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保山猪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寿元 《遗传》2003,8(6):526-528
采用低小牛血清、低叶酸、pH 值较高的培养基,对50例白血病患儿进行rJL色休脆性浑位分析。发 现染色体畸变率及脆性部位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且表达之脆性部位与痛断裂点及;zEt基因座位 密切相关。本文就脆性部位与白血病类型关系进行了讨沱。  相似文献   

2.
对22例白血病、淋巴瘤病人和15例正常人进行了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脆性部位检测。结果表明,病人组的染色体畸变率、脆性部位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通过G显带能准确定位的94个断点中包括了21种常染色体脆性部位,8个与癌基因在同一区带的断点。以上结果提示脆性部位同白血病、淋巴瘤之间有一定的相关。  相似文献   

3.
恶性淋巴瘤患者及一级亲属染色体脆性部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24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和20例患者的一级亲属染色体脆性部位进行了观察,发现两组的脆性部位表达率均高于正常对照,并且脆性部位3 14、11 13、6 22和12 13表达显著增高。提示这些特异的脆性部位可能与恶性淋巴瘤遗传易感性有关。Abstract:The Chromsomal aberration rate and expression frequency of common fragile sites were examined in 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d with TC199 medium from 24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lymphoma and 20 of their first-degree relatives. Both the chromosomal aberration rates and expression frequencies of fragile sites obscrved in patient and their relativ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subjects, especially the expression of fra(3)(p14), fra(11)(p22) and fra(12)(q13) which migh be affected by some genetic factors and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genetic susceptibility to malignant lymphoma.  相似文献   

4.
急性白血病及其前期与患者(儿)父母关系的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冯宝章  王琦 《遗传学报》1998,25(2):103-111
在长期研究家族性白血病及其前期的基础上,应用相同的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指标及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对20例急性白血病及其前期患者(儿)父母或兄弟姐妹等一级亲属骨髓和外周血进行研究,发现散发性白血病及其前期同家族性白血病及其前期一样,与患者(儿)父母骨髓巨核系、红系或/和粒系异常增生相关。家族性白血病及其前期患者(儿)父母一方或双方还有家族性骨髓细胞染色体单体性即非随机丢失或外周血显示淋巴细胞叶酸敏感型染色体脆性部位的高表达;而散发性白血病及其前期患者(儿)父母多数骨髓细胞核型正常,但其外淋巴细胞则表现出多种类型的染色体异常。鉴于以往已证明家族性骨髓巨核系和红系异常增生及其相关的cerbB重排的可遗传性,以及骨髓病态造血与cerbB重排扩增的相关性,除了cerbB重排扩增以及VerbBPCR检测结果可作为白血病前期基因诊断指标外,cerbB重排及其相关的骨髓异常增生看来还可用于婚前检查、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服务等,以便对白血病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5.
以BrdU、FdU、MTX诱导猕猴、白眉长臂猿和人类染色体普通型脆性部位的表达,并对染色体脆性部位和染色体进化的关系以及三种灵长类染色体的同源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近缘动物染色体同源区内的脆性部位在进化上是保守的,可作为染色体具有共同起源的标志,结合G-带的比较,可以用以阐明近缘动物染色体的同源性和染色体进化。  相似文献   

6.
