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盐碱地绒毛白蜡和苦楝种子抗盐萌发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盐碱地和正常地上采集的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和苦楝(Melia azedarach)种子在不同盐浓度下做发芽实验,测定两类种子的发芽指标和幼苗的生理生化指标,比较两种种子在不同盐胁迫下的发芽情况、幼苗保护性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绒毛白蜡比苦楝种子抗盐萌发能力强,比较适合在盐碱地上种植.正常地上采集的两类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高于盐碱地上采集的相应种子,产自正常地的绒毛白蜡种子活力随盐胁迫的增强而逐渐增大,苦楝却相反.盐碱地上采集的两类种子形成的幼苗的保护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正常地上采集的相应种子形成的幼苗,以绒毛白蜡幼苗为最高;丙二醛含量则是产自盐碱地的幼苗低于正常地幼苗,以绒毛白蜡为最低.  相似文献   

2.
吴丽云  曹帮华 《植物学报》2005,22(6):668-672
将盐碱地和正常地上采集的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和苦楝(Melia azedarach)种子在不同盐浓度下做发芽实验, 测定两类种子的发芽指标和幼苗的生理生化指标, 比较两种种子在不同盐胁迫下的发芽情况、幼苗保护性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 绒毛白蜡比苦楝种子抗盐萌发能力强, 比较适合在盐碱地上种植。正常地上采集的两类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高于盐碱地上采集的相应种子, 产自正常地的绒毛白蜡种子活力随盐胁迫的增强而逐渐增大, 苦楝却相反。盐碱地上采集的两类种子形成的幼苗的保护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高于正常地上采集的相应种子形成的幼苗, 以绒毛白蜡幼苗为最高; 丙二醛含量则是产自盐碱地的幼苗低于正常地幼苗, 以绒毛白蜡为最低。  相似文献   

3.
郭文婷  王国华  缑倩倩 《生态学报》2021,41(16):6633-6643
选取河西走廊荒漠绿洲过渡带典型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雾冰藜、刺沙蓬和白茎盐生草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浓度盐分(NaCl和NaHCO3,0、50、100、150、200 mmol/L)对3种藜科植物生长、繁殖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钠盐胁迫下,3种藜科植物的存活率随盐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雾冰藜和刺沙蓬在200 mmol/L NaCl和200 mmol/L NaHCO3胁迫下无法存活或存活率极低,白茎盐生草在200 mmol/L NaHCO3胁迫下无法存活;(2)钠盐胁迫显著抑制了刺沙蓬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而一定浓度的盐分(50、100 mmol/L)可以促进雾冰藜和白茎盐生草的生长,较高浓度的盐分则抑制其生长;(3)3种植物的根冠比在钠盐胁迫下呈下降趋势,地上部生物量分配随盐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其中低盐胁迫下(50、100 mmol/L)繁殖分配比例增加明显,中高度盐胁迫下(150、200 mmol/L)茎、叶生物量分配比例增加显著,但根系生物量分配随盐分浓度增加而下降,这说明盐分胁迫下增加生物量在地上部的分配是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应对盐胁迫的方式之一;(4) NaHCO3的胁迫作用大于NaCl,3种植物中,白茎盐生草的耐盐性最强,而雾冰藜和刺沙蓬的耐盐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4.
NaCl胁迫对4种豆科树种幼苗生长和K+、N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合欢、刺槐、国槐和皂荚4种豆科树种盆栽实生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下4个树种幼苗的生长、耐盐临界浓度和Na+、K+含量的变化,并对其耐盐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NaCl胁迫抑制了4个树种幼苗的生长,苗木的干物质积累量减小、根冠比增大,尤其对合欢和皂荚的影响较大;以相对干质量降至对照组50%时的NaCl浓度作为生长临界NaCl浓度(C50)指标,4个树种的耐盐强弱顺序为:刺槐(5.0‰)>国槐(4.5‰)>皂荚(3.9‰)>合欢(3.0‰);随NaCl浓度的增加,各树种幼苗根、茎、叶中Na+含量逐渐增加,K+含量先增加后减小(合欢根除外),而K+/Na+差异较大.相同浓度NaCl胁迫下,幼苗器官的Na+分布为根>茎>叶,K+因树种和NaCl浓度不同而各异,以叶片中较多,K+/Na+为叶>茎>根.NaCl胁迫下,刺槐的K+含量和K+/Na+较高,地上部分Na+含量较低,幼苗干物质量大,耐盐性较强;而合欢的K+/Na+较小,高浓度NaCl胁迫下地上部分的Na+含量较高,幼苗干物质量小,耐盐性较差.苗木地上部分对K+的积累和根部对Na+的滞留是影响豆科树种耐盐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3种园林树木种子萌发期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杠柳、白蜡和孩儿拳3种绿化树种为材料,在室内设置5个NaCl胁迫梯度,系统测定了其种子的萌发、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及其耐盐临界值,并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了它们在种子萌发期的耐盐性.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杠柳、白蜡和孩儿拳种子的萌发率、萌发指数、胚根生长速率、胚轴生长速率、种子活力指数和相对含水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相同盐处理的指标值及各指标的耐盐临界值均表现为杠柳>白蜡>孩儿拳;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杠柳和白蜡的SOD活性、POD活性和MDA含量分别呈现先降后升、先升后降和保持较低水平的趋势,而孩儿拳则分别表现出先升后降、持续下降和大幅先降再升的趋势;各树种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的耐盐性依次为杠柳>白蜡>孩儿拳.可见,各树种种子萌发和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盐胁迫伤害,杠柳的耐盐性明显强于白蜡和孩儿拳.  相似文献   

