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南海的矛尾翻车鲀(Masturus lanceolatus)中发现了两种复殖吸虫,Accacoelium contortum(Ruldolphi,1819)和Accacladocoelium petasiporum(Odhner,1928),它们隶属于凸腹科(Accacoeliidae Odhner,1911),这两种复殖吸虫的子宫走向和以前的描述不同,对它们的形态进行了重新描述。另外,研究中的A.contortum是在宿主肠道中发现,而不是如从前记录的发现在宿主的鳃上。这两种虫及其所在的属都是首次在中国发现和报道。  相似文献   

2.
肿瘤病毒——凡能在人和动物体内诱发肿瘤或转化体外培养细胞的病毒叫肿瘤病毒。人类的肿瘤病毒是在动物肿瘤病毒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Ellerman和Bang首先(1908年)发现了鸡白血病,三年后Rous又发现了鸡肉瘤,30年代后相继发现兔、蛙、狗、鼠等种属的肿瘤病毒,特别是1951年Gross首先发现小鼠白血病病毒。近年来发现一些人类肿瘤和病毒的关系极为密切,如: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1964年)和伯基特淋巴瘤、鼻咽癌;乙型肝炎病毒和原发性肝癌;人乳头状瘤一些病毒株和子宫颈癌等都有些证据。更重要是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B_(12)也称氰钴胺素,是首先在动物性蛋白质中被发现的一种促生长因素,后来在城市下水道、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和沼气残留物中被发现。无论动物或植物都不能合成维生素B_(12),它只能由某些微生物合成,如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griseus)、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菲德力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freudereichii)、舒氏丙酸杆菌(P·shermaii)等。在嫌氧发酵过程中,某些甲烷菌如欧氏甲烷杆菌(Methano bacterium omelianski)的生长,也产生维生素B_(12)。日本小野英男于1950年报道了测定酒  相似文献   

4.
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性心律失常可能导致心源性猝死,已经成为临床上常见和重点问题。多种原因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瓣膜病,肥厚性心肌病等心脏源性病变,很多代谢性物质改变也可能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概率。近年发现活性氧可能是诱发各种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因素,活性氧不仅参与重要离子通道和转运受体的调控,同时本身也作为一个重要的第二信来调节一些关键酶的活性如:蛋白激酶A(PKA),蛋白激酶C(PKC),钙离子依赖性蛋白激酶II(CaMKII)。最近有研究发现长期的活性氧代谢紊乱可能引起细胞遗传物质如miRNA的改变,引起长期的心律失常如房颤。本文主要对活性氧导致心律失常的可能机制做一总结,为心律失常的防治提供一些可能潜在方向。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细胞的多面性功能已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它不仅是血液和血管平滑肌间的生理性屏障,而且是高度活跃的代谢库如内皮细胞使缓激肽失活,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生前列环素(PGI_2)。除扩血管剂PGI_2外,已发现有内皮细胞舒张因子(EDRF或NO)和内皮细胞高极化因子(EDHF)。PGI_2和EDRF已列入为调节正常血液循环和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内源性物质。近年来,又发现内皮细胞还存在缩血管物质,如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细胞收缩因子(EDCF)和内皮素(Endothelin)等。它们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现存狒狒类(Papionin)生活于非洲(如Papio和Theropithoan)、亚洲(如Macaca)和北非(M.sylvanas)。在上新世和更新世,Theropithecus经历了从非洲到亚洲的扩散过程,在印度发现了类似化石。这次在云南中甸金沙江附近发现的下更新世狒狒化石(Papio)证明,如同亚洲猕猴和现代人类祖先一样,非洲狒狒类(Papio和Theropithecus)在同一时期从非洲扩散到亚洲。所不同的是它们没有像猕猴和人类一样生存下来。这次化石的发现对于研究以下生物学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1)探讨旧大陆猴类在上新—更新世从非洲到亚洲的扩散过程;2)研究不同旧大陆猴类的进化和环境适应性;3)为现代人类祖先在非洲—亚大陆的扩散研究提供证据;4)由于化石产地包括有人类祖先和其他动物的化石,因此,狒狒在亚洲的生态适应研究将为探讨人类在同一时期的生态适应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7.
同足亚纲Tuzoia在华南的初次发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潘江 《古生物学报》1957,(4):523-526
在中国已发现的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化石有三叶虫纲(Trilobita)、昆虫纲(Insecta)和甲壳纲(Crustacea)。在华南甲壳纲中已发现的有介形虫亚纲(Ostraco-da)、古介形虫亚纲(Archaeostracoda)和鳃足亚纲(Branchiopoda)。其它,如Xeno-poda、蔓足亚纲(Cirripedia)以及本文所描述的同足亚纲(Homopoda)还未见到正式的报导。至于同足亚纲仅在我国東北烟台附近的中寒武纪地层内发现过,与三叶虫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找在一些特殊环境条件下(如极端的pH、温度、营养条件和压力)下生存的微生物,并得到了大量关于生物多样性和微生物生命起源的信息。古细菌是一个数量多、变异大的原核生物组,它包括很多生活在极限条件如高温温泉、盐湖和深海火山口的生物。令人不解的是,尽管古细菌是地球上广泛存在的微生物,但目前还没有发现它与人类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9.
政府物理和化学研究所(The government's Institute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search)最近在世界上第一次发现,对有用物质如胰岛素和生长素“进行外分泌的基因”。 这个发现是划时代的,因为它为大规模地高效生产有用物质开辟了道路,这些有用物质来自用基因拼接技术所得到的大肠杆菌。而带有重组DNA的普通微生物则是在细胞  相似文献   

