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萜类化合物是植物次生代谢物中结构和数量最多的一类化合物, 它们在植物体内以及植物与环境和其它生命体的相互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转录因子通过调控代谢通路中基因的转录起始来调节次生代谢物质的产量。目前, 研究发现参与萜类合成的转录因子家族主要有6个, 包括AP2/ERF、bHLH、MYB、NAC、WRKY和bZIP。该文主要对其家族的结构特点、调控模式以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以期进一步丰富萜烯合成的网络调控, 为植物萜类相关的分子育种、优质栽培和病虫害生物防治等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植物源二萜类天然产物结构复杂且功能多样,具有抗癌、抗炎和抗菌等多种药理活性,在药品、化妆品和食品添加剂等方面广泛应用。近年来,基于植物源二萜类化合物(diterpenoids)生物合成途径中功能基因的逐步揭示和合成生物技术的发展,科研人员采用代谢工程技术构建了多种二萜类化合物的微生物细胞工厂,且多个化合物达到克级产量。本文对植物源二萜类化合物微生物细胞工厂的构建情况进行综述,介绍并探讨植物源二萜类化合物微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和改造策略,为高产二萜类化合物细胞工厂构建和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环境因子对植物释放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近年来有关环境因子与植物释放挥发性化合物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和概括。本文主要包括3类挥发性化合物。⑴异戊二烯是由叶绿体产生并且直接释放到大气中的C5化合物。⑵单萜类化合物是一类环状或非环状的C10化合物,它在植物体内合成后首先贮存于体内的特殊结构中(如树脂道、油腺),然后由此通过气孔向大气中释放。⑶含氧挥发性化合物以各种形式释放大大气中。它包括醇、醛、酮、酯和有机酸。本文的重点是前两者,主要阐述了二方面内容:⑴植物军发性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和释放机理。⑵环境因子(如温度、光照、水分胁迫、营养、CO2浓度、空气湿度)及植物的发育阶段、机械损伤和昆虫取食等对植物挥发性化合物合成与释放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4.
5.
6.
对近年来有关环境因子与植物释放挥发性化合物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和概括。本文主要包括3类挥发性化合物。(1)异戊二烯是由叶绿体产生并且直接释放到大气中的C5化合物。(2)单萜类化合物是一类环状或非环状的C10化合物,它在植物体内合成后首先贮存于体内的特殊结构中(如树脂道、油腺),然后由此通过气孔向大气中释放。(3)含氧挥发性化合物以各种形式释放到大气中。它包括醇、醛、酮、酯和有机酸。本文的重点是前两者, 主要阐述了二方面内容:(1)植物挥发性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和释放机理。(2)环境因子(如温度、光照、水分胁迫、营养、CO2浓度、空气湿度)及植物的发育阶段、机械损伤和昆虫取食等对植物挥发性化合物合成与释放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7.
萜类化合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在医药、能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当前萜类化合物主要是从植物中提取或化学法合成,费效比较高,而微生物合成成本低、效率高,更具有发展潜力,但由于萜类代谢通路复杂、微生物自身代谢调控精细以致难以人为操控,多数萜类化合物尚未通过微生物合成获得可观的产量。对此,对提高微生物合成萜类化合物的策略进行综述,旨在为萜类化合物在微生物中的生产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植物萜类合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植物中许多有价值的萜类化合物被发现和应用于人类生活 ,萜类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倍受重视。萜类合酶催化单萜、倍半萜和二萜生物合成 ,即分别催化GPP、FPP和GGPP形成单萜、倍半萜和二萜。本文叙述了近年来在植物萜类合酶催化机理、克隆策略和萜类生物工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植物中许多有价值的萜类化合物被发现和应用于人类生活,萜类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倍受重视。萜类合酶催化单萜、倍半萜和二萜生物合成,即分别催化GPP、FPP和GGPP形成单萜、倍半萜和二萜。本文叙述了近年来在植物萜类合酶催化机理、克隆策略和萜类生物工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12.
Plant Terpenoids: Biosynthesis and Ecological Functions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Ai-Xia Cheng Yong-Gen Lou Ying-Bo Mao Shan Lu Ling-Jian Wang Xiao-Ya Chen 《植物学报(英文版)》2007,49(2):179-186
Among plant secondary metabolites terpenolds are a structurally most diverse group; they function as phytoalexins In plant direct defense, or as signals In Indirect defense responses which involves herbivores and their natural enemies.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ecological role of plant terpenolds. The biosynthesis pathways of monoterpenes, sesquiterpenes, and diterpenes Include the synthesis of C5 precursor isopentenyl diphosphate (IPP) and Its allylic isomer dlmethylallyl dlphosphate (DMAPP), the synthesis of the immediate diphosphate precursors,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diverse terpenoids. Terpene synthases (TPSs) play a key role In volatile terpene synthesis. By expression of the TPS genes,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on metabolic engineering to Increase terpenoid production. This review mainly summarizes the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In elucidating the ecological role of terpenoid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enzymes Involved in the terpenold biosynthesis. Spatial and temporal regulations of terpenoids metabolism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14.
高等植物中的萜类化合物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植物通过次级代谢途径产生的物质称为次生代谢产物(secondaryproduce)。作为代谢的末端产物 ,它们通过降解或合成产生 ,不再对代谢过程起作用。这些产物是在植物体内合成的 ,但对维持植物的基本生命活动尚无确定作用。既然这些次生代谢物质对植物的基本生命活动没有明显的作用 ,为什么植物要合成它们呢 ?到目前为止 ,已经初步明确植物次生代谢物质的主要功能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 ,它们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自身防御和繁衍后代。为了生存 ,植物合成和利用这些次生代谢物质既可以阻止其它生物的侵害 ,又可以抑制与其竞争生存… 相似文献
16.
采用正己烷萃取法,结合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并通过谱库、保留指数和文献检索定性,内标法定量,分析9种唇形科芳香植物叶片的挥发性萜类成分并比较其差异,所得结果不仅为芳香植物的高效利用、合理开发提供参考,还为植物萜类的代谢研究提供依据。结果显示:从9种芳香植物中共检测到77种挥发性萜类物质,藿香中检测到的种类最多,为46种,迷迭香(35种)、百里香(33种)、药用鼠尾草(33种)和美国薄荷(31种)次之,石竹烯和蛇麻烯为9种植物共有成分。迷迭香中检测到的挥发性萜类的含量最高,其次是药用鼠尾草和藿香。单萜类成上分明显高于倍半萜类,因此迷迭香、药用鼠尾草、藿香、百里香和美国薄荷,较适宜作为提取挥发性萜类的材料;香蜂花只适宜柠檬醛的提取,牛至、凤梨鼠尾草和南欧丹参不适宜作为提取挥发性萜类的材料。上述芳香植物在正常环境中生成单萜类化合物的能力高于生成倍半萜类化合物的能力,可能与其含有的萜类合酶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19.
茁霉多糖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茁霉多糖的生物合成,简单探讨了其生物合成的机理,并从发酵工艺入手,对通过各种发酵条件的对比,分析并讨论了生物合成的一系列优化结果。同时,简要介绍了茁霉多糖的一些理化性质以及它在工业上的生产应用,并讨论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