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治疗反应差,诱导缓解率低,复发率高,生存期短,因而是白血病治疗中的难题。本文从难治性急性白血病诊断标准与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多药耐药与难治性白血病,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治疗现状以及治疗展望五大方面阐述了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研究现状与进展。基础与初步临床研究显示中药配合化疗能够提高难治性急性白血病围化疗期临床缓解率。认为中药在提高难治性白血病临床疗效方面具有潜在临床应用前景和开发的商业价值,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D47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确诊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01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0例(ALL组),急性髓系白血病51例(AML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白血病细胞表面CD4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D47表达与急性白血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的关系。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CD47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LL组与AML组患者白血病细胞CD47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7阴性表达的急性白血病患者CR率显著高于阳性表达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组和AML组CD47阴性表达患者CR率显著高于CD47阳性表达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7阳性表达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复发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组和AML组CD47表达阳性患者复发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白血病细胞表面CD47的表达异常升高,且与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有关,CD47可能作为一种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及疗效和预后的辅助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含SH2结构域的肌醇1(SHIP1)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对人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检测收集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中SHIP1的表达。人白血病细胞U937转染SHIP1过表达载体(pEGFP-SHIP1组)及对照空载体(pEGFP组),同时设置对照组,对照组细胞不转染载体,其他步骤同pEGFP-SHIP1组和pEGFP组。流式细胞仪检测48 h的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48 h细胞中SHIP1、Bcl-2、Bax、Akt、p-Akt的表达。结果: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中SHIP1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pEGFP-SHIP1组细胞中SHIP1、Bax表达和凋亡率均明显高于pEGFP组及对照组(P0.01),Bcl-2、p-Akt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SHIP1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中表达下调,其可能通过Akt信号促进人白血病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Snail mRNA及其蛋白、E-cadherin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它们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96例手术切除胃癌标本,同时取80例癌旁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snail蛋白、E-cadherin蛋白的表达;运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Snail mRNA的表达。结果(1)Snail蛋白在胃癌组织阳性率(83.3%)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1.25%)(P〈0.05);高、中分化组Snail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低分化组(P〈0.05);Snail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及低分化腺癌与黏液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Snail蛋白的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2)胃癌组织中snail mR-NA的阳性率(7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30%)(P〈0.05);高、中分化组Snail mRNA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低分化组(P〈0.05);Snail mRNA的阳性表达率在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及低分化腺癌与黏液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Snail mRNA的表达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临床分期及远处转移无关(P〉0.05);(3)E-cadherin蛋白在胃癌组织阳性率(37.5%)显著低于癌旁组织(100%)(P〈0.05);高、中分化组E-cadherin蛋白阳性率显著高于低分化组(P〈0.05);E-cadherin蛋白阳性率在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及低分化腺癌与黏液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均无关(P〉0.05);(4)胃癌组织中snail mRNA和snail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594,P〈0.05);Snail蛋白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234,P〈0.05)。结论(1)E-cadher-in蛋白低表达与Snail蛋白高表达可能是胃黏膜恶性转变以及胃癌发生浸润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标志;联合检测E-cadherin蛋白与Snail蛋白对预测胃癌浸润转移有重要意义。(2)Snail蛋白可能在转录水平上调控E-cadherin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淮北相山三种群落中优势树种次生木质部的解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淮北相山侧柏、构树混交林6个优势树种次生木质部的观察表明,其结构表现出一定的旱生特征:高的复孔率和导管分布频率,窄导管,木纤维短,射线低。利用相对输导率和脆性指数对导管水分输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6个优势树种的相对输导率依次为:牡荆〉酸枣〉扁担木〉构树〉柘树〉小叶鼠李,脆性指数依次为:构树〉牡荆〉扁担木〉酸枣〉小叶鼠李〉柘树,植物水分输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其在相山的自然分布相一致。作为广布优势树种,牡荆、酸枣和扁担木的次生木质部在导管分子长度、单孔率、导管频率、相对输导率、脆性指数、多列射线高度、多列射线宽度和单列射线高度等性状上均表现出一定的可塑性。与混交林和人工侧柏林相比,灌丛中植物导管分子短,单孔率低,导管频率大,射线低,相对输导率大,脆性指数小,更倾向于旱生特点。逐步多重回归分析表明,随着郁闭度的增加,导管分子长度和单孔率增加。随着风速的增加,导管频率增加。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多列射线变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急性髓性白血病KG-1a细胞表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利用中药有效成分单体干预细胞生长,运用MTT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了经川芎嗪干预后的KG-1a细胞表面标志物CD34、CD33、CD123与CD7、CD56、CD44表达。结果:川芎嗪干预KG-1a细胞48小时后,细胞表面标志物CD34+CD33+、CD34+CD123+、CD33+CD123+表达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但是对于CD34+表达率无明显作用,同时,川芎嗪干预KG-1a细胞48小时后,KG-1a细胞表面标志物CD7、CD56、CD44荧光强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但是对KG-1a细胞表面标志物CD7、CD56、CD44表达率无明显影响,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逆转白血病耐药作用,除能够降低MDR、P-gp高表达外,能够降低白血病干细胞特异性表面标志物CD34+CD123+、CD34+CD33+、CD33+CD123+、CD7、CD56、CD44表达水平,从白血病干细胞水平逆转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12.
