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9 毫秒
1.
王文采 《广西植物》2016,36(1):1-29
(1)根据该文中赤车属与楼梯草属各种形态学的区别,认为赤车属较为原始,在楼梯草属之前自冷水花属衍生而出。(2)将赤车属划分为5组;将C.B.Robinson描述的Elatostemoides属降为组级群,作为赤车属中接近原始群全缘赤车组sect.Pileoides的一个组处理,此外还描述了一个与sect.Elatostemoides近缘的1新组,羽脉赤车组sect.Leiolaena,并根据叶、叶的脉序、雌花序、雌花被片和瘦果等器官的演化趋势给出显示赤车属属下诸群间亲缘关系的系统发育树。(3)对中国赤车属的属下分类群进行了修订,共承认32种1亚种7变种,给出检索表、描述及多幅插图,并将它们划分为4组、2亚组和9系,其中除sect.Leiolaena之外,还新描述了2亚组、5系、2种和3变种;在2003年被归并为同物异名的长柄赤车、曲毛赤车、波缘赤车、小赤车和富宁赤车的种级地位得到恢复。此外,还写出了中国赤车属的分类学简史和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2.
中国虎耳草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个中国虎耳草属系统,确认我国有2亚属,8组,7亚组(包括1新亚组),31系(包括23新系),4亚系(新亚系)和203种(包括2新种和4新变种)。  相似文献   

3.
中国毛茛属修订(一)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文采 《植物研究》1995,15(2):137-180
(1)本文收载中国毛茛属共119种(包括4归化种), 24变种, 2变型, 并将其等区分为2亚属, 12组, 15系, 其中新分类群有1亚属, 3组, 12系, 11种、9变种、此外还做出5新组合;写出一人为分种检索表;对每一种均引证出重要文献和标本。(2)对叶、萼片、花瓣、心皮、瘦果等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分析之后发现了一些演化趋势;上述特征在揭示属下各分类群的演化水平, 以及毛茛属的系统分类方面均有重要意义。(3)我国西部高原地区有90种, 其南部的青藏高原包括横断山区有53种, 14变种, 新疆有37种, 3变种;根据R.brotherusii, R.lateus, R.natans等植物的分布区可以看出在青藏高原东侧(横断-祁连走廓)和西侧(喀喇昆仑-天山走廓)各有一条迁移路线, 后者是沟通西伯利亚与喜马拉雅等地区植物区系成分交流的通道;根据R.brotheruii和R.furcatifidus等植物自青藏高原主要分布区东北部分别向东间断地分布到山西或河北北部、或内蒙古西南部、推测沿贺兰山和阴山曾有一条向东的植物区系迁移路线。(4)简要回顾了毛茛属的分类历史, 并简述了此属的用途。  相似文献   

4.
中国葡萄属(Vitis L.)的系统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中国葡萄属(Vitis L.)的系统学进行处理。中国葡萄属共分42种1亚种12变种,归属于1亚属5组4系。文中命名了3新组(小叶葡萄组、秋葡萄组和武汉葡萄组)、2新等级及组合组(毛葡萄组和河岸葡萄组)、3新系(密柔毛系、复叶系、刺状毛系)、1新变种(伏牛山葡萄)和1新组合变种(小叶葛Lai)。  相似文献   

5.
中国灯心草属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对国产灯心草属植物的研究,提出了一个中国灯心草属分类系统排列,首次确认我国产6亚属,14组(包括10个新组),4个系(包括3个新系),77种(包括14个新种),l亚种(新亚种)和10变种(包括4个新变种),对其中一些种类作了归并及处理。  相似文献   

6.
对铁线莲属铁线莲亚属 Clematis subgen. Clematis 中的欧洲铁线莲 C. vitalba L.演化干的原始群威灵仙组sect. Clematis 进行了全面修订,确定此组共含有73种和45变种。写出了威灵仙组的分类学简史及地理分布;对威灵仙组中各亚组的亲缘和主要区别特征以及铁线莲亚属欧洲铁线莲演化干中各群的亲缘关系进行了讨论。将威灵仙组分为5个亚组,写出了分亚组检索表和各亚组的分种检索表,以及各种植物的形态描述、地理分布、生长环境等,并附有多幅插图。在5亚组中,欧洲铁线莲亚组  相似文献   

7.
中国鹅观草属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本文对中国鹅观草属Roegneria进行了分类修订,提出了一个新的分类系统。新系统包括19个新组合或新等级,并按照颖分组、芒分系的原则确认了中国该属植物4组、18系、79种、22变种,其中包括7新系、5新种和1新变种。此外,一些类群的省级分布新记录也在本文作了报道。  相似文献   