6.
NaCl胁迫对美国白蜡幼苗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白蜡(Fraxinus americana Linn.)为木犀科(Oleaceae)白蜡树属(Fraxinus Linn.)落叶乔木,原产加拿大南部和美国,其干形通直、树形美观,是水土保持和庭院绿化的优良树种[1],具有较为突出的耐干旱和耐盐碱能力[2]。目前对美国白蜡耐盐能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引种试验和树种对比方面[2-4]。郝明灼等[5]的研究结果显示:在NaCl胁迫条件下美国白蜡叶肉细胞超微结构无明显损伤,显示出较强的耐盐能力。为进一步探讨美国白蜡耐盐的生理机制,作者以美国白  相似文献   

7.
盐胁迫对4种短命植物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新疆北部4种十字花科短命植物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其种子萌发及植株生长特性,以明确它们的耐盐性强弱。结果显示:(1)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4种植物种子萌发率、萌发指数和相对萌发率均不同程度下降,而相对盐害率则逐渐升高,并以绵果荠的耐盐性最好,其在300 mmol.L-1NaCl胁迫下仍有22.22%的萌发率。(2)4种植物的生长在50~150 mmol.L-1NaCl胁迫下没有受到明显抑制,在200 mmol.L-1浓度下受不同程度的抑制,而在300 mmol.L-1NaCl胁迫下抑制作用更严重,其中绵果荠在各浓度处理下长势均最好,能够在300 mmol.L-1NaCl胁迫下存活10 d。(3)在盐胁迫条件下,4种植物细胞质膜透性不同程度增加,而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光合色素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并以绵果荠各项指标的变化幅度最小。可见,4种新疆短命植物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均受到盐胁迫的伤害,但它们的耐盐阈值明显不同,并以绵果荠的耐盐性最强。  相似文献   