急性白血病的P16基因表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P16基因表达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AML和ALL患者的P16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ALLP16表达又显著低于AML(P<0.05)。AL亚型中P16表达率以M2最高,L3最低。比较耐药组和药敏组,P16表达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但初诊组与复发组、缓解组与未缓解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上述结果提示:P16基因表达异常在急性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与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蛋白激酶C-βⅡ亚型(PKCβⅡ),P53,Ki67三种蛋白在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三种蛋白与胃印戒细胞癌侵袭性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胃印戒细胞癌标本及60例胃低分化腺癌标本中PKCβⅡ、p53、Ki67的表达状况,并将检测结果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胃印戒细胞癌和低分化腺癌PKCβ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67%和41.67%,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33%和61.67%,二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0%和91.67%,二者之间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未侵及浆膜层的印戒细胞癌和低分化腺癌间P53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侵及浆膜及邻近组织的印戒细胞癌和低分化腺癌间PKCβⅡ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淋巴结转移的胃印戒细胞癌和低分化腺癌之间PKCβⅡ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KCβⅡ在胃印戒细胞癌高表达,Ki67在低分化腺癌有较高表达;PKCβⅡ和Ki67与两种类型胃癌的晚期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与浸润性侵袭方式相关密切;P53与两种类型胃癌的早期浸润有关,可能为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14.
核仁磷酸蛋白基因(nucleophosmin,NPM1)突变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与白血病分化阻滞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为探讨NPM1基因突变对白血病细胞体外分化的影响,将携带NPM1 A型突变(NPM1-mA)的表达质粒载体pEGFPC1-NPM1-mA转染白血病K562细胞系,构建稳定表达NPM1-mA蛋白的细胞株(K562 mA),同时设立野生型NPM1转染组(K562 wt)、空载体转染组(K562 C1)和未处理组(K562)为对照。利用豆蔻酰佛波醇乙酯(PMA)诱导各组细胞分化,瑞氏–吉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分化的形态改变,计算诱导分化率;相差显微镜计数贴壁细胞数量;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41的表达。结果显示,PMA作用72 h后,与对照组相比,K562 mA组细胞的诱导分化率及贴壁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同时,CD41的表达受到显著抑制(P〈0.01)。提示NPM1基因突变能够阻滞白血病细胞系K562的体外分化。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白血病抑制因子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采用改变终止密码、改变5′端ATG前后序列及与高表达序列的融合等3种方法进行改构。实验表明,白血病抑制因子与重组IL-6部分序列融合后,表达量明显提高,其包含体经2次洗涤后目的蛋白含量可达65%。  相似文献   

16.
