.25%),而在天麻素(4.43‰)和天麻多糖含量(36.63%)上则高于绿天麻(4.26‰,31.10%)。通过对不同海拔下2种天麻的经济效益分析可知,对黔西北地区来说,在海拔1800 m处栽培红天麻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天麻生长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和多糖的累积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来源的蜜环菌 [(Armillariamellea(Vahl.exFr.)Qu啨l.) ]4个菌株分别伴栽红天麻 (GastrodiaelataBl.f.elata)、乌天麻 (GastrodiaelataBl.f.glaucaS .Chow)以及红乌杂交天麻 ,对天麻生长发育过程中可溶性蛋白和多糖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天麻的生长 ,菌株M1 、M2 、M3和M4 伴栽的红天麻、乌天麻以及红乌杂交天麻中 ,其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在逐步增加 ;在同一生长期内 ,4个菌株伴栽的红乌杂交天麻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大于红天麻和乌天麻。由菌株M1 、M2 、M3和M4 伴栽的红天麻、乌天麻以及红乌杂交天麻 ,其多糖含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 ;在同一生长期中 ,4个菌株伴栽的红天麻的多糖含量大于乌天麻和红乌杂交天麻。  相似文献   

14.
Gastrol (1), together with 10 known phenolic compounds, has been isolated from the MeOH extract of the rhizomes of Gastrodia elata Blume (Orchidaceae),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detailed spectral analyses including by 2D NMR spectroscopic analyses. The relaxant effects of these constituents on smooth muscle preparations isolated from guinea-pig ileum were also studied in order to reveal their characteristic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15.
不同光质对高等植物生长的影响,曾有过不少报道(1,2,3,4)。植田(5,6)用不同颜色的玻璃对稻苗生长作过实验观察,发现在单色光中以橙色光对稻苗最有效,其次是蓝光;而红光、绿光和紫色光对稻苗生长没有效果。近来,原城隆·西川(7,8,9) 采用红、绿、蓝、紫和无色等不同颜色的塑料薄膜,在保持透过单色光能量一致的条件下培育稻苗,结果表明:在红色薄膜下能促进稻苗伸长生长,而在绿色、紫色或在蓝色薄膜下伸长被抑制。作为稻苗素质指标之一的茎叶重/株高比,在蓝薄膜下生长的稻苗比值高,红薄膜下生长的稻苗比值低。他们在室外生长箱内培育稻苗13天后揭掉薄膜解除光处理后测定稻苗的表观光合强度以蓝薄膜下生长的稻苗为高。但是,这里必须指出:他们的光处理实验是保持在平均光的辐射量为363卡/厘米2 ·日下进行的,而且又是透过各色薄膜内的辐射量保持大致相等的条件下得出的结果。至于在昆明自然光照条件下,水稻育苗期间太阳辐射量平均有447卡/厘米2 ·日的条件下其效果如何呢?尤其当阳光透过各种有色薄膜辐射量很不一致的情况下其结果又如何?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自然特点和我国当前薄膜育秧的实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自然光照透过不同颜色薄膜,光质对稻苗生长的影响,并分析了稻苗的素质及其光合生理性状。  相似文献   

16.
Using isotopic labelling technique (with 32P. 15N. 86Rb), we demonstrated that Gastrodia elata Bl. might draw nutrients from the soil besides their main nutritional source Armillariella mellea (Vahl. ex Fr) Karst. Hence the soil may considered as its second nutritional source.The nutritional components in the soil(fertilizer)are able to enter Gartrodia elata directly or indirectly though the mediation of Armillariella mellea. They may influence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Gastrodia elata and Armillariella mellea, and the growth of the former. Therefore, the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fertilization technique on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Gastrodia elata is of signifi- cance.  相似文献   

17.
Gastrodin is a phenol-glucoside, obtained from Gastrodia elata Blume (Fam.Orchidaceae) by Investigator Zhou Jun and other of The Institute of Botany of Kun-ming, Academia Sinica. The structural formula of gastrodin is p-hydroxymethy phenyl -β-D-glucopyranoside, its chemical formula is C13H18O7, forming a white pin cry-stals, with a melting point of 154-156℃. It is synthetized now.In a previous paper, the authors reported the sedative and anticonvuisant effects of synthetic gastrodin and its genin. The prescnt paper reports the subacute toxicity and the effects of gastrodin and its genin on the heart and small intestine as follow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