10.
湖南柿竹园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植物吸收特征   总被引:54,自引:1,他引:53  
矿区重金属污染十分严重,寻找和发现适合当地气候与土壤条件的重金属耐性植物是矿区植被恢复和污染土壤修复的前提。对我国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矿区调查发现,该地区选矿厂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普遍比尾砂库严重。选矿厂土壤砷、镉、铅、锌严重超标,尾砂库周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土壤重金属胁迫效应影响着植物物种分布,选矿厂物种分布较少,相比之下尾砂库的植物多样性较为丰富。柿竹园矿区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表现为富集型(如蜈蚣草Pteris Vittata L .和苎麻Boehmerianivea (L .) Gaud.)、根部囤积型(如攀倒甑Patrinia villosa和木贼Equisetum hyemale)和规避型(如蔓出卷柏Selaginelladavidii Franch和芒草Miscanthus sinensis Andlerss)等3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问题解答     
问:先天性疾病是否都是遗传病? 答:先天性疾病是指人在出生的时候就已表现出来的疾病,有遗传性和非遗传性两种。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所致的疾病,可分单基因遗传病(如先天性聋哑、白化病、血友病等)、多基因遗传病(如糖尿病、癫痫等)和染色体病(如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症、两性畸形等),一般具有先天性、终生性和家族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被发现的先天性疾病中属于遗传性的已超过了3000种,估计每1000个新生儿中约有3-10个患有不同程度的遗传病。非遗传性疾病又叫宫内获得性,系  相似文献   

12.
孤儿G蛋白偶联受体的配体的发现 ,对生物学的研究有重大意义。SchichiriM等最近发现了两种性质相似的小分子生物活性肽———Salusin α (2 8个氨基酸 )和Salusin β(2 0个氨基酸 ) ,是TOR2A基因 (编码torsindystonia蛋白家族 )的mRNA选择性拼接转录的产物。静脉给予Salusins可以迅速且明显地降低大鼠平均动脉压与心率 ,其中Salusin β的降压作用甚至强于一些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如肾上腺髓质素 )。Salusins还可提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 ,上调多种基因表达 (如细胞有丝分裂 )。Salusin β还可刺激大鼠垂体释放精氨酸加压素。在人的组织、…  相似文献   

13.
自60年代发现卫星病毒、70年代发现卫星RNA以来,已发现10个病毒组中的31种植物病毒含有卫星病毒或卫星RNA(统称卫星)。植物病毒卫星是指依赖于植物病毒进行复制的核酸分子,如核酸分子含有编码外壳蛋白的遗传信息,并能包裹成形态学和血清学与辅助病毒不同的颗粒,称卫星病毒;如本身没有编码外壳蛋白的遗传信息,而是装配于辅助病毒的外壳蛋白中,则称卫星RNA。  相似文献   