该文旨在探讨过表达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6,TRAF6)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自噬活性的影响。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O分析TRAF6在AML患者白血病细胞中的mRNA表达水平。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分析TRAF6表达与AML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将TRAF6重组质粒载体转染人AML细胞系(KG-1a和THP-1),采用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Rapamycin)和自噬相关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巴弗洛霉素A1(bafilomycin A1,Baf-A1)分别处理AML细胞。荧光定量PCR、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过表达TRAF6后白血病细胞自噬标志物(LC3和p62)mRNA和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方法检测LC3绿色荧光斑点结构(puncta);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CCK-8实验检测AML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结果显示,AML患者白血病细胞高表达TRAF6(P<0.01);TRAF6高表达的白血病患者总体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均较TRAF6低表达组显著降低(P=0.01)。TRAF6重组质粒转染能够显著增加两株AML细胞系中TRAF6的mRNA和蛋白水平(P<0.05)。Rapamycin处理能够激活AML细胞系自噬水平,过表达TRAF6后AML细胞LC3 mRNA和LC3II蛋白水平表达上调(P<0.05)、p62 mRNA和蛋白水平下调(P<0.05)以及LC3 puncta聚集增多。用Baf-A1处理以阻断过表达TRAF6的白血病细胞系中的自噬流后,LC3II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3-MA处理过表达TRAF6的白血病细胞后,LC3II蛋白表达减少、p62蛋白表达增加(P<0.05)。此外,过表达TRAF6降低白血病细胞凋亡率和促进细胞的体外增殖(P<0.001),而过表达TRAF6后联合3-MA处理则可逆转TRAF6对白血病细胞的抗凋亡和促增殖作用(P<0.001)。以上研究结果提示,过表达TRAF6能够增强AML细胞的自噬活性,促进AML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包含WW域的氧化还原酶(WWOX)和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2006-2009年有完整临床和病理资料的膀胱尿路上皮癌存档蜡块50例和5例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和5例癌旁组织中WWOX和FHIT的表达水平。采用HPIAS-1000高清晰度彩色病理图文报告管理系统,对WWOX和FHIT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并用SPSS13.0软件对各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阳性颗粒的平均光密度、阳性面积率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和SNK(q)检验。结果 WWOX和FHIT的表达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呈低表达,癌旁组织中呈高表达。膀胱尿路上皮癌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WWOX和FHIT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低表达是膀胱尿路上皮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表现,通过联合检测可预测膀胱尿路上皮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34例骨肉瘤中P53及P21WAF1的表达情况,探讨P53及P21WAF1表达与骨肉瘸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P53和P21WAF1在骨肉瘤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结果可见,在34例骨肉瘤中,18例表达P53,阳性表达率52.94%;12例表达P21WAF1,阳性表达率35.29%。P53阳性表达与性别、肿瘤分化及是否转移复发有关(P<0.05),P21WAF1与肿瘤分化有关(P<0.01)。P53在中、低分化骨肉瘤中阳性表达率较高,而在高分化骨肉瘤中阳性表达率较低(70%、28.57%);P21WAF1在高分化骨肉瘤中阳性表达率较高,而在中、低分化骨肉瘤阳性表达率较低(85.71%、0%)。P53及P21WAF1表达呈负相关性(r=-0.537,P=0.001)。在骨肉瘤组织中P53表达上调及P21WAF1表达下调与骨肉瘤的恶性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19.
Nestin蛋白是一种神经干细胞标志物,参与组织修复,并且在一些肿瘤细胞中表达。最近研究报道称nestin可能参与肿瘤细胞恶性增殖及细胞侵袭。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id leukemia,ALL)小鼠模型中,白血病增殖细胞(leukemia-propagating cells,LPCs)可形成一个抗药性niche,其中nestin阳性细胞参与该niche形成。为探索nestin基因在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表达情况,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实验方法 ,检测了50位髓系白血病患者的nestin基因的临床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在50位髓系白血病患者(38位AML,12位CML)中,42位患者表达nestin基因mRNA,6位患者表达nestin蛋白,并且nestin基因表达水平和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细胞因子和T淋巴细胞数并不存在相关性,但是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表现出nestin基因mRNA水平高表达。虽然nestin基因和患者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mission,CR)并不存在联系,但是nestin基因在髓系白血病异常表达,说明其可能作为一种诊断AML或CML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蛋白激酶C-βⅡ亚型(PKCβⅡ),P53,Ki67三种蛋白在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三种蛋白与胃印戒细胞癌侵袭性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胃印戒细胞癌标本及60例胃低分化腺癌标本中PKCβⅡ、p53、Ki67的表达状况,并将检测结果与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胃印戒细胞癌和低分化腺癌PKCβ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67%和41.67%,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33%和61.67%,二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Ki67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0%和91.67%,二者之间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未侵及浆膜层的印戒细胞癌和低分化腺癌间P53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侵及浆膜及邻近组织的印戒细胞癌和低分化腺癌间PKCβⅡ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淋巴结转移的胃印戒细胞癌和低分化腺癌之间PKCβⅡ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KCβⅡ在胃印戒细胞癌高表达,Ki67在低分化腺癌有较高表达;PKCβⅡ和Ki67与两种类型胃癌的晚期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可能与浸润性侵袭方式相关密切;P53与两种类型胃癌的早期浸润有关,可能为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