8.
中国茶藨子属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国产茶藨子属的形态、分类和地理分布的研究,笔者支持把该属置于虎耳草科的观点,不赞成把它分离作为独立的科。另外,认为Rehder系统中所划分的4个亚属较合理,故予以采纳,但笔者对其中的亚属、组和系的划分、各分类类目的内容、系统排列的顺序等诸方面都作了较大修订。从系统发育的观点出发,对亚属的排列次序则和Rehder系统有很大不同,而对组和系的范围及其系统位置也作了较大改动。中国茶藨子属植物初步确定为59种30变种,隶属于4亚属10组15系(包括5新系)。依据对茶藨子属分布区的分析,首次提出了东亚区是茶藨子属植物的现代分布中心,在东亚区中,中国-喜马拉雅森林植物亚区中的横断山脉地区和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西部是茶藨子属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地区。  相似文献   

9.
东亚和南亚马兜铃属的修订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本文通过对东亚和南亚马兜铃属的研究,修改了马兜铃属的分类系统,补充论证了演化趋势;并 在分析该属地理分布的基础上提出马兜铃属分布与分化的第二个中心——中国的横断山区。 本文确认2亚属、7组、4系、68种和1变种,其中有3新组、2新种及13个新异名。  相似文献   

10.
榧属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康宁  汤仲埙 《植物研究》1995,15(3):349-362
本文对榧属的研究历史作了回顾, 以形态性状为依据, 结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对榧属的分类进行了研究, 该属共6种2变种和11个栽培变种, 其中有1新变种(九龙山榧)、1改级新组合(云南榧)和6个新栽培变种。支持根据种子胚乳深皱与微皱建立两个组和榧属为红豆杉科进化类群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取中国乌头属50种(含变种)植物,选取形态学性状46个、化学性状8个、组织学性状5个、生态学性状1个,运用数量分类方法,对该属进行属下等级的分类研究。根据数学分析结果,确定了树系图中变种、种、系、亚属的分级界线,并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各等级类群的划分。  相似文献   

12.
张淑梅  李微  李丁男 《生物多样性》2022,30(6):22038-192
为给辽宁植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本底数据, 更准确地评价植物濒危及保护等级, 以及更好地给农学、林学、生态学、系统学等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性数据, 本文首次将几代人在辽宁境内发现的高等植物进行汇总、编目, 包括苔藓植物和维管束植物。苔藓植物根据正式发表的文献和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东北生物标本馆(IFP)馆藏采自辽宁省全域的苔藓植物标本编制。维管束植物主要根据5个方面的信息整理: 作者多年野外调查的一手资料、文献、同行交流、公众提供信息、标本等。编目内容包括辽宁省高等植物总名录、辽宁省栽培植物名录、辽宁省外来植物名录、辽宁省仅有栽培植物的科属目录、辽宁省仅有外来植物的科属目录; 编目中涉及的物种均有科属地位、中文名、拉丁名、生境、产地(县级), 总名录中附有每个物种的信息凭证, 包括标本信息、文献信息或照片依据。本编目共计收录植物254科1,176属3,241种73亚种447变种119变型。其中, 苔藓植物为辽宁地区首次披露名录信息, 计83科205属491种4亚种7变种(含藓类52科156属373种1亚种5变种, 苔类29科46属114种3亚种2变种, 角苔类2科3属4种)。维管束植物虽非首次披露名录信息, 但与以往发布的维管束植物名录相比, 本次收录的种类数最多, 计171科971属2,750种69亚种440变种119变型(含石松类植物2科3属13种, 蕨类植物17科39属83种2亚种7变种, 裸子植物5科19属47种1亚种13变种2变型, 被子植物147科910属2,607种66亚种420变种117变型)。经统计, 辽宁省所有苔藓植物均为本土野生植物。维管束植物中, 野生植物计149科741属2,077种62亚种378变种93变型(含石松类植物2科3属13种, 蕨类植物17科39属83种2亚种7变种, 裸子植物4科8属12种6变种1变型, 被子植物145科133属1,969种60亚种365变种92变型), 栽培植物计104科390属673种7亚种62变种26变型(含裸子植物5科17属35种1亚种7变种1变型, 被子植物99科373属638种6亚种55变种25变型); 本土植物计158科796属2,235种65亚种421变种116变型(含石松类植物2科3属13种, 蕨类植物17科39属83种2亚种7变种, 裸子植物5科14属29种12变种2变型, 被子植物134科740属2,110种63亚种402变种114变型), 外来植物计88科316属515种4亚种19变种3变型(含裸子植物3科10属18种1亚种1变种, 被子植物85科306属497种3亚种18变种3变型)。本编目仅是辽宁省高等植物的阶段性汇总, 尚需要根据野外工作的拓展和研究工作的深入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3.
中国鹅鸡草属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对中国鹅观草属Roegneria进行分类修订,提出了一个新的分类系统。新系统包括19个新组合成新等级,并按照颖分组、荒分系的原则确认了中国该属植物4组、18系、79种、22变种,其中包括7新系、5新种和1新变种。此外,一些类群的省级分布新记录在本作了报道。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远志属植物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通过对国产远志属的分类系统和外部形态(特别是花部、种子和种阜的形态)及花粉粒形态 的研究,结合地理分布,首次确认国产远志为3亚属、4组(其中2新组),41种8变种。  相似文献   