8.
NaCl胁迫对4种豆科树种幼苗生长和K~+、N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Mo HB  Yin YL  Lu ZG  Wei XJ  Xu JH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5):1155-1161
以合欢、刺槐、国槐和皂荚4种豆科树种盆栽实生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下4个树种幼苗的生长、耐盐临界浓度和Na+、K+含量的变化,并对其耐盐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NaCl胁迫抑制了4个树种幼苗的生长,苗木的干物质积累量减小、根冠比增大,尤其对合欢和皂荚的影响较大;以相对干质量降至对照组50%时的NaCl浓度作为生长临界NaCl浓度(C50)指标,4个树种的耐盐强弱顺序为:刺槐(5.0‰)>国槐(4.5‰)>皂荚(3.9‰)>合欢(3.0‰);随NaCl浓度的增加,各树种幼苗根、茎、叶中Na+含量逐渐增加,K+含量先增加后减小(合欢根除外),而K+/Na+差异较大.相同浓度NaCl胁迫下,幼苗器官的Na+分布为根>茎>叶,K+因树种和NaCl浓度不同而各异,以叶片中较多,K+/Na+为叶>茎>根.NaCl胁迫下,刺槐的K+含量和K+/Na+较高,地上部分Na+含量较低,幼苗干物质量大,耐盐性较强;而合欢的K+/Na+较小,高浓度NaCl胁迫下地上部分的Na+含量较高,幼苗干物质量小,耐盐性较差.苗木地上部分对K+的积累和根部对Na+的滞留是影响豆科树种耐盐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为了比较引进福建的台湾海桐和台湾栾树的耐盐性,以盆栽台湾海桐和台湾栾树1年生实生苗为对象,研究了6、9、12和15 g·kg-1的盐浓度胁迫下其苗高生长量、生物量、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影响,以及植株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水平在盐胁迫下的变化,探讨2树种的盐适应措施。结果表明:(1)盐胁迫抑制了2树种的苗高生长和生物量积累,台湾海桐根冠比增加,台湾栾树根冠比先减少后增加。(2)台湾海桐和台湾栾树的生长临界盐浓度分别为8.8和6.6 g·kg-1。(3)高盐下,台湾海桐和台湾栾树叶MDA含量均显著升高,且台湾栾树的MDA含量始终高于台湾海桐。(4)盐胁迫下,与台湾栾树相比,台湾海桐叶能维持较高的SOD、APX和GR活性。(5)盐胁迫下台湾海桐和台湾栾树叶脯氨酸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显著上升,但前者叶的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始终高于后者。上述表明,2树种盐适应机制不同,台湾海桐具有一定的耐盐性,而台湾栾树采取避盐策略求得生存,且前者盐适应能力高于后者;台湾海桐耐盐性较高的原因可能主要在于,盐胁迫下,其能启动抗氧化酶系统、积累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质等物质的能力要优于台湾栾树。  相似文献   

10.
丁娟  黄镇  张学贤  卢虹  刘璐  徐爱遐 《西北植物学报》2014,34(11):2270-2276
以甘蓝型油菜自交系2205(强耐盐型)、487(中耐盐型)和1423(敏盐型)为材料,采用土培+水培方法于五叶期研究了0(无盐胁迫,CK)、60 mmol·L-1(低盐)、120 mmol·L-1(中低盐)、180 mmol·L-1(中盐)、240mmol·L-1(高盐)NaCl胁迫后的叶片MDA、可溶性糖、甜菜碱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特征,为油菜耐盐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叶片MDA含量在低盐和中低盐胁迫下降低且显著低于CK,在中盐和高盐胁迫下显著升高,并以品系2205含量最低且升幅最小,品系1423最高且升幅最大。(2)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低盐和中低盐胁迫下减少(但2205在中低盐胁迫下显著高于CK),在中盐和高盐胁迫下升高且显著高于CK,并以品系2205含量最高增幅最大且显著高于品系487和1423,品系1423含量最低且增幅最小。(3)叶片甜菜碱含量随NaCl浓度升高增加,品系2205和487在中低以上盐浓度胁迫下显著升高,品系1423仅在高盐胁迫下显著升高,并以品系2205含量最高且增幅最大,1423含量最低且增幅最小。(4)叶片叶绿素含量在低盐和中低盐胁迫下显著增加,且以2205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且增幅最大,但在中盐和高盐胁迫下显著减少,并以品系1423含量最低且降幅最高。研究表明,120mmol·L-1以下NaCl胁迫对油菜苗期生长可能有促进作用,180mmol·L-1以上NaCl胁迫则有明显抑制作用,且NaCl浓度越高油菜受伤害越重;油菜苗期生长阶段,NaCl胁迫浓度在120~180mmol·L-1时各生理指标发生显著变化,可能是鉴定耐盐性强弱的适宜浓度;综合分析认为,品系2205具有强的耐盐性,品系1423耐盐性最差,这与之前萌芽期和幼苗期鉴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