14.
脂氧合酶广泛地存在于植物特别是高等植物体内,在植物离体的叶、果实和种子中含有较高的活力。如人类广泛食用的大豆,由于大豆种子中含有产生豆腥味的活性物质,对大豆蛋白制品的营养和风味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人们发现豆腥味产生的原因是多元不饱和脂肪酸的酶促氧化所致,其中的关键酶即为脂肪氧化酶,当时命名为Lipoxidase,但后来发现该酶还有另外一种功能即与类胡萝卜素的降解有关,称为胡萝卜素氧化酶(Carotene oxidase),如在小麦面粉中掺入少量大豆粉,可以使面团漂白,并  相似文献   

15.
人们在研究灵长类如何辨别不同事物的过程中发现 ,它们既可以区别自然界中的基本事物 (如植物与非植物 ) ,也可以区别复杂的 (如不同的动物和食物 )或抽象的事物 (如线性物体、脸的轮廓等 )。下颞叶皮层神经元在对直观物体的描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不但对已被简化的复杂视觉刺激有反应 ,而且对于复杂刺激本身也表现出较高的兴奋性。然而 ,它们究竟选择事物的哪些特征进行描述 ,分类训练对这些描述有何影响 ,目前还不清楚。最近 ,德国马普研究所的Sigala和Logothetis在利用物体的直观特征对灵长类进行分类训练时 ,发现…  相似文献   

16.
郑重 《生态学杂志》1992,11(1):38-40
一般动物(含人类)的生理活动和行为都有不同程度的周期性(periodicity)或节奏性(rhythemicity),而这些现象的表现并不一致:有的较明显,很易发觉(如昼夜垂直移动、体色变化等),而有的较隐蔽,不易发现(如视网膜色素移动等)。生物钟(biological clock)是受时间机制(timing mechanism)调节或控制的一种节奏性或周期性的生理活动(较为隐蔽)  相似文献   

17.
邱洛琳  卢迪生 《遗传》1984,6(3):35-36
染色体异常是引起流产的重要原因。1982 年5月,我们在遗传咨询门诊中发现了一个 t(10;13) (pll;gla)平衡易位携带者,在其家系 两代中,有4人出现此种异常染色体,现报告如 下。  相似文献   

18.
人种的起源     
全书共十三章,第1—3章简述了与人类有关的进化理论,第4—6章概述了现生的和化石的灵长类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第7—12章是本书的主要部分,对现今在世界各地发现的人类化石进行了全面扼要的叙述,最后很短的一章扼要地叙述了作者的结论。现今世界上有着以肤色等互相区别的各种人种,如黄种、自种和黑种等,但这些种族在生物分类上都是属于同一个种,卽智人种(Homo sapiens)。随着在世界各地人类化石的发现,如在我国北京附近的  相似文献   

19.
胶质淋巴系统是一个由星形胶质细胞终足上的水孔蛋白-4介导的脑脊液-脑组织液快速交换流动系统,其在功能上发挥着清除脑组织液中代谢产物(如乳酸)和异常蛋白(如β-淀粉样蛋白)的作用,又被称作脑内的类淋巴系统。一系列研究显示该系统功能在睡眠及麻醉时大大增强,而在衰老、脑外伤、阿尔茨海默症、中风和糖尿病时则显著降低。胶质淋巴系统是近年来神经科学领域的一个突破性发现,该发现加深了我们对脑脊液循环流动及其在脑内稳态维持中所起作用的理解。本文简要回顾了胶质淋巴系统概念的形成,综述了该领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和临床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据有关资料记载,驴体温变动范围在37—38℃之间。几年来,我们在家畜饲养和防疫实践中,发现很多驴体温在36—38℃之间波动。在治疗驴的某些炎症(如卡他性肠炎)时也发现,虽然其他炎症症状明显,但体温却不超过38.5℃。驴的正常生理体温究竟是多少?36.0℃是否过低?38.5℃是否发烧?这是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