15.
中国紫堇属大叶紫堇组的分类与分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叙述大叶紫堇组在紫堇属(Corydalis)中的系统位置以及其分布区的原始性,同时记载了隶属于5个系的23种9变种和1变型,其中有4个新系,7个新种和7个新变种。  相似文献   

16.
王文采   《广西植物》2007,27(1):1-28
(1)对毛莨科铁线莲属Clematis的铁线莲组sect.Viticella进行了分类学修订,确定此组包含13种,1亚种和2变种(包括2新种和1新变种等级),写出此组的分类学简史和地理分布;将此组划分为3亚组,4系,写出区分组下各级分类群的检索表,以及各种植物的形态描述,地理分布,生长环境等,并附有多幅插图。(2)特产我国东部的单型毛萼铁线莲亚组subsect.Hancockianae(花具4枚平展,不展宽的萼片,雄蕊无毛)被认为此组的原始群。铁线莲亚组subsect.Floridae(花具5-8枚平展,强烈展宽的萼片,雄蕊无毛,花粉具散孔)和湖州铁线莲亚组subsect.Viticellae(花具4枚渐升,多少展宽的萼片,雄蕊花丝常被缘毛,花粉具3沟)可能均由毛萼铁线莲亚组衍生而出。(3)在我国东部集中分布此组的3亚组,3系的8种,1亚种和1变种,这里是此组的分布中心,也可能是此组的起源中心。  相似文献   

17.
对山西省苔藓植物区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现已知山西省苔藓植物共52科、150属、430种(含10变种1亚种1变型),优势科(9种以上)有11科,优势属(5种以上)有21属,其中第一大科为丛藓科(Pottiaceae),含26属、107种,扭口藓属(Barbula)为第一大属,含25种.分析区系成分可知,山西省苔藓植物包括8个类型,其中以北温带分布类型最占优势(222种,占总种数的56.21%),其次为东亚分布类型(63种,占总种数的15.95%),表明山西省苔藓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18.
铁线莲属单性铁线莲组修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毛茛科铁线莲属Clematis L.的单性铁线莲组sect. Aspidanthera Spach s.l.进行了全面修订,确定此组共含72种和15变种,这些被归类于6个亚组中,其中包括首次描述的1系、5种和2变种,以及做出的2新等级。对单性铁线莲组的分类学简史和地理分布做了介绍。写出了组、亚组、系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分亚组检索表及各亚组的分种检索表;以及各种植物的形态描述、地理分布、生长环境等,并附有多幅插图。在研究了此组全部种类的标本之后,观察到此组几个重要形态特征的演化趋势:(1)萼片在数目上由  相似文献   

19.
对毛茛科铁线莲属Clematis L.的单性铁线莲组sect. Aspidanthera Spach s.l.进行了全面修订,确定此组共含72种和15变种,这些被归类于6个亚组中,其中包括首次描述的1系、5种和2变种,以及做出的2新等级。对单性铁线莲组的分类学简史和地理分布做了介绍。写出了组、亚组、系的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分亚组检索表及各亚组的分种检索表;以及各种植物的形态描述、地理分布、生长环境等,并附有多幅插图。在研究了此组全部种类的标本之后,观察到此组几个重要形态特征的演化趋势:(1)萼片在数目上由  相似文献   

20.
滦河上游地区藓类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琳  赵建成  边文 《西北植物学报》2006,26(8):1671-1676
于2001~2005年在滦河上游地区共采集藓类植物标本1 810份,并对标本进行了整理鉴定.分析结果表明,滦河上游地区共有藓类植物27科75属175种1亚种12变种2变型,分别占全国藓类植物科、属、种(含种下分类单位)总数的41.54%、18.16%和7.74%.其中,河北省藓类植物新纪录6种1变种.该地区的优势科为丛藓科、柳叶藓科等6科,优势属为真藓属、青藓属等11属.该地区藓类植物可划分为10种区系成分,北温带成分居各种区系成分的首位,占该区系总种数的64.42%,东亚成分次之,占13.50%.该区系中温带性质的的种共计158种,占整个区系总种数的83.16%,而热带性质的种仅5种,显示了该地区藓类区系显